在中國歷史上,屈原是壹位廣受尊敬的偉大作家。兩千多年來,人們對屈原被惡人無端誹謗,昏庸的楚懷王被流放深表同情。屈原在流放的過程中,目睹了楚國的兇險和“百姓生活的艱辛”,於是滿懷怨恨投汨羅江自盡。
劉向《楚辭》中的《九辯》被王逸認為是屈原的弟子宋玉所作,宋玉是"哀其師而被貶"。他還認為,宋玉可憐屈原“棄忠義,憂山河,失魂而死,佯稱《招魂》欲恢復其精神,延年益壽”。宋玉甚至想象楚懷王看到《招魂》後,會清醒過來,回想起屈原。看看這個宋玉,不就是古今少有的尊師重道的典範嗎?真不明白為什麽歷史學家郭沫若在《屈原》這部戲裏,把宋玉醜化為屈原的叛徒。至於《蔔居》《漁父》,我覺得也是屈原後期研究悼念屈原的作品。
漢武帝是第壹個喜愛屈原作品的皇帝。淮南王劉安是第壹個推崇《離騷》的文藝理論家,他的文章多達82篇。劉安說《離騷》與郭峰、蕭雅壹樣長,體現了屈原“超越浮塵”的人格風格,可以“與日月爭光”。後來司馬遷為屈原寫了壹部傳記,裏面不僅記載了劉安的這些警句,還把《離騷》和孔子編輯的《春秋》做了比較。他稱前者為“他的言辭微妙,他的野心幹凈,他的行為卑鄙……”,這是屈原偉大完美人格的寫照。可見司馬遷是壹個非常崇拜屈原的人。
然而,後漢史學家班固對司馬遷對屈原的評價和贊美並不以為然。他對屈原和《離騷》的思想傾向既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甚至主要是否定的。班固批評時,刻意回避司馬遷,把矛頭指向劉安。他指出,說屈原、離騷能“與日月爭光”,“思論似太真”。班固的人生觀是“壹切生活避害,不患人間”。他認為屈原應該像詩中所謂的“明哲保身”那樣優雅。他批評屈原“不顯才華而自贊,怪其惜君,怨椒蘭,憂神而苦思,強而不為己,怒而不容,沈江而死”。他也不同意屈原在作品中融入大量神話傳說,認為昆侖、鬼婚、宓妃的虛無都是不合法的,都是正義的。但班固並不否認屈原的作品《李洪波雅》是辭賦派。後人壹定要考慮它的英雄中國,就像它是空的壹樣。”所以,他對屈原的評價是:“他雖不是智者,卻很精彩。"
後漢王逸不滿班固的俗見。他稱贊屈原“忠、潔、直如石、紅潤如畫家”。不隱藏計劃,就不管死活的撤退。此誠之行,俊彥之英也。“至於梁朝劉勰的《文心雕龍》,他總結了王逸的觀點,寫了壹章辨騷,不僅證明了屈原的作品不同於《風》、《雅》,而且還有四物誌與經典相近。
宋代洪興祖是繼王逸之後又壹位校註楚辭的著名學者。曾獲多部佳作,查閱異同,作《楚辭補註》壹書。洪對顏之推的“自古士子多輕狂,屈原顯其才,顯其霸”的說法十分不滿。他從儒家倫理駁斥雲:“屈原與楚同姓。同姓也沒意思去了。”孔子主張“危難之際,賜與生命”。於是,洪為屈原的自沈辯護說:“同姓既仁義,屈能不死?”那麽,屈原為什麽不離開楚國呢?洪認為這是因為“楚無壹人,屈若去國,楚必亡”。所以他說:“屈原雖被流放,但茍延殘喘,不去楚國,說明他在世時不能力爭諫,死時仍寄希望於他的感情。”(按:指悟後改行的楚王)也可見屈原“雖死猶死”。
朱是中國哲學史上影響深遠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壹位古籍整理大師。他對《詩經》和《楚辭》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楚辭集註》也堪比他的《詩傳》。朱是壹位有民族氣節的政治家。在《離騷》中,他註意到“仆比馬懷西更悲,而不能行”。這是屈原“此行之約,上下而行,終歸楚焉;亦仁者,義也竭。”這種對屈原思想感情的理解,對楚的眷戀,可謂更深壹層。
第二,我的看法:
屈原的壹生是悲劇,是愛國者的悲劇,是改革家的悲劇,是正義被邪惡摧毀的悲劇。作為壹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的壹生都是失敗的。他的理想和事業,永遠會被後人惋惜。但是作為壹個偉大的思想家和作家,他成功了。他憂國憂民、清正廉明的品格被後人譽為楷模。他那氣勢磅礴的作品,華麗的文字,堪稱世界文學殿堂的傑作。他所創造的“楚辭”風格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壹幟,與《詩經》並稱“風騷”,對後世詩歌創作產生了積極影響。現代學者梁啟超首先推薦屈原為“中國作家之祖”。郭沫若評價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是“群星璀璨的時代”的壹顆閃亮的星星,“尤其是壹顆異彩紛呈的壹等星”。聞壹多評價屈原是“中國歷史上唯壹有充分條件稱之為人民詩人的人”。《中國文學史》評價屈原為“中國歷史上第壹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文學大百科全書》將屈原評價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
屈原的作品記錄了他對“美麗政治”理想的堅持和對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的鬥爭。他的“美政”理想在作品中有所體現,即“養才賦能,惟行而不相當”(《離騷》)。所謂“興才賦權”,就是選拔真正有才能的人治理國家,反對世俗,限制舊貴族對權力的壟斷。他還以奴隸傅說、屠夫呂望和小販寧啟的歷史故事為例,說明不分身份選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謂“順繩而不蠻”,就是修法度,即法不貴,限制舊貴族的特權。
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對楚國腐朽貴族集團及其勢力的尖銳反對,表達了他擺脫不良政治的進步要求,其最終目的是挽救祖國危亡,使楚國走上富強之路。與此相關,屈原的作品也深刻揭露了楚政治的黑暗、楚貴族集團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現了他堅守“美政”理想、堅持節操、“九死不悔”的戰鬥精神;同時表明了他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獻身祖國的決心。
屈原雖然被流放甚至流放,但他始終以祖國興亡、人民疾苦為念,希望楚王悔悟、努力,成為中興之主。他知道忠於誠實坦率會招致災難,但他總是“忍著卻不能放棄”;知道自己面臨諸多危險,在“用楚料”的時代,他本可以去他國尋找出路,但他卻不肯離開楚國。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和“與日月爭光”的人格與意誌。
屈原的作品充滿了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其主要表現是他把對理想的熱情追求融入了藝術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比如《離騷》寫他對鐘華做了壹次演講後,逆風而行。他先敲天宮,皇帝不接受。他乞求壹個女孩,碰巧不在那裏;他追求宓妃,但宓妃對他很粗魯;他想要朱迪和二耀,但他苦於沒有壹個好的媒人來傳達這個消息。這種上天入地的幻想和追求,體現了屈原在現實中對理想的苦苦追尋。此外,《九歌》和《田文》還運用了大量的神話和歷史傳說作為素材,想象力大膽豐富,古今少有。
除此之外,屈原的作品還運用了壹系列的比喻手法來表達他的感情。比如他用花和草藥來形容壹個高貴的紳士;用臭東西和蕭艾比喻叛徒或不忠誠的小人;佩戴香草象征著詩人的道德修養。這種“香草美人”的手法,使現實中的忠、醜、善、惡形成鮮明的對比,產生了凝練無窮的藝術效果。
屈原的作品水平參差不齊,形式靈活多變。語言中大量使用楚方言,充滿鄉土氣息;它的方言大多精煉、豐富多彩、生動傳神。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壹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是浪漫主義詩人的傑出代表。作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者,屈原熱愛祖國和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人格,幾千年來激勵和哺育了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在民族危亡的時候。作為壹位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出現不僅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從集體唱和到個人原創的新時代,而且他的新詩風——楚辭,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為中國古代詩歌創作開辟了壹個新的天地。所以後人把《楚辭》和《詩經》合稱為《詩經》。“風”與“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同時,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也影響了漢賦的形成。
在中國歷史上,屈原是最受人民敬仰和愛戴的詩人。據《續齊·和誌》和《隋書地理》記載,屈原在農歷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中國5月5日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起源於人們對屈原的紀念。1953年,屈原還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壹,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