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清明節的起源始於古代皇帝和將軍的“掃墓”儀式,後來人們紛紛效仿,在這壹天祭祖掃墓成為中華民族的固定習俗。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壹年八大節日”之壹。壹般是公歷4月5日左右,節日很長。有兩種說法:10前8天和10前10天,這20天屬於清明節。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民俗;編號:X-2)。
清明節也叫踏青節,在仲春和春末之交,也就是冬季至日後的第108天。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祖掃墓節日之壹。
中國漢族的傳統清明節始於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受漢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有清明節的習俗。掃墓、祭祖、郊遊是基本主題。
清明節原本只是壹個節氣的名稱。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天文學家和人民在生活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氣候規律,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壹年四季氣溫、物候、降雨等方面的變化,對人們按時安排農事、養蠶等活動具有不可或缺的指導意義。到了清明,氣溫轉暖,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好季節。因此,清明是古代農業生產的重要節氣。農諺說“清明前後,點瓜種豆”“種樹無非清明”,正是這個道理。
東漢崔莽《四人月令》記載:“清明節令壹蠶妾待蠶室……”據說他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準備養蠶的。“清明節”只是壹個節氣,不是節日。
《歷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之用,時萬物清凈明,蓋時萬物清凈明,故名。”清明壹到,氣溫回升,正是春耕的好時節。所以有“清明前後,瓜果豆種”的說法。
它成為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第二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的參與者是所有的人民,上至王公大臣,下至普通百姓,都要在這個節日祭拜祖先的亡魂。自唐朝以來,朝廷就給官員放假,讓他們去老家掃墓。
清明節主要是祭拜祖先和已故親人,表達祭拜者的孝心和懷念逝者的感情。清明節屬於鬼節,但通常不命名為鬼節,因為它主要祭祀善鬼、家鬼,或至親的亡魂,重在表達孝心和親情。
根據祭祀地點的不同,清明節可分為墓祭和祠堂祭祀。墓祭是最常見的。清明節的特點是墓祭。在墓地祭祀時,祭拜者離祭祀對象最近,容易引起親近感,讓生者更好地表達和寄托對逝者的孝心親情。清明節之所以叫掃墓,主要是因為掃墓的方式。另壹種形式是祠堂祭祀,也叫廟會祭祀,是指壹個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裏先祭拜祖先,祭祀結束後再開會聚餐。這種祭祀是族人團聚的壹種方式。還有壹種情況是在外地工作的人不能趕回老家掃墓,就在山上或者高處朝著老家的方向遠遠地祭拜。
掃墓的時候要先對墳墓進行整修,主要是清除雜草,培育新土。壹方面,這種行為可以表達祭祀者的孝心和對死者的關懷。另壹方面,在古人的信仰中,祖先的墳墓與後代的興衰有很大的關系,所以修墓是不可忽視的紀念內容。
清明節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登高、蕩秋千、蹴鞠、馬球、蕩秋千、插柳等壹系列習俗和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禁止吃冷食。為了防止冷食冷餐對人的傷害,大家都來參加壹些體育活動鍛煉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