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清朝有多少宮殿?幹青宮、養心殿、慈寧宮、坤寧宮的作用是什麽?

清朝有多少宮殿?幹青宮、養心殿、慈寧宮、坤寧宮的作用是什麽?

故宮南北長961m,東西寬753m。四周城墻高10m,城外有寬52m的護城河。真的是金城和湯池的固城。故宮有四個門,南面是午門,北面是神武門,東面是東華門,西面是西華門。城墻四角有壹座雍容的角樓,民間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的說法來形容其結構之復雜。紫禁城的建築分為兩部分:外院和內院。外院的中心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合稱為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的地方。三大殿左右兩翼輔以文華殿、武英殿兩組建築。故宮的中心是幹青宮、交泰宮和坤寧宮,統稱為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主要宮殿。其次是禦花園。後三宮兩側,東西各有六宮,是後妃居住和休息的地方。東六宮東側是天穹殿等佛教建築,西六宮西側是中正殿等佛教建築。除了外院和內院,還有外東路和外西路兩個建築。外東路以南是太子居住的謝芳殿,俗稱索南,北面是乾隆皇帝修建的太上殿——寧壽宮。外西路以南是慈寧宮和壽康宮,慈寧宮是慈禧太後居住的地方。在北部,除了慈禧太後居住的壽安宮之外,還有華英殿等佛教建築。

太和殿俗稱“金殿”,位於故宮南北主軸線上的顯要位置。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名為奉天殿。嘉靖四十壹年(1562),改稱內廷。清順治二年(1645),改名。自建成以來,它已被燒毀和重建多次。我們今天看到的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後的形狀。

太和殿寬11間,深5間,建築面積2377.00㎡,連同基座共高26.92米,是紫禁城內最大的殿堂。它是壹座重檐宮殿的屋頂,屋頂兩端有高3.40m,重約4300 K的大吻。屋檐下有10只動物,數量只有現存古建築才有。

太和殿的裝飾非常豪華。屋檐下,密密麻麻的水桶,室內外的橫梁上裝飾著印章的彩畫。門窗上部鑲嵌菱格紋,下部浮雕雲龍紋,榫頭配刻有龍紋的鍍金銅葉。大廳用金磚鋪成,有壹個明代的寶座。寶座兩側有六根直徑為1.00m的巨柱,金箔采用兩種顏色,使圖案突出。寶座兩側有四對陳設:寶象、角(錄)端、鶴、香亭。寶像象征著國家的穩定和政權的鞏固;角是傳說中的吉祥動物;鶴象征長壽;香榭象征著國家的穩定。在王座上方的天花板中間,放置了壹個形狀像向上升起的傘蓋的藻井。在藻井的中間,有壹條龍平躺著,龍頭朝下,嘴裏銜著珍珠。

太和殿前有壹個寬闊的平臺,叫單筆,俗稱平臺。平臺配有日晷和細秤,壹對青銅龜和鶴,以及壹個18座的青銅鼎。烏龜和鶴是長壽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甲梁是古代的標準尺,兩者都是皇權的象征。殿下為三層大理石基座,高8.13m,四周有欄桿。欄桿下有排水用的石龍頭,可以展現雨季時千龍吐水的奇觀。

明清二十四位皇帝在太和殿舉行隆重的儀式,如皇帝登基、成親、冊封皇後、受命出征等。此外,每年皇帝都要接受文武百官的祝賀,並設宴款待王公大臣。清初,進士考試也在太和殿舉行。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起,在保和殿舉行,《傳》仍在太和殿舉行。

中和殿,故宮外三大殿之壹,位於故宮太和殿和保和殿之間。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明初稱蓋華堂。嘉靖年間失火,重建後改名中濟堂。現在天花板內部構件還留有明代中濟堂的墨跡。清順治元年(1644),清皇室入宮,第二年,中繼殿改為中和殿。寺名取自《禮記·中庸》:“中庸者,天下之本;及也,人情世故也”。

中和殿平面呈方形,寬3間,深3間,四面走廊,磚砌地面,建築面積580㎡。屋頂只有壹個屋檐和四個角。屋頂鋪黃色琉璃瓦,中間鋪青銅胎,鍍金屋頂。寺廟四面開敞,正面12扇大門,東、北、西四扇大門,門前石階壹級,南北三級,中間有壹條浮雕雲龍紋的玉道,上面輕刻有草紋。門的兩邊是青磚檻墻,上面有百葉窗。殿內外檐飾金龍、印畫,天花板是壹條面覆粉金的龍。廟裏有壹個落地屏風寶座。

中和殿的門窗造型取自《大戴李記》中描述的“明殿”,避免了三堂的雷同。

明清時期,在太和殿舉行各種儀式之前,皇帝都要在太和殿午睡,接受執事的供奉。每當皇帝進行親祭,如祭天壇、地壇等,皇帝都會在前壹天在中和殿宣讀賀詞,並在獻農壇舉行親耕儀式前,檢查這裏的種子和農具。慈禧太後佩戴國徽,皇帝在此讀書奏書。玉模制作完成後,將在中和殿呈上,同時舉行隆重的入庫儀式。

保和殿,紫禁城外三大殿之壹。位於中和殿後面,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它最初被命名為神參殿,但在嘉靖年間陷入了壹場火災。後經修繕,更名為健濟堂。清順治二年,改為保和殿。

保和殿寬9間,深5間,建築面積1240.00㎡,高29.50米..屋頂為重檐小山頂,覆蓋黃色琉璃瓦,上下檐放9只小動物。上檐為單上翹,七階鬥,下檐為五階鬥。內外檐繪有金龍和印章,天花板繪有壹條金龍。六幅天花板蔡亮畫極為獨特,與強調丹紅色的裝飾和陳設相協調,顯得豪華而富有。殿內地面鋪金磚,南北立雕金漆寶座。東西兩端有暖亭,兩板兩門,木浮雕如意雲龍混金毗盧帽。在建築上采用了減柱的方法,減少了大廳前檐的六根金柱,使空間顯得寬敞。

保和殿在明清時期有不同的用途。明朝大典之前,皇帝經常在這裏換衣服。清朝除夕和正月十五,皇帝宴請外交大臣、王公大臣,宴請各科的額父、有官職的家庭成員和進宮考試。每年年底,宗室和吏部在保和殿填寫宗室滿、蒙、漢軍和各省外交大臣的黃皮書。清順治三年(1646)至十三年(1656),順治皇帝福臨曾住在保和殿,稱為“余偉宮”,婚禮也在此舉行。康熙從登基到八年(1669)壹直住在保和殿,稱為“清寧宮”。兩位皇帝在保和殿居住時,都改名為暫居。清朝的宮廷考試從乾隆開始就在這裏舉行。

文華殿建於明初,位於外朝協和門以東,東西對著武英殿。因為它位於紫禁城的東面,曾被用作“太子看東西的地方”,“五行學說”說東方屬木,顏色為綠色,表示生長,所以太子所用的宮殿屋頂都是綠色琉璃瓦。當初文華殿是皇帝的禦用宮殿,明日順、成化朝。太子修行之前,在文華殿拍了壹張照片。後來由於大部分諸侯年齡過小,不能參政,嘉靖十五年(1536),仍改為皇帝殿,後為明朝宴會場所,建築改為黃色琉璃瓦屋頂。嘉靖十七年(1538)在殿後修建了聖濟殿。明末李自成入侵紫禁城後,文華殿的建築大部分被毀。重建始於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當時武英殿還在,所以“壹切規章制度皆按明制”。乾隆年間,文遠亭建在聖濟堂的原址上。

文華殿的正殿是壹個工字形的平面。前殿為文華殿,坐北朝南,寬5間,深3間,黃色琉璃瓦歇山頂。開間有6扇三交六方菱形扇門,第二間和頂間為檻窗,每個房間有4扇三交六方菱形扇窗。東西山墻各有壹扇窗。出了廟前平臺,有壹條雍路直通文華門。後殿叫主祀殿,規制與文華殿略相似,但深度略淺。前後大廳由走廊連接。東、西大殿分別為仁殿和集義殿。

明清時期,每年春秋時期,都要在文華廳設宴。清代,學者、尚書、左都時宇、侍郎等人在宴席上擔任講師,滿漢各8人。每年滿漢兩人分別談“經”和“書”,皇帝自己寫禦論,闡述學習“四書五經”的心得。儀式結束後,他會得到茶和壹個座位。明清宮廷考試的閱卷也是在文華殿進行的。

明代有“文華殿大法師”壹職,幫助太子讀書。到了清代,“三堂三館”的內閣制逐漸演變,文華殿大學士的職責變成了協助皇帝管理政務,治理官員,職權較之明朝大大擴大。

武英殿建於明初,位於西河門以西。正殿武英殿坐北朝南,寬5間,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住友被漢白玉柵欄圍著,出了臺前,有壹條永路直通五營門。後殿靜思堂外形與武英殿相似,前後殿由回廊相連。東、西大殿分別為寧道殿和張歡殿,左右各有63條走廊。院東北有恒壽齋,西北有育德堂。

明初皇帝住武英殿召見大臣,後移至文華殿。崇禎年間,錢球女王和明朝巢父何儀也曾在此舉行。明代武英殿有聖旨,會畫畫的都選擇住在那裏。

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於崇禎十七年(1644)春攻入北京,建立大順政權。但由於軍隊懈怠,入關的清兵無力抵抗。只是到了4月29日,他們在武英殿匆匆舉行了登基儀式,第二天就離開了北京。

清兵入關之初,攝政王多爾袞先到北京,以武英堂為總監府。清初,武英殿作為皇帝的臨時殿堂,舉行祝賀、賞賜、祭祀等小型儀式。康熙八年(1669),由於太和殿和幹青宮的維修,康熙皇帝曾遷武英殿。

康熙年間,武英殿書店首次開業。康熙十九年(1680),左右回廊設圖書修復處,負責圖書的出版和裝裱。親王、大臣、宰相共30余人,包括監、主任、社長、總編輯、總編輯助理等,由皇帝和翰林院任命。康熙四十年(1701),武英堂出版了大量書籍,用銅版雕刻的活字印刷,特殊紙張,字體美觀工整,圖紙完美,書籍質量上乘。乾隆三十八年(1773),下令印制《永樂大典》所選善本138種,賜名“五英殿聚珍版叢書”,世稱“典本”。道光二十年(1755)後,出版的書很少,只有名字存在。武英堂的書壹直存放在靜思堂。嘉慶十九年(1814)圖書清點入庫,完好的移至武英堂,殘缺的以不同價格出售。此後,靜思堂實際上被用作存放版本的地方。

同治八年(1869),武英殿被火燒,正殿、後殿、殿門、東附殿、洗浴殿等37座建築被燒毀,書籍全部被燒毀。同年重建。

幹青宮是皇宮中最後三座宮殿之壹。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幾經焚毀後於明清重建。現存建築建於清代嘉慶三年(1798)。

幹青宮是壹個黃色琉璃瓦雙檐長沙發屋頂,坐落在單層漢白玉平臺上。走廊寬9間,深5間,建築面積1400㎡。從桌面到主脊高20余米,屋檐處有9脊獸。屋檐下,上層為單斜、雙翹、七階,下層為單斜、單翹、五階。堂內開間與東西間相通,開間前檐用金柱降低。梁框架結構采用縮柱形式,擴大室內空間。後檐兩金柱間有屏風,屏風前有寶座,寶座上方掛有“公正光明”牌匾。東西兩端有暖亭,後檐有仙樓,兩端有廳堂,可通交泰殿和坤寧宮。這座寺廟是用金磚鋪成的。殿前寬敞的平臺上,左右各有銅龜、銅鶴、日晷、細秤,前面有四個鍍金香爐,在殿中間,由高郵路與幹青門相連。

幹青宮的建築規模為故宮之首。作為明朝皇帝的生活區,從永樂皇帝朱迪到崇禎皇帝朱由檢,* * * 65,438+0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因為宮殿高大寬敞,皇帝住在這裏的時候曾經把它分成幾個房間。據記載,明代幹青宮內有9個暖閣,分上下兩層,共放置27張床,後妃得以進入皇宮。因為房間多,床多,很少有人知道皇帝每晚睡在哪裏,以防萬壹。雖然皇帝住在迷宮般的宮殿裏,戒備森嚴,但他仍然不能高枕無憂。據記載,嘉靖年間發生“仁隱宮變”後,世宗遷居西苑,不敢回幹青宮居住。萬歷鄭貴妃為皇太後而引發的“紅丸案”,以及太常公主李璇為當皇後而遷居仁壽宮引發的“遷宮案”,都發生在幹青宮。在明朝,幹青宮也被用作悼念皇帝的地方。

清朝康熙以前,沿襲明制。自雍正帝遷至養心殿以來,它壹直是皇帝召見朝臣、宣讀奏章、處理日常事務、會見外國藩屬國隨行大臣、年老時接受祝賀和舉行宴會的重要場所。壹些日常辦公室,包括王子學習的上層書房,也搬進了幹青宮周圍的臥室,幹青宮的使用功能大大加強。

故宮後來的三個宮殿之壹,位於幹青宮和坤寧宮之間,建於明朝嘉靖年間,順治十二年(1655)和康熙八年(1669)重建,2007年嘉慶二年(1797)幹青宮發生火災時重建。

交泰殿平面呈方形,深3間,寬3間,單檐四角金字塔形屋頂,鍍金銅頂,黃色琉璃瓦,雙面拱門,梁飾龍鳳,彩繪印章。四面開間,三個相交六菱形,龍鳳裙上四個分門,南側有檻窗,其余三面有墻。殿頂是盤龍持珠藻井,地面鋪金磚。明代有壹個寶座,上面掛著康熙皇帝題寫的“無為”匾額,寶座後面有壹個板屏,上面有乾隆皇帝題寫的交泰殿。東邊設壹個銅鍋滴水,幹生長年後不用。Dzmz設置於西朝之間,宮中時間以此為準。

交泰殿是慶祝女王節的地方。在清朝,25枚珍貴的印章被保存在這座寺廟裏。每年正月,秦擇吉日,設案開陳堡,皇帝來此燒香行禮。清世祖立下的“內宮不幹涉政事”的鐵牌子曾矗立在此。皇帝出嫁時,皇後書和保安在殿內設左右案。每年春天,祭祀第壹只蠶,女王第壹天在這裏查找采桑的設備。

坤寧宮是皇宮中最後三座宮殿之壹。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鄭德九年(1514)、萬歷二十四年(1596)兩次毀於火,萬歷三十壹年(1605)。清順治二年(1645)重修,十二年(1655)仿沈陽盛京清寧宮再次重修。嘉慶二年(1797),幹青宮發生火災,第三年(1798)將此殿前檐燒毀重建。

坤寧宮位於南北,有9條寬廊,3條深廊,宮殿屋頂覆蓋黃色琉璃瓦。明朝是皇後的寢宮。清順治十二年重建後,成為薩滿教祭祀神靈的主要場所。把原來的開敞式房間改成開東房間的門,把原來的框格門改成雙面板門,把其他房間的格柵窗改成直格柵窗。房間東側有暖閣,作為起居臥房,門西側有南、北、西四個炕,作為祭祀神靈的場所。在門對面的後檐上有壹個炊具,用於宰殺和烹制肉類。因為是皇室使用,廚房配有花門和泥金皮爐蓋,裝飾精美。

坤寧宮重建後成為清代薩滿祭祀的主要場所,宮殿地位不變。康熙四年(1665),葉璇結婚,太皇太後指定婚禮在坤寧宮舉行。同治皇帝和光緒皇帝的婚禮,溥儀的婚禮也在坤寧宮舉行。雍正以後,皇帝搬到養心殿,皇後也不再住在坤寧宮,坤寧宮實際上壹直是薩滿教祭祀神靈的地方。

寧壽宮,位於內廷後面,建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當初是寧壽宮的後殿。乾隆三十七年(1772)至乾隆四十壹年(1776),前殿建為內廷,原匾移至後殿,故更名為寧壽宮。

寧壽宮建在單層石臺上,與內廷相連,四周用黃綠色釉面磚砌成通風燈籠的矮墻。宮殿有7個房間寬,3個房間深,有壹個單檐歇山頂。檐廊柱為鏤空雲龍領,雲龍雀飾泥金,氣勢磅礴。內外檐裝飾,室內間距,陳設都是仿坤寧宮的。東房開門,裝兩扇輕板門,頂上雙十字四層亮子,門左右兩側檻墻,門上豎窗。其他房間都是檻墻,直掛窗戶。有三個交叉覆蓋的窗戶,每壹個上部都有兩對四角。後檐開,第二間是門。每扇門都有四對菱面扇,其他房間都是用墻砌的。室內天花板,花,蝙蝠,圓和長壽天花。在迎門的後檐上有壹個小房間,裏面有壹個內置的煮肉鍋。西側有三間開室,內設木榻、大炕,內設薩滿教神祗、跳器,為祭祀之所。東側兩間臥室相連,後檐有仙樓,東山墻上有門,可通衛生間。寧壽宮與其兩側及南角的東、西閣相連,各有9個亭子,都開在南面第三、六間。殿後有銅頂方磚煙囪,為寧壽宮竈房及室內煙道用。重建後的寧壽宮成為故宮除坤寧宮外又壹座體現滿族風情的重要建築。

《乾隆皇帝寧壽宮題詞補》說:“清寧宮,後稱盛京大雄寶殿。祖先祭拜神的地方時,祭完之後,就叫王公大臣來吃祭肉。建國之初,建立燕京,然後在幹青宮後殿坤寧宮祭祀神靈。就像清寧宮的制度壹樣,還是沿襲舊章。將來重返政壇,我會把坤寧宮的寶座移到寧壽宮,我還是會按照現在的儀式祭神。”說明寧壽宮改造的原因。

寧壽宮最初畫有龍鳳和印章。光緒年間,慈禧太後曾在寧壽宮住過,於是將遊廊改為蘇式彩繪,失去了莊重的風格。1979改造後,恢復了乾隆時期的風格。

慈寧宮位於內亭外西路龍宗門西側。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仁壽宮舊址,大禮堂拆除。萬歷年間的災後重建。清、明時期,順治十年(1653)、康熙二十八年(1689)、乾隆十六年(1751)恢復使用,作為皇太後居住的官宮。乾隆三十四年(1769),慈寧宮正殿由單檐改為重檐,後臥室後移,確定了今天的形制。

慈寧宮前有壹個東西向的窄廣場,兩端有永康左門和永康右門,南面有長辛門。慈寧門位於廣場北側,正殿有高臺地道與慈寧宮相連。庭院東西兩側有回廊,向南與慈寧門相連,向北可達後寢殿(即大佛殿)的東、西廂房。前院東西正中各有壹門,銀輝的左門在東,銀輝的右門在西。

正殿慈寧宮居中,前後廊出,黃琉璃瓦歇山頂。有7個房間,表面很寬,其中5個房間每個都有4個雙交叉,四條腿的菱形扇形門。在兩端之間,有壹面磚墻,每壹面都有四個雙交叉,四條腿的菱形扇形窗戶。出了殿前平臺,前面有三級臺階,左右各壹級,臺上有四個青銅香爐。東西兩山設牌墻,各有吊花門,可通後院。

到了明朝,慈寧宮被上壹代的貴妃占據。萬歷善良的聖人李太後,泰昌元年(1620)曾在此居住。天啟七年(1627),明熙駕崩,貴妃等人遷居於此。清朝順治十年(1653),孝莊文皇後開始住在慈寧宮,從此成為太皇太後和太皇太後的府邸,其他人與她同住。

慈寧宮主要是為慈禧太後舉行重要儀式的殿堂。每當慈禧太後生日、會徽、書寶、公主成親,這裏都要舉行慶祝儀式。尤其是在皇太後生日的時候,皇帝親自帶領眾人行禮,並和自己最親的人壹起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跳舞。儀式非常隆重。

如果慈禧太後駕崩,自貢就放在慈寧宮,皇帝在這裏祭奠。

壽康宮,位於內廷外西路,慈寧宮以西。建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完成於乾隆元年(1736),重建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光緒十六年(1890)。

壽康宮南北進院,院墻外有東、西、北三個通道,西通道外有幾個房間。庭院南端的壽康門是壹扇琉璃門,門前有壹個封閉的小廣場,廣場東側是銀輝右門,可通往慈寧宮。

壽康門的主要大廳是壽康宮。大殿朝南,寬五間,深三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前廊、開間、二間分別設有四個三交、六方、四交、六方、四方、四角,後檐與前檐相同,其余為開敞。堂內懸掛乾隆皇帝禦書“慈壽寧熙”的匾額,東西尖辟為暖閣,東暖閣為慈禧太後日常祭祀的佛堂。出了殿前平臺,平臺前有三級臺階,中間有路緣,平臺左右各有壹級臺階。

壽康宮有三個東西附屬大廳,山頂上有黃色琉璃瓦和壹個前廊。東附館明室安裝了荷葉扇門,西附館明室的荷葉扇和風門是後來改裝的。第二個房間是窗臺窗,每個房間的柱子分兩組,窗欞是三片式。兩個附廳南有耳室,北有脊連室,與後蓋室相連。

壽康宮的北面是第二個庭院,後殿是壽康宮的寢殿,被稱為“長樂華福”,與壽康宮由壹條隧道相連。寺廟寬5間,深3間,黃色琉璃瓦歇於山頂。出了前檐的玄關,明室有步幅錦扇和玻璃檔板,次間和略間有窗,上有步幅錦窗格,下有玻璃方窗。室內風扇分為5個房間。打開後檐的扇門,與折廳相連,直達後蓋房。

壽康宮是清代慈禧太後和皇太後的住所。貴妃和皇太後都住在這裏,皇帝每隔兩三天就來這裏壹次。獻賢太後、嘉慶桂英太後、鹹豐康慈太後都曾在此居住。蕭聖賢太後去世後,乾隆皇帝仍在每年的聖誕節和上元節前壹天前往壽康宮燒香祭拜,向皇位進貢,以表達哀思和敬仰之情。

壽安宮位於壽康宮以北,內亭外西路華英廳以南。始建於明代,原名仙熙宮,嘉靖四年(1525)改名仙南宮。清初,雍正年間在此設立鹹安宮官學,乾隆十六年(1751)遷出。同年,為慶祝慈禧太後六十大壽,乾隆皇帝對宮殿進行了整修,並改名為壽安宮。乾隆二十五年(1760),為慶祝慈禧太後七十大壽,在院內修建三層戲臺。嘉慶四年(1799),戲臺拆除,戲服樓改建為春聯堂。

壽安宮南北長107 m,東西寬78m,總面積8400m2。分為前後三個院落,東西兩個院落。正門沿墻有三扇琉璃門,其中有四扇1的木紗門,上覆黃色琉璃瓦。第壹醫院的主廳是惜春廳。這座舊建築何時被摧毀還不知道。現有建築改建於1989。這個大廳朝南,有五個房間寬。黃色琉璃瓦歇在山頂,單檐,門開在光線裏,其余都是檻窗。寺廟左右各有壹個廳門,與二院相通。

中院正殿壽安宮,寬5間,深3間,黃色琉璃瓦歇山頂,1間退於開間,4間逐級錦扇門,檻窗於二間與梢間。在後檐開門,在第二個房間和尖之間設置窗臺。寺廟兩側的山墻從角落延伸出來,相互環繞,與南面春殿後面的兩座山相連。

過了壽安宮,就是第三個院子。院中疊石為山,東西三間小廳,名為福義齋、玄壽堂。

壽安宮是慈禧太後、貴妃等人的住所。明朝仁聖皇後和天啟年間,汝岐客家人曾在此居住。乾隆年間,孝賢太後迎來了她的六十大壽和七十大壽。乾隆皇帝帶領皇後、太子、皇帝的孫子等人下跪詢問起居,品茶候飯,在堂前跳舞慶祝她的生日,並在宮中設宴。王子、大臣、公主、王妃們坐在東、西延樓裏,由劇場陪同。

乾隆四十壹年(1776),尹暢亭戲臺完工,次年太後駕崩,壽安宮戲臺逐漸廢棄。嘉慶四年(1799),壽安宮戲臺被拆除,在戲服樓位置修建春禧堂,存放扶南升平部的戲服及邊角料。

華英殿,位於故宮內亭外西路西北,建於明代,初稱龍禧殿,隆慶元年(1567)更為著名。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華英殿是明清兩代皇後、太妃和後妃拜佛的地方。

整個庭院南北長80米,東西寬60米,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分為南北兩個院落,南院中間有山門,後面是寬敞的院落。第二個入口是華英門,就在華英大廳的北面,在門和大廳之間有壹個亭子。殿後宮墻西北角,開門,北口可達神武門西街。在華英廟的東西兩側曾經有壹個庭院。東院及內旗房於清乾隆八年(1743)拆除,改為西桐子路北段。西院至今猶存。

華英廳位於南北,有5個房間寬,黃色琉璃瓦屋頂,單檐。在明亮的房間開門,有4扇菱形的扇門,第二個房間和頂部之間有4個窗臺窗,各有4扇菱形的扇窗。寺內有7個神龕供奉西番佛像。出了廟前平臺,在1座取香爐。舞臺前有壹個高臺和壹條甬路,與華英門相連。雍路兩旁有65,438+0棵菩提樹,是明萬歷皇帝的母親李太後所植。殿前亭子裏的石碑上刻著乾隆皇宮的菩提樹歌和菩提樹詩。殿內左右三耳堂,三座黃色琉璃瓦硬峰,均開於開間,四扇雙十字四肋扇門,二房四檻窗,四扇雙十字四肋扇窗。

在明朝,每年的萬壽節和元旦都會在華英大廳舉行佛教儀式。儀式結束後的第二天,有人假扮成韋陀,手持杵朝北站著。其余的僧侶演奏各種樂器,吟唱經文,當晚舉行了五方佛會議。在夏歷四月初八的“洗佛日”,獻上200對餅,分別給官員300對餅。明慈禧太後駕崩,萬歷皇帝尊稱她為“九蓮菩薩”,供奉在殿中。

清朝的皇太後和皇後都把這裏作為拜佛的地方。案下有壹張祭神日的小桌子,是獻給“完美母親”的。平時每月提供奶糕、水果,並設太監專做香燭、祭掃、坐等。鹹豐二年(1852),鹹豐帝也曾來此寺燒香祭拜。

  • 上一篇:求好看的漫畫~ ~同學們幫幫忙~ ~ ~
  • 下一篇:2020新房搬家吉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