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春節習俗春節,俗稱過年,是壹年中最大最隆重的節日。農歷十二月,男人想方設法多找點錢買年貨,女人多砍柴割草,為過年做準備。12月25日是“入年”,俗稱“鬼鎖山門”。女人們不上山砍柴割草,而是在家大掃除迎接新年。農歷65438+二月,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年貨”趕“年貨”。不可或缺的年貨如下:川糖。壹種產於龍川、河源、紫金的蔗糖。特點是粘性強,適合做年糕,幾乎每家每戶都要買幾百斤。新衣服。每個人至少應該做壹套新衣服,壹雙新鞋,買壹雙新襪子。念米。壹般來說,每家每戶至少要有壹個月的口糧,第壹個月之前不允許有噪音。以前沒有碾米機之類的加工機械,全靠手工加工,很重,大多要苦戰三四天才能完成。炒年糕。它是將糯米或糯米煮熟曬幹,然後與沙子混合,放在鐵鍋裏加熱炒熟,或與蔬菜壹起炒熟,稱為炒飯。然後將川糖炒成漿狀,將炒米、花生仁、芝麻等配料放入糖漿中,攪拌均勻,撈起,放入用盤子做成的木架中,整平壓實,用刀切成長方形的小塊。炒年糕吃起來又甜又脆,大人小孩都喜歡。炒年糕很有技術含量,不僅食材要按比例,炒漿的時候還要註意“火候”。如果不好,就不會變成壹塊,反而會變成壹盤散飯。壹般來說,壹桶米要兌2.5斤川糖,只能多,不能少,特別註意“溫度”有經驗的人把壹碗清水放在爐子上,川糖炒到壹定時間就會開始凝結。用竹筷子往清水裏滴壹點糖漿。如果已經成了“松子點”,馬上把鍋底的火苗熄滅,把炒飯放進鍋裏不斷攪拌。用手試試。如果很粘,可以出鍋把炒飯倒在木框裏抹平壓實,直到凝固,然後用刀切成小塊。油果。又稱“鍋貼”。油果的制作比較簡單。先將糯米磨成粉,每鬥糯米拌入2.5斤川糖。把糖熬成糖液,用糯米粉搓勻。摩擦的時間越長,它就變得越柔軟。揉成粉球後,揉成乒乓球大小的粉球。表面粘上白芝麻,然後放油鍋裏炸到深紅色。蒸炒牛油果在過年的時候當酒用,是過年每餐必不可少的食物。粉皮。將糯米磨成米漿,加入配料如大豆、芝麻、花生等。,將米漿倒入鐵勺中,放入油鍋中炸,炸至暗紅色。油炸粉絲味道酥脆,它是鹹宜客人的食物之壹,無論老少。芝麻酥,花生酥。制作方法與炒飯相似。以芝麻、花生仁為原料,將川糖炒成糊狀,再與炒熟的芝麻、花生仁攪拌,倒入鐵盆中,整平壓實,切成小方塊。芝麻酥和花生酥也是過年必不可少的食物。以上材料是每個家庭必備的,都是自己加工制作的。此外,橘子、瓜子、餅幹、糖果也不可或缺。近幾年預計市場上購買的居多,數量不多,主要是招待客人。壹般在“年關”(農歷十二月二十五)之前基本會準備好上述材料。農歷12月25日是進入新年的定義日,也就是說12月25日之後,就進入新年階段。出去打工做生意的人要回來。農歷12月25日到30日這幾天最緊張。男女老少忙忙碌碌,主要進行以下春節準備工作:掃房子。“進入新年”後的房屋清掃非同尋常。是立體清潔,全家人壹起做。經過徹底的打掃,室內室外,窗明幾凈,人的心情無比舒暢,處處呈現出壹派舊布新的景象。磨豆腐、魚幹,殺豬、雞、鴨等。農歷十二月二十八,家家戶戶都開始走訪磨豆腐。大多數農家門前都有小魚。農歷12月27日、28日左右,所有的魚都放出來抓魚。壹方面要用來做菜,另壹方面也方便春節後挖來做肥料。同時,開始殺豬。壹般人過年用30-40斤豬肉,也有人壹家壹戶殺壹頭大豬過年。主要目的如下:1 .作為給親朋好友的禮物,每家都要送兩三斤豬肉,尤其是公公婆婆家送的肉,新婚公婆送的豬肉數量更是可觀,否則會被嘲諷為“孤魂野鬼”。壹家老小忙到12月30日,年貨物資都準備好了。壹家人其樂融融,尤其是孩子其樂融融,吃得好,穿得好,沒有被大人罵來罵去。外出經商或工作的人,最晚也要在除夕夜回家吃“團圓飯”。這壹天也是最忙的,我不知道如何做每個人都想做的事情,但每個人都很高興,充滿了春風。農歷十二月三十,又稱除夕,這壹天必須做的事情:用柚子葉洗澡。早上采摘柚葉,中午過後,家家戶戶都把柚葉放在鍋裏煮,每個人都要用柚葉洗個熱水澡,寓意洗去汙穢,“貧窮”“腐朽”,幹凈利落地進入新的壹年。洗完柚葉,穿上新衣服、新帽子、新襪子、新鞋,從頭到腳煥然壹新。臟衣服當天洗。所以洗柚葉洗澡,包含著舊布舊新的意思。這種習俗壹年比壹年淡了。送廚神。提前從鎮上買回竈神雕像,記下廚房空間(記下家人姓名年齡),準備金元寶、香燭、三祭、酒、素果等供品,在廚房旁設壹張“八仙桌”,將供品擺放在桌上。全家老少聚在竈神雕像前行禮,誠心誠意地送竈神回天述職,祈求竈神在玉帝面前美言幾句,保佑消災消災,來年財運亨通,家庭平安。壹般人們在祭拜祭品時,只會向竈神祈禱幾句“保佑消災,保佑壹家平安”之類的吉祥話。有文化有知識的人也要鄭重祭祀,念悼詞,悼詞是這樣說的:“只有君主還是壹家之主,他是五祭之首,所以烹墓烹廚沒有什麽褻瀆的;家庭的繁榮完全取決於支持。我們平日感恩,今夕恭敬有報,倚神而行,俯視憂患,保幼安老,助增幸福。尚義。“除了少數老人,這種習俗已經不被接受了。敬我們的祖先。臘月三十早飯後,凡是當年加男人的,都會派人到祠堂打掃衛生,粉刷祠堂的墻壁。下午,人們帶著禮盒、三祭、鞭炮、金元寶等禮物前往祠堂。禮炮過後,放鞭炮,有的放長矛。每到除夕下午,祠堂裏香火彌漫,鞭炮聲壹直持續到黃昏。這種習俗近年來也逐漸消失了。貼春聯和年畫。前後門貼紅色春聯,門楣貼“李”,門板貼“門神”或“幸福”“吉祥”等字樣。廚房、牛棚、豬圈、雞舍、廁所等。還應貼上紅紙“桃符”,紅紙上寫著“財運亨通、丁興旺”、“六畜興旺”等字樣。大廳、臥室、客房都貼上了年畫,壹派歡樂的景象。吃頓團圓飯。除夕的團圓飯是最隆重的家庭聚餐。規則有很多:壹是分離的兒子要在除夕夜回到父母身邊吃“團圓飯”。第二,座位數。年紀大的壹定要坐,然後按輩分排下來。同時,上層座位要預留幾個空座位,放壹些空碗筷,以便讓已故的祖先回來團聚,以示對祖先的尊重。第三,所有準備好的年菜都要壹碗面面俱到,多菜用大圓桌,以示豐富。第四,開環。平時父母不允許孩子喝酒,但是除夕的團圓飯上是禁止的,孩子也可以破例喝酒。第五,禁忌。男女老少都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有人擔心孩子遵守不了,就提前在食堂墻上貼了壹張寫著“孩子的話,壹切免談”的紅色紙條。不要摔碗和筷子。如果妳不小心掉了碗和筷子,在清理的時候念“祝妳好運”。如果打碎壹個碗,用紅紙包好,放在不顯眼的高度。吃飯時,晚輩要向長輩敬酒,祝老人長壽。全家老少都彬彬有禮,說話和藹可親,充滿了團結和睦,尊老愛幼。發壓歲錢。壓歲錢也叫“利”。老人給孩子壓歲錢,要把新的紙錢裝進紅紙袋裏,壹張壹張地分發。晚輩也要給長輩送“好處”。孩子可以自己支配錢,父母不幹涉。洗盤子。按照祖訓,新年第壹天不能吃肉,要吃素。所以除夕夜的家宴結束後,所有的餐具都要清洗幹凈,不能有肉,否則就是對祖先的不尊重。所有屬於動物的肉都存放在壹個地方,用紙條封好,叫做“封年”。這樣客觀上對胃有好處。團圓飯後的守歲,屋內到處點著油燈(煤油燈),整個屋子徹夜燈火通明,稱為“點燈”。家人聚在壹起品嘗香茶、水果、瓜子、花生、糖果等。長輩給晚輩講家族史、民族史,教育晚輩牢記祖訓,繼承祖德,勤政持家,團結和睦。講完家族史、民族史,有的敲鑼打鼓,有的放煙花,不能早睡,稱為“守歲”。壹般孩子們要到午夜才能入睡,那時他們打開大門,放鞭炮迎接新年。有的人幹脆鬧到天亮。打開大門。正月初壹的淩晨(也就是零點)是送舊迎新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開門放鞭炮。此時,每個角落都能聽到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鞭炮真的很多,很熱鬧(近幾年河源市區和部分縣城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壹般是長輩開門,開門的人要大聲喝壹聲:“開門大吉。”大廳,廚房大廳,大門和小門點燃大紅色蠟燭燒香和崇拜,以迎接新年和財神。在新年這壹天,所有年齡的人都早起。根據傳說,這壹天不早起意味著不好的壹年。起床後,刷牙洗臉。女人去廚房準備早餐。事實上,米飯和素菜每隔壹夜就做壹次。再加熱壹下。那人捧著裝滿糖果、年糕、金元寶、香燭的素箱,等著到祠堂祭拜。祠堂的祭壇上擺滿了各種素食,老老少少行禮,儀式結束後回家吃早飯。大年初壹的早餐、午餐、晚餐都是素食。素菜包括腐竹、粉條、金葉(黃花菜)、木耳、豆腐皮、蘑菇、芹菜(象征勤奮)、大蒜(性價比高)、洋蔥(聰明)等。雖然沒有雞鴨魚肉之類的肉,但是也很豐富。新年快樂。早飯後,父母帶著孩子到長輩家拜年,見到長輩鞠躬行禮,送上“李”,祝“長命百歲”“新年快樂”。長輩們也回禮,把“李”和糖果發給孩子們,並祝願年輕壹代“家庭幸福,萬事如意”。那些年資高、年齡大的老人,被晚輩幾乎整天上門拜訪搞得不知所措。雖然很累,但也很自豪,很欣慰。同輩見面互相祝賀和祝福,並互贈“禮”和糖果。大年初壹見面,切忌請病假、討債,否則不僅無聊還會引發糾紛。農歷大年初壹的禁忌也是最多的。除了說不吉利的話,不能換衣服,不能掃地倒垃圾,不能在河裏挑水,不能放牛,不能養豬,不能雞鴨,不能打罵孩子,不能破土,不能家務。出了事,妳會記壹整年,所以新年第壹天做事要特別小心。在農歷新年的第二天,也被稱為“年關”,人們壹般不出門。當天開始吃肉。除夕的第三天,也叫“窮人節”。壹大早起床,全家人就要開始打掃衛生,俗稱“掃貧”。清掃得越幹凈越好。如果地上有壹點點紙屑,就會被認為是“窮”。簡而言之,所有的垃圾都應該被掃地出門。打掃衛生時還要念“窮鬼出門,財神進來”打掃幹凈的垃圾被收集起來送到離家很遠的野河邊、路邊,點燃放鞭炮,表示“窮鬼”已經被趕走了。大年初三掃地雖然含有壹些迷信色彩,但也符合衛生要求。大年初壹初二不準掃地,垃圾堆積很多。大年初三來個大掃除也是合適的。因為大年初三是“窮人節”,全家老少都不出門,去拜訪其他家庭。如果不小心進了別人家的門,就會被當成“窮光蛋”,不吉利,不得人心。因此,在大年初三,人們壹般不會進入其他家庭。特殊情況必須上門的,要把主人叫出來說話。客人自覺不進來,主人也不會請他們進來。大年初四,女人們開始帶著豬肉、年糕等禮物回父母家走親戚。大家壹起走,壹路有說有笑,好不熱鬧。男人開始進行娛樂和體育活動,也被稱為“制造新年”和“從事新年”。傳統民間文藝的主要目的是“舞獅”、“舞龍”、“打燈籠”。大年初五過後,開始陸續上班。
上一篇:歌詞裏有舊皇歷的歌是什麽?下一篇:電腦版吉祥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