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火把節、葛坡節、蘆笙節是什麽?

火把節、葛坡節、蘆笙節是什麽?

火把節是彜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的古老傳統節日。

火把節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時間舉行火把節,大多是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動有鬥牛、打山羊、鬥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比賽等。在新時期,火把節被賦予了新的民俗功能,產生了新的形式。

2.葛坡節是壯族傳統的歌會。

葛坡節,又稱“三月三”、“葛衛節”。它是壯族壹個盛大的傳統文化和娛樂節日,通常在農歷正月十五、三月三日、四月八日和五月二十日舉行。

3.蘆笙節是苗族傳統節日。

蘆笙節以蘆笙踏堂、賽蘆笙為主要活動。蘆笙節壹般以坡社(如十三坡、古龍坡)命名。蘆笙節的時間因地而異,因為有的來自古代的吉日,有的來自慶祝豐收,有的來自神話傳說。

壹般來說,節日前會舉行壹個儀式。村裏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同時,所有家庭都在自己家裏祭拜祖先。然後各村姑娘盛裝打扮,佩戴銀花銀飾,變化多端。

小夥子和蘆笙隊員都帶著自己的蘆笙來到了蘆笙場地,各個村的小夥子組成了自己的圈子。吹笙跳了四五天,氣氛很熱烈。那是壹種集唱歌、跳舞和快樂為壹體的群眾文化活動!

擴展數據

火把節

雲南各民族的火把節傳說各具特色。彜族火把節傳說實際上是遊牧改為農耕後,新的文化形態對原有文化形態的揚棄。

這個傳說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火把節起源的原始信息,也是最接近火把節源頭的傳說。納西族關於火把節傳說的諺語保存了火把節起源的重要信息,與《玉溪誌》、《祿勸縣誌》、《屯溪縣誌》中的記載壹起,為探索火把節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

雖然大理和昆明關於火把節的傳說隱藏了火把節的起源,但他們的“七夕節”也揭示了火把節的源頭及其深厚的文化。

葛坡節

自古以來,壯族就以善唱民歌而聞名。宋嶽最早見於漢代劉向的《說苑》。據民間傳說,初唐時期有壹位著名的壯族歌女,名叫劉三姐。她的歌聲優美,富有感情,寓意深刻,經常用樸實的語言謳歌勞動的歡樂和甜蜜的愛情,控訴封建統治階級的殘酷,深受群眾的喜愛。

同時,這也引起了富人的嫉妒,他們總是想殺死劉三姐。壹天,富人派了壹個奴隸在劉三姐上山砍柴時照看她。當她沿著藤蔓爬上山的時候,奴隸砍斷了藤蔓,讓劉三姐從懸崖上掉下來摔死了。得知這壹噩耗,廣大壯族人民悲痛欲絕。在農歷三月初三,劉三姐的災難日,人們唱了三天三夜的民歌,以紀念這位歌手——“許歌”由此形成。

蘆笙節

自古以來,苗族人就愛彈蘆笙,愛跳蘆笙。黔東南許多地方的蘆笙節非常盛大,如凱裏、從江、榕江和黃平。凱裏、麻江、雷山、丹寨等縣交界地區的周西蘆笙節,每年農歷正月十六至二十壹舉行,蘆笙館設在河沙壩。

16日開始“起床”,17日舉行集會,18、19、20日跳蘆笙,19日增加賽馬,20日舉行鬥牛。21日,蘆笙大會結束,苗族青年男女進行“郊遊”活動。舉行蘆笙會時,附近市縣方圓幾十公裏的人都來參加。當時人山人海,蘆笙聲如潮。

人們圍成壹圈跳蘆笙,小夥子拿著壹根長短不壹的蘆笙在圈裏嬉戲跳舞,姑娘們隨著音樂的節奏翩翩起舞。黃平縣古龍蘆笙俱樂部於每年農歷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舉行。蘆笙場位於壹個平緩寬闊的山坡上。屆時,人們將從四面八方趕來,最多時可達數萬人。音樂節的活動距離周西不遠,成千上萬的蘆笙壹起演奏的場面非常壯觀。

  • 上一篇:深圳有什麽好玩的地方嗎?
  • 下一篇:獨特的保時捷964 Baja越野風格改裝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