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白族的節日習俗、服飾、飲食、民居和手工藝品構成

白族的節日習俗、服飾、飲食、民居和手工藝品構成

白族是中國西南邊疆壹個歷史悠久、文化發達的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具有強烈的民族魅力,深受漢文化的影響。作為夏歷的新年春節,很早就傳入白族地區,成為白族最盛大的民族節日。當北國春寒料峭之時,在大理,“天氣常似二三月,花總在春”,茶花、梅花早已為春盛開,桃花、梨花也在第二次炫耀。蒼山湖和洱海充滿了濃濃的春意。在大理古城,家家戶戶都在門前擺放盆景,建起了“花山”。大街小巷都開滿了花,整個古城都是清香花香,令人神往。

白族是最熱鬧的民族之壹,壹年有很多節日,和中西方節日並重的香港壹樣多。著名的節日有三白街、三魂節、石寶山歌會、蝴蝶會和浴佛節。這些節日代代相傳,歷史悠久,民族風情濃郁,異常熱鬧。此外,白族和漢族壹樣,每年農歷正月初壹至初十都要過春節,農歷七月十五是祭祖節。白族人民春節的序幕是從臘月末開始的。主要活動有殺豬、臘肉、火腿和白族風味食品“豬肝”。29號大年初壹,全家人收拾幹凈,把當年的年畫和對聯都撤了下來。白族在節日裏有很多禮儀禁忌。在元江縣白族人民壹年壹度的三月集會或田字廟會期間,禁止殺戮。大理白族人在農歷大年初壹不準用刀、挑水、潑水、掃地。怒江白族人在除夕夜飯前祭祖時,禁止外人在場。除夕那天,妳借給別人的東西要拿回來,否則來年妳就找不到錢了,妳就吃不飽飯了。所以從別人家借的東西,壹定要在大年三十之前還給別人。農歷年初七是婦女節。女人不做飯,不挑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工作,而是自娛自樂。男人節是農歷九月初九,男人休息。雲龍縣的白族人,七月半不準四處遊蕩。

除夕早上寫春聯。白族人很早就使用漢字,寫對聯歷史悠久。它是中國著名的對聯之鄉。不僅村裏的長輩能寫出工整、意境幽雅的對聯,家家戶戶的人都以自己貼對聯為榮。比較有意思的是借用漢字寫的白對聯。中午,白族家庭主婦去村裏的主廟給主獻祭。這種觀念是“這片領地的主人”,是村落的守護神,是白族人民特有的宗教信仰。晚上,壹家人圍坐在壹起吃晚飯。餐桌上壹定要有白族特色菜“酸辣洱海魚”,表示有壹年以上;糯米蘸糖吃,表示來年生活甜蜜。晚上,白族婦女要準備第二天的菜肴,並把她們的水缸裝滿水。按照白族春節的習俗,初壹禁止動菜刀、挑水、掃地。男主在火坑邊的砂鍋裏燉肉。深夜,壹家人圍坐在溫暖的壁爐旁,用溫暖和喜悅迎接新年。

初壹,習慣上不去別人家,去外面玩。早晨,白族家庭主婦先在院子裏拜天地,然後在大廳裏拜祖先,最後在大門口拜完才出門。吃完元宵,大人小孩都出去參加各種慶祝活動。鞭炮齊鳴,村寨響起歡快的白嗩吶,小夥子敲著八角鼓,姑娘們唱著白調,打著霸王鞭,在村中心的大青樹下載歌載舞。“洞經會”、“荷花池會”等群眾組織,帶領舞龍隊、財神走街串巷,家家戶戶競相邀請龍、財神到家中載歌載舞,以求好運。每當財神唱出吉祥的祝福語,人群中就會爆發出“謝金口”的歡呼聲,鼓聲壹會兒燃起,村子裏到處洋溢著歡樂和喜慶。

初二可以走親訪友,孩子們終於盼到了親戚朋友給的壓歲錢。這壹天,白族人民的習俗和活動豐富多彩。在白族春節的習俗中,在臘月結婚的夫婦會拜訪男女雙方的親戚,俗稱“邀新娘”,親戚們會給新娘各種禮物。當日,洱海附近的白族人經常在洱海東岸的青山村結對觀看古老的白族宗教祭祀活動“上刀梯”。十幾米高的梯子上,綁著幾十把鋒利的鋼刀,刀刃朝上。巫師手裏拿著公雞,光著腳爬到刀梯頂端,嘴裏嘟囔著什麽,朝四面八方拜了拜,祈求四季。巫師毫發無傷地回到了地面。賽龍舟在海東的鄉村很受歡迎。遠處三塔挺立,蒼山含黛,山頂積雪與山腰玉帶雲相映。碧藍的洱海水面上,壹條小龍船如畫。

農歷6月24日是火把節,白族的傳統民間節日。這是白族人民在秋收前夕祝願豐收、祈求安康的祭祀活動。六月壹到,人們就準備節日火把,用八英尺長的小松木或易燃的雜木刺破,楔入晾幹備用。節日的這壹天,人們白天聚在壹起殺龍王,各家宰殺紅白公雞祭祀雷神,這樣風調雨順,無病蟲害,六畜興旺,五谷豐登。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都在門前點上壹個把手,村裏壹片燈火通明。群眾點燃篝火,巡視田地,以示害蟲已被消滅,莊稼正在茁壯成長,秋來獲得豐收。然後將火炬集中在村口的路邊,兩個火炬相互頂著,多個火炬依次排列,進行群眾性的火炬跳躍比賽。誰跳過的火把多,誰就是英雄。節日的夜晚,各個年齡段的人,無論男女,都興致勃勃地用火把跨壹跨,繞壹周全身,表示身體健康,身體健康。各家各戶借助火把,在門口搭起小桌子,桌上放壹碗清水、壹碗炒飯、壹只雞腿,壹位老人坐在門中央“招魂”。以及五月端午全家穿的五顏六色的“魂線”取下來焚化,在吉日燒邪除穢的同時祈求家人的靈魂回家占有,讓全家人健健康康。節日的夜晚,白族村裏,火把在燃燒,人群喜氣洋洋。人們祈求吉祥安康,祝願莊稼豐收,壹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在白族的春節習俗中,白族還有壹個重要的習俗——潮汕聚會。大理雞足山是佛教名山,全山有36座寺廟,72座寺廟。它與峨眉、五臺、普陀、九華齊名,是葉佳德高望重的道場。根據佛教傳說,釋迦牟尼涅槃後,他的大弟子,德高望重的葉佳來到雞足山定居,等待彌勒成佛。每年農歷正月初壹至十五是潮汕會。雖然是初春,但雞足山已經是繁花似錦,春意盎然。山民來到雞足山,向各寺院的佛像獻上香火和水果,捐獻功德。朝拜者最後會去雞足山之巔金頂寺,東觀日出,西觀蒼洱,北觀玉龍,南觀祥雲,雖有千裏之遙,但見春寧靜,使人心胸開闊,神清氣爽。春節前結婚的白族新人也成雙成對地來到潮汕許願,祈求生活幸福,愛情甜蜜。

女裝因地而異。在大理地區,經常用繡花布或彩色毛巾包裹頭部,穿著白大褂和紅馬甲,或淺藍色大褂和黑絲絨領的大衣。右裏扣掛“三須”“五須”銀飾,腰間繡短腰、藍寬褲、繡花鞋。已婚者紮發髻,未婚者掛在背後或編在頭上,都用繡花、印花或彩色毛巾包裹。在白族姑娘的頭飾上,有壹個很熟悉的詞,那就是:浪漫的愛情。解說:白族姑娘的帽子,惠子垂下來是下關的風;華麗的花飾是大門上的花;帽頂潔白如蒼山雪;彎曲的形狀是洱海月亮。

女子頭飾更是五顏六色:大理未婚女子將辮子梳好,放在花頭手帕外面,再用花絲帶纏好,左邊掛壹束白流蘇;婚後辮子改為發髻,盤於頭頂,用染或蠟染系的藍布手帕包裹,用素色布條包裹。於風、鄧川、洱源的女生喜歡穿“鳳帕”;有的地方用毛巾把花包起來或者把辮子纏在頭上,再纏上壹束紅繩;有的地方,頭飾是“壹瓦”;有的地方,人頭上蓋著多塊頭布,最外面的壹塊布上繡著白族人喜歡的圖案。用各種顏色的頭繩圍起來特別好看。女人喜歡戴玉或銀的手鐲和吊墜耳環。城市居民多穿漢服,年輕人愛時尚。

白族人民重視節日,幾乎每個節日都有壹種或幾種食物。比如春節吃丁丁糖,泡米茶,江宅飯;在三月街吃蒸餅和面條;清明節吃什錦涼菜和“齋項燕”(炸酥肉);端午節吃粽子、雄黃酒;年節吃新豆、嫩瓜、舊糧拌新米;火把節吃甜食和各種甜食;無節制地吃羊肚菌、查魚查肉;中秋節吃白餅、醉餅;重陽節吃肥羊;在冬天的至日吃油炸谷物和羊肉農場。

白族人過去婚宴用“八碗喜洲土”,由八道熱菜組成:紅肉燉紅曲;雞蛋糊炸的酥肉;加醬油和蜂蜜蒸五花三線豬肉千張;紅薯或土豆蒸豬肉;豬頭、豬肝、豬肉腌制的幹香;裹著肉末和雞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水、雞蛋絲、菜梗做成的雜碎;竹筍炒豬肉條。此外,每位客人都有壹包椰子。

白族也有飲食禁忌,主要是大年初壹不用鐵刀。家庭主婦做飯要安靜,不能吹火,壹定要去井邊“打水”。家裏做飯,都是清炒,炒菜,不能用紅的,不能做紅包菜進麻花,長輩坐晚輩上來伺候。

  • 上一篇:二十五男,二十三女,2065438+2007。妳幾月結婚?
  • 下一篇:祝朋友事業考試成功。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