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壹詞最早出現在西晉地方習俗中:“仲夏端午節又叫五月五日,與夏季的至日相同。”段,古漢語有始、初之意,稱為“端午”,即“第五日”。《說文解字》:“段也是萬物誕生之題”,意思是“段”的意思是開始,所以五月初五稱為“端午”。《燕京年譜》:“五月初五為五月初五,‘段’字音譯也蓋。”古人習慣把五月的頭幾天分別稱為首尾相連。《歲時廣濟》壹書說:“史靜城內風塵之人,以五月初壹為首尾,初二為首尾,偶數五為首尾。”五月的第壹個下午被稱為端午節。[1]
“盤古王彪”和“三童鳴會”都有記載。在古代,越人黃帝發明了天幹地支。古人以天幹地支為載體,天幹載天之道,地支載地之道,設置天幹地支,承包天地命運。古代人用天幹地支來表示日歷年、日歷月、日歷日和日歷時間。根據官方歷法,按照十二地支的順序,五月為“午月”,午日稱為“重午”,所以端午節也叫“端陽”。[1][2][3]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是中國所有傳統節日中最受歡迎的,達到20多個,如端午節、重陽節、端陽節、端午節、重陽節、黨午節、天中節、夏節、艾節、五月節、菖蒲節、天壹節、玉蘭節、女兒節、午時節、地拉節、正陽節、龍舟節等。唐朝以前,常用的名稱是“五月初五”。唐朝以後,“端午節”取代了“五月初五”等其他別稱,成為主流名稱。[4]端午節幾個名稱的由來:
中秋節之所以得名,是因為端午節正好在夏季至日前後,太陽的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壹年中最多的壹天。田汝澄《西湖遊記》卷20明代晁《歡樂頌》:“端午之所以為中節,是因為太陽中午去中天,達到最高點,妳中午就跑了。”[5]
端陽節的名稱來源於陰陽術數。下午是“楊晨”,下午月的第壹個下午叫端陽。《荊楚歲時年譜》上說:仲夏爬山,太陽當空,五月是仲夏,它的第壹個下午是在陽光下爬山的好日子。"[5]
重陽節古支紀元法以天幹地支為載體,紀元通用於天幹地支。起初,端午節是幹歷的午日,正月為正月,五月為午月,午日稱為重午。到了漢代,由於南北統壹和歷法的變化,朝廷決定將端午節改為每年農歷五月五日,以方便節日。[6][7]
端午節賽龍舟是古代吳越地區最早的祭祀祖先的形式。南方廣泛使用舟船,船的首尾常繪有龍紋,作為家族的圖騰或保護者。端午節是端午節的壹項重要活動,古代流行於吳越楚[8][9],在我國南方沿海地區非常流行。[10][11][12]
第五汛期在上海部分農村,靠近杭州灣北岸的奉賢、南匯等地,習慣上稱“端午”為“當午汛期”。還有壹些地區叫“五月正午”。[5][13]
端午節是古代吳越地區先民的原始信仰,源於對天象的崇拜。東方的黑龍逗留七夜,春天東升,夏天南升,秋天西退,冬天消失在北方地平線下。幹壹詩中提到的“龍”,實質上是對黑龍壹年四時七夜的闡述。仲夏的端午節是飛龍的節日。端午節期間,黑龍主星“火”(心宿二)南高,龍神(陽神)旺盛。[10][14][15]
端午節正值盛夏,是皮膚病多發的季節,正午時分是壹年中植物、樹木藥性最強的日子。這壹天采集的草藥是治療皮膚病和辟邪最有效的。端午節有采藥燒開水洗澡的民俗,故稱浴蘭節。漢代《大戴禮》說,“午後洗藍湯”。[5][16]
古人認為菖蒲有辟邪的作用,端午節時掛在門上辟邪,所以端午節也叫“菖蒲節”。[5]
古代北方稱之為“辟邪月”,所以有些地方在端午節,父母會把不滿壹歲的孩子送到外婆家躲起來避邪,所以稱之為“躲午節”。[17]
女兒節沈明幫《萬部雜記》:“五月女兒節為端午繩,穿艾葉五毒咒。萬習俗從五月初壹至初五,用小姑娘裝飾,盡最大努力。結了婚的女人也回老家,因為叫女兒節。”[5]
紅松子道教歷法把壹年分為五蠟,正月初壹,五月初五。《雲上七記》雲:五月初壹,五帝會南三日。找出陌生人的祖先和世人的後代所做的善惡,以便定罪加持。道教認為,壹年中的這些臘月是吉祥的日子,適合祭祀祖先和神靈以求保佑。
日常生活中,我們被數字包圍著,比如身份證號、護照號、手機號、車牌號、生日、結婚紀念日等等。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數字可以作為個人的標識。當人類進入數字時代,我們每天不可避免地要和各種數字打交道。有些數字是我們無法選擇的,有些則可以根據個人喜好來決定。人們在選擇可以自主選擇的數字時,往往偏向於那些幸運的數字,比如六、八、九,而盡量避免那些不吉利的數字,比如四、十三。數字本來就是用來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