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新疆方言:
新疆話、新疆方言等概念,只是指新疆的漢語方言,絕不具有維吾爾語和其他少數民族語言的含義。這是很多國人容易陷入的誤區。如果要指代少數民族語言,就要用他們的本名,比如“維吾爾語”、“哈薩克語”。
二、家庭分工:
新疆方言包括蘭銀官話、中原官話和北京官話。
1,藍音普通話
北疆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有烏魯木齊、昌吉市、阜康市、阿勒泰、哈密、巴裏坤哈薩克族自治縣、塔城等。,擁有20個縣市。
2.中原官話
南疆分布在新疆南部和伊犁。有庫爾勒市、焉耆回族自治縣、阿克蘇市、阿克陶縣、喀什市、和田市、伊寧市、吐魯番市等。,***45個縣市。
3.北京普通話
分布在新興城市或以前沒有漢人居住的縣市。新疆南部有石河子市、克拉瑪依市、博樂市、布爾津縣、托裏縣和和布克賽爾蒙古族自治縣、溫泉縣和博湖縣、阿圖什等。,***18縣市。
三種方言中,蘭銀官話的北疆方言形成時間最長,人口最多。狹義的新疆方言僅指蘭銀官話。
三、隊形:
清朝統壹新疆後,新疆出現過兩次大規模移民。內地移民與新疆漢語方言的形成密切相關。
1,藍音普通話
清政府對新疆的第壹次移民始於清初康熙十五年(1677),至乾隆二十四年(1795)達到高潮。移民以務農為主,少數從事商業,大部分集中在東疆和北疆。經過多年的經營,東疆和北疆的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人數也增加了。這壹時期的移民主要來自甘肅和陜西。新疆戰事平定後,開始了第二次大規模移民。這次北疆和東疆還是以陜甘居民為主,甘肅最多。這兩次大規模移民是東疆和北疆藍音官話形成的基礎。
2.中原官話
新疆建省前,被白彥虎威脅到焉耆、庫車、輪臺、阿克蘇、溫宿、烏什等地的陜西回民被清軍解救,定居南疆,這是中國人第壹次大量定居南疆。到光緒末年和宣彤初年,南疆各縣和伊犁地區的回民比漢人多。伊犁光緒末年,漢族1600余人,回族4700人,與南疆韓暉人的人口格局基本相同。作為南疆和伊犁的多數居民,陜西回族成為中原官話南疆形成的基礎。
3.北京普通話
新中國成立後,全國各省市人民支援邊疆建設,各行各業的勞動者以集體或個人結合的形式陸續來到新疆,形成了第三次大規模移民。壹些新興城市、生產建設兵團師和團場的壹些工人都說壹種類似北京話的普通話。這是五湖四海的居民,身處五方雜居之地,沒有主要方言的自然選擇。這就是北京官話(新疆漢語方言的第三部分)形成的由來。
擴展數據
(壹)、方言特點
(1),語音:
(1)、部分扁舌不分。
在這裏,我們指的是三組對應的舌尖音,即Z-ZHC-CHS-SH,也稱為平舌音。Zh\ch\sh都是舌後音,也叫爆舌音。在新疆方言中,既有平舌音,也有吐舌音,但與使用中的普通話系統並不壹致。新疆方言的平舌音比普通話多,但比南方方言少。有壹些平舌音的現象,如:什麽-鋪-森茶-搓-四憂-聚-轉等。
②鼻音在前鼻音後不可分辨。
在新疆方言中,普通話中的兩個鼻後音eng和ing都讀為鼻前音,如:鷹音橫-恨星-新農-繼蒙-門。
明——寧敏——妳可以溫柔壹點,等等。在普通話中,un和ün這兩個字都讀作ong,如:群窮混-滾-拱軍-炯,等等。
(2)外來詞:
新疆漢語方言中的少數民族語言借詞大多是維吾爾語,而且很多都是很早就借用的。外來詞可分為音譯詞、意譯詞和維漢詞。新疆漢語方言中使用最多的是音譯詞,如“皮亞子”(洋蔥)、海納(鳳仙花)等。有些外來詞可以作為語素創新詞。烤餅是壹種烤餅。新疆漢語中還有“沃爾腦”、“腦方”、“腦包肉”等。
意譯詞比音譯詞少。有些維吾爾語單詞直譯成漢語後,原意與字面意思相差甚遠。如“小眼睛”(小氣)、“脹肚子”(生氣),但這些外來詞在新疆漢語方言中廣泛使用。
第三種是維漢結合詞。壹般由維吾爾語的音譯和漢語的語素構成。例如,“通普爾”是壹種無孔銅幣,由漢語語素“銅”和維吾爾語詞“普爾”(錢)組成。“錯紫蘇”(撒謊和胡說)由中國元素“錯”和爪哇語單詞“soz”(單詞)組成。新疆漢語方言中除維吾爾語借詞外,還有其他少數民族語言的借詞。
如:俄語“Samawal”(茶)、“蘇波湯”(蔬菜湯)、“瓦罐車”(悶罐車)、蒙古語“大阪”(不太陡的山)、“戈壁”;哈薩克語“不動拉”(壹種樂器)和“那仁”(壹種面條)等。基本都是音譯。
(二),言語特征
(1),不要說“怎麽樣”,說“怎麽樣”:怎麽走,怎麽做,怎麽賣,怎麽做,怎麽收拾或者哈(兩個音)
②、“什麽”被說成是“什麽”(用平舌音撒):什麽四兒(發生了什麽事)?幹的,嗯?為什麽?裏面是什麽
另外:習慣上在句末加壹個“撒”。
在新疆方言中,普遍存在舌面扁平上翹的現象,如:什麽——鋪——森茶——搓是——四憂——補上——翻等。
(三)、壹些特殊的詞語
(1),不理妳:不理妳,不理妳,就是不理妳的意思。
(2)、勺、勺、勺:笨、笨。
(3)惡:至少這壹對反義詞在新疆方言中成了同義詞,都是“好”的意思,如“太壞了”、“很壞了”,但在語氣上是“諷刺”的意思。
(4)、老(二音)道(四音):能幹,有力量。
(5)傳:聊,即北京話的“談山”,四川的“擺龍門陣”,東北的“聊”。
(6)吵:就是聊天的意思。
(7)、馬(1)騎:煩惱、問題,如“麽(無)馬騎,奔馬騎。
(8)、亨(兩個音):討厭、糾纏人或事。比如“這個人太擅長了。”
(9)、誒:丟,扔,如“誒,扔到壹邊”:扔到壹邊。
(10),Hulimotang:壹塌糊塗。
(11),楊崗子:女人,媳婦。
(12)、巴郎(子):“巴”是軟的,接近“巴”;男孩們,年輕人。
(13)、瑤兒達西、阿達西:同誌們、朋友們。
百度百科-新疆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