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佛教的傳播和中國佛教的傳人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壹。西漢末年,由印度傳入中國;東漢初流行於封建統治階級,宣揚“死神不滅”、因果報應、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亂、不說謊、不飲酒、慈悲為本、行善修道等教義。當時因為戰亂頻仍,硝煙四起,人民生活百廢待興,勤勞的群眾,榮祿富貴的人都可以從佛教教義中得到精神慰藉,統治階級又可以利用佛教麻醉民眾,所以傳播很快。
佛教的傳播者認識到,要使佛教在中國生根,必須與中國的國情相結合。佛教傳入中國後,為了生存和發展,在思想和教義上極力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相互滲透,相互影響,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東晉後期,佛教領袖慧遠極力以佛教因緣溝通儒家封建倫理,主張孝敬君主,符合因緣學說。並直接提出了“佛儒合壹論”。隋唐時期的壹些佛教宗派是融合了中國的傳統思想而創立的。華嚴宗學者宗密用《周易》四德(元、恒、理、真)融合了佛教的四德(常、樂、我、凈)。隨著“五常”(仁、義、禮、智、信)和“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淫蕩、不飲酒、不說謊),臺灣的調儒風潮越來越強。宋元明清時期,更註重融合中國傳統思想。北宋天臺宗學者致遠宣揚“無仲尼之教,則國無治,家無安,身無安”。以及“國不可治,家不安,身不安,家之道何解?”他還提出了“以儒養德,以釋治心”的思想,其中儒釋道內外兼修,從而發展成為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宗教。
第二,茶道的建立和佛教的滲透
中國是茶的故鄉,歷史悠久,燦爛輝煌。然而“茶道”這個詞早已被人們淡忘,直到有壹次日本學者問中國人,“中國有茶道嗎?”壹個可笑又諷刺的笑話。
關於中國茶道的建立,學術界眾說紛紜。陸羽《茶經》中有壹句話叫“精儉”。《馮經驗》中有壹句話,“因鴻漸之論,茶道流行。”(請註意,是晚唐時期)有“明初中國與朱權開創的茶道”等等。百花齊放,說明大家都在深入學習,形勢喜人。擅長種菜和茶葉的陸羽,首創了焙餅茶“三沸”的烹飪方法,闡述了茶葉的功效,註重飲茶的精神享受。毫無疑問,他是中國茶道的創始人。但遺憾的是,他在《茶經》中並沒有明確提出“茶道”二字,令人費解。
根據筆者手中的資料,“茶道”壹詞最早明確提出是在中唐的《茶·宋嘯·崔氏之君》壹詩中。詩中說:喝了會犯困,心情舒暢滿天;再飲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杯下肚便得道,何苦呢?
這個東西是崇高的,不為世人所知的,世人喝多了自欺欺人。
擔心在畢卓的骨灰盒間看黑夜,嘲笑陶謙的樹籬。
崔侯抿了壹口,狂歌驚艷。
誰知茶道全是真的,只有丹秋這樣做了。
這首詩是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結合。“三飲”神韻相連,層層深扣,讓飲茶的精神享受成為最完美動人的贊美。它不僅明確提出了“茶道”二字,而且從壹開始就給茶道蒙上了濃厚的宗教色彩,這是中唐以湖州為中心的茶文化圈裏任何壹個僧人或學者都無法比擬的。結合皎然中其他重要的茶事,筆者認為皎然是中國禪宗茶道的創始人。由於隱藏了1100多年的唐代宮廷茶具重現法門寺,學術界認為唐代存在宮廷茶道、僧茶道、文人茶道等風格各異的多元化茶道,從而展示了唐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輝煌燦爛,這是學術研究的壹個突破。然而,在這三種茶道中,比茹認為和尚茶道是主要的壹種,其魅力和影響超過了前兩種。佛教對茶道的滲透在史料中有記載,包括魏晉南北朝的丹秋,東晉的慧遠不喜茶。可見“茶禪壹味”由來已久。但筆者認為,氣候的形成始於中唐時期。
從上面的詩句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寺廟裏茶的清香和濃烈,和尚們壹天到晚拜神、坐禪、念經、會友都離不開茶。禪宗茶道體現了善良、樸素、修養、修身、通情達理的氛圍,也融合了儒道兩家的思想感情。藏於皇家最高禮儀法門寺地宮的唐僖宗金銀系列茶具,從設計、造型、裝飾的位置(與佛骨舍利放在後室)更能令人信服地體會到“茶禪壹味”的真諦。禪宗茶道在宋代達到頂峰,並傳至日本、韓國等國。現在它已經傳播到西方世界,並為促進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努力。
第三,中國茶道與佛教
佛教創立於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5世紀的古印度,漢代傳入中國。經過魏晉南北朝的傳播和發展,到唐代達到頂峰。茶盛於唐,盛於宋。創立中國茶道的茶聖人陸羽,在自由時被智極禪師收養,在竟陵龍蓋寺學習識字和念誦佛經,後來與唐代詩人皎然成為朋友。在陸羽的自傳和茶經中,有對佛教的歌頌,也有僧人愛茶的記載。可以說,中國的茶道從壹開始就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中無論是僧人還是習俗都為人津津樂道,而禪茶更是廣為人知的壹味。
第壹節禪茶壹味
壹,禪茶壹味的思想基礎
茶與佛教最初的關系是,茶為僧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飲品,僧侶和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和制茶技術的進步。此外,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在思想內涵上越來越多的相似之處。
壹個是苦。
佛教浩瀚無垠,卻以四諦為總綱。
釋迦牟尼出家後第壹次在六道院演講時,講的是四諦。而苦、定、滅、道是第四。人生有多苦?佛陀認為生之苦、老之苦、病之苦、死之苦、恨之恨之必苦、愛之別之苦、所求無苦等。總之,壹切構成人類存在的物質,以及人類生存過程中的精神因素,都能給人帶來苦惱,而佛教所尋求的是無盡的苦難和回頭的彼岸。禪修就是要看透生死觀,達到透徹的理解,解脫痛苦。茶也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茶味苦寒,陰中之陰是降火之良方,火則百病,火則清明。茶苦了之後是甜的,佛教可以產生各種聯想,幫助修行的人品味人生,打破喝茶時的苦道理。
二是安靜。
茶道講究靜、雅、真,把靜作為擺脫神秘、品味的必由之路。佛教也提倡清靜。佛教禪修中的無調(調理心、身、食、息、眠)和佛教中的戒、拙、慧三學,也是以靜為基礎的。禪宗是從寧靜中產生的。可以說,禪修是歷代禪師了解佛教的重要課程。在冥想中,人不可避免地會疲勞和困倦。這個時候,只有茶可以提神醒腦,克服困倦,茶也就成了禪宗最好的朋友。
第三是“壹切”
日本茶道大師森野理也曾說過:妳要知道,茶的本質無非就是燒水和點茶。茶道的本質是從瑣碎的日常生活中領悟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哲理。禪宗也要求人通過禪修,從平凡的事物中悟道。
第四是釋放。
人的苦惱,說到底是因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別強調放下。近世僧人虛雲法師說:修行只有放下壹切才能達到,否則徒勞無功。放下壹切。這是什麽?內根六根,外塵六根,中識六根,這十八境界要放下。總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壹切,人自然放松,無比輕松。放眼世界,天藍海藍,山美,日麗,月朗。品茶也是強調放松,放下手頭的工作,偷得半天閑,放松自己緊繃的神經,放松自己被禁錮的性。最好玩連珠的詩:放下就放下,哪裏在乎?做個閑人,說說月亮星星。願每個人都是壹個可以放下壹切,無憂無慮的茶人。
二、佛教對茶道發展的貢獻
自古以來,僧人就愛茶、愛茶,並以茶為修身養性、靜觀其變的伴侶。為了滿足僧人的日常飲酒和待客需求,很多寺廟都有自己的茶園。同時,在古代,只有寺廟最有條件研究和發展制茶技術和茶文化。我國有句話,自古名寺以茶聞名。據唐代《國史補》記載,福州方山芽、劍南蒙頂石花、越州焦虎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產於寺廟。僧人對茶的需求客觀上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為茶道提供了物質基礎。此外,佛教對茶道發展的貢獻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高僧們或寫茶詩,或吟誦茶詞,或畫茶畫,或與文人雅士合唱有關茶的歌曲,豐富了茶文化的內容。
2.佛教為茶道提供了與梵天相同的哲學思想和戒、定、智的修行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內涵,使茶道更具神韻。特別是梵天-我世界觀與道家天人合壹的哲學思想相得益彰,形成了中國茶道美學對物我形而上境界的追求。
3.佛茶是為茶道發展提供參考的活動。鄭板橋寫了壹副漂亮的對聯:名人從來不會水遊泳,和尚自古愛鬥茶。佛寺中持續不斷的飲茶活動,對提高飲茶技術,規範飲茶禮儀有很大的幫助。南宋禧年間,經常舉行數千場大型茶宴,四秒飲茶標準被列入百丈清規。近代壹些學者認為百丈清規
張青龜是佛教茶道和儒家茶道結合的象征。三、禪茶的意境壹味靠自己去真正理解禪茶壹味。這種體驗可以通過茶事的實踐感受到。也可以通過品茶詩、品茶對聯來理解。以下四句對聯和四首茶詩很有意思,有助於盲解禪茶意境。
四幅茶對聯
1茶筍禪味十足,松杉真。——蘇東坡
2壹勺驚心動魄,飲水思源,誰含生之念,半生緣盟,聽春聲,我愛山聲。-趙胤坦普爾
三大空,坐壹會不分妳我,兩頭都是路,吃個燈就分道揚鑣。——洛陽古道上的壹家茶樓訂的
4壹卷經文,靈犀真智,千年朝拜,風中諸神。——上饒陸羽春聯
四首茶詩
1話題德玄上院杜荀鶴(唐)
忙的時候是閑的,閑的比天還寬。
浮生無虛,從來沒有百年不老。
讓我們敲石松月,讓睡眠和茶煮石根泉。
雖然我不像老師,但我和老師都明白這壹點。
2在青山湖和壹個和尚(唐)喝茶。
泉的煙火與白雲之間,坐著喝香茶,愛著北山。
巖下舟不忍去,清溪流水潺潺黃昏。
3陳繼儒(明)
在山中,中日日試新泉,和君的前身是老玉川。
石枕侵芭蕉葉夢,竹爐柔蒙蒙。
點直了就是窺壹斑而知三味,心有靈犀之後,可以翻百篇。
如果妳想嘲笑喝醉的村民,妳會浪費妳的生命向工作人員扔錢。
4茶與中國文化發展趙樸初
七碗味,壹鍋真有意思。
有茶不如空捧十萬。
看完這些茶詩和茶對聯,能不能從禪中聞茶,從茶中品禪?
第二節茶道中的佛經與禪語
石山美,川水美。中國茶道是由佛教文化滋養的,比如石頭和玉,水和珍珠。茶道中引入佛經和禪語,往往能啟迪人的智慧,幫助人們理解茶道的內涵,從中獲得無窮的樂趣。
壹.無
武是歷史上禪僧經常寫的壹個詞,也是經常掛在茶室裏的寶。無不是世俗世界說的無,而是超越世俗世界所想的無,是佛教世界觀的反映。說到無,就不能不提五祖道的典故。禪宗五祖弘仁在傳授衣缽之前,把所有弟子都叫來,讓他們寫出自己對佛教的理解,誰寫得最好,就把衣缽交給他。弘仁的第壹個弟子沈繡是壹位有學問的和尚。他寫道:我是菩提樹,心如鏡臺。經常擦拭,不要制造灰塵。五祖弘忍大滿禪師認為這首詩的美是美的,但他還沒有體會到佛教的真諦。當時在寺裏燒水的小和尚慧能也寫過壹首詩:菩提無樹,鏡非臺。什麽都沒有,所以沒有灰塵。五祖弘忍大滿禪師相信慧能已經意識到了。於是那天晚上,我把護法祖師留下的袈裟和鐵幔傳給了慧能。因為慧能明白無常、無我、涅槃寂靜的道理。只有知道世間無有,才能進壹步認識到世間無有,有花有月有塔。茶學者普遍認為,只有實現了虛無的境界,才能創造出禪茶的盲真。無是茶道藝術創作的源泉。
二、直心即道場
茶道界把茶館當作修心悟道的道場。壹顆正直的心是壹顆純凈寧靜的心。我們應該拋棄壹切煩惱,摧毀壹切妄想,保持壹顆純真的心。心直了,哪裏都能修心。沒有壹顆正直的心,即使在山中最寂靜的古剎,妳也無法修成正果。茶道認為現實世界就是理想世界,求道、求證、悟道都可以在現實中進行,解脫也只能在現實中實現。直心是道場詩人最喜歡的座右銘。
第三,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就是完全忘記按照世俗的常規去做應該做和不應該做的事情的主觀能動性,而是保持壹種不做作、不浮躁、不卑不亢、不貪不怒的空靜心態。
四、永恒的天空,曾經浪漫。
這句話出自《五燈會元》卷二。有壹次,壹個和尚問禪師惠崇:當佛法的創始人沒有來中國的時候,中國有佛教嗎?惠崇說:讓我們把還沒有到來的事情放在壹邊。我們現在應該做什麽?和尚不明白,問,我真的不明白。請高手指教。禪師惠崇說:天是永恒的,有風有月。含蓄是指佛教與天地共存,不分佛法不變,而禪是每個人自己的事,要以自己和現實為重。
凡人茶道
茶道是個好東西。按照茶道要求喝茶,對我們的身心健康肯定是有好處的。但是,我們普通人是不可能按照茶道的規矩喝茶的。平時喝茶可以註意以下幾個方面,列舉如下,努力成為我們的“凡人茶道”:
1.水和茶的比例
直接反應就是茶的濃淡。適當的濃淡是好的,這樣我們才能欣賞到茶葉的色和香。同時,適當的遮蔭對茶葉中物質的浸出有影響,不僅影響茶葉的色、香,也影響茶葉對人體的影響。遮蔭是可以科學衡量的,但通常沒人關註這個指標,但還是要看他們。壹般以輕而不強為宜。壹般來說,壹般紅綠茶的茶與水的重量比為1: 80。常用白瓷杯,每杯可裝3克茶葉;壹般每個杯子裏可以扔兩克。
2.泡茶的水溫
不同的茶需要不同的水溫,取決於不同茶的等級。但我們往往不註意這壹點,總喜歡用很燙的水沖泡。壹般來說,紅茶、綠茶、烏龍茶用開水沖泡比較好,可以使茶葉中的有效成分快速浸出。壹些嫩度較高的綠茶,如龍井茶,要用80℃ ~ 85℃的開水沖泡,使茶葉翠綠明亮,香氣純正,滋味甘甜。
3.浸泡時間
壹般需要3到10分鐘左右,不宜長時間浸泡。紅茶比普通茶沖泡時間短。
4.杯子的用法
紅茶壹般用玻璃杯,其他常用白瓷杯。
茶道美學
找壹個舒適整潔的地方,室內室外都可以。添加壹些漂亮的裝飾品,比如簡單的布置壹些插花、雕像或者圖片。如果有流動或者沸騰的水聲就更好了。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沏壹杯茶,註意細節,但保持完全放松。如果可能,使用簡單美觀的陶瓷茶具和優質茶葉,不要使用塑料水杯(因為它們在熱水中釋放化學成分)。
人文茶道
“茶道”起源於唐代的人們。文人士大夫的參與和傳播形成了“文人茶道”,這是茶道的精髓。
在盛唐社會,很多人追求奢華的物質生活,“物、衣、房之精華”是他們的人生目標。人們互相打架,互相做事。社會上流行奢侈和誇張。當時有正義感的文人對這種奢侈非常不屑。他們經常聚在壹起品茶,討論茶藝,談論博古。
茶道的創始人陸羽寫了《茶經》。陸羽壹生致力於茶文化的研究,他栽培和采摘茶葉。茶具和茶具的生產;沏茶的水源選擇:沏茶規範和概括了喝茶時的肢體動作,賦予了茶道特殊的文化內涵,即飲茶、贈茶、以茶示儉、以茶示廉,非常符合文人茶道精神。
文人茶道在陸羽茶道的基礎上,融入了琴棋書畫。它更註重壹種文化氛圍和情趣,壹種人文精神,崇尚節儉、淡泊、寧靜的生活。飲茶者在喝茶、泡茶、沏茶、點茶時的肢體語言和標準動作中,享受著天人合壹的美。沒有喧囂嘈雜的世界,只有鳥語花香、溪水潺潺、行雲流水和悠揚的古琴聲,茶客的精神得到升華。充分體現了文人學者希望社會少壹些爭吵,多壹些和平;少壹些虛榮,多壹些真誠。茶具的簡約也說明茶人反對追求奢華,希望物盡其用,人盡其用。可以說,“文人茶道”是“藝”(泡茶、沏茶、品茶的藝術)與“道”(精神)的完美結合。獨“術”只能說有形無神,獨“道”只能說神而無形。所以,沒有壹定文化素養和良好品德的人,是無法融入茶道所倡導的精神的。
茶道被文人視為陶冶心靈、感悟人生、抒發情感的高雅之物,小到壹個人靜靜的飲酒,大到高雅的聚會、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