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論潤土形象的多重意義

論潤土形象的多重意義

論潤土形象的多重意義

——並簡要分析了故鄉的地方形象

19基類201930022011劉依娜。

故鄉收錄在魯迅的小說集《吶喊》中。這部小說與魯迅以前的小說相比,更加具象,沒有《狂人日記》那樣強烈的抽象性。這是壹部開創性的鄉土小說。作者對家鄉的人、事、物的描寫都帶有強烈的個人感情,使得《故鄉》中的“故鄉”形象具有極大的主觀性。這種主體性來源於“我”,壹個受到啟蒙文化影響,具有啟蒙思想的人,在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狀態下,感受到了故鄉文明的疏離。在西方先進的精神文化參照下,家鄉的傳統文明在我眼裏明顯成了落後的“他者”。從小無意識接受的文明,在我自覺選擇接受文化自覺後,已經失去了原有的親和力。我的家鄉還是那個不變的家鄉,但人已經不是那個無條件接受家鄉壹切的人了。

但《故鄉》中的“我”也是魯迅,他並不只是逃離這個落後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故鄉”。魯迅感傷的鄉愁潛伏在文字之下,略顯焦慮的敘述和故事,正是他仍然關心故鄉並想改變它的表現:“以人道主義和個人主義為核心的現代西方精神,使它在啟蒙和批判中包含了對故鄉的愛。【1】面對鄉土文化,有啟蒙敘事和浪漫敘事兩種敘事方式。《故鄉》的敘事風格無疑屬於前者。

在故鄉的啟蒙敘事中,魯迅把啟蒙的重心放在了“閏土”這個形象上。不同於以往的“啟蒙”敘事,魯迅式的諷刺幾乎完全喪失。作者的人物觀不再是智者對愚者的啟發,而是在平等人的基礎上,通過不同時期“我”對“閏土”形象和情感的曲折變化,表達自己的憂慮和思考。

男孩的閏土是最自然的土,有壹種樸素狀態下的自然道德,是人性的自然表達。在這個時期,閏土不需要太多接受傳統社會道德下形成的觀念,也沒有外力強迫他接受傳統的社會道德,因為這個時候,閏土沒有生存的壓力,他還有父親,社會也會因為男孩的年齡而對閏土的行為采取寬容的態度。在這裏,“我”對少年閏土的懷念來自兩個方面:壹是從生活的角度來看,童年那種真摯無原則的情感,在長大後的成人世界裏是很難找到的,是對他們簡單樸素友誼的懷念,是壹種情感需求;同時也是對小時候無憂無慮生活的壹種懷念寄托。就像男生的閏土,男生的“我”裏我不需要考慮太多的現實,也不會給我承受太大的壓力。現在要承受來自物質生活的壓力,接受相對先進的思想後,也有思想上的痛苦,就像魯迅自己講的“鐵屋子”的故事。第二,從觀念上看,男孩的閏土是活潑的、生動的、有創造力的,他顯然很有可能成長為當下“我”觀念中的“現代人”。他是希望的代表,至少帶有壹些“我”的希望意義。

然而,隨著“潤土哥哥”這個簡單的“主人”,所有把“我”放在年輕的潤土身上的有意義的希望和感情都被驅散了。生活的場景不僅提醒我過去的感情和安逸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也提醒我原本寄予他的微弱希望也已經破碎。近代著名思想家福澤諭吉在《文明簡史》中提出了“公德”和“私德”兩個概念:“第壹,屬於內心活動的東西,如誠實、純潔、謙虛、嚴肅等,稱為私德。第二,廉恥、公平、正直、見義勇為等社會行為稱為公德。”[2]此時,潤土少年時所具有的“公德”已經逐漸喪失,他已經接受了以儒家仁義為核心、等級觀念明顯的社會道德,這實際上是壹種“私德”。閏土已經被習俗規訓了,這種規訓的狀態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我們隔了壹堵悲傷的厚墻”[3]。“我”與“潤土”之間的鴻溝由此產生,這不僅是“我”與潤土價值體系之間的鴻溝,也是啟蒙文化與仍處於傳統社會狀態的中國文明之間的鴻溝。故鄉寫於1921年,此時辛亥革命已經過去了10年。然而,文化正在逐漸滲透到中國知識分子的頭腦中,但習慣積累的“文明”壹時半會兒改變不了方向,廣大中國人民仍然按照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生活,制度的改變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改變他們的生活。魯迅先生顯然意識到了這壹點。前文提到,《故鄉》這部小說比魯迅以前的小說更具體,其中精英意識和精英思想的失落更為明顯,這似乎顯示了魯迅先生以前思想的某種反思。在家鄉,我也對潤土為什麽會變成這樣做了壹個小小的探討。從討論中也可以看出魯迅對如何“啟蒙”作了壹些新的思考:“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苦,使他看起來像個木偶。”[4]潤土小時候所擁有的“公德心”是如何被文明馴服而變成私德的?當然,這並不是說私德需要拋棄,而是說每個人都應該有公德。“如果把追求虔誠的私德視為人類的天職,把社會的壹切都以私德為主導,其弊端也是非常可怕的。因為要達到崇高的境地,就要分清地點和時間的條件。”[5])是當時的生存壓力,政局不穩,經濟不發達,制度不完善。壹個人沒有堅實的經濟基礎,如何堅持自己的個性?不融入這個社會環境怎麽生存?在融合的過程中,需要放棄或隱藏壹些無法與傳統社會很好融合的原有特征。跑者只有在社會穩定繁榮的基礎上,才能維持自己的“公德”身份。而如何讓社會有這個基礎?這仍然需要中國知識分子不斷改造中國傳統文化中積累的東西,改變不合理的制度,改變過時的觀念,破舊立新,從而發展經濟基礎,影響廣大中國人民的生活,促進落後文明的不斷文明。在小說的結尾,魯迅把這種責任和希望留給了他們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但是,我不希望他們因為要生氣而像我這樣辛苦地活著,也不希望他們像別人那樣辛苦地活著。”他們應該有壹個我們從未經歷過的新生活。" [6]

潤土形象中的多重意義是壹步步遞進的,最終潤土形象中包含的各種意義和情感得到升華,從而抽象為壹種思想的普遍表達。正如魯迅自己所說:“所以我的素材多取自病態社會中的不幸者,意在揭示苦難,引起治療的註意。”[7]後來,“我”的侄子,潤土·水笙的兒子,誰說小時候不是“我”和潤土?當兩個孩子再次分開時,他們似乎在重蹈覆轍,但他們畢竟不同。因為在《吶喊》的開頭,已經有人發出了“救救孩子”的聲音,而當“我”與潤土分離的時候,壹切還是那麽寂靜。

參考資料:

【1】余榮虎。周作人,矛盾,魯迅與早期鄉土文學理論的形成[J]。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7 (3): 151。

[2][日]福澤諭吉。文明史簡史[M]。北京編譯器。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73。

[3]魯迅。魯迅全集(第壹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507。

[4]魯迅。魯迅全集(第壹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508。

[5][日]福澤諭吉。文明史簡史[M]。北京編譯器。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77。

[6]魯迅。魯迅全集(第壹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510。

[7]魯迅。魯迅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512。

  • 上一篇:2021 12婚禮當天
  • 下一篇:遂昌金礦國家礦山公園景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