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請推薦壹首妳最喜歡的歌曲

請推薦壹首妳最喜歡的歌曲

卡農Canon——復調音樂的壹種,原意為“規律”。壹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追逐著另壹聲部,直到最後……最後的壹個小結,最後的壹個和弦,它們會融合在壹起,永不分離。纏綿極至的音樂,就像兩個人生死追隨。

卡農Canon是壹種曲式的名稱,這種曲式的特征是間隔數音節不停重復同壹段樂曲。壹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啟奏,三把小提琴間隔八拍先後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後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僅有兩小節的旋律供重復拉奏;大提琴的調子從頭到尾只有兩小節,重復達廿八次之多,可是聽者卻陶醉在這旋律之中,絲毫不會感到單調。能禦簡如繁,作者可說已臻化境。作者是德國人 Johann Pachelbel (1653 ~ 1706),曾是巴哈的老師。不過有人說是當時某位不知名的作曲家,為了售出此曲而冒稱是當時享有盛名的帕卡貝爾的作品。

最出名的卡農是十七世紀德國作曲家Johann Pachelbel (帕海貝爾, 1653-1706)的卡農,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D大調卡農)。因為有壹部被提名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電影《凡夫俗子》采用它作為電影配樂,這首曲子便廣為人知,《我的野蠻女友》同樣也在場景中運用了這首作品。

這是個德國作曲家,但德國實在很難讓他產生如此美麗的靈感。這是作者在意大利威尼斯時寫的音樂,用了回旋曲曲式,有無窮動音樂的元素在裏面。而這個音樂之所以在所有卡儂裏面特別有名,因為它帶著壹絲意大利式的憂傷,甜蜜寧靜的憂傷。

審美的螺旋。帕赫貝爾D大調卡農

基諾 發表於 2005-12-15 0:49:00

卡農的影響

美國作家保羅.福塞爾的著名作品《惡俗》把這部作品列入了惡俗音樂的行列,如果現在我在這裏討論它,想必至少說明了我的音樂鑒賞能力也是很平庸得近乎與俗了。

但我仍想說壹下,或許這是候鳥癥侯病在這季節轉變之時在我身上的表現之壹——想切切實實將心情寄托到某樣東西上呢。

帕赫貝爾卡農似乎是從被選入由羅伯特.雷德福主演的電影《凡夫俗子》的配樂開始,始為大眾驚艷,由古典落入通俗,然後各種版本相繼出現,有以Sanctus《聖哉經》形式吟誦的卡農,也有被英美搖滾樂團以金屬形式唱出的Glay,更被許多電影爭相引用。如著名的《福音EVA》裏真治的提琴獨奏和EVA殘破的沈思兩段,深田恭子在自己的專輯中也親自演繹了親手改變的Canon。還有電影如《如果愛有天意》等等等等等.........壹部《我的野蠻女友》使得帕赫貝爾的卡農開始讓人瘋狂,於是玫瑰,全智賢MM和戴鴨舌帽的傻小子和著喬治·溫斯頓的《卡農變奏曲》讓人三月不知肉味,各種版本的下載和評論在網上如雨後春筍。

何謂卡農

那麽什麽才是真正的canon呢,作為壹種巴諾克式的古典曲格,出現於13、14世紀,是復調音樂的壹種。原意為“規律”,“宗教法規”或者“經典”之意,在音樂上是指復調音樂的壹種寫作技法。它的特點是:各個聲部有規則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後面的聲部按壹定的時間距離依次模仿前壹聲部的旋律,先後進入的各個聲部自始至終在相同或不同的音高上演奏(唱)同壹旋律時,用卡農手法寫成的樂曲叫做“卡農曲”。我們平時經常聽到的輪唱曲就是卡農曲的壹種(比如黃河大合唱,壹及起它同主題的多聲部重唱)。其主要類型有:1正格卡農,2變格卡農,3二重或多重卡農、4無終卡農、有終卡農等其他形式。著名的(我個人願意給它加上“偉大”的)帕赫貝爾D大調卡農當屬於正格卡農和二重卡農兩種形式。

卡農的作者

Johann Pachelbel約翰·帕赫貝爾(又譯作巴海貝爾,巴切貝爾,巴黑倍爾,伯奇貝爾,帕奇貝爾,帕海貝爾等等)德國巴洛克古典時代的偉大的管風琴家,宮庭作曲家,宗教音樂作曲家。1653年9月1日出生於德國的紐倫堡,1669年進入阿爾特多夫的壹所學校接受音樂教育,1673年至維也納,成為聖斯蒂芬大教堂管風琴師克爾的學生和助手。1677年至德國音樂的故鄉愛森納赫,擔任了壹年的宮廷管風琴師。8年之後,J.S.巴赫 在這裏誕生。1678年至愛爾福特擔任管風琴師,1683年,他的第壹位妻子和兒子不幸死於瘟疫,次年再婚。1690年之後在斯圖加特和哥達擔任管風琴師。1695年回到家鄉紐倫堡,擔任聖澤巴爾德教堂的管風琴師,自此壹直到1706年3月3日逝世。帕赫爾貝爾是巴赫之前偉大的管風琴家之壹,也是中德學派的代表人物。由於求學自賴因肯和布克斯特胡德等北德大師,又鉆研過弗雷斯科巴爾迪的管風琴曲集。他的聖詠眾贊歌集南北之大成,寓宗教於抒情之中,自成壹體,對JS.巴赫有著深遠的影響,(如如巴赫的《五首卡農變奏曲》)另外其作品有簡樸的對位風格,同時顯示出他對意大利曲式的精通。他最重要的作品是風琴曲,特別是他的聖詠前奏曲。他的作品,以對聖詠旋律的高度裝飾見長。代表作除 Pachelbel卡農外還有名為[阿波尼六聲音階之六組變奏曲]

卡農的演奏

帕赫貝爾卡農全稱為《D大調三把小提琴和巴松管的卡農和吉格》,約作於1680-1690年,是其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因懷戀家庭的溫馨而作的即興家庭小品,用了回旋曲曲式,有無窮動音樂的元素在裏面。而這個音樂之所以在所有卡儂裏面特別有名,也是它帶著壹絲意大利式的憂傷,甜蜜寧靜的憂傷。其正統演奏方式是以三部提琴配通奏低音樂器演奏,即大提琴啟奏,三把小提琴間隔八拍先後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後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僅有兩小節的旋律供重復拉奏;大提琴的調子從頭到尾只有兩小節,重復達廿八次,頗有貴族小型家庭沙龍的優雅和精妙。說到這裏,就不得不提日本動漫經典《新福音戰士EVA》,其中錠真治拉低音提琴的壹段,古色古香,原汁原味兒,零和樂團三人組的小提琴隨後加入,配和默契,充分調起了我們的情緒,由此看見日本人對藝術的嚴謹和細致。

帕赫貝爾卡農美到骨子裏的藝術價值

卡農,特別是帕赫貝爾卡農的“頑固音型主題”長達二十八次,八分鐘加長版更是達到了空前的四十六次,主句和答句絲絲入扣,嚴密細致,可聽者卻陶醉在這旋律之中,絲毫不會感到煩膩。如此禦簡如繁,可見此曲的藝術價值。同時,此曲註重對位、編排,如同自然、數學公式般以演繹的方式,紡織永無止境的理性之路,給人以寧靜、平和和鼓舞,被稱為“人類理性在音樂上的代表作”。在編曲形式上,主句和答句相互攀援而上,交替輪錯,暗合人體遺傳物質DNA雙螺旋結構,如無盡的階梯,通向感性美的殿堂,而這壹美的骨子裏的古典音樂形式,適合不同層面愛好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環境下以不同形式聆聽。憂郁的,妳可欣賞長笛版的;平和的,妳可欣賞豎琴版的;浪漫的,有喬治·溫斯頓的鋼琴;輕快的有尼科拉斯的吉它;自然的,我們可以坐在家裏聽海洋混音版的卡農;狂野的,有金屬卡農讓妳嘶吼;古典的,不妨在家庭聚會上聽卡農的原汁原味;通俗的,妳可以將卡農痛快的唱出來;宏大的,維也納音樂節又演奏了大指揮家卡拉揚先生的Canon版本;幽微的,全智賢MM可壹隨手壹曲就能俘虜人心。喜歡Cannon的人知道,現在網絡上有上百種卡農的版本,包含有各種樂器演奏的版本和各種曲風。我在博客裏放的是古典版本,分別以中音提琴、小提琴演奏。同壹首曲子在不同的樂器演奏起來卻有不同的韻味,這體現了卡農嚴格的曲風中蘊含的隨意性,我想這也是Canon這首曲子的魅力所在。

帕海貝爾的這首卡農由於太過著名,以代表人類文明的標誌,被美國宇航署通過衛星送入太空,同時上太空的音樂還包括貝多芬、德彪西、莫紮特的作品。

其它卡農

除偉大的 帕赫貝爾卡農以外,還有形形色色的卡農,起中不乏名家,如:巴赫寫過壹首古鋼琴變奏曲,叫做《戈爾德堡變奏曲》,包含壹首詠嘆調和三十個變奏,其中第3,6,9,12,15,18,21,24和27變奏都是卡農,除了第3變奏是同度卡農外,其余八個變奏,依次把旋律移高或移低2度到9度進行模仿。比才作曲的《阿萊城姑娘》第二組曲中的《洛朗多爾舞曲》第壹部分,構成了兩聲部的八度卡農,旋律先由雙簧管、單簧管和小提琴齊奏,兩拍以後,大管、圓號、中提琴和大提琴把旋律移低八度進行模仿。近代歌劇中的重唱曲和合唱曲,也常采用卡農的形式。如貝多芬的歌劇《費臺裏奧》第壹幕中的四重唱,就是壹首四部卡農。在柴可夫斯基的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第二幕第二景中,壹對朋友連斯基和奧涅金變成了仇人,他們在決鬥之前,也唱了壹首卡農。在古典音樂常識中,卡農和賦格壹樣是壹種復調形式。

帕赫貝爾卡農的惡俗意味

我承認我愛上卡農的動機很俗,既不是帕赫貝爾的原作,也不是卡拉揚的交響,全是初中迷上了哪位著名的長笛美女賴英裏同誌------在她的《今天,等壹下》的專輯裏,就有《雨和淚》這首帕赫貝爾卡農的改編曲,那時正是我欲加冠,佳人好逑的年齡,自然死去活來,後來在新華書店的CD臺上才明白,心動並不是只為了青春發育的風雪幻想。只是壹直不明白為什麽保羅.福塞爾壹口咬定帕赫貝爾卡農是惡俗。直到前幾個月,看《漢武大帝》時,又在他老人家的宮廷宴會上聽到了這熟悉的樂聲,壹分多鐘內,看著濃妝艷抹的漢宮仕女們翩翩起舞,我心內煩悶欲死,不由得從內心服了保羅.福塞爾的論斷。

總之,卡農可雅可俗,要怎麽著,全看聽者的妳們了。但不管雅也好俗也好,我們都將迷失在螺旋的階梯上,擁抱那滲入骨子中的美。

  • 上一篇:智虎,壹個開導神,回復了壹句話,開導妳。
  • 下一篇:讀醫書——忘序——人生有大誌,然後大有作為。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