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壹部就是有人殺了壹堆女人,還戲弄媒體和受害者家庭。結尾處兩個兇手車禍死掉了,後備箱裏還有個被殺的受害者。納尼,兇手死掉了?
下壹部就是原來死掉的兩個兇手中只有壹個是真兇,另壹個是他朋友,勸他去自首的路上出了車禍的。不要以為這是個懸念,因為作者迅速的就告訴妳另壹個真兇是誰了。
看,案件其實很簡單。
然而在這個故事中,作者卻用了無數的筆墨寫了每壹個角色:發現死者的目擊者、幾個警察、受害者家屬、兇手的家屬、調查此事的女記者、甚至女記者的婆婆、路人甲乙丙丁。作者給妳展現出了壹個世界,和其他推理小說最大的區別就是受害者並不是孤立的壹個人,她是生活在家庭、社會的聯系中的;壹個人被殺後引起的社會反響,就像投入石子到水中後引起水波蕩漾壹樣,會波及到想像不到的地方去,所有人,哪怕路人甲乙丙丁都牽涉在其中。而這件事的起因,只是毫無目的的,毫無針對性的純惡的殺人。這才是細思極恐的恐怖
我給幾個主要角色畫了壹個人物譜。
先說兇手綱川,他是壹個溫潤文雅,有錢有才有貌,很能夠博取好感度的男人,幾乎和他接觸的所有人都喜歡他。實際上,他出生在壹個畸形的家庭。他母親是壹個富翁的情人,曾經以為他是富翁的兒子,因此離婚去投靠了富翁。誰知親子鑒定顯示他並不是富翁的兒子,所以富翁只接納了他母親,卻不肯接納他。而他的親生父親已經另組家庭,也不肯接納他。所以他雖然面目和善,討人喜歡,但內心是缺愛的,也無法愛這個社會。他殺人是歡樂、無犯罪感卻又蓄意做惡的,這壹切比科幻小說中因沈迷於從混沌中創造生命的科學怪人創造者,或是將獸性與人性混雜的莫羅博士都更令人脊柱發涼。他殺的第壹個人是自己的母親,然後用母親的別墅作為兇殺的舞臺,把所有遇到的人編寫到這幕劇中。在他內心,他只是個導演,幫助那些被害者走上舞臺,吸引社會關註,簡直是大功壹件的這種心理。宮部美幸展示給我們的,是不受父母及社會約束的孩童之惡會恐怖到何種程度。
同犯浩美也是有童年陰影的。他的姐姐死了,愛姐姐的母親把所有的痛苦和怨氣投射到了他身上,對他侮辱和虐待。他內心壹直有可怕的姐姐的幽靈和母親的陰影,最終讓他極度需要社會關註,從而才會保留虐待受害人的照片錄像,不斷的打電話給電視臺,掩藏屍體,騷擾家屬的方式羞辱被害者周遭的親人,以此取樂。
浩美的童年夥伴和明患有眼睛疾病,導致了遲鈍,讀書成績不好,盡管被浩美欺淩,卻堅定的支持浩美。明知他是兇手,卻依舊想要挽回他,配合他,不離不棄,最終和浩美在自首的路上出車禍去世了。他死了後被當做了兇手,家人也被輿論影響,和明的姐姐由美子不信弟弟是兇手,為了給弟弟伸冤,求告無門,遇到了綱川,又愛上了綱川,慢慢的被綱川利用和控制,幫助綱川出名。最後綱川偽造了和明自白書,姐姐以為弟弟真的是兇手,絕望下自殺了。
受害者鞠子的母親受不了刺激發瘋了,還出了車禍,她的父親和母親感情破裂,另有新歡,在女兒死後就拋棄了崩潰的妻子。鞠子的外公,開豆腐店的有馬卻表現出超強的智慧和毅力,努力地和兇手周旋,想要為孫女討回公道。卻在真相大白後也喪失了生活的支柱,酗酒頹廢了。
真壹曾是另壹起入室殺人案件父母妹妹全家慘死的幸存者,卻因為“是我害了家人”的負罪感而背負著痛苦。還被兇手的女兒糾纏,非要他去幫助兇手減罪。他壹直在逃避、痛苦和糾結中。作為發現死者的目擊證人,也被牽扯進這個事件了。他覺得自己所到之處都有不幸,又因為無法解決殺害他全家的兇手女兒糾纏的事,從養父母家逃到了記者滋子家,又從滋子家逃到了死者鞠子的外公有馬那,終於在這個痛苦的老人身上學到了如何面對自我,如何面對罪惡,從而得到了勇氣和救贖。
壹直堅持調查真相的女記者滋子也並非是正義的完美的。她接觸真壹、由美子的目的是想寫出壹本熱賣的殺人事件報道。在這個過程中,她是自私的,她缺乏思考,人雲亦雲,沒有真正體會到受害者的痛苦,也完全不考慮被害者家屬的心情,卻以為自己是正義的使者,要拯救社會。甚至因為這個事件和婆婆、丈夫的關系也搞的壹團亂,接近離婚。最後她發現了真兇,並且了解了真兇內心的虛弱,故意在電視直播的時候用激將法逼綱川說出了真相,也挽救了自己的婚姻。
裏面還有無數配角,有不承認女兒死亡的家屬,也有能夠憑借建築的細節找到兇手的神秘人……對了,裏面還有壹個姑娘,就是和真壹壹起發現死者的姑娘,她受到父母充裕的愛,整個過程中表現的內心非常強大
作者絮絮叨叨的仔仔細細的描繪了每個人的經歷,思想,性格,脾氣,生活瑣事,甚至有兇手母親同病房的病友的故事,警察相親,又和上司鬧矛盾的故事,.....這些路人甲乙丙丁讓妳覺得整個故事就發生在妳熟悉的世界裏。再對比兇手的殺人,真實感更強,細思極恐。
而媒體在這件事情中表現的是壹貫的瘋狂。究竟職業道德和做人原則之間的界限在哪兒呢?職業的意義究竟應不應該超越個人底線本身,真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