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誰讓我們像孩子壹樣沖動消費呢?無節制消費主義罪魁禍首的核心秘密

誰讓我們像孩子壹樣沖動消費呢?無節制消費主義罪魁禍首的核心秘密

在嗶哩嗶哩,紀錄片《無節制消費主義的罪魁禍首》播放量50萬,評分9.4。

在豆瓣、知乎等論壇上,經常看到有人分享這部紀錄片如何徹底改變了他們的消費觀。

之前我們以為在buy buy買只是因為自制力不夠。

至於我們的消費欲望,是誰在控制?我們的消費觀念是如何植入的?是誰“改造”了產品,改變了我們的消費習慣?我們很少認真思考。

其實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現象背後,都有精心設計的產品策略和營銷方式。

正是這些策略和手段的幫助,讓我們主動和被動地陷入無節制的消費主義,像孩子壹樣消費。

計劃報廢,人為縮短商品使用壽命

?為什麽家裏的燈泡很快就壞了?為什麽在還能打印的情況下,打印機提示妳換墨盒?有哪些手機電源線接連斷了?為什麽越來越多的水芯筆不能換筆芯?為什麽手機用了幾年才能換?

因為這些商品被篡改過,“壽命”被人為修改過,它們的使用周期更短。

這就是計劃報廢,壹種廣泛使用的產業策略,讓我們陷入了不斷報廢和消耗的怪圈。

計劃報廢最典型的案例是紀錄片中揭示的燈泡制造業,這是計劃報廢策略的起源。

壹個燈泡原來的生命周期是2500小時,商家打算把燈泡的壽命降低到1000小時。這樣壹來,以前用兩年的燈泡,不到壹年就得換了。

為了貫徹這壹策略,燈泡廠商聯手簽訂協議,規定所有燈泡的使用壽命不得超過1000小時,超過者將被罰款。

那麽,燈泡的實際壽命能有多長呢?

在《燈泡陰謀》中,我們看到美國利弗莫爾6號消防局的壹個白熾燈泡已經發光119年了,利弗莫爾的市民們為它舉辦了生日派對。

然而,它的制造商早在95年前就倒閉了。

再來說說墨盒。商家給墨盒加了壹個計數器。只要打印5萬張,就會提示消費者更換墨盒。

但也有人嘗試過三次手動將計數器歸零,歸零後還能繼續使用壹段時間。

只要妳開始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商品:洗衣機經常過了保修期就壞,zara和hm的衣服被洗衣機洗了幾次就變形,數據線長時間不充電,u盤用了壹段時間就變得面目全非...

現在我們知道,不是商家做不出質量更好、更耐用的產品,而是商家內置了報廢屬性,人為縮短使用壽命,有計劃地報廢。

另壹種方式是使用特定的商品部件,增加維修難度,或者使商品無法維修。

有消費者認為,蘋果手機使用特定形狀的螺絲,將外殼粘合,使現有維修工具無法使用,阻止消費者維修,以此來促使消費者購買新的蘋果手機。

這種趨勢被打破了,耐用品變成了快速消費品。

宜家讓斯堪的納維亞風格風靡全球,但人們沒有意識到的是,它最大的“貢獻”是改變了人們購買家居用品的方式。

在宜家,所有產品都有時尚的設計,時尚的生命周期很短。宜家的算盤是:把產品和潮流聯系起來,這個產品會帶來源源不斷的銷售。

事實證明,人們真的願意為受歡迎的產品付費。

新出的口紅,新出的遊戲皮膚,新出的香水,線上的名人奶茶,聯名的包包,時髦的衣服,總是賣的比較好。

人們排隊幾個小時去新開的宜家商場購物,壹兩個小時去買壹杯喜茶,15天去買最新的蘋果手機,像搶劫壹樣搶優衣庫。

當潮流改變時,人們會拋棄之前的產品,開始追逐新的潮流和新產品,即使那些新產品只是改變了外觀或者增加了壹些不必要的功能。

紀錄片指出,壹直標榜自己綠色環保的宜家,其實是壹次性消費文化的制造者。

宜家甚至制作了這樣壹系列廣告來誘導消費者的行為,呼籲消費者僅僅因為沙發和臺燈“過時”就扔掉它們。

這也是商家常用的手段,通過不斷推出新產品,讓持有老產品的人對商品產生不滿。這種手段被稱為“有序制造不滿”。

跟風,不斷推陳出新,誘導消費者追逐新的、流行的東西,使得家具、沙發、手機、電子產品等耐用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逐漸成為快消品。

就連汽車也成了快速消費品。

56版雪佛蘭Belair跑車每年更換壹次車身顏色和外觀,更換金屬板。

雪佛蘭通過營銷誘導消費者將鞋子或包包與汽車的顏色和外觀相匹配,從而體現時尚感。

這種方式大大提高了消費者的換車頻率。人們忘記了汽車的本質是壹種交通工具,衡量汽車的標準是發動機及其性能。雪佛蘭已經成功地將汽車變成了配件。

結果當然是企業賺了更多的錢。

移動支付和信用卡讓消費變得不理性。

當我們習慣了移動支付,壹疊疊的人民幣就變成了抽象的數字,我們就失去了對錢的感知。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花錢會帶來痛苦,心理學上稱之為痛苦的痛苦。

很多老人總是告訴年輕人“為錢發愁”,因為他們還有花錢的痛苦。

還有壹種東西讓消費者完全喪失了對金錢的感知,變得不理性,那就是信用卡。

電子支付把錢變成數字,而信用卡把未來的錢變成數字,放進妳的電子賬戶,這樣妳就可以輕松消費了。

信用卡是壹張神奇的卡。壹方面弱化了用戶對“花錢和購買的關系”的認知。另壹方面充分利用了人們對未來的樂觀情緒,不斷透支未來的錢。

嗶哩嗶哩的壹位業主分享了他的經歷。他去蘋果專賣店買最新款的蘋果手機。不幸的是,pos機壞了,他不得不去取現金。

當他拿著手裏的現金,發現五千多這麽厚,突然開始心疼,於是選擇把錢再存起來,不買了。

心理學家做過類似的實驗,拍賣同樣的籃球票,壹組需要用現金支付,另壹組需要用信用卡支付。

結果發現,需要現金支付的那組最高出價只有100美元,而可以用信用卡支付的對照組支付了500美元。

妳看,這就是消除了花錢的痛苦,把花錢的壓力轉移到未來的結果。

成年人變得和孩子壹樣,想要什麽就立刻要什麽,想要什麽就立刻要什麽。

錢已經花完了,才知道是真的需要還是合適。

而這正是商家想要的,讓消費者停止思考,失去理性,變得感性和沖動,讓他們讓本能和潛意識的需求去購買,陷入消費主義的狂歡。

說到底,透支款怎麽還?它從來都不是企業需要考慮的事情。

  • 上一篇:請問有沒有壹篇2000以內的文章,背完能記住4500個英語短語?
  • 下一篇:達芬奇為什麽要畫蒙娜麗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