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的故事,發生在浙江海寧的壹個小鄉村。據傳這個村裏藏著3萬多件稀有之寶,這麽多寶貝集中在壹起,實屬難得壹見。這是哪朝哪代人遺留在此的寶礦,還真值得研究。
這些寶貝的主人叫謝金松,今年四十有六,出生在浙江海寧市許巷翁埠村。海寧有世界上的壹大自然奇觀——著名的海寧潮,更有關於乾隆皇帝身世之謎的陳閣老宅,這些都給海寧蒙上了壹層神秘的色彩。我們的主人公老謝,祖上沒出過高官富賈,吃的是粗茶淡飯,幹的是小本生意,而他家中卻收藏著3萬多件物品。這些究竟是何寶物,它們又是從何而來呢?
其貌不揚的謝金松家裏,稀奇古怪的玩藝兒那真是不少,用琳瑯滿目來形容都委屈了他。民國時期的夜壺、老上海的留聲機……便宜到10塊錢的紡車、貴到120萬元壹個的哥窯米黃釉荷口空碗……美國大臉盆手搖型留聲機,10萬元;宋代官窯粉青八爪瓶,100萬元;再看那水車、大花轎、古代戰車……光是手機就有1萬多部,從第壹代的“大哥大”到最現代化的藍牙手機,無所不包,這些都是老謝這麽多年收來的寶貝。3萬多件啊!為了收藏,老謝足足花了大半輩子掙的錢。可是他壹介農夫,哪來的這麽多錢呢?
謝金松1962年出生,割過草,養過羊,餵過豬,還種過地。家境貧寒的他小學沒畢業就學起了篾匠手藝,之後便靠著這個手藝營生。謝金松的收藏天分從13歲起就初露端倪,那時的他靠編織壹天能掙上兩三毛錢,而他竟然花了半月所得——3塊錢買了壹套四張的郵票。買回家後馬上藏了起來,怕家長發現後挨罵。再大壹些,謝金松開始收藏農具、水車、風車,還有布機、搖機、麻布機,這些農具迄今還珍藏在老謝家裏。
謝金松20歲時,改革開放的春風正吹遍大江南北,為了能多賺些錢,謝金松幹過泥瓦匠、電焊工、維修電器等營生,回到家仍然搞編織,很快成了村裏為數不多的萬元戶。那會兒,謝金松騎摩托車、穿喇叭褲,頗為拉風,而家中收藏也已經頗具規模。老謝收藏標準就壹個:年頭夠久。他可是個會砍價的高手,壹套紅木家具100塊錢搞定。別人認為舊,隨手扔掉的東西,他如獲至寶般收回家裏。總之,這些東西壹旦到了老謝手裏,那便是寶貝了。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到了婚配的年齡,老謝找對象竟然也與收藏有關。初到未來丈母娘家拜訪,發現她家裏有壹個麻布機,謝金松覺得很有收藏價值,便對未過門的妻子說:“讓妳媽把這個給妳當嫁妝吧,以後我們開博物館的時候,把這個東西收藏起來。”就這樣,壹箭雙雕——娶了老婆,收了麻布機。
不過,老謝搞收藏也不是壹帆風順。多年前,剛從城裏搬到縣城住時,謝金松壹家人租住在壹處漏雨進風的舊屋中,而他在裝修隊裏做小工的那點工資,連養活壹家老少都成問題。就是在這樣的經濟狀況下,謝金松竟然拿出1000塊錢去買了壹個舊風箱。這1000塊錢在當時夠得上他們壹家人兩個月的生活費了。別人想不通他為啥要這麽做,也看不出壹個破舊的風箱有什麽用處和價值,但在老謝眼裏,那就是寶貝,如果不買回家,晚上就睡不著覺。
後來,房地產日漸紅火,謝金松也改行做起了房地產,賺了不少錢。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收藏”也跟著水漲船高,他的寶貝們終於突顯出它們應有的價值了。
在老謝的諸多收藏中,有壹樣不得不提,那是他最大的驕傲——壹張元朝鐵木真時期的地圖。為買這張地圖,當初老謝可謂是絞盡了腦汁,最後只花了100塊錢就把這寶貝收入囊中了。如今,有人想從他手裏高價買走。10萬,不賣!20萬,不賣!來者急了,竟想用壹輛全新的“凱迪拉克”來交換——“地圖給我,車歸妳了!”而老謝仍然就倆字:不賣!老謝搞收藏有壹個規矩:只進不出。只有他收進來的,沒有他賣出去的。當初家裏那麽窮都堅持下來了,如今日子富裕了,哪能放棄呢?再也不用為錢發愁的老謝每天就琢磨著壹件事:要給他3萬多件寶貝找個家。
家裏的寶貝太多,眼瞅著已經沒地方擺放了,為了不委屈這些寶貝,也為了讓大家都能觀賞到這些難得壹見的寶物,老謝可是下了血本,竟出資5000萬元建了壹個私人收藏館。用老謝的話說,那可是搭進了這些年來在房地產行業賺來的所有紅利了。
2006年9月28號,浙江省第壹家大型私人收藏藝術館開張了。老謝的收藏館占地40余畝,陳列著瓷器、農具、手機、戰車、地圖等,館內***12個展區,展出收藏品3萬多件。收藏館壹開張,慕名而來的遊客眾多,不惜花上25元壹張的門票,也要看壹看這村子裏的數萬件稀奇寶貝。
收藏館的賓客壹直絡繹不絕,這對老謝來說也算壹個最好的回報。多年收藏,終有所成。
萬部手機 述說中國電信光輝歷程
謝金松對手機的收藏興趣,始於上世紀90年代。當時,那種被戲稱為“磚頭機”的模擬手機在壹批先富起來的人群中比較盛行,成為某種身份的象征。很快,數字手機開始取代模擬手機。謝金松首先把目光盯上了正在被淘汰的模擬手機。似乎很少有人對這種淘汰物品產生尊敬之意。
1992年,謝金松在海寧市郵電局偶爾發現壹部被人丟棄的車載模擬手機。這部手機最初的售價為10萬元,而謝金松撿的是“垃圾”,所以不必支付分文。別人的“垃圾”成全了壹位有心人手機收藏的原始記錄。
謝金松家裏的手機藏品***計2000多個品種,1.3萬余部。他決定不向南京的工作人員透露這個消息,免得他們大驚小怪。他說:“全世界2000年以前生產的各種手機我基本上擁有了。”
謝金松從小對機械情有獨鐘,收藏的寶貝也與眾不同,不以字畫、古董 為主,而將小型工業產品作為主要收藏品。除了品種繁多的手機,還有各國各時期的電話機。
“十裏紅妝 ”演繹江南生活柔情
謝金松出生在海寧市郊的許巷翁埠村,長輩們世世代代種田務農。青少年時代,他受朋友集郵的影響,偶爾也找些郵票玩玩。後來,謝金松開始經商並成為農民企業家。舉家遷居海寧市後,謝金松才正式有了收藏的雅趣。起初,他從收集正在淡出人們生活的糧票、油票、布票等票證開始,從中體味出無限的感動。
在謝氏藝術收藏館2樓展廳,幾架早已令現代人陌生的麻布織機昂首挺立,猶如現代裝置藝術品壹般招徠目光。其中壹架麻布織機上還保留著當年使用的壹截原材料,謝金松介紹說:“這是我丈母娘用過的織機。”
從前許多地方嫁女之時,女方要在結婚的前壹天,將置辦的奩具送往男家,由伴娘為之鋪陳。送嫁妝隊伍往往綿延數裏之長,因而被稱為“十裏紅妝”。走在展廳復古的青磚地板上,琳瑯滿目的紅妝物品仿佛帶我們穿越時空,回到了八九十年前的中國江南:從燭臺燈火、雜糧果桶到精致玲瓏的討奶桶、鼓桶、提桶、藤箱紅櫥,簡直壹片中國紅 。
如今“十裏紅妝”已成往事,但是,謝氏藝術收藏館卻使參觀者感受到“十裏紅妝”的民間文化遺存與它閃爍不滅的歷史光芒。
百幅地圖記錄華夏疆域變幻軌跡
謝氏藝術收藏館開館以來,吸引著數以萬計的普通群眾,也讓不少專家學者聞訊而來。老地圖展廳展出了200多幅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地圖。有“會說話”的語音地圖,有完全以人工手繪的中國各省疆域詳圖,有元朝制作的夏、金、北宋、南宋及元代地圖,還有清朝初年《皇朝壹統全國》的羊皮地圖,以及現代戰爭時期的絕密軍用地圖等。這些地圖是謝金松從自己收藏的1.7萬多張地圖藏品中精心挑選出來的。而其中的《中華現勢大地圖》已經成為謝氏藝術收藏館的鎮館之物,在嚴加呵護的基礎上向觀眾展示。
歷史是無法篡改的,地圖作為見證歷史的產物之壹,有著獨到的作用。從謝氏藝術收藏館展出的許多老地圖中,我們讀到了疆域的變化和行政區域的轉移,從壹個側面認識了中國社會發展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