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譚姓溯源之壹: “譚”字的由來

譚姓溯源之壹: “譚”字的由來

尋根問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近年來探究譚姓(譚氏)來源的人越來越多,但壹直以來眾說紛紜各持己見爭執的那叫熱鬧。究竟哪個才是真相?難!本人最後可能也得不出結論,但想努力做個嘗試,若最終對其他考究者、關註者能有所借鑒或啟發,也就可以了。

因實在是太過復雜,避難就易,本篇試先從“譚”字的由來進行分析。那麽,我們的姓——“譚”字是怎麽來的呢?

(壹)“譚”由“譚”簡化而來

“譚”是“譚”的簡化字。

1956年1月28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23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1964年5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出版《簡化字總表》,***2236字,這就是今天通行大陸的簡體字。其中“言”旁變為“訁”是屬於用行書與草書的寫法取代楷書的寫法的壹種漢字簡化方法。

其實簡化字早就以俗體字的形式在民間長期存在,只是1956年始國家進行了規範化,某些正體(繁體字)從此就被俗體(簡化字)正式取代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漢字的發展演變史就是漢字不斷簡化的過程。

(二)“譚”由“覃邑”隸變而來

“譚”是“覃邑”(壹個篆書字,國名)隸書化後的字,譚誕生時為隸書,後有今之楷書。

世人皆知,“齊恒滅譚,譚子奔莒”,後人以國為姓,譚姓由此而來,但是此譚非彼譚,當時的譚國並不是寫作“譚”,而是寫作“覃邑”(壹個篆體字)或“覃”。為什麽?理由:

1、《說文》:“覃邑(壹個篆體字):國也,齊桓公之所滅。從邑覃聲。”可見“齊恒滅譚”之譚國的篆書是寫作“覃邑”。篆書早於隸書出現,換句話“覃邑”早於“譚”字出現。

2、《說文》沒有“譚”字的詞條。《說文》是為小篆及以前的古文作解說的著名字書,字頭是篆體字,釋文是用隸書寫的。《說文》裏沒有“譚”為字頭的詞條,但在其他字頭的釋文有多次出現“譚”字(註:原文為“譚長說”),可見當時有隸書譚字而沒有古篆譚字,而且不會是許慎遺漏了,因為他知道有這個字的存在。

3、從漢字發展史看,漢字演變大致是“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隸書-楷書”這樣壹個先後出現的過程,譚字是屬於隸書時代出現的字。(參本人另壹篇《中國漢字演變時間表》)目前考古發現最早的古隸是戰國中期的,如:青川木牘、雲南睡虎地秦簡、大量楚簡等,也就是說最早的譚字在戰國時期出現是有可能的,古陶文的發現證實了這點。《古陶文匯編》有載壹戰國陶文拓片有“譚”字,這可能是目前發現最早的譚字了。至漢時譚字已非常普遍,存世真跡有西漢的上林銅鑒、居延漢簡、東漢的樊敏碑等。

4、漢孝成鼎的銘文裏有小篆譚字,但這是漢代人根據小篆的造字規律從隸書譚反推造出來的篆體字,為把這種篆書跟以前的篆書區分,稱之為“今篆”,而把通行於春秋戰國及秦代的篆書稱為“古篆”,包括大篆、小篆。古篆裏無“譚”字。

所以說,在譚國存續期間還沒有“譚”字,那時譚國是寫為“覃邑”或“覃”的(關於覃後文詳述)。那麽,“覃邑”為什麽就變成了“譚”呢?

1、隸變。中國文字由小篆轉變為隸書,叫做“隸變”。小篆結構由均勻圓轉的線條組成,書寫起來相當不方便,且字形繁復,故在民間出現了壹種俗字體,將小篆的端莊工整、圓轉彎曲的線條寫成帶方折的。隸變使文字從隨物體形狀描書的字符,變成由壹些平直筆劃所組成的簡單字符,這種改變大大地提高了書寫的速度。因為隸書來源於篆書的草率寫法,所以兩種書體以正體與俗體的形式有過很長壹段時間的***存期,從戰國到西漢中後期,隸書才取代小篆成為主要字體。

2、現今有很多姓氏都源於由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滅亡後以國為姓,這些姓氏的寫法是有規律的。

(1)以國名的隸變字為姓。根據隸變規律,表國名、地名的邑部篆體字的隸書寫法是把“邑”部變為右耳旁“阝”,字典把這樣變化後的兩個字釋為古今字。如“登邑”變為鄭、“奠邑”變為鄧、“赤邑”變為郝、“番邑”變為鄱、“芻邑”變為“鄒”等。

(2)以國名加“邑”前的本字為姓。如丘、朱、成、余等。有兩種情況,邱、邾、郕今天仍存在與丘、朱、成並存,而“余阝”則已消失。

所以,“以國為姓”壹種情況是用“覃邑”的隸變字“覃阝”,但是今天這個字已沒有在使用了,也就是說先祖未采用該字為姓。另壹種情況是用“覃邑”的本字“覃”,現實情況又證明了不是,因為古覃只有壹個讀音tán,今“覃”字作姓有兩種讀音:壹是少數民族用該字為漢姓讀qín,二是有壹支覃氏自稱是譚氏避難“去言為覃tán”。可見這兩種情況都不是,事實上是選用了“譚”這個字形。自古至今,也只有譚氏認“覃邑”國為源,歷代史料與字書也把“覃邑”(覃阝)國寫作譚(譚)國。《說文·邑部》‘覃阝,國也,齊桓公之所滅’段玉裁註。”成書於南朝梁的我國第壹部楷書字典《玉篇》(玉篇殘卷)則如是說:“譚,猶著也;漢書大;倉頡篇亦人姓亦人名,譚公維私是聲專譚詫也;字書譚誕。”《康熙字典》:“覃阝,又通作譚。”《故訓匯纂》:“覃阝、譚古今字也。”

(三)“覃邑”是因“覃”國而造之字

古人造字最初是壹些簡單的獨體字,後來隨著認知的需要,得造出更多的字,合體字就出場了,比如“獨體字加偏旁部首組成合體字”就是壹個很重要的造字方式。史料表明,在西周或春秋戰國時期,有壹大批漢字被加上“邑”部來專指國名、地名,如邦、刑、邶、邾、郮、郯、郳、鄧、鄭、鄲、鄫等。覃國的“覃”也被加上“邑”部變為“覃邑”(覃阝)。

因此,覃、覃邑、覃阝、譚、譚在用於指“齊桓滅譚”之譚國時是通用的,歷代史料與字書已證實了這點。這裏講壹個很有意思的歷史事件叫“白虎觀會議”,白虎觀會議的起因是今古文經學之爭。古文經指秦始皇統壹中國以前的古文儒家經書。始皇焚書期間幾乎盡毀,僅有壹些埋藏起來的後來得以現世。今文經則指漢初由老儒背誦,口耳相傳的經文與解釋,由弟子用當時的隸書(今文)記錄下來的經典。今、古文經的字,難免會有所不同,比如《詩經》裏的“譚公維私”的“譚”字,今文經就有多個版本。在這次以“討論五經異同”為主題的白虎觀會議上,由漢章帝親自裁定了:以毛詩譚公維私為正本(隸書),覃公維私為古本(小篆)。“覃公維私”裏的覃公即為覃國國君。

(四)“覃”與“鹽(鹽)”同源分化而來

目前最早的覃字可追溯至商朝,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編號370)有“覃”字,商青銅器亞覃父丁爵、覃父己爵、亞***覃父乙?、亞覃尊、亞覃父乙卣以及西周青銅器晉姜鼎等有金文“覃”字。《說文》有記古文覃、篆文覃。《九經字樣》有雲隸作覃。《漢語大字典》、《字源》有附圖解說了覃字的演變,如下:

小篆覃字從鹵,今隸書從西。《說文》釋為:“長味也。從×、鹹省聲。詩曰實覃實訏。徒含切。”《字源》分析說“會意兼形聲字。商代文字像壇中盛鹽之形,西周文字從鹵,其中的點像鹽粒形。”當代學者通過考究金文、楚簡提出了“覃”字新解:“覃”與“鹽(鹽)”同源分化而來,古“覃”的早期字形下部為容器形,晚起字形下部為皿,作名詞用即同“鹽”,作形容詞用即為“長味也”(感興趣者請參讀原文:季旭升《談覃鹽》)。據以上資料繪出覃鹽分化圖如下:

總體來說,譚字的由來是“覃-覃邑-譚-譚”這麽個過程,最早可追溯至商朝的甲骨文、金文,然後發展到篆書再到隸書,最後到現在的楷書。

  • 上一篇:給我所有有腦筋急轉彎的問題和答案。
  • 下一篇:超級收藏家在線閱讀。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