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不負春光不負梅

不負春光不負梅

? 伊晴

1

近幾年,“杭垓賞梅”成了春節過後安吉人甚至外地人的“精神大餐”。壹過完年,許多人就等著有著“東風第壹枝”之稱的梅,壹頭連著冬、壹頭系著春,壹手摟著飛雪、壹手擁著繁花,就那麽衣袂飄飄、成群結隊地來到人間。

耐不住誘惑,梅花怒放的這壹個月,人們猶如趕集般地湧入梅園看梅。梅,先花後葉,幽香襲人,不畏嚴寒,傲霜鬥雪,是”品之高潔”的象征。梅是百看不厭的:清晨、中午、傍晚,不同時辰看梅,心情不同;初綻、怒放、落英繽紛,不同時節看梅,姿態不同;晴光瀲灩、細雨綿綿、薄霧籠罩、雪後初,不同時段看梅,風景不同;甚至和不同的人來,感受也不同。我自己,就連續三年在不同的時節和不同的人來過三次。”不負春光不負梅”,這是愛梅之人的***同心聲。

2

說到“愛梅”,總會讓人想到壹代宗師吳昌碩。先生壹生愛梅成癡:”鐵骨道人梅知己”,是他對自己的稱謂;“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憶我我憶梅”,是他和梅的默契;“冰心鐵骨絕世姿”,是對他對梅的贊譽;”安得梅邊結茅廬”,是他選擇長眠之地並最終得以實現的靈魂與梅***舞之夢。我曾經寫過壹篇散文,就想象著能夠在鄣吳種上大片大片的梅花,吸引大師魂歸故裏,題目就叫《好想到鄣吳去種梅》。

沒想到真的有人實現了我的這個願望,只是,梅的種植地不是在鄣吳,而是在杭垓。但這點小小遺憾,對於我卻是種別樣欣喜,因為,杭垓是我母親工作過的地方,我也在杭垓讀過兩年書,可算得是我的第二故鄉。有了梅,仿佛就又有了家,每當花開時節,兒時的小夥伴就會在微信裏微我:”好來看梅了”。

3

從今年開始,梅園開始賣票了,“中國大梅海”成了杭垓鎮第壹個真正意義上的旅遊景點。這無疑是件好事,為了保護好這壹方綠水青山,杭垓壹直沒有進行深度開發,基本處於原始狀態,美則美矣,但經濟卻相對落後於其他鄉鎮。可以說,為了安吉的整體發展,杭垓人民作出了犧牲。真的希望有更多更美的景點開發出來,帶給當地更多的經濟效益。

為了大力宣傳“中國大梅海”,杭垓鎮政府邀請作家協會前往采風,這也是我第四次到杭垓賞梅。聯系我們的鎮領導郁斌原來是湖州日報的記者,跟作協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是老朋友,新會員壹聽名字,也都是恍然大悟狀:“原來妳就是郁斌,報紙上經常見到名字”。

5

壹到梅園,和往年不同的是,迎面有壹條之字型的石階路,這裏原來是壹處陡峭處,記得前年陪父親來的時候,因為路陡難爬,他是在山下等我們的。現在賣門票了,自然要保證安全,要為遊客著想。有了路,方便是方便多了,只是這石階路似乎太惹眼了,改為木頭可能跟梅園比較般配。越往上走,這種感覺越強烈。每座山都有壹條遊龍般的路通往山頂,雖壯觀,總覺得喧賓奪主了壹些。杭垓的梅原就美在因山而勢,綿延起伏,如今,好像成了路的陪襯,隱隱覺得有些可惜。

好在梅的“美”還是經得住推敲的:壹朵有壹朵的韻,壹枝有壹枝的神,壹片有壹片的神奇,壹山有壹山的壯美,加上陽光暖暖的,放飛的心情格外舒暢。像我,哪怕是第四次,也沒有絲毫的厭倦。會員們,尤其是女會員們都壹邊贊嘆著,壹邊忙著拍照,給梅花拍,給夥伴拍,讓別人給自己拍。或許季節使然,漫山遍野的梅花,有許多都還在含苞待放。已經盛開的,大多是白梅,行走在花叢裏,仿佛在白雲裏穿梭,又仿佛走在茫茫的雪地裏,真是名副其實的“香雪海”。

壹路上,我心心念念的是山下被群山環抱的水庫。如果說杭垓的梅山是壹位美人,那麽,那個水庫就是美人的心臟,有了水,就有了靈氣。萬沒想到的是,到了山下,不僅水庫沒水,庫面沿山還架起了壹條石頭路。如果說上山的路是為了方便遊客,有它的實用所在,那麽這條石路完全就是畫蛇添足了,給人的感覺就像在美人的上衣和裙子間系了壹條粗粗的腰帶,從此,再也拍不到山水壹體的鏡頭和梅山曼妙的水中倒影了,讓我為梅山心疼十秒。郁斌也在壹旁糾結,這位新杭垓人用主人的口吻懊喪地說:“當時我就不同意放水的,如今這水庫沒水,航拍怎麽辦?”

6

采風順利結束,大家都是興致勃勃,有人當場完成了作業上交到微信群。看大家都在遺憾沒有能在梅開最盛時節來,為了彌補我們的缺憾,郁斌在群裏發了梅園好些以前的照片給我們:近景、全景、雪景、春景,白似雪,紅如粉,連綿起伏,壹望無際,真的好美,尤其是雪景,壹張張晶瑩剔透,讓人心醉神迷。其中有壹些全景是修了路之後拍的,和以前的照片相比,自有壹種壯觀,有會員贊嘆:“堪比長城”。

我默默地對著那些以前的如絨如毯、再也拍不到的照片壹壹點了收藏。

梅園變了,連名字都變成了氣勢磅礴的“中國大梅海”。有人感慨,有人驚喜,有人欣慰,或許也有人像我壹樣有些小遺憾。但無論如何,梅園都是值得人壹訪再訪的。“不負春光不負梅”,梅園等我,也許很快,我就會再來的。

?

?

  • 上一篇:誰有十壹個人的小品劇本?應該很搞笑。
  • 下一篇:遼寧省內旅遊景點推薦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