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必遊景點:外灘、陸家嘴;老城隍廟;人民廣場;淮海路還是徐家匯商圈
1、外灘和陸家嘴:毫不誇張地說,沒去過外灘就等於沒去過上海。建於19年底、上世紀初的幾十棟沿江建築,見證了上海開埠的百年歷史。它們屹立了近百年,依然如故。即使從藝術的角度來看,它們的價值也是不可估量的。也許傳說中的大柱子和精美的壁畫雕塑壹般遊客不會看到,但那壹長排建築其實是渾然壹體的,在河邊俯瞰壯麗的景色可能就足夠了。外灘對面是陸家嘴,這裏的建築幾乎都是浦東開發開放的產物。現在它們已經成為新上海的象征。爬東方明珠塔似乎沒有必要。金茂大廈值得仔細看看。
也許陸家嘴是上海最高檔的商業中心,有大量的外資企業和中外金融機構。它是壹個精心規劃的新興商業中心。如果妳有錢有時間,也可以去新建的水族館看看,不過我個人覺得不值得推薦。從外灘到陸家嘴最好的方式是坐輪渡,既便宜,又能長時間欣賞兩岸風光。碼頭位於外灘南端的金陵路。缺點是妳可能要走壹段路才能到達浦東。觀光隧道太貴了,但是可以到達東方明珠腳下。還有浦東這幾年建的科技館,世紀公園,但是我不太喜歡這些地方。
2.老城隍廟:外國旅遊團來上海,壹般都會去參觀老城隍廟。其實參觀古建築的只是大型商業城市,以旅遊紀念品商店和金店為最多。當然,老城隍廟也不是名存實亡。畢竟豫園是上海市中心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園林,在入口處就能看到玉玲瓏或者石化幫的遺跡。曾經作為商場長期占據的城隍廟,如今又恢復了舊格局,供奉黃成;胡鑫館中的九曲橋是老城隍廟的中心,它仍然保持著幾十年前的舊貌。老城隍廟南面緊鄰上海老街,是壹條半改建半重建的仿古商業街。但是,基本的商業仍然和改造前壹樣,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上海老城的面貌。
北面是新建的古城公園,從這裏可以直接到外灘新開的路段。對於上海人來說,這個地方的主要吸引力來自商場外的小商品中心。個體戶中心聚集了各種小商品,可以單獨審批。此外,商場的專賣店還可以提供壹些在其他商業街很難找到的商品。3.人民廣場:人民廣場長期以來壹直是上海的政治中心和大型群眾活動場所。
但這裏上壹次大規模群眾集會似乎要追溯到13年前的6月。也是上海的地理中心,國道裏程從人民廣場中心開始。新壹輪改造工程正在進行,上壹輪改造的結果是將人民廣場建成市民文化休閑中心。人民大道貫穿東西。大道的中心是北面的上海市政府大樓,南面是噴泉廣場和博物館。市政府大樓兩側是上海大劇院和規劃展覽館。參觀它沒有什麽價值。博物館的兩側是綠地。地下香港街可以算是上海較早的時尚商業街。上海博物館是壹個值得仔細參觀的地方。它主要由中國的青銅器、古陶瓷和古代書畫組成,而且特別有名。
從人民廣場往北,可以到達南京東路步行街和上海美術館(這裏曾經是上海圖書館很久了),往東,福州路文化街(外文書店和古籍書店對讀者來說很有價值,但最大的書店有點亂),往南不遠處,有壹家世界聞名。
4.淮海路商業街:上海的年輕壹代可能更願意在淮海路買時裝。即使周末去逛街,淮海路也早已取代了南京東路。現在淮海路可以說是上海的時尚壹條街了。淮海路商業街壹般從常熟路開始,那裏有以賣天價時裝聞名的美麗百貨(南京西路的商場可以比得上他)。但是,大多數上海人都是在襄陽路逛淮海路。這裏的服裝展銷會是從最著名的華亭路移植過來的,它以領先的時尚和便宜的價格吸引了大量顧客。往東,陜西路的百盛和巴黎的春天是兩大商場。往東可以去華亭較早的伊勢丹,往東可以去太平洋百貨。都是上海有名的高檔商場。大致目的地是西藏路。上海大量重要的近代建築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散落在淮海路沿線。著名的有中國第壹次代表大會會址、孫中山故居、錦江飯店、周公館、蘭新大劇院、向陽路東正教堂、馬勒故居(原上海團市委)等。新加熱的新天地也在淮海路附近。此外,與淮海路相交的陜西路、石門路、雁蕩路是上海重要的時尚休閑街。
5.徐家匯商圈:徐家匯和淮海路壹樣,已經成為年輕壹代的時尚中心。現在徐家匯隨著東方商廈的落成也逐漸發生了變化。當時,東方商廈通過提供獨特的高端消費品,吸引了大量市民前來參觀。緊接著,太平洋百貨、匯金百貨相繼落成,柳市店的轉型也逐漸聚集了越來越多的人氣。最近,大型購物中心港匯廣場落成。徐家匯的兩家多廳影院,柯達和永樂,是申城的票房大贏家,也是國內少有的擁有數碼設備的影院。此外,百腦匯和太平洋電腦城是上海市民電腦的主要集散地,上海交通大學在徐家匯北面不遠。還有兩個地方值得註意。
壹個是徐家匯天主教堂,是中國天主教主教的住所。與佘山天主教堂壹起成為近代上海優秀宗教建築的代表。另壹個可能不太為人熟知的地方是徐光啟墓,離商圈大概兩站。但墓室面積不大,只有兩側的銘文說明墓主的特殊身份。觀光累了可以在新建的徐家匯公園休息,但我不接受徐家匯公園的設計,因為這片綠地幾乎完全抹去了上海歷史發展的兩個重要見證:中國早期民族工業的代表大中華橡膠廠和中國唱片業的鼻祖老白帶公司(中國唱片業上海公司,我三年前去過,看到員工還在三四十年代建的老樓裏辦公)。現在這裏只剩下壹個煙囪和壹座孤零零的建築。2.其他建議路線:沿蘇州河;魯迅公園、多倫路、四川北路附近;南京西路商圈;衡山路復興西路別墅領事館區;
6.蘇州河:蘇州河可能是遊客容易錯過的地方,但如果妳想了解上海,蘇州河可能會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它的目的地是外白渡橋和百老匯大廈,以及河北北岸的浦江飯店、俄國領事館和郵政大樓,這些都是中國近代史的重要見證。壹般去外灘的話,建議走外白渡橋到河北北岸。再往西,逐漸變成了低矮的平民區和很多舊倉庫,夾雜著壹些現在很多藝術家租用的廉價廢棄倉庫。過了西藏路,新建的商品房會更多。
中學的時候,我騎著自行車去過北新涇以西的蘇州河,那還是江南水鄉的景色。居民在河邊洗衣服,在河裏養鴨。我不知道。蘇州河的整治,讓這條發臭的河逐漸由黑變黃。有限的岸線改造主要是建設沿河綠化帶。西藏路以東的蘇州河兩岸,幾十年來基本保持原樣。它的重要景點在它的入海口和黃浦江的交匯處,但整條河確實能提供很多與上海人生活息息相關的風景。7.魯迅公園,靠近四川北路:魯迅公園,靠近虹口足球場,是上海申花隊的主場,最近才落成。這裏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文化名人居住的地方,保存了大面積完好的石庫門。魯迅故居位於陰山路上壹個普通的石庫門,是壹個獨立的小單元。
不過和現在的上海人比起來,魯迅故居已經夠寬敞夠豪華了。故居周圍都是住在同壹個石庫門的居民,就不比較了。多倫路經過改造看起來整潔幹凈,也有很多現代知識分子的故居。我不記得他們的名字了。可以參考路邊的指示牌。上次和女朋友去那裏玩,在壹條小路上發現了很多識字人的腳印,也挺有意思的。多倫路上新開的壹些酒吧也很有特色,也有收費的私人收藏。有興趣可以看看。魯迅墓於1961移至魯迅公園,公園門口不遠處有壹個紀念館。魯迅公園現在已經成為日本和韓國遊客的熱點。我去的那天,有兩個韓國團,壹個是成人團,壹個是兒童團。日本人自然是沖著魯迅來的,韓國人來是因為壹個韓國人(像尹)在30年代炸了那裏的日本將領,韓國人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具體典故忘了。事實上,現在那裏有壹塊石碑,標明了剛才使徒行傳發生的地方。
8.南京西路商圈:南京西路商圈是壹個新的商業中心。
壹般可以從北向南高架到靜安寺,但其實可以參考三大商業建築:梅隴鎮廣場、恒隆廣場、陜西北路附近的中信泰富廣場。這三棟也是南京西路很多寫字樓的壹部分。形成了小規模和大規模的商圈。其中梅隴鎮廣場是上海白領比較喜歡逛的商場。建的比較早,價格也比較高。另外兩棟樓由高級商務人士主導。我只能盯著幾千的襯衫價格。商廈附近有兩家老酒店值得美食家關註:壹家是梅隴鎮的老酒店,壹家是陜西路與南京西路交叉口的珠江大酒店。兩家都是上海比較知名的酒店,但是價格也比較低。
在石門路附近的吳江路休閑街,有很多小私房菜館,提供各種風味的小吃。此外,南京西路上還有兩個地方可供遊客參觀。壹個是上海展覽中心,也叫中蘇友誼大廈,是解放初修建的北京展覽中心的姊妹樓,是前蘇聯風格的宮殿式建築群,也是目前上海召開兩會的地方。在克林頓訪問上海時下榻的波特曼酒店對面,它曾是這座城市最高的建築,也是上海的象征。另外靜安寺沒有上海南部的龍華寺大,歷史價值也不如上海西北部的信陽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玉佛寺也沒有兩尊五價玉佛。所以我個人認為價值不大。
9.衡山路復興西路洋房領事館區:衡山路地區是上海比較小的壹個區域,基本保持著解放初的樣子。有壹次,壹個網友提到衡山路兩邊的老法國梧桐,真的是上海的壹景。目前各國駐滬領事館集中在復興西路、衡山路、alm。
衡山路休閑街以高檔酒吧和休閑酒店為主,也是上海白領最愛去的地方。妳必須做好在那裏花錢的準備。回到壹家餐廳,壹鍋薯條30多元,壹杯咖啡30多元。但我沒去過新天地的酒吧和餐廳,估計那裏砍頭的人更可恨。整條街沒有特別有價值的景點,就是感受壹下氛圍。上海圖書館位於高安路復興西路路口。此外,上海交響樂團也坐落在那裏的壹條安靜的路上。再往西,可以找到淮海路的宋慶齡故居和新華路的上海電影院(國內外大片在中國的首映式經常在這裏舉行),但離徐家匯很近。
三、邊緣路線:龍華寺地區;虹橋開發區、古北社區;上海高校;10.龍華地區:中學的時候去了龍華。看起來還是壹個古鎮,街道很小,就像周莊朱家角的小商業街。最近龍華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拆除了棚戶區,打造了龍華旅遊城,但還沒有成為上海的旅遊熱點。
工作後搬到龍華。對於外國遊客來說,龍華的主要景點是龍華寺塔和烈士陵園。斯隆廟可能是上海最大的佛教寺廟。根據它的建築風格,它可能建於明清時期。龍塔比寺廟更有名。根據塔底刻字磚來看,建於宋代(具體時期尚有爭議,但明顯沒有元明清時期修建或重建的記載)。它可能是上海最古老的建築,保存完好,古樸美觀。龍宮仍保持每月初壹、十五舉行廟會的習慣,但已成為小商店的大聚會。每年春天都有為期兩周的廟會,以小商品和壹些民間藝術表演為主。龍華烈士陵園是在龍華公園的基礎上修建的。它的主要景點是著名的戶縣警備司令部舊址。改造後,男女監區和烈士犧牲地(刑場)對外開放。但對於監區外的老建築,卻沒有任何解釋。
此外,還有許多中國* * *產黨早期領導人、革命烈士和著名愛國人士的墓地,如、惠、李白、周桃芬和左翼聯盟的五位烈士。這個墓地經常被外國人參觀。我想知道他們來看什麽。現在龍華是上海典型的郊區小鎮,在這裏會感覺和市區不壹樣。11.虹橋開發區和古北社區:虹橋開發區曾經是中國吸引外資最密集的地方,壹度成為上海對外開放的標誌。但隨著浦東的開發開放,虹橋開發區逐漸失去了上海最重要的商務區的地位,成為區域性的商務中心。從虹橋機場進城,壹路上可以看到整個開發區。
面積不大,但高樓林立,建築風格各異。延安路高架和內環路高架形成其兩個邊緣。虹橋開發區壹直在尋找新的定位,其中之壹就是會展業。上海有很多大型展覽中心,主要服務於工商展覽,已形成壹定規模。離它不遠的古北小區,是上海早期的高檔小區。它的主要對象是外地人和海歸,已經形成了與上海本地居民區截然不同的氛圍。虹橋開發區的壹個古北界,是上海發展的重要記錄,雖然地位大不如前。這壹帶還有其他重要景點,包括上海動物園、宋慶齡陵園、西郊賓館、虹橋賓館等,都是國家領導人經常下榻的四合院。此外,中國三大芭蕾舞團之壹的上壩也位於這壹地區。12.上海的大學:因為出門喜歡逛世界各地的大學,所以介紹壹下上海幾所大學的地理分布。
華東政法大學:西北,毗鄰中山公園,隔蘇州河,特色鮮明的老校區,能找到許多上海近代高等教育的歷史遺跡。上海外國語大學:東北,魯迅公園附近,校園小,外面有宿舍。同濟大學:東北,四平路主幹道上。我從未去過那裏。復旦大學:東北,五角場附近,校區西邊的香堂、數學樓、經濟系都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老建築,挺有特色的,往北不遠就能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