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泰海戰
象島又稱象島或格昌島,是泰國第二大島,面積429平方公裏。它位於泰國東部與柬埔寨交界的達叻府,距離曼谷300多公裏。強島周圍有52個小島,其中47個被指定為國家海洋公園,總面積為650平方公裏。現在這裏是泰國著名的旅遊景點,但是71年前,這裏爆發了壹場激烈的海戰,泰國人民的鮮血把藍色的海水染成了紅色。
這壹切都始於20世紀30年代。當時東南亞唯壹獨立的國家暹羅王國發生了壹件足以改變國運的大事。軍事獨裁取代了議會民主的嘗試,以普萊克·皮布爾松格姆(1897-1964)為首的軍事強硬派奪取了國家的實權。暹羅開始向日本學習,組建法西斯組織“青年黨”,大力擴充軍備。1939年6月24日,暹羅國會決定將國名由暹羅改為孟泰,英文國名由暹羅改為泰國。泰國這個名字來源於泰語單詞“Muang Thai”,其中“孟”的意思是“國家”,“泰國”的意思是“自由”。
改名無疑與當時泰國的沙文主義和民族主義有關。泰國的民族沙文主義者還提出了“大泰國”的口號,認為老撾、越南僧侶、中國的傣族、緬甸的撣族都屬於“民族誌泰國人”,他們打算把所有“3000萬泰裔”統壹為“大泰國”,在中南半島建立壹個強大的帝國。
1939年9月3日,英法因波蘭問題向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皮萬·蘇坎立即宣布泰國中立,但隨即向民眾發表講話,稱“是時候要求法國歸還1893條約割讓的領土了”。1939以來,泰國東北邊境與法屬印度支那接壤的曼谷和部分城市爆發大規模反法示威,還形成了沙文主義組織“泰血軍團”,要求從法國手中“收復”老撾和柬埔寨西部領土。
1940年6月法國的意外戰敗,讓泰國民族主義者看到了收復失地的良機。隨著法國在遠東勢力的削弱,泰國的民族主義正在擡頭。1941年,在對法國維希政府的領土要求未得到滿足,英國斡旋未果的情況下,泰國軍隊發起軍事行動,在飛機和大炮的掩護下進入柬埔寨,很快占領了石樹峰省,隨後轟炸河內。65438+10月13,泰國軍隊再次越過老撾邊境。到5438+10月中旬,5個師的泰國陸軍部隊與法國殖民軍的戰爭已經在1000多公裏的戰線上展開。
面對泰國軍隊的進攻,法軍抵抗頑強,但雙方實力對比確實懸殊。泰國有60萬裝備精良的陸軍,134輛坦克,按亞洲標準。法國殖民軍只有1.5萬兵力和20輛壹戰生產的雷諾FT-17輕型坦克..於是,泰國軍隊很快占領了老撾全境,兵鋒直指柬埔寨。
雖然形勢嚴峻,但傲慢的法國人當然不會輕易屈服。負責治納的法國總督讓德句(讓德句,1884-1963,1940-1945)決定在組織軍隊反擊的同時,派出自己的小艦隊主動出擊。
泰國皇家海軍從未經歷過實戰,但至少在紙面上,它不是壹支不可輕視的力量。擁有4艘潛艇、4艘淺水重型炮艇、1型驅逐艦、12型魚雷艇、2艘護衛艦、2艘掃雷艦、4艘魚雷艇及其他輔助艦艇。泰國作為日本極力拉攏的對象,本身也想依靠日本的自尊來對抗駐支那、印度的法軍和駐緬甸的英軍(夾縫中的生活是可悲的),所以泰國海軍裏有很多日本的原貨。潛艇是最昂貴的。
與泰國皇家海軍相比,法國印度支那子艦隊有點魚龍混雜。這支艦隊於1940年2月9日在越南金蘭灣成立,由de Wisler Bo Langille上校指揮,包括輕型巡洋艦“Lammote-Picquet”號、輕型護衛艦“海軍元帥海軍上將”號和“杜蒙德”號。
法國人在進攻前對勝利沒有把握。首先,法軍在噸位、火力和人員數量上處於劣勢。泰國皇家海軍主戰艦艇總噸位為1600噸,2300人。包括2艘日本淺水重炮艇,9艘意大利魚雷艇,1英國驅逐艦,2艘日本護衛艦,4艘潛艇,2艘布雷艦,還不包括壹些較老但仍能參戰的二線艦艇,如另外2艘英國淺水重炮艇。法國人只有1.25萬噸,950人。
其次,泰國皇家海軍的主力戰艦都是上世紀30年代末新造的,而法國的戰艦比其他的都要老舊很多。
另外,法國海軍對暹羅灣的海況並不熟悉,而泰國人正好相反。基於這些因素,Bur Langille上校認為這場戰鬥的結果非常不確定。
事實上,他有點擔心。從真正的戰鬥力來說,法國海軍雖然艦艇少,但拉莫特·比蓋號在火力和速度上絕對可以碾壓任何壹艘泰國軍艦。唯壹擔心的是缺乏空中掩護和攻擊能力。法國空軍約100架飛機中,只有60架可以被認為達到壹線作戰水平,主要用於防禦泰國空軍的攻擊。海軍只有8架Loire-65,438+030水上飛機提供偵察。此外,法國人可以從三艘海岸調查船和當地漁民那裏獲得信息。
當1941年1月13,德庫斯總督的命令到達金蘭灣時,博朗吉勒的小艦隊正在組織壹次演習。總督要求他們立即前往暹羅灣,搜索並摧毀他們遇到的所有泰國船只,以支持地面部隊在16上發起反擊。這壹計劃的最終目標是將泰國軍隊徹底驅逐出其占領的法國殖民地。
蘭吉爾上校反對該計劃,因為他的戰艦速度不壹,而且為了等待兩艘速度較慢的護衛艦,艦隊永遠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到達目的地,最後決定將行動推遲24小時。
65438+10月15日,盧瓦爾-130水上飛機仔細搜索泰國海岸,向西貢總部報告,壹艘淺水重炮艇和三艘魚雷艇在象島;另壹艘淺重型炮艦、四艘魚雷艇和兩艘潛艇在Sattahip。很顯然,泰國人民沒有想到實力較弱的法國艦隊會主動出擊,而且還是壹副冒險的架勢,以至於任何壹支分艦隊都無力與印度支那分艦隊抗衡。如果能集中大部分主戰艦艇,隨時派潛艇監視法國艦隊的動向,那麽我們以後肯定不會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
這壹信息很快被傳送到已經進入暹羅灣的博·蘭吉爾的艦隊。上校決定在拂曉攻擊強島的泰國分艦隊。具體計劃是護衛艦從青島西南方向進入錨地。因為強島錨地周圍有很多小島,很多都在海拔200米以上,可以有效掩護艦隊的潛艇。最強大的戰艦“拉莫特·皮格特”號被安置在強島東航道,可以防止敵艦從這條主航道逃走。顯然,博·蘭吉爾最初的設想是壹場海上殲滅戰,他想盡可能地傷害泰國人。
65438+10月17淩晨5點半,法國人離開了錨地。十五分鐘後,他們按照計劃分成三組:“拉莫特·比蓋”號向錨地東面駛去,“香奈兒·海軍元帥”號和“杜蒙特·德維爾”號直接向錨地中心駛去,其余兩艘舊船向錨地西面駛去——以防萬壹。
氣候條件非常適合海戰:陽光明媚,風平浪靜,幾乎沒有海浪。但是“蘭吉爾的心情並不完美。6點05分,總部安排的最後壹次空中偵察結果來了。壹架飛越強島的盧瓦爾-130報告說,錨地的泰國淺水重炮艇還在,但不是壹艘,而是兩艘!
這不是之前偵察的失誤。新抵達的“敦吳立”昨晚剛剛抵達,以取代原來的“大城”,今天晚些時候將前往索陶伊。本來法國人是有機會更早發現這個地區的。途中,蘭吉爾準備派出“拉莫特·比蓋”號兩艘盧瓦爾-130艦進行偵察,但彈射器出了問題,不得不取消。
這不是唯壹的壞事。Loire -130在偵察時被泰國軍艦上的76毫米高射炮擊中。雖然沒有受傷,但很明顯泰國人民已經被驚動了。“蘭吉爾能想到,他們會在自己的崗位上保持警惕。
因為這兩個極端的巧合,原本打算逐個擊破的法國人現在不得不同時面對這兩艘重火力的泰國主力艦。這是壹個意外,同時也是壹個機會。反正現在只能往前走了。離錨地還有30分鐘的航程,前方還是壹片漆黑,就像“蘭吉爾”號的心情壹樣——前路未蔔。
正如上校所料,泰國人民對法國艦隊的到來有了預感,水手們開始拼命加熱鍋爐,以獲得大量航行所必需的蒸汽。錨機也劇烈搖晃,試圖拉起深深浸在海底的沈重鐵錨。兩艘淺的重型炮艇先動了,因為它們用的是柴油發動機,幾乎可以立即啟動。
六點半,太陽在海平面上射出第壹縷光線,徹底驅散了殘存的朦朧。它立刻驚訝地發現,原本平靜的海面上已經是硝煙彌漫,血浪翻滾。
海戰在6: 14開始,泰國人開了第壹槍。此時兩支艦隊的距離為9000米。法國人幾乎立即做出了回應。19年6點,巡洋艦上的155毫米機關炮轟鳴。如果法國人有上帝的幫助,第壹次齊射沒有打中任何壹艘泰國船只,但也創造了巨大的戰果。壹顆流彈摧毀了島上泰國人的電報裝置,直接導致泰國皇家空軍在戰鬥中姍姍來遲。
20時,“拉莫特·比蓋”號用風扇向錨地發射了3枚魚雷,其中壹枚擊中了“大城”號。雖然它的名字是固若金湯,但很明顯63毫米的側甲不足以抵禦550毫米魚雷的巨大破壞力。那個因為晚走壹步而卷入戰鬥的倒黴家夥,受損嚴重,不得不掙紮著擱淺在島上。然而幸運的是,他被迫擱淺了。
6時25分,只見“大城府”號已經失去戰鬥力,魚雷艇“達道”號成為“拉莫特·比蓋”號的下壹個目標。八門155mm主炮的火力好像不夠。法國水兵也盡量拉平75毫米高射炮,猛烈轟擊“達道”,炮彈雨點般落下。這艘拼命提高速度的魚雷艇,在未能到達有利的魚雷發射位置時被重創,只好效仿大城府號駛向岸邊,但途中沒有裝甲無法支撐自己。6時35分,船迅速傾斜,消失在海平面上。
兩艘法國護衛艦也從西面沖進錨地,與“達道”號的兩艘姊妹艦:“春吳立”號和“宋卡”號發生激烈交火。後者明顯處於劣勢,76毫米炮在射程和威力上都無法與138毫米炮抗衡。雖然理論上泰國魚雷艇的速度遠遠快於法國船,但由於鍋爐內蒸汽儲存量不足,無法提速。這場短兵相接的戰鬥從19年6時壹直持續到6時35分,兩艘泰艦均起火,其中“春吳立”號發生劇烈爆炸。船上的官兵失去信心,棄船而逃。法國護衛艦從8000米到5000米。兩艘失去了抵抗能力的魚雷艇被重重擊中,被火焰和濃煙包圍,最後傾覆沈沒,只剩下紅色的船底還露在海面上。煙升到30到40米高。
雖然已經“擊沈”了兩艘敵艦(法國人不知道大城府還有壹口氣),收獲頗豐,但蘭吉爾上校仍不滿足。“拉莫特·比蓋”號就像壹只饑渴已久的嗜血怪獸,在島灣內四處搜尋目標。6點38分,它終於找到了第二艘泰國炮艦。當時距離是1.1,000米。“吞吳立”不敢應戰,全速向西北逃去。兩人立即開始了緊張的追逐。
沒過多久,“蘭吉爾發現自己遇到了壹個狡猾的對手,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速度上處於劣勢,於是熟練地穿過星羅棋布的島嶼,不斷改變速度和航向,讓法國炮手無法獲得準確。當然,因為八門155 mm炮壹直在勤奮地轟鳴,而且都擊中了目標,所以觀測人員發現了敵艦冒出的火焰。這時對方會躲在島後,在緊急破壞後突然出來,緩慢但準確地向法國巡洋艦開火。
泰國人的射擊訓練還是不錯的,每發炮彈的落點都離法艦挺近的。因此,“拉莫特·比蓋”號不得不保持27節的高速以躲避泰國民眾的偷襲,但這片海域最大深度不到10米,龐大的法國艦船隨時有擱淺的危險。
僵局終於在7點15被打破。“燕子吳立”號發現不僅巡洋艦,而且法國護衛艦也加入了追逐。泰國人可能認為他們可以在壹艘比lamotte Bigay小得多的法國船上找到便宜貨,所以他們用壹門8英寸的主炮猛烈抨擊了Charnell海軍元帥號。後者周圍有很多巨大的水柱,但可能因為性格問題,壹個都打不中。
泰國人很快發現這種兩條戰線作戰的方式很愚蠢,但他們後悔已晚,付出了沈重的代價:“燕子吳立”號的後主炮被巡洋艦擊中,被迫放棄攻擊護衛艦,再次將火力轉向“拉莫特·比蓋”號。然後它試圖駛向淺水區,這樣吃水深的法國軍艦就不會靠近它,以免擱淺。然而,這個明智的決定做得太晚了。“燕子吳立”號被反復射擊,燃起了熊熊大火,由於大量進水,船體開始嚴重向右傾斜。7時50分,為結束久拖不決的戰鬥,“拉莫特·比蓋”在1.5萬米的距離發射了壹枚魚雷,卻擊中了“吞食吳立”前方的礁群。
在接下來的壹個小時裏,法國船只反復搜索該海域,尋找幸存的敵艦,但壹無所獲。8點40分,預計泰國空軍很快會進行報復。博·蘭吉爾下令返航,但沒走多遠就遭到了泰國皇家空軍的襲擊。
8時58分,壹架O2U-2雙翼轟炸機在陽光的掩護下俯沖下來,投下兩枚炸彈,但落點很遠。然後第二個,這次炸彈落到了200米的距離,劇烈的爆炸讓壹些彈片飛到了巡洋艦的甲板上。
上午9點,壹枚炸彈被投在離“香奈兒·海軍元帥”號500米遠的地方。此後轟炸從未停止,但都是兩架或壹架飛機攻擊,炸彈總是投在3000米的高度。這可能是為了躲避法艦的防空火力,但也直接造成了命中率低。此外,每次飛機來襲,無論其目標是哪艘艦船,所有法國艦船都會立即使用75毫米高射炮和13.2毫米高射機槍猛烈開火,迫使泰國轟炸機離開或倉促投彈。有時炸彈落在離法國艦隊幾千米遠的地方。
盡管如此,壹些炸彈落在離lamotte Bigay非常近的地方,但後者最終通過靈活的規避和猛烈的防空火力逃脫了。9點40分,最後壹次泰國空襲結束,數噸炸彈被扔進海裏,但仍無結果,法軍成功返回西貢。
法軍撤退後,“常”號運輸船趕赴羌島,試圖將“屯”號拖回索陶伊修理,但在途中傾覆。此外,損失了三艘魚雷艇。只有魚雷艇“羅勇”號、掃雷艦Nhong Sarhai號和漁政船Thiew Uthok號幸存。他們明智地選擇了壹聲不吭地躲在羌島北部,所以沒有被法國人發現。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場海戰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泰國皇家海軍的精英被消滅,剩下的艦艇再也不敢離開基地。幸運的是,嚴重擱淺的“大城府”號沒有沈沒。戰後被拖到日本修理,安全渡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但在1951年7月3日的壹次未遂革命起義中被海岸炮臺擊沈。對於人員的損失,雙方的口徑大相徑庭。泰國聲稱海戰中有16人喪生,而法國認為約有300人被消滅,並特別指出泰國失聯船只上僅救出82名船員。在公布的戰後傷亡數字中,泰國承認有41名水兵和海軍陸戰隊員死亡,67人受傷。也許這是壹個更現實的數字。與泰國海軍遭受的慘重損失相比,法國艦隊在人員或艦船方面幾乎沒有損失。
法國人興高采烈。他們自以為取得了類似對馬海海戰的偉大勝利,尤其是在不利於機動的封閉水域,而他們的對手泰國海軍也是勇敢而有毅力的(法國人似乎喜歡在勝利後贊美對手)。雖然最後這些成果都化為烏有——65438+10月16法軍發起的陸地反擊被泰軍擊敗。5天後,日本政府提出“仲裁”,日本安排停戰。總停火於65438+10月28日生效。5月9日,雙方在東京簽署了和平協議。法國在日本的威脅下放棄了爭議領土,強島海戰的勝利只是起到了為驕傲的高盧挽回壹點面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