輜重船
2007年12月,“南海Ⅰ號”在陽江市海陵島附近海域被成功打撈出水,並順利進入“水晶宮”。此消息引起眾多專家學者的關註,並成為萬眾國人和各大媒體的興奮點。圍繞這艘深沈海底數百年的古沈船,有關它的來歷去向,它豐富的文物寶藏,它考古學上的重要價值等等均引起各界的熱議和爭論。大多數人認為,“南海I號”是800多年前南宋初年航行於中國至印度乃至中東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貨船,但也有人猜測:“南海I號”可能是 720多年前,為躲避元軍追剿而流亡到現江門市新會區崖門海口的南宋末代海上行朝的輜重船。這壹觀點引起了筆者的關註,為此查探了有關的史料,也認為不排除有這種可能性,試提出以下猜想和疑問供有識之士參考。 “南海Ⅰ號”與南宋海上行朝輜重船沈沒年代和沈沒海域有吻合?
目前,“南海I號”出水了1萬多枚的古代銅錢,其中最晚代的是宋高宗趙構“建炎”銅錢。許多學者據此認定南海I號應為南宋初年(公元 1127-1131年),即距今800多年前的出口商船,但也有學者認為,僅憑出水最晚代的銅錢對“南海I號”妄加斷代是不可靠的,因為眾所周知“建炎” 銅錢的使用期限不但覆蓋整個南宋朝代,且延用至元朝初年,而且宋代是嚴禁銅錢和白銀出口的,可是“南海I號”僅壹個破倉中就有上萬枚古銅錢和為數不少的白銀金飾,船上未破的船艙中可能還有南宋其他紀年的錢幣,因而現在就為南海I號斷代為時尚早。只有等待南海I號所有遺存物清理後,其斷代才是最準確的,但就目前來判斷,南海I號是南宋沈船卻是可以肯定的。至於與南宋末代海上行朝是否有關聯,我們拭目以待。
有壹信息值得關註,那就是南海I號沈船所在陽江海陵島附近的海域,與南宋末年海上行朝活動的海域高度壹致。據《宋史》、《續資治通鑒》、《崖山誌》、《宋季三朝政要》、《經世大典序錄·政典·征伐》、《二王本紀》等史書記載,1276年楊淑妃與陳宜中、陸秀夫、張世傑等南宋文武大臣在福州擁立趙昰,即位景炎帝,尊淑妃為楊太後。隨後在1000多艘戰船和輜重船護駕下建立海上行朝,沿海岸南下直至廣東,曾先後駐蹕汕頭南澳島、惠州甲子門、香港九龍、珠海官富場等地,後又經新會崖門、陽江海陵島,來到湛江雷州灣上的硇洲島,準備轉去現屬越南的占城,試圖召集勤王兵力,反擊元軍,恢復宋室。期間因臺風突襲,景炎帝失足墮海致病不治,楊太後及眾臣才不得不擁立其異母弟趙昺接位為祥興帝。後宋軍攻打雷州失敗,元軍占領海南島,截斷了宋行朝往占城海路,南宋行朝只好回航再經陽江海陵島海域撤至新會崖海之濱的崖山上,建立與元軍崖海最後慘烈決戰的南宋行宮(朝),期間兩經南海I號沈船的海域。
崖海決戰以南宋全軍覆沒、丞相陸秀夫負帝昺蹈海殉國而告終。宋帥張世傑率殘兵駕16艘戰船突出元軍重圍,並待元軍撤出崖門後,尋到並護衛楊太後重返崖山。楊太後確悉帝昺死後,奮身投海而歿。張世傑等草草砌建蠔殼陵安葬太後,率剩余戰船和輜重船撤至陽江海陵島附近海域(即南海I號沈船海域),最後遭遇臺風船毀人亡。
綜觀以上史實,南宋海上行朝及宋敗軍均曾三經“南海I號”沈沒海域,且多次遭遇臺風侵襲。經過長途航海,負載較重的輜重船是很有可能曾在此沈沒的。 沈船狀況有吻合?
“南海I號”是怎樣沈沒的?是天災還是人禍?根據相關的報道稱,“南海I號”沈船所處海域的情況比較簡單,水下沒有暗礁,海底平坦,航線也是靠近海岸線行駛。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中心主任、負責本次“南海I號”水下考古的主要負責人張威(曾先後兩次率隊赴新會崖門進行宋元崖海大戰水下考古勘察)認為:基本可以判定“南海I號”不是迅速翻沈,而是傾斜著沈沒的。所以船上很多東西都滾落在沈船壹側。這些狀況符合裝載重物、遭遇臺風傾側入水致沈的特征。
筆者翻查史籍,證實南宋海上流亡行朝和敗軍途徑“南海I號”沈船海域的時段中,曾多次遭遇臺風,而更令人遐想的是,迄今為止,“南海I號”及其周圍壹直沒有發現古人骸骨。專家表示,“南海I號”是壹艘木船,當時沈沒速度比較慢,而且整船長約30.5米、寬9.8米,船身並不算龐大,門窗也不高。沈船事故發生時,船上人員是可以逃離的,但有疑問的是逃出沈船後,如何逃上頗遠的岸上(見 2007年12月21日《南方都市報》的報道)。可以肯定如果沒有同行船隊的施救,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有學者猜測認為,正因為“南海I號”可能是南宋末代海上行朝的輜重船,當它沈沒之際,船上的船員有可能被同行的船隊救起。 “南海Ⅰ號”出水的大量瓷器珍品與南宋宮廷用品吻合?
根據國內有關媒體報道,目前,“南海I號”已初步打撈出金、銀、銅、鐵和瓷類等器物6000多件。這些器物據估算僅為全船所載總量的極少部分,但僅此就足以給專業研究人員和民間愛好者留下了巨大的想像空間,其中許多人認為只有商貿出口船才會有如此品類多樣、數量巨大的裝載,而且還根據個別出水器物帶有西域特征,推斷“南海I號”為駛向印度或阿拉伯的中國商船。
可是也有人作了更大膽的猜想,認為船主可能是南宋末代的楊太後及最後兩位皇帝趙昰和趙昺。
據史書記述,早在1275年南宋謝太後率帝顯在臨安(即現杭州)降元之前,楊淑妃攜同其子吉王趙昰和宋度宗另壹子信王趙昺,帶著全部家財離開臨安,可見楊淑妃和二王還保有大部分宮廷用品和珍寶財物的。謝太後與帝顯降元後,陳宜中、陸秀夫、張世傑等護衛楊淑妃及二王經寧波,由舟山登船入海,其所有輜重家財和宮中用品肯定裝上輜重船隨隊出發。從現今“南海I號”已出水的數千件瓷器中,我們看到其中匯集了德化窯、磁竈窯、景德鎮、龍泉窯等宋代著名窯口的陶瓷精品,品類超過30種。據專家考證,這些珍瓷多數可定為國家壹、二級文物。如果不是高級的商貿船,那麽只有貴為皇家才可擁有和收藏。
無獨有偶,1996年,在新會崖山南宋行朝草市咫尺相連的古井官沖壹個土名叫“皇帝碗碟山”的地方,廣東省和新會市的文物專家,僅在兩個探方內就考古發現了4000多件成排成疊放置的各類古瓷陶器(見廣東文物考古研究、新會市博物館《廣東新會官沖古窯址》)。這些瓷陶器物與“南海I號”出水的部分瓷器壹樣,有些底部分別刻有疑為人名的文字(見廣州日報2007.12.23 A3版)。另外,兩地出土(水)的陶瓷種類多同為盤、罐、碗、盞、碟等。兩者是否有關聯,抑或反證新會沿海地區也可能是“海上絲路”中的壹個小港口,對此有待進壹步研究和考證。 “南海Ⅰ號”出水的金銀飾品、女性化妝品與南宋楊太後等皇室用品有吻合?
“南海I號”目前出水的眾多珠光寶氣的金、銀飾物和女性化妝器物令人驚訝。首先是金器,這是令人最註目最為氣派的物品,其中有長達1.7米、由四股八條金線精編而成、表面飾瓔珞紋的鎏金腰帶,有粗如拇指、徑過碗口、重逾四兩、鑄有龍紋的鎏金手鐲,還有豪氣十足的金戒子等黃金飾品。這些首飾足可佐證主人的身份非富則貴,顯赫非常。有人猜想“南海I號”的雇主為身材異常高大、腰貫萬金的外國人,但也有人質疑,假如如此,為什麽“南海I號”至今未發現任何外國貸幣和外國其他生活用品。外國商人出海貿易不帶本國貨幣和生活用品是不可能的,所以有學者和愛好者指出,龍紋是皇族至高無尚的象征,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就算是富商巨賈或是朝中重臣,大多不敢潛越,在其手鐲上飾上龍紋的。從以上金飾反映的信息來看,這些飾物不排除屬於南宋末代的楊太後或帝昰、帝昺。
更令人詫異的是,“南海I號”出水還有銅鏡、五彩絲綢、胭脂盒、宋代篦梳、朱砂等女性化妝用品。寧夏考古所原副所長、海上絲路研究專家杜玉冰女士指出,在中國沿海,攜帶女性不利出海的觀念自古相傳,因此中國民船出海壹般不會有女性隨同。如果“南海I號”沒有女性,為何又有如此多的女性用品?有人推測是外商的女眷,更有人推測,南宋末代海上行朝,不但有楊太後和陪侍的宮女,而且還有大量的文武大臣女性家眷。隨船載有如此多的女性用品是毫不出奇的,這壹點似乎為“南海I號”可能是南宋末代海上行朝的輜重船增加了猜測的想像。 出水銅錢與新會出土古錢吻合?
眾所周知,廣東新會是宋元崖門海戰,最後導致宋朝徹底滅亡、元朝興起這壹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1995年12月25日,在新會縣城南面振興路壹建築工地上出土了數以噸計的古銅錢(見2005年12月28日《新會報》頭版和2006年1月3日的《羊城晚報》)。這壹考古發現曾哄動壹時,這些古銅錢計有49個幣種,除宋代紹興、乾道等紀年銅幣外,還與本次南海I號出水的10000多枚銅錢壹樣,不但同有建炎紀年的銅錢,而且同樣有漢代的五銖錢和唐代的開元、乾元通寶等。當時就有學者提出,新會出土古銅錢的地點,700多年前是與崖海相連的銀洲湖邊,這批銅錢可能是南宋末代王朝撤至新會崖門,潰敗時匆忙中堅壁埋藏在離崖門不遠處的這壹海灘中的。
如果兩批銅錢同出壹源,那麽南海I號的來歷真的令人頗費思量了。
以上5種猜測,可能有些牽強,也可能是偶合,特提出供有識之士參考,以對南海I號的研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