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依輪,很多人聽說他,都是從他的代表作《愛情鳥》、《透過開滿鮮花的月亮》、《火火的歌謠》而認識這位內地男歌手。
很難想象這麽從農村走出的歌手,如今已經通過20多年的打拼搖身壹變成為演員、收藏家、投資者、創業者、主播等角色,坐擁多個頭銜,從以前的欠債到坐擁數億資產。
有人說他靠的是運氣,但是我想更多是靠的是骨子裏的努力。
林依輪原名叫林方,從小在河北農村長大。由於自己的父母是搞文藝工作的,林依輪從小就展現了對藝術表演方面的天賦。
15歲林依輪就進入當地的藝術團走南闖北的去基層演出,因為這些地方演出,條件簡陋且人手不夠,小小年紀的林依輪很快就在團裏學會了彈琴、跳舞、搭臺等技能。
18歲那年,正式內地歌唱業慢慢興起的時候,為了能登上大舞臺,林依輪果斷放棄藝術團的工作,帶上僅有的積蓄,只身壹人來到了廣州尋求前程。
但是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來到廣州時,他發現自己的天賦在這裏壹文不值,非但沒有成為耀眼的歌星,反倒每天為自己的壹日三餐盤算。好不容易在廣州歌舞廳當了壹個駐唱歌手,但是突然發現這樣混吃等死的日子並不是自己想要的。
在廣州摸爬滾打兩年後,林依輪在朋友的慫恿下準備去國外闖壹闖。那時候的外國,可是很多人賺錢的天堂啊。林依輪同樣也是這樣想,為了讓自己在外國不被餓死,他在出國前的三個月備考了廚師證。
滿懷著淘金的希望與理想,林依輪來到了南美洲的小國玻利維亞。本來以為朋友口中的遍地黃金,真正到了這才發現還是國內好。為了生存,林依輪再次低聲下氣來到當地壹家中餐館做砧板工掙錢生活。
起初,林依輪並不受那裏的老板待見,經常被老板罵。雖然腦海裏經常閃現要不就甩手不幹了吧,但是異國他鄉的那種艱辛又不得不讓他再次重回現實。
但是好在兩個月之後,林依輪就和餐廳的華人華僑混的很熟了。他們不僅成為了彼此的朋友,而且還成為了彼此的老師。
在壹次大家壹同唱卡拉OK的時候,他們驚人的發現林依輪有著出色的唱功。他們都對林依輪建議“廚師這個妳學會了是丟不了的,但唱歌這是吃青春飯”
思來想去,林依輪也不想就這樣大半輩子渾渾噩噩下去,還是想唱歌,站在舞臺上。
回到國內,苦於沒有人脈資源的林依輪還是在歌舞廳唱歌謀生活。但是皇天不負有心人,林依輪遇到了金牌制作人張全復,張全復認為他是壹個可栽培的苗子,於是將他簽約廣州新時代影音公司。
也可能正式趕上九十年代華語音樂異軍突起的年代,林依輪憑借第壹張專輯《愛情鳥》就搭上了爆紅的順風車。在23歲的年紀就火遍大江南北,和當時的毛寧、楊鈺瑩齊名。
那時候的他到底有多火?上春晚他就上了十多次,曾多次獲得音樂大獎,不僅唱歌厲害,而且主持、演戲也是現學現賣。但是和其他明星不同的是,林依輪很有危機意識,畢竟多年的打拼告訴自己,雞蛋不能放在壹個框子裏。
於是他不再甘於只做明星,開始涉獵多種行業,進行跨行嘗試。首先他當然是從最熟悉的領域開始做起。2006年,他開始擔任《天天飲食》欄目主持人,每周壹到周五進行節目錄制,在節目中他做了上百道菜,不僅顏色好看關鍵還 健康 營養。通過這檔節目很多人都知曉他的廚師身份,他個人出版的書籍《林家食鋪》兩本,曾賣出過千萬本的好成績。
連林依輪在《野生廚房》中被汪涵問及飯友,他都說 娛樂 圈很多藝人去他家吃飯都得預約,那英、王中磊等人也因為他的菜成為他的座上賓與好友。
也正是因為很多人對林依輪的廚藝贊不絕口,林依輪決定創業,將這個做成壹門事業。2014年,他和朋友壹起成立自己的辣醬品牌,從原料到加工再到生產,林依輪層層把關,最終在產品上線的當天,壹次性賣出兩萬多瓶,第壹年賣出兩千多萬。
除此之外,做菜壹流的林依輪在投資界也是壹把好手。早在成名初期,他就瞄準了房地產。在九十年代初期,北京CBD地段的房價才9000多壹平,想著自己兜裏才因為專輯賺了不少錢,他就壹股腦用積蓄買下了兩棟樓。壹棟是住宅,另壹棟是寫字樓。
在別人都說他是過氣歌星的時候,人家早已以壹萬平方的價格曾經將住宅租給周筆暢,同時也租給周傑倫十年。
當然妳以為他的資產就止於此,那很明顯遠遠不止於此。畢竟曾經他的兒子在參加《變形記》的時候,說去過最窮的地方,竟然是廣州。
在林依輪五百平的大別墅裏,不僅收藏的有曾梵誌的畫作《最後的晚餐》、潘德海《全家福》、周鐵海的《夕陽下的駱駝》、劉野的《莫紮特》等多張名畫,隨便拿出壹張都是佳作,還不算他家中其他那些名貴家具了。
這些年,很多人都忘了林依輪是個歌手,很多人想起他更多的是跨界的那些身份。林依輪曾說:“ 安全感這三個字對於我來說,壹直是不存在的。 ”或許是年少出來打拼的經歷,讓林依輪覺得人生是有無限可能的,只要自己不給自己設限,不固步自封,每個人都可以在愛好的領域做出壹番事業。
就算是過氣歌手又如何,至少林依輪做的比他們成功的多。如今,他又敢於踏入直播的領域,做起了直播帶貨,擁有171萬粉絲,曾獲得過上千萬的銷售成績。
盡管他已經五十歲了,但那又如何呢?敢拼的人生從來不需要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