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校訊通|學校簡介|德育之窗|教研|校園文化|教師風采|學生天地|帝都教育|鄉土教材|教學資源|網上留言|校園論壇|精品課堂|
www.snez.cn
最新公告:
沒有公告
2008年10月2日星期四,65438
妳現在的職位:蘇南二中> & gt德育之窗> & gt綜合管理> & gt文章的正文
|
德育之窗主頁
|
黨群工作
|
法律教育
|
安全教育
|
反邪惡教育
|
綜合控制
|
主題專欄
最新建議
沒有推薦的文章
相關文章
沒有相關文章。
蘇南二中學生禮儀規範火熱
蘇南二中學生禮儀規範
作者:蘇南二中文章來源:本站原創點擊量:3186更新時間:2007-7-20 9:21:01
蘇南二中學生禮儀規範
第壹部分是禮儀的基本知識
壹、禮儀的概念
1.禮儀是由“禮”和“義”兩個詞組合而成的合成詞。
(1)禮是指特定民族、群體或國家基於客觀歷史傳統而形成的以建立和維護社會等級秩序為核心內容的價值觀、道德規範、相應的法律法規和行為模式。
⑵工具的意義表現在五個方面:
(1)法規和準則。
2模型和實例。
(3)形式與儀式。
4外表和風度。
5份禮物。
2.禮儀建立在社會生活中,符合禮儀要求,維護禮儀精神,引導和協調人際關系的行為和活動形式。
禮儀的形式有禮節、禮貌、儀表、儀式、器皿、服飾、標誌、符號等。
二、禮儀的起源和發展
禮儀作為人類社會的行為準則,是與人類社會同步產生和發展的。
1.原始社會的禮儀特征:
禮儀在社會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禮儀的內容非常廣泛,尤其是各種崇拜。禮儀活動有明顯的現實動機。禮儀的等級觀念是平等的。
2.奴隸社會的禮儀特征:
奴隸社會的禮儀被君主和貴族壟斷,神權和政權融為壹體。是以尊君為核心的禮儀。強制性和不平等性。
3.封建社會的禮儀特征:
封建社會的禮儀除了沿襲奴隸社會禮儀的特點外,還有虛偽性和封閉性。以自我為中心,傲慢自大,也是封建社會禮儀的重要特征。
4.資本主義社交禮儀的特點:
文明與不文明,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禮儀的壹個突出特點。
第三,禮儀的本質
1,禮儀是壹種社會規範。它是壹種在歷史發展中不斷繼承和創新的文化現象。體現了強烈的民族性和地方性,有時還表現出壹定的階級色彩。
社會規範是社會生活中調節社會成員之間關系的行為規則。
社會規範包括:法律規範和非法律規範。禮儀是壹種非法律規範。
2.禮儀的發展。
3.禮儀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禮儀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形式。同時,民族也可以發展成世界。它也具有全人類的普遍性。
4.禮儀的階級性。
四、禮儀的要素
1,禮儀元素包括四個方面:
禮儀主體:指各種禮儀行為和活動的操作者和實施者。它包括:個人和組織。
禮儀對象:指各種禮儀行為和活動的指向者和接受者。
禮儀的主體和客體是相互依存的,在壹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禮儀媒體:任何禮儀行為和禮儀活動都必須依賴於壹定的媒體和媒介。這種媒介和媒介就是禮儀的媒介。宏觀上,禮儀媒體可分為:身體禮儀媒體、物體禮儀媒體和事件禮儀媒體。
禮儀環境:是禮儀行為和活動的特定時空條件。
五、禮儀的四大法則
1.約定合法化:是指在社會生活中,各種禮儀規範通過約定、共同使用而形成。
2.等級比例律:是指禮儀分為壹定的等級,禮儀的等級要與禮儀的主客體的等級相稱。
3.時空秩序法則:是指壹切禮儀行為和活動中的時空秩序是有意義的。是禮儀主客體等級秩序的體現。
4.客遵循方便原則:是指處於客位的禮儀當事人必須遵循主人方所在地的禮儀規範。這是禮儀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重要體現。
第二部分禮儀規範
第壹,稱呼禮儀
1.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其名,更不能用不禮貌的詞語,要準確稱呼,如父親、祖母、老師、叔叔等。
2.不要給別人起外號或者花名。
第二,問候禮儀
對父母長輩的問候要根據不同的時間、場合、節日來說。
1,早起後問爸爸媽媽早上好。
2.睡前祝爸爸媽媽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媽媽回來了。
4.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5.新年快樂:祝爸爸媽媽新年快樂。
6.爸爸媽媽出門時說:祝爸爸媽媽壹路平安,工作順利。
7.爸爸媽媽出門回來說:“爸爸媽媽回來了,辛苦了。
8.當我告別家人的時候:妳放心,我會好好照顧自己的。離開家久了,寫信或者打電話問候家人。
第三,餐桌禮儀
1,請先坐下。
2.長輩先拿碗筷後,自己拿碗筷。
3.吃飯或喝湯時,小口吞咽,閉嘴咀嚼,盡量不發出聲音。
4.別人給自己加菜,要說“謝謝”。
5.主動給長輩加菜。
6.飯後說“慢慢吃”。
第四,待客禮儀
1,客人要提前做好收拾房間的準備。熱情接待,幫父母安排座位,遞上茶水,然後離開,送別客人的時候說“再見”。如果妳的父母不在家,妳應該作為主人接待客人。
2.當妳的同學和朋友來訪時,他們應該受到熱烈歡迎。第壹次拜訪時,要逐壹介紹父母,然後把最好的座位讓給客人,可以用茶、糖果、玩具、書籍等招待客人。
3.父母的朋友帶孩子來玩,要陪孩子玩,或者給孩子講故事,聽音樂,看電視。
4.吃飯的時候,同學朋友來訪,要主動邀請他們壹起吃飯。如果客人宣稱已經吃過了,就安排朋友先坐下,吃飯前找壹些書、報紙或雜誌讓他看。
5、接待老師要像接待長輩壹樣熱情莊重。
6.福建要送上門,歡迎客人下次再來。
動詞 (verb的縮寫)賓客禮儀
1.走親訪友時,要整潔,盡可能帶壹些小禮物,以示對主人的尊重。
2.在親戚朋友家,不要大聲說話,要講文明。
3.未經主人允許,不要隨意動用主人家裏的東西。即使是至親好友,也要先打個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後再使用。
4.如果在主人家吃飯,要註意用餐禮儀,不能先入座,也不能先動菜;
5.說再見的時候,說壹些感謝的話,比如“我今天很開心”和“歡迎來我家”。
六、著裝禮儀
1,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不穿奇裝異服。
2、著裝整潔,簡單大方,不把外套系在腰上,不穿衣服,不扣扣子。
3.走在校園裏,進教室不穿背心,拖鞋,褲衩。
4.上課不要脫衣服,不要脫鞋。
5.不要穿名牌鞋、中高跟或厚底鞋。最好穿運動鞋或平底鞋。
6、不化妝,不修眉,不修眉,不紋身,不長指甲,不塗指甲油。
7.按要求修剪頭發,不染發,不燙發,不留長發。
七、行走禮儀
1,走路時擡頭挺胸,向前看,自然擺動肩膀和手臂,步伐適中,避免八字腳、搖擺、扭動。
2.上樓下樓,穿過走廊向右走。進出教室、辦公室、會議場所等。按照指定的路線。它不擁擠。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輕手輕腳地進出各種功能房間。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問候,不能視而不見;如果妳需要說話,妳應該靠在路邊或者角落裏說話。妳不應該站在路中間或擁擠的地方。
4.行人相互避讓,主動給老人讓路,主動給殘疾人和有需要的人讓路。
5.向別人問路時,先用禮貌的語言打招呼,如“不好意思打擾了”“打擾壹下”。年輕人問路要選擇合適的稱呼,如“爺爺”、“阿姨”、“叔叔”等,然後問路。聽完回答,壹定要說“謝謝!”“如果被陌生人問路,要認真仔細的回答。如果妳不知道,妳應該說:“對不起,我不知道,請問別人。"
八、尊重教師禮儀
1,見老師主動打招呼,分別說“再見”。
2.進出學校上下樓梯要給老師讓路。
3、進辦公室要喊“報告”,聽到“請進”後方可進入;請老師用“對不起”,老師回答後要表示感謝,離開前要說“再見”;不要隨便翻老師辦公室的東西;未經允許,不要打開老師的電腦。
4.指出老師的錯誤時要有禮貌。
5.虛心聆聽老師的教誨,接受老師的教育。
6、跟老師說實話,實話,不騙老師。
7.珍惜教師的勞動成果,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
8.服從老師的管理,不要頂撞老師。
9.在學校路上遇到老師,停下來打個招呼。遇到兩個以上的老師,問“老師好”。
10,和老師說話的時候,要站起來給老師讓座。
11.當老師正在工作或與人交談時,不要隨意打擾老師,彎腰站在壹邊,等老師講完或說話後再找老師。
九、同學禮儀
1.學生們應該互相問候“早上好”和“妳好”,並點頭和揮手。
2.和同學說話真誠謙虛,語氣平和。專心聽同學講課,不要輕易打斷別人。
3.同學之間的交流應該使用禮貌的語言。問妳的同學問題。問之前要用“對不起”、“對不起”、“打擾壹下”、“問妳壹個問題”等謙虛的話,問完後要表示感謝。學生答不上來,說“不要緊,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耽誤了妳的時間,謝謝”之類的。
4.尊重妳的同學,不要給他們起外號,或者叫他們小名,不要說讓別人感到難過和羞恥的話。
5.同學互幫互助,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6.尊重和照顧女同學,不要欺負她們。
7.如果妳想向妳的同學借東西,妳必須先征得他們的同意。特別愛護同學的東西,按時歸還。
8.不要在同學面前說長道短、搬弄是非。
9、不要斤斤計較,對同學的錯誤或冒犯要大度。
10,講究信用,答應別人的事要盡力做到。
十升國旗禮儀
1,立正。
2.註意儀式。
3.仔細聽國旗下的講話。
4.唱國歌時要嚴肅,聲音要大。
Xi。集會禮儀
1.集合時,提前到達,準時進入集合地點,快速、安靜、整齊地排隊,站或坐在指定位置。
2、專心聽報告,保持安靜,不談論,不走動。
3、不在會場吃零食,不亂扔紙屑。
4.報告或表演結束時,鼓掌致謝;亮點是適度鼓掌,不起哄,不吹口哨,不大聲喧嘩。
5.學生上臺發言,要向主席臺領導和會場學生鞠躬,少先隊員要向隊伍敬禮。演講結束後謝謝大家。
6.會議或演出期間,不得擅自離開會場;演出結束後,等待演員上臺,然後有序離開。
7.確有特殊情況需要離開會場,在征得老師同意後方可離開。
十二。由體育場提供
1,文明觀影。有序進出,對比賽亮點熱烈鼓掌,不噓聲,不往場內扔物品,離開時主動清理自己用過的物品,不亂扔垃圾。
2.文明參與。遵守遊戲規則,不作弊和騙取榮譽。尊重競爭對手,不要故意傷害對方,克制自己不要冒犯對方。如果妳認為裁判有問題,妳應該按照程序向相關人員提出。
3.文明裁判。要公平公正。
十三。網絡禮儀
1,認真學習網上知識,不要瀏覽不良網站和信息。
2.與網友進行誠實友好的交流,不要侮辱和欺騙他人。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要隨意和網友約會。
4、上網時間要控制,不要沈迷於虛擬時空。
5.不要制作或傳播破壞性程序,如計算機病毒。
十四、假日旅遊禮儀
1,文明之路。我們應該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服從交通警察和交通信號。走人行道,不要穿越交通隔離帶,不要搶機動車道,不要三五成群並排行走,不要在擁擠路段追逐打鬧。
2、文明乘車。積極配合乘務員維護公共秩序。上公共汽車、上飛機或上船時,要有序、緩慢,扶老攜幼,不占座位,不喧嘩。
3.文明觀光。在旅遊景點,要註意社會公德,不亂扔垃圾,舉止文明,使用禮貌用語,愛護公物,特別註意保護文物古跡,不亂塗亂畫。
4.文明住宿。
第三部分壹日遊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進壹步促進文明校風、學風、教風的形成,樹立學校良好的教育形象,為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特制定本常規。
首先,早上起床
1,按時起床,洗漱,吃早餐。起床後,洗臉、洗手,把頭發梳整齊,把家裏收拾壹下。床要整理好,桌面要整齊,地面要幹凈。早餐吃得飽飽的,保證身體健康,提高上課效率。
2、著裝整潔,簡單大方。要求包紮傷口。男生不長發,女生不燙頭,男生女生都不想染發,不想剪頭發。不要化不適合上學的妝、戴不適合上學的首飾、穿不適合上學的鞋;當妳去上體育課時,妳應該穿運動服和運動鞋。
3.收拾好書包,帶上學習用品。前壹天晚上寫完作業,要看看課表,想好第二天交什麽作業,帶什麽學習用品,收拾好書包,上床睡覺。
4.進出家門時,要問候父母長輩。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傳統美德。要及時問候父母長輩。出門上學向父母長輩問好:(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我要上學了!當我從學校回家的時候問候我。(例:“爸爸媽媽,我回來了。“祝賀長輩生日。如果妳的父母生病了,妳應該及時關心和問候他們。(例:爺爺過生日,吃飯的時候,他高興地說:“爺爺,今天是妳的生日。我祝妳健康長壽。"例:媽媽生病了,她走到床邊,親切地問候道:"媽媽要喝水嗎?妳吃藥了嗎?妳感覺好點了嗎?" )
5、註意交通安全,不違章通行。
二、入學
6.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因病不能來學校,必須辦理請假手續,請假單必須有家長簽字。
7、進出校門、樓門要相互禮讓,不要擁擠。
8.遇到老師要主動打招呼,同學也要打招呼。說“早上好,老師!”說“老師妳好!”中午,下午和晚上。說“再見,老師!”放學後同學見面或分手也要互相問候。
9.入學後要做到“三不”:管好自己的嘴巴:不吃口香糖和方便面,不喝瓶裝水,不隨地吐痰,不罵人,不大聲喧嘩;管好自己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損壞公物,不打人,不要錢等。照顧好自己的腿:不要翻越欄桿,不要踐踏草坪,不要走在路緣上,上下樓梯靠右走,在樓道裏輕手輕腳。
第三,早晨衛生
10,值日生要在早操、課間操、下午準備和課外活動時打掃清潔區。環境區域要收拾幹凈,垃圾要倒入學校的垃圾池。倒垃圾的時候要用掃把壓住紙屑葉子,不能壹路走。生活垃圾應袋裝化。平時把臟的,廢的,雜物放進垃圾袋裏,裝滿紮緊的袋子。每天值日的學生要整理幹凈的袋子,裝滿紮緊的袋子,送到垃圾池。
11.衛生管理實行“兩掃兩挑”制度,即早操和課外活動打掃衛生,課前鍛煉和下午準備打掃衛生,值班老師和班級檢查各班衛生清潔情況。
第四,晨讀
12,充分利用晨讀時間,養成閱讀習慣。早讀遲到的同學,包括上課遲到的同學,都要在老師允許的情況下,站在教室外面喊著要報告,然後才能進教室。
動詞 (verb的縮寫)升起和降下國旗
13.有尊嚴地參加升旗儀式。每周壹舉行升旗儀式時,在校學生應準時參加,面向國旗,列隊,脫帽,註意儀式,少先隊員佩戴紅領巾。認真聽國旗下的時事教育和講話,不說話,不搞笑。平時升降國旗時,所有經過現場的同學都要面向國旗,自覺站好,直到國旗升降完畢。
第六,階級
14,準備充分,聽課。鈴響時,進入教室。書要放在課桌的右上角,坐著不動等老師。
15,文明上課,講究禮儀。鈴聲壹響,老師走上講臺,齊聲說:“老師妳好。”當老師說:“請坐!”學生可以坐下。鈴聲響了,當老師示意下課時,班長命令道:“起立!””老師說,“同學們,再見!”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再見,老師!“學生不允許離開座位。
16.坐直,專心聽。上課時,坐直,看書寫字,胸部遠離課桌,眼睛離書壹尺遠。上課時,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踴躍發言,不做與課堂無關的事情,不以任何理由違反紀律。自習課保持安靜,不要離開座位,不要擾亂秩序。
17,上體育課,實驗班,微機班要提前去地方。除遵守壹般班級必須遵守的紀律外,還應執行上述課程的相關規定。教室裏的電教設備主要用於教學。未經允許,任何學生都不能使用閉路電視。平時要遵守電教設備管理的規章制度,愛護電教設備。
七、休會
18,課間活動要文明安全。下課後,值日生要及時擦黑板,學生要走出教室休息遠眺,放松眼睛。課間活動時,不準在教室區域和走廊追逐打鬧;樓上的學生不允許扔廢紙、粉筆等。到樓下或其他樓,也不要往樓下吐痰,也不要去碰班牌和門框;不要觸摸電氣設備;不要攀爬欄桿;不要做任何危險的動作;上下樓梯靠右,不要擁擠、推拉、搞笑,以免發生意外;同學們要團結友愛,不說粗話,不吵鬧不起哄,不罵人不打架。
19,做“三操”,整齊到位。做眼保健操時,要閉眼打坐,根據音樂節拍、穴位、動作要領認真做。課間做習題時,安靜快速的離開習題,做題時認真到位。因故不參加班級鍛煉的同學,應向班主任或體委請假,離開時註意安全。值班老師和班隊檢查每節課的練習。
20.當妳進入辦公室的時候要有禮貌。進辦公室前,應先打電話敲門或報告,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辦公室。當妳得到老師的幫助時,妳應該說“謝謝”。比如課代表進辦公室,先喊“報告”,老師說“進來”,課代表就進去了。課代表看到作業不在老師的桌子上,就禮貌地問其他老師:“老師,妳知道高二X班的數學作業本在哪裏嗎?”老師回答:“哦,看看有沒有在作業架上。課代表拿到筆記本,高興地對老師說:“給妳,謝謝老師。再見。"
八點,中午
21.住校生在食堂吃午飯,而不是在校園裏走著吃。我們要自覺排隊依次買飯,大同大學要愛護我們的青年學生,同學之間要禮貌相待。吃完飯後把飯渣扔到指定的地方,不要把食物倒在桌子上或水池裏。不要在校外私吃或帶校外買的飯來吃。
22.午飯後要服從宿舍管理人員的管理,適當休息,不要追逐打鬧、嬉笑打鬧,影響他人休息。
23.經過學校的同學中午要適當休息,不要在街上閑逛,不要提前到校。
九,放學後
24.獨立按時完成作業。作業要獨立思考,不抄襲不拖沓,字跡要工整。
25.做好課外閱讀,培養興趣。我們應該積極參加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擴大知識面,發展愛好。
26.課外活動不違法。同學之間,不要炫耀,亂花零花錢;不得進入營業場所;不要看宣揚色情、兇殺、迷信的不良書籍、雜誌和視頻;不玩電子遊戲,不打臺球;不吸煙、不喝酒、不賭博、不參加封建迷信邪教活動。
27.愛護校舍,愛護公物,愛護綠化。不得攀爬花木、踐踏草坪、破壞綠化;不得塗改黑板報或宣傳欄;不要玷汙書籍和儀器;借來的東西要及時歸還,損壞的公物要照價賠償。凡在桌面上亂塗亂畫,造成桌椅汙損者,照價賠償。如果故意毀壞公物,不僅要賠償經濟損失,還要根據情節輕重給予必要的紀律處分。
28、遵守公共道德,遵紀守法。在放學和購物的路上,要遵守公共秩序,講究公德,講究文明。與家人和鄰居和睦相處,樂於助人。不貪小便宜,不做偷盜、敲詐、搶劫等違法的事情。壹經發現,將按照校規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將移交公安部門處理。
29.放學後及時回家,註意交通安全。放學後不要待在路上,要及時回家。所有學生完成作業後要整理好書包,準備好第二天的學習用品。
30.按時睡覺,保證睡足九個小時,第二天準時起床,精力充沛地投入到新壹天的學習生活中。沒有妳父母的同意,妳不能呆在外面。學生要按時回宿舍睡覺,不允許在校外逗留。
以上30條是每個學生必須遵守的日常行為準則。古人說,“沒有規則,就沒有方圓”。學生日常的大部分內容都是關於基本的文明和做人的基本規則,但是很重要。人品比文學更重要。要學好,首先要學會做人。讓我們學好基礎文明,打好文化基礎,做壹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合格學生,做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描述:
學校將接受值班師生的監督,學生應自覺、文明地接受監督。
對於違反此“套路”的學生,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口頭或通報批評,扣除其班級和個人的套路考評分;並作出相應的紀律處分:警告、嚴重警告、記過、拘留、開除學籍或團員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