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這本書都值得妳反復閱讀?

這本書都值得妳反復閱讀?

#頭條創作挑戰賽#

出光、普利司通、三得利和資生堂這幾家具有代表性的日本企業有壹個***同之處:

他們的創始人都建造了美術館和畫廊,而且至今依然定期舉辦各種各樣的展覽。

經營美術館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經營者除了需要保證展出空間,還需要專門的倉庫來存放美術品。這種倉庫並非普通倉庫,因為美術品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出現劣化和損傷,所以需要嚴格控制環境溫度和濕度等條件。

此外,美術館裏還要有策展人等常駐員工。所以,抱著玩票的態度經營美術館是絕對行不通的。

那麽,這些傑出的管理者為什麽不惜勞心勞力,花費大量資金來建造和經營美術館呢?

《把商業難題交給藝術》

(ビジネスの限界はアートで超えろ!)

作者:[日] 增村嶽史

1.

藝術是商業的出發點

著名管理學家亨利·明茨伯格在其著作《管理者而非MBA》中指出,管理是“技巧(經驗)”“藝術(直覺)”和“科學(分析)”三要素相融合的產物。他在書中分別定義了三要素:首先是技巧,源自實際經驗的實用性;其次是藝術,鼓勵創造性,催生直覺和遠見;最後是科學,通過系統地分析和評價形成秩序。

明茨伯格還闡述了三要素之間保持均衡的重要性。比如,在經濟快速增長的時期和穩定發展的時期,管理的關鍵在於如何讓已經成形的體制有效發揮作用,所以這些時期的管理更側重於技巧和科學。

出光、普利司通、三得利、資生堂等擁有自家美術館的企業,其歷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這些企業曾不得不面對戰後的壹片荒蕪,從百廢待興的混沌狀態中重新出發。在這種情況下,前述三要素中的藝術就成了關鍵。對壹個被迫重建的社會而言,管理方面的創造性成了最重要的因素。藝術可以帶來有創造性的見解,而這些見解會通過技巧付諸實踐,再經過科學的分析,進壹步提高效率。可見,藝術是這壹系列活動的發動機。

我們是否可以認為,開展商業活動其實和藝術家在空白的畫布上作畫的過程很相似?

美國流傳著這樣壹句誇贊商業的話:“藝術的商業(像藝術品壹樣無與倫比的商業),藝術的生意(像藝術壹樣出色的交易)。”在歐美國家,“藝術”這壹概念不僅用於指代藝術表現本身,還被用來指稱藝術所涉及的廣泛活動。充滿革新的藝術,在技巧和科學的協助下,逐漸體制化、效率化、標準化。

傑出的藝術總是被模仿,智能手機iPhone就是其中壹例。2007年iPhone問世時,市面上的其他手機基本都是功能型手機,所以人們壹眼就能識別出iPhone,但是現在人們再想做到這壹點就很困難了。因為在iPhone問世十多年後的今天,其他公司紛紛通過非藝術的科學和技巧模仿iPhone,幾乎所有手機都智能化了。結果,這壹領域開始出現同質化,最終走向價格競爭。

21世紀已經走過了五分之壹,我們身處的環境在不斷發生變化。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既是偉大藝術家又是傑出管理者的先驅們創造出的事物漸漸被時代的洪流沖刷褪色。在明茨伯格所說的“藝術”“技巧”和“科學”這3個要素之中,妳認為現在哪壹個才是最必不可少的呢?

2.

貴族義務

兩三年前,我從壹位與紐約著名畫廊合作的日本畫家那裏聽到這樣壹則趣聞。

在美國,壹個人要想成為公司高管,必須學習美術(包括鑒賞方法和美術史)。

理由主要有兩點。其壹,在上層人士雲集的商務會談上,談論與藝術相關的話題往往是破冰的手段,談及藝術的概率非常高。高層管理者如果不具備美學素養,就會被看作是只會賺錢的人,被人看穿、抓住弱點,結果給公司帶來損失。其二,學習藝術是為了讓管理者對事物有新的認知和發現。據說,很多公司高管壹開始都是強迫自己去學習藝術的,但後來不少人成了藝術愛好者或是收藏家。

我的那位畫家朋友曾感嘆說,連全世界公認最功利的美國企業都能理解藝術的力量和價值,可日本企業中不了解藝術價值的人太多了。購買他作品的人中外國收藏家居多,而站在他的立場上,他更希望買家是日本同胞,他希望更多的日本人看到自己的作品。他當時高聲訴說的樣子,我至今歷歷在目。

傑出的管理者為什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來建立美術館,又為什麽要公開展出自己私藏的美術藏品呢?這是因為“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是身居高位的成功人士對社會抱有的堅定信念。普利司通的創始人兼普利司通美術館第壹任館長,已故的石橋正二郎先生曾這樣說道:

沒有什麽比淘到壹幅自己喜歡的畫更讓人開心的事了。名畫珍品原本就不應該被當作個人的私藏。建立美術館、為推動文化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是我的夙願。

管理者希望人們都能看到那些曾經給自己帶來勇氣、曾經成為自己精神支柱的美術作品,也希望人們可以度過壹段充實的時光。這就是他們對社會抱有的堅定信念。

我聽說,最近有壹位因為創辦風投公司而大獲成功的管理者,正準備在東京地價最貴的原宿建立壹家美術館。

3.

彼得·德魯克鐘愛日本畫

“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對全世界的管理者、公司高層和眾多商務人士產生了巨大影響。但不為人知的是,這位著名的管理學家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日本畫收藏家之壹。

德魯克與日本美術邂逅於 1934 年。當時在倫敦壹家銀行工作的德魯克看了壹場展覽,從那以後,他便對日本美術難以忘懷。

從 1959 年初次赴日開始,德魯克便不斷收藏水墨畫、禪畫等作品。這些藏品大多被收藏在他的別墅裏,他將這些藏品命名為“山莊集”。據說,德魯克生前被問及為何收藏日本畫時經常說:“我看日本畫是為了恢復精神,擺正看待世界的眼光。”

德魯克對收藏畫作充滿熱情,所有添加到藏品中的畫作都是他精心甄選出來的。他會反復問自己:“我為什麽被這幅畫吸引?它對我而言為什麽是特別的?”他會再三斟酌,還會考慮作品與現有藏品之間的協調性。

4.

經營管理與藝術的關系

德魯克為什麽對日本畫如此癡迷呢?從前面的內容中,我們可以對藝術與管理的***同之處略窺壹二:

創造新價值

藝術家用畫筆在空白的畫布上創作,總是在表現全新的自我。而開創新紀元的企業創造出之前不存在的新價值,這與畫家在空白的畫布上創作新作品別無二致。

和諧與平衡

傑出的藝術作品達到了絕妙的和諧與平衡。讓德魯克著迷的,可能也是水墨畫和禪畫的這種和諧與平衡。在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方面,管理者與員工齊心協力、在不同層面達到和諧的要求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保持這樣的和諧與平衡,稱得上是壹門藝術。

洞察時代

傑出的藝術家能夠洞察時代,並將自己的發現反映在作品當中。當代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的作品大多以象征量產消費文化的人、事、物為主題,比如人盡皆知的金寶湯罐頭和瑪麗蓮·夢露等。他洞悉當時世界第壹消費大國——美國的動向,將藝術推到大眾的面前。

企業提供的服務和商品也遵循同樣的道理。只有把握所處時代的脈搏,配合時代的腳步向前邁進,才能抓住人們的心。

總結壹下藝術和經營管理的***同之處,我們不難發現,想要培訓未來的管理者,與其送他們去讀商學院,或許不如先讓他們去學藝術。

▌以上內容節選自《把商業難題交給藝術》

推薦閱讀

如今,藝術家都在運用感性和邏輯並駕齊驅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被稱為“藝術思維”。

當個體擁有的直覺、創造力與感性和邏輯相融合,發揮出作用時,就會創造出新價值。

藝術力可以強化感知,去理解他人並發現、面對、解決問題,不僅運用於商品設計、工業科技設計,甚至還能活絡房市、地價、促進地方繁榮。

自考/成考有疑問、不知道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清楚當地自考/成考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老師,免費領取復習資料:/xl/

  • 上一篇:超級警察的網絡小說
  • 下一篇:喜歡聽慢歌的大蝦介紹幾首最好聽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