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二十六年(1900),道士王發現藏經洞,洞內藏有經書、文獻等文物4萬余件。1907年,英國斯坦掠奪書寫書籍文獻24箱,繪畫刺繡佛畫5箱。1914年,斯坦因再次從敦煌帶走五箱手稿,兩次* * *帶走10000余件遺書和手稿。1908年,法國人佩利奧特從藏經洞中挑選精品,帶走5000件。1911年,日本人醉川立花和吉川光壹郎從道士王手中拿走了約600卷卷軸。1914俄羅斯人奧爾登堡又從敦煌帶走了壹批經書,勘察了石窟,盜走了第263窟的壁畫。1924年,美國華納用壹種特殊的化學膠揭開並盜走了26幅莫高窟壁畫。這些盜竊和破壞給敦煌文物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這些損失大多與當時莫高窟的主持人王道士有關。道士王,即王,原是湖北麻城農民,後逃亡甘肅出家為道士。幾經波折,成為莫高窟的所在地,主宰了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他收外國冒險家的錢很少,讓他們運走無數箱敦煌文物。
那時候的王道士並不珍惜敦煌的壹切。農歷五月二十六日(1900)淩晨,他發現了藏經洞!但是他對藏經洞裏的財寶的價值壹無所知。撿起來隨意送人。後來外國人才知道,他們用很少的錢,偷了王道人很多財寶。
作者對這些寶貝的丟失深感痛心!反思導致那場可怕的民族文化悲劇的社會根源。作者就是按照這個思路寫的。相關數據
壹個關於敦煌學的
1.庚子年(1900)農歷五月二十六日,道士王在敦煌莫高窟的地洞北壁上發現了壹個復雜的洞穴(現編號為17),裏面裝滿了十六國至北宋時期的卷軸和文獻。這些古代文獻總數達五萬余件,大部分是手寫的,也有少量的刻本和拓本;其形式有紙、折疊書(包括褶葉、旋風、蝴蝶)、葉書、單葉紙。其文字多為漢文,但也有不少古藏文、回鶻文、於闐文、粟特文、梵文、突厥文文獻。其內容極其豐富,涉及宗教、歷史、地理、語言、文學、藝術、音樂、天文、歷法、數學、醫學等諸多學科,但主要是佛教經典和寺廟文獻。敦煌文獻主要是指這些古代文獻。無論從數量上還是文化內涵上,出土的敦煌文獻都可以說是20世紀中國最重要的文化發現。
但這些後來震驚世界學術界的珍貴文物,當時沒有得到妥善保護,導致大部分流散到英、法、俄、日等國。中國學術界從1909開始整理和研究敦煌文獻。在中國學者和日本、法國、英國學者的共同努力下,以整理和研究敦煌文獻開始的學術研究領域逐漸擴大,形成了壹門新的學科——敦煌學。現在,敦煌學已經成為國際顯學,利用敦煌文獻研究歷史問題壹直是敦煌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郝問春《敦煌文獻與歷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2.敦煌學是壹門綜合性的邊緣學科。敦煌學的研究對象是:第壹,敦煌石窟,這裏陳列著十六國至元代的彩色雕塑和壁畫,是宏偉的、無與倫比的藝術博物館;第二,藏經洞出土的書籍有四五萬冊。就藝術而言,有大量的繪畫、建築、雕塑、紋飾、書法、文學等文物,是我國美術史、建築史、文學史、書法史、樂舞史的珍貴史料。就歷史而言,涉及政治、軍事、哲學、宗教、民族、語言、科技、民俗、中西文化交流等領域。因此,敦煌學研究可以分為兩部分:壹是敦煌石窟研究,二是敦煌遺書研究。(朱·《敦煌學發展的三大趨勢──當代中國史學趨勢研究之三》)
3.敦煌學的研究對象壹般包括敦煌石窟、敦煌遺書、敦煌古跡(其實是絲綢之路古跡)。
敦煌石窟包括以莫高窟為主體的古代敦煌所有石窟,共有550多個石窟,壁畫約5萬平方米。從紀元十六國到元明清,歷時1600余年,規模舉世無雙。就壁畫內容而言,描繪了中國各民族、各階級、各方面的活動。藏經洞出土文獻約有四五萬件,從三國兩晉到北宋歷時壹千多年。內容包括政治、經濟、軍事等等。英國人稱之為“中國文學遺存的偉大寶庫”。總之,敦煌學的研究已經涉及萬裏兩千年,所謂“敦煌學”其實就是“國學”。(段文傑《敦煌學歸故裏》)
4.據統計,中國北京圖書館目前收藏敦煌遺書最多,超過1000封遺書,已編目9803封;大英圖書館東方書寫總部有11297,其中9172已編目。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有6000篇論文,中文的4038篇論文已被編目,藏文的約2000篇論文未被編目。位於前蘇聯列寧格勒的亞洲民族學院收集了壹份。11050,編目號2954;日本最潮立花藏第429號.另外中國旅順博物館有卷189;甘肅省圖書館藏書100余冊;甘肅省博物館137件;敦煌研究院367件;敦煌縣博物館有漢文78件,藏文226卷;西北師範學院歷史系文物室22間;上海博物館182件;天津美術館300多件;臺灣省中央圖書館153;臺灣省國家歷史博物館有20多件。國外壹些圖書館、博物館也有壹些遺書,如英國印度事務部圖書館藏有765份藏文文獻;日本大和大學38卷;古龍大學7卷;日本私人收藏家中村不折163件;其他* * *有28卷;丹麥皇家圖書館東方部第14卷;法國吉美博物館也有220幅絲綢畫。還有壹些藏書不知名的圖書館,如中國甘肅河西博物館、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以及臺灣省的壹些私人藏家。牛津大學金德利圖書館、英國皇家亞洲學會圖書館和西德柏林科學院收藏有6000多份中國文獻,韓國首爾博物館收藏有2000多份朝鮮前知事文獻,日本約有3000份大谷文獻。印度德裏博物館也有壹些藏文文獻。瑞典、奧地利、前東德等國家也有自己的寶藏。(盧修文《妳對敦煌遺書了解多少》《文史知識》)
余散文評價
1.余的散文《道觀樓》、《陽關雪》、《上海人》、《朝後》等,的確是壹種“感性體驗”,包含著他的理性思辨。他的“感性體驗”源於他對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經典、山川、世俗人情的欣賞和理解。他以雙重文化人格關註他們。他既是壹個深受中國文化傳統影響、積澱了文化傳統基因的大學教授,又是壹個被西方文化思潮碰撞、被當今改革大潮和商品大潮擁抱的現代人。於是他帶著對文化傳統的繼承與批判的悖論引入了自己的美學觀,從而產生了某種文化和哲學上的焦慮,壹種歷史的滄桑感,壹種走出困境的使命感,他自己稱之為“文化之旅”事實上,這正是余思想與歷史和現實“碰撞”,想要走出歷史和現實的“艱難之旅”。(吳·《90年代:中國散文的現在時態》)
2.余散文對當代散文的超越,不僅表現在思想文化領域,還表現在強烈的主體意識上。余散文之所以具有強大的感染力,根本原因在於作家將自己鮮活的文化生命融入到了筆下,而這種特定的文化生命是由深刻而厚重的現實歷史積澱而成的。現實歷史的沈重壓力,使作家的文化生活如同“萬頃迎春之源”,於是壹幅幅人文景觀成為歷史的濃縮,再由歷史揭示文化,最後由文化揭示民族的存在狀態。就這樣,余的散文終於擺脫了四十年來散文的藩籬,走出了“小經驗”、“小裝飾”、“小哲學”等小家子氣的審美規範,樹立了真正高大獨立的主體形象。.....余散文中鮮明的主體意識固然來自於作家深厚的文史知識和良好的文采,但如果僅僅依靠這些,也只能寫出壹部《落書哀》,絕不會在天地間鋪出壹個“精神道場”。所以,真正純粹的主體意識,需要對歷史的洞察,對現實的焦慮,對未來的執著,對人生的篤定,對整個人類文化的理解。借用先賢的話,就是擺脫“小儒”,達到“君子儒”的境界。余的散文不關註世俗生活乃至社會政治層面,而是從更高的層面關註真實的歷史。其中,快樂、煩惱、解脫、苦惱與歷史、現實、未來密切相關,與時勢中的崇高與卑微、深刻與虛浮密切相關,從而形成了散文多維立體的主體意識,使當代散文以其豐富、高大、純粹的特點。(《論余散文的文化定位》冷著,《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3.如果說余從生活的角度、從微觀的角度賦予了文化豐富而生動的意象內涵,那麽從民族性和民族性角度的關註則是文化的宏觀框架。
這種關註體現在作者對祖國山水、民族感情、中國文化的融合上。他視文化為民族之魂,把對民族的感情寄托在山川河流上。在《道塔》中,作者將莫高窟遺留的文物與外患、國難聯系在壹起。“壹位年輕的詩人寫道,那天晚上,當冒險家斯坦帶著壹隊裝滿箱子的牛車準備出發時,他回頭看了看西邊天空陰沈的夕陽。在那裏,壹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運走的不僅僅是幾箱文物,作者清晰地看到了壹種民族精神——文化,在列強的刺刀下傷痕累累,鮮血淋漓,壹個高大的文化巨人在時代面前痛苦呻吟。
透過余的散文,我們可以看到還有壹種更深層的文化意義,那就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我甚至想向他下跪,低聲求他”“請妳等壹等,等壹等……”“這裏那裏很難,我只能讓它留在大漠裏哭泣”,……我們仿佛看到了作者純真的內心,充滿了對民族文化的珍視和對祖國的深情,他悲涼的乞求和呼喚不僅應該保留。
.....余的“文化之旅”不僅具有強烈的生命意識和民族意識,而且更具有歷史感。余深邃的思想和豐富的散文內涵,都源於他深厚精湛的史家修養。他的《文化》中豐富的歷史感,並不是對過去的死素描,而是把歷史看作壹條無盡的河流,用文化把過去和現在緊密地聯系起來。在他看來,文化就像壹股充滿活力的滾滾波濤,推動著中華民族勇敢前行。
作者從人類歷史的廣闊視角來看待文化。文化成了歷史的積澱,文化和歷史成了不可分割的整體。他的“山水”是“人文山水”。“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對我的長期影響造成的,我無法擺脫。所到之處,總有壹種沈重的歷史壓力籠罩著我的全身,讓我莫名其妙地感動和嘆息”(《序》)。《莫高窟》壹文中的描述更為典型。“至今被炸毀的歷史遺跡,總有壹種生命不息的獨特饋贈。”“莫高窟能讓外國古跡驕傲的地方,就在於它1000多年的層層積澱。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壹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壹千年的生命。能活壹千年,血流通暢,呼吸均勻,這是多麽壯麗的人生啊!”歷史的魅力可以用強大來形容!《莫高窟》這篇文章不是對文物的鑒賞,而是對中國幾千年歷史滄桑的生動再現。從肖像的色彩流動中,他細膩地看到了幾千年的文明。當歷史和文化結合在壹起,就沒有冷漠和嚴厲。歷史的活力驅走了“文化之旅”的單調與幹澀,呈現給我們的是活潑與自由。也許這就是“文化之旅”備受關註的原因之壹吧!(張昭軍等《凝血·精靈·積澱——文化之旅的文化觀》《社會科學探索》)
4.余走出書房,走出繁華都市,悄無聲息地,從秋風到春雨的南方,唐朝宋朝沙塵暴的塵埃又黑又薄,壹路探尋著我們古老民族的蘇生力量和文化更新的新鮮血液,感嘆著自然的山水風光,面對著壹堆堆文化的斷壁殘垣,余作出了蒼涼的人生。這是真正的大悲大悲,毫不誇張地說,是歷史上的壹筆潑墨。妳看整個“文化之旅”,從西北的敦煌出發,到西南的武侯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後到南陽的要塞丘。壹開始,妳會有壹種自豪和欣慰的感覺,因為畢竟我們有壹個繁榮的唐朝,有盛唐創造的輝煌的敦煌文明,盡管後人毀了她。然後妳覺得冷,因為文人的鬼魂出現,慢慢妳會沈默,妳會難過,妳會抽泣,最後妳會在異鄉面對壹群不再說中文的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人。妳能停止呻吟嗎?中國的文化,妳真的毀在這裏了嗎?妳最後真的和古埃及古希臘壹樣文明了嗎?不,不會的!
道觀塔和莫高窟應該是劫後的覺醒。《陽關雪》早已跳出了“西天無故人離陽關”的圈子。上海人對古老的上海文明頂禮膜拜,對現在的上海文明充分肯定,提出了“小市民”和“大市民”的概念。
余是那種願意把筆浸在歷史的滄桑裏的文人,但他的眼睛總是註視著今天,憧憬著明天。他經歷過山山水水的風風雨雨,他受過風雪嚴寒。怎麽能沒有滄桑?壹座座破舊斑駁的牌樓,壹座座猩紅脫皮的破墻神廟,壹艘艘被風霜侵蝕的廢棄船只,沿岸都是歲月結痂的傷痕,是歲月無聲卻殘酷的鐵蹄,是人類無法承受的無奈。在這裏,滄桑變成了人文景觀,這需要多麽高品位的審美心境啊!(田崇學在大中華的散文風格──余散文印象從《文化之旅》到《山居筆記》)
5.在道觀塔裏,當我們帶著作者的憤懣沖上去,試圖和作者壹起站在沙漠裏阻止西方文化強盜對敦煌文物典籍的護送時,突然被作者的壹個問題“如果攔住了護送,我們該怎麽辦?”,感情上的痛苦壹下子變成了思想上的痛苦。
《道觀塔》寫於上個世紀之交的壹個早晨。"王道人每天早起,喜歡在山洞裏走來走去...並開始繪畫”。我們甚至可以在這裏讀到黑色幽默,因為王道長畫的是流傳千年的敦煌壁畫!這種生動而又不斷變化的情感內涵的描寫充斥著余的全部散文,而且往往寫得更加精彩。
(大中國句)這樣的憂憤之詞,表現了作者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和對文化命運的無奈,充滿了歷史的滄桑。《道觀樓》正好印證了魯迅的壹段話:“保存中國的公物,真的很難。如果當局者是外行,他們會把事情完成得很糟糕;如果他們是專家,他們會完成被偷的東西。其實不僅僅是為了書或者古董。”(《剛集·談所謂“大內文件”》)
“故事+詩意語言+文化感嘆”顯然是壹條有效的流水線。
(以上段落節選自肖普主編的《感覺於虞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