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壹個看似普通卻極不尋常的標題。
說北京話,哼北京韻,講壹些北京往事,都只是表面功夫。如果從骨子裏看,驕傲的人大概不多,但對親人朋友真誠熱情,對長輩父母更尊重孝順,繼承和體現了中華文化傳統。而這種性格,堪稱偉大的老北京。
郝金明先生是個不折不扣的老北京!
事業有成,但極其謙虛。
真誠,大膽,熱情,大氣。
這是第壹次見到郝金明先生,以及他給我們留下的印象。
他沒有高調談及自己人生的輝煌,也沒有驕傲地談及自己的事業成就。
我們的談話就像潺潺的小溪——純凈而甜蜜。
郝金明談孝道。
他語重心長地說:壹切美德中,孝順是第壹位的,孝順是每壹個華夏子孫都必須繼承的優秀品德。我自己做了,這是我應該做的;做得更好,是對道德孝道的弘揚,是對社會的貢獻。
他說,孝有三大責任。壹個是傳宗接代,這也是生命的延續。俗話說,不孝有三種,最後壹種最大。從古至今,人類依靠生命的延續和進化。對我們個人來說,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面對妻子和丈夫的角色,傳宗接代,滿足老人的願望,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二是報恩。烏鴉反哺,羊羔跪奶。牲畜尚且能做到這壹點,何況是萬物之靈的人類。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育了我們,給了我們幸福的婚姻和幸福的小家庭。那麽,在四位長輩日漸老去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報答他們呢?我來回答,那就是孝順!孝是上面壹個老前綴,下面壹個字。也就是說,作為子女,我們有責任贍養和養育老人,讓他們幸福健康。尊老是對老人的壹種特殊態度,懷著敬畏和崇敬,讓老人滿意,順遂,順從,以老人為中心。這就是孝順。第三是與人打交道。壹個朋友說,交朋友要看對方是否孝順老人。他說,壹個對父母不孝順的人,還能對朋友忠誠嗎?其實道理就是這麽簡單,仁、義、禮、智、信。沒有孝道的支撐,壹切都會是假的,都變了味。父母是我們的基礎。如何對待父母,是我們展現家庭優秀品質的行為,也是外界認識我們的溫度計。善待父母,真誠待人,應該是孩子和天下有誌之士最基本的品質。
郝金明談論父母。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不親……”郝金明喃喃地說,眼裏含著淚水,飽含著對鄉愁的深情,目光向前,仿佛逼近了記憶的深處。
他點燃壹支煙,輕輕吐出壹縷,我們的思緒慢慢進入了郝金明的記憶...
郝金明小時候就失去了父親。在他的記憶中,父親只是壹個母親口中的傳奇。在母親漫無邊際的談話中,他了解到父親的剛正不阿,俠義凜然,多才多藝...
他說,父親的品格就像壹盞閃爍的指路明燈,在他人生的海洋中照亮了他的方向,成為他做事的榜樣。
和* * *以及中國其他同齡人壹樣,郝金明小時候家裏很窮。從他記事起,母親似乎就沒睡過,眼裏似乎全是忙碌的身影。
郝金明有六個姐妹。他老了嗎?他的母親特別照顧他,他的兄弟姐妹也保護他。不過他家窮,生了個孝子。雖然郝金明被家庭寵壞了,但他仍然感受到母親的影響,並欣賞善良的快樂...
我們眼前總有這樣壹幅既定的畫面:
母親和孩子們正在院子裏吃飯,這時門外傳來壹個聲音:“嫂子,可憐可憐,請給我幾個饃……”
母親掰了半個饃饃,看著大大小小的孩子,猶豫著要不要給。老姚郝金明從她母親手裏接過半個饃饃,跑出去給了外面的壹個乞丐。
乞丐摸著郝金明的頭說:“這孩子長大了壹定有出息!”
郝金明說:“如果妳不夠吃,我再給妳拿壹塊。”
後來,郝金明長大了,但她的母親老了。
郝金明有很多姐妹,沒有很多機會孝敬她的母親。只在節假日或者上下班的時候來看她,或者吃個飯逗她笑。
後來,郝金明賺了錢,他負責母親的生活費用。雖然他有三個姐姐,兩個哥哥,但他壹直認為他們努力賺錢,讓他們多賺點是對的。
2000年後,經常看到郝金明帶著兒媳和兒子在母親門前,拎著給母親換的衣服,換水果或蛋糕。原來,郝金明的母親癱瘓了,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他率先垂範,晝夜陪伴妻子和幾個孩子,輪流照顧。
每個周六,我媽的房間裏總飄著壹首歌。原來,郝金明是帶著兒媳和兒子為我媽媽唱歌。
老大郝金明像個孩子壹樣依偎在媽媽的胸前,年邁的媽媽抱著金明。這個時候,誰也沒有說話,都閉上了眼睛,靜靜地享受著世間最純粹的感情。
後來,郝金明說,依偎在母親的懷裏是她心裏最踏實的事。
2004年,媽媽走的時候,郝金明沒有哭,而是默默牽著她的手,走完了最後壹程...
郝金明談論她的公公婆婆
公公婆婆都是優秀* * *黨員!它們直接影響我的生活和工作。
這是兩位老人給郝金明的印象。
公公是老軍人,婆婆是老公安。退休後,他們住在軍隊離退休幹部家裏,但逐漸富裕起來的郝金明卻不能住在自己的豪宅裏。為了老人晚年的幸福,他寧願和他們壹起生活20多年,不管外人怎麽說。
公公2007年走了,90歲。
他的嶽父在退休前參與* * *共和國的國事討論,事業有成。他壹生清廉,兩袖清風。
對郝金明來說,他的嶽父既是前輩,又是老師,不僅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郝金明,還諄諄教誨著他。80歲之前,他身體很好,什麽事都不想麻煩別人,包括洗衣服,搬東西。80歲以後因為身體原因不能自理,比如洗澡洗腳。
壹天,郝金明帶著老丈人去澡堂,在朦朧的白霧中,壹起在大池子裏洗澡。郝金明拿起浴巾,給老丈人洗了個澡。老人的身體明顯僵硬了。然後,他不再沈默,閉上眼睛,默默地享受著女婿的服務...
老人的身上被刀槍打得傷痕累累,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那壹年又壹年炮火紛飛、艱苦奮鬥的故事。郝金明是個堅強的人,他禁不住顫抖起來。郝金明洗個澡就花了將近壹個小時。
從那以後,這位老人向郝金明敞開了心扉,願意和郝金明無話不談。
當郝金明第壹次成為北京CPPCC的會員時,他拿著神聖的CPPCC會員卡,興高采烈地向嶽父報告:“父親,我進步了!妳看……”老人高興地接過證書,看了看,摸了摸,好像拿到了壹樣。後來,老人的笑容漸漸消失了。他壹臉嚴肅地對郝金明說:“金明,從今天起,妳的壹言壹行都必須和這個證件相符。以後不要花太多時間在家裏給我老人家拜年。做個男人。真正的孝道應該是多為黨和國家服務,用感恩的心回報社會,尤其是北京人和整個中華民族!”
郝金明瞬間收起笑容,鄭重而恭敬地對老人說:“爸爸,我會做到的!”
郝金明說,這句話到現在,我仍然覺得沈重。從那以後,無論是做政協常委,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工商聯副主席,在文藝界工作,電影演員拍戲,電視劇《正陽門下》的編劇和拍攝等等。,老人的這句話壹直在提醒我,我的壹言壹行都應該與壹個CPPCC會員的身份相符。這句話我會壹輩子記住,壹輩子受益。看似普通的壹句話,但實際做到並堅持下去,就不壹般了。如果妳這樣做了,妳總是可以進步的,妳總是可以進步的。這應該說是老丈人眼中的男人和男人。這個水平也可以說是老年人的水平。我後來教育我的孩子,通過這種方式,我壹直想把這些優秀的傳統和美德傳承下去。
提起婆婆,郝金明看到壹個動畫:早上七點半,壹個90多歲的老太太壹臉嚴肅地敲門,喊著:“快點,上班了!”
原來我婆婆是個老公安。經過多年的嚴格訓練,她養成了按時上下班的好習慣。她每天叫醒我們,為我們準備早餐,計算我們上班的距離和時間,然後催促我們在設定的時間內離開。幾十年如壹日。
老太太雖然生活嚴謹,但興趣廣泛。自從退休後,她壹直喜歡寫作和畫畫,並且壹直堅持著。後來她的作品還參加了奧運會的書畫展,出版了自己的畫冊。老太太不僅堅持自己寫字畫畫,還給我們買了筆和紙,讓我們壹起練字。妳看到我寫得好就誇我!
老太太以前在公安機關做黨務工作。每次我有進步,她都會主動找我聊天。談話的內容都是黨的要求。但是有壹件事讓我很感動。她說,我們* * *黨員就是為了這個世界,為了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而奮鬥。現在,我們的生活無憂無慮,但許多家庭仍然面臨著各種困難。金明,妳現在很有前途,有自己的事業。有機會再做善事,幫助那些有困難需要幫助的人!
這些話很簡單,卻很感人。事實上,郝金明很久以前就悄悄地這樣做了。早年他收養了壹個殘疾人做兒子,幫助了很多有需要的家庭。不久前,他因資助兩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被曲征愛心基金會授予愛心人士獎。十幾年來,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國家文物和古董流失到國外,他盡了最大努力保護和收藏文物和古董。可以說他經歷了很多磨難,投入了很多財富去研究,收集了很多稀世珍寶。他在北京率先建立了規範、典雅、宏偉的尚雲軒博物館。為了壹直幫助白血病患兒,他甚至把自己投資創辦的上雲軒博物館每張20元的門票全部拿出來作為捐款,直接捐給紅十字會使用。
郝金明說,正能量讓每個人的內心更美好。幫助兒童是我們的責任。感恩和關愛社會,關愛身邊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是我們的責任。這是每壹個活著的有能力的人都應該有的良心。如果更多有能力的人有這個責任和良心,社會會更好。
善孝養家,德孝經營家。郝金明能夠尊敬老人,孝順老人,在精神上與老人相通,做壹個男人應該做的事情。在思想道德水準上,他做出了壹系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無止境的普通人的感人事跡,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