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三首教學反思5篇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三首教學反思5篇

#教案# 導語《古詩三首》是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壹單元第壹篇課文,課文以《四時田園雜興》《稚子弄冰》《村晚》三首古詩組成。下面是 無 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妳們有幫助!

1.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三首教學反思

 該組教材是圍繞“走進田園,熱愛鄉村”這壹專題編排的。三首詩描寫的是古代兒童有趣的生活,表達了孩子無慮、天真爛漫的天性。回顧整堂課的教學,總結如下:

 1.教學效果(思效)

 依托動詞,表演感悟。

 《稚子弄冰》壹詩運用動詞準確地寫出了孩子的天真活潑,無慮。教學時,我讓學生先把詩意弄明白,然後找出詩中孩子的動作“脫、穿、敲”,然後讓學生模仿詩中的孩子進行表演,也來做壹回無慮的“稚子”,大家紛紛行動起來。表演後,我讓學生進行自我和他人評價,通過評價,學生了解到:稚子弄冰也是小心翼翼,倍加珍惜的,壹塊普通的冰,在孩子眼裏是“銀鉦”,是“玉磬”,是“玻璃(古代玉石)”,而剛才同學們的表演沒有把孩子的這份珍惜之情表演出來,甚至還有的學生趁機鬧騰,經過這樣的“抓動詞——表演——評價”,學生真正理解了“稚子”的天真可愛。

 2.教學收獲(思得)

 (1)讀中想象,體會詩的意境。

 體會古詩文的意境,是古詩文教學的目標之壹,但同時也是古詩文教學的難點。在教學《四時田園雜興》時,我引導學生觀察書中的插圖,由畫入境,通過引導學生看體現詩意的畫面,啟發學生展開想象,如詩的第壹、二句圍繞耘田績麻,我啟發想象農民們除了“耘田績麻”在夏忙中還要幹些什麽活,學生會說出很多答案:插秧、收割、犁地、積肥等,想象詩人見此情景會對“村莊兒女”說些什麽,然後同桌互相練習,互相表演,讓學生在想象中體會農民的艱辛,達到較好的效果。

 (2)古詩所描寫的什麽季節,是我們學習古詩、理解古詩的壹個知識點。在教學《村晚》時,我並沒有按照教參上的標準答案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從詩句、詩意中進行推理。學生從“山銜落日”判斷出是傍晚,從“草滿池塘”可以推斷出是夏天,再從“寒漪”推斷出是秋天,最後綜合起來,正是“夏末秋初”,這樣讓夏末秋初更加形象化。

 3.不足之處(思失)

 教學《四時田園雜興》中,我引導學生借註釋,明詩意,悟詩境時,教學策略過於簡單。學生們對詩歌的第四句“也傍桑陰學種瓜”最易理解,也最容易感受孩子的勤勞,但對詩中體現的孩子的天真可愛,學生不容易感受。教學時,我以自己的講解代替了學生的感悟是不可取的。用何種策略引導學生感悟到孩子的天真可愛,應該下功夫琢磨。教學策略的單壹,導致這壹教學環節沒有引領學生紮紮實實地進入詩歌的意境。

 4.改進措施(思改)

 小學生閱讀能力尚在形成階段,要不斷地讓學生總結課堂上所學到的閱讀方法,並指導學生運用這些方法進行“以壹篇帶多篇”閱讀,使之形成能力。古詩中像這樣描寫兒童活潑可愛的詩篇還有很多,應該讓學生運用學到的方法,自己搜集,自己積累,並開展“賽詩”會。這樣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積累這方面知識。

2.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三首教學反思

 《稚子弄冰》是南宋詩人楊萬裏所作的七言絕句。全詩四句,從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為讀者描繪了壹幅稚氣滿紙而又詩意盎然的“脫冰作戲”的場景。《稚子弄冰》的詩句稍難理解壹些,我采用了小組學習的方式,根據註解,讓學生討論、想象,也不難理解其意,同時也感受到了古詩的優美,達到了陶冶情操,提升鑒賞的目的。

3.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三首教學反思

 《四時田園雜興》是這壹單元的詩歌,詩的內容比較淺顯,但是,問題的是字音,要求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系詩的意思確定字音,學習時反復強調。要想很好地體會詩中所要表現的樂趣,就要抓住後兩行體會: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為了落實課標中: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的要求,在大體了解詩意後,我引導孩子想象:小孩子看著大人勞作,也學著大人的樣子在桑陰下種瓜,他們把種瓜當作壹種遊戲,在遊戲中感受樂趣。我們可以想象孩子們學種瓜時會說些什麽,想些什麽?我把這項內容安排成壹個小練筆,讓學生想象詩中後兩句描述的畫面,用壹段文字表達出來,在交流時,有很多同學寫得很精彩,有兒童的動作、神態、心理活動,還有些寫了背景。效果不錯。看來以後這種方法可以經常用,既進行了小練筆,有訓練了想象能力,同時也體會了詩人的情感。可謂“壹舉三得”。

4.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三首教學反思

 《村晚》是南宋詩人雷震創作的壹首七言絕句。這是壹首描寫農村晚景的詩,形象地描繪了壹幅有著四周長滿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紅紅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橫坐在牛背,用短笛隨便地吹奏著不成調的曲子。詩人即景而寫,構成了壹幅饒有生活情趣的農村晚景圖,抒發了詩人對鄉村晚景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5.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三首教學反思

 在《村晚》這首詩的教學中,改變了古詩教學壹味講解、生硬體會詩意的傳統教法,從插圖激趣、讀中自悟、延伸閱讀幾個方面進行教學,力求讓學生從畫中體驗古詩的意境,在個性化朗讀中感悟詩意和情感,很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不僅學得輕松,而且學得快樂,體現了讓學生“樂學”的教學新理念。

  • 上一篇:世界上最古老的牌照是哪年發行的
  • 下一篇:皇後長孫:的“好夫妻好左”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