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都是那些人在收藏青銅器

都是那些人在收藏青銅器

中國古代青銅器源遠流長,絢麗璀燦,有著永恒的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傳世和近年發現的大量青銅器表明,青銅器自身有著壹個完整的發展演變系統。自夏、商、周至秦、漢整個青銅器發展史,大約可以分為十三期:即夏為二裏頭文化期,商、西周、春秋各為早、中、晚三期,戰國分作早期和中、晚二期。秦、漢為青銅器發展史的余輝。

壹、青銅器起源與青銅器時代斷代

1、二裏頭文化期 公元前1900-前1600年

二裏頭文化期得名於河南偃師二裏頭文化遺址的發掘。二裏頭遺址發現了相互疊壓的四個文化層次,發掘了墓葬和宮殿遺址。目前二裏頭發現的青銅器不多,是壹些小工具和兵器矢鏃及戈、戚等,但是發現了青銅禮 器爵,爵的整個數字雖還不足十件,但在鑄造史上極為重要。從鑄造簡單的兵器、工具到鑄造容器,在技術上是壹個飛躍。中國古代青銅器以禮器為主體。青銅禮器是青銅時代的主要征象。二裏頭文化中青銅禮器的發現。表明歷史已進入具有古代中國特色的青銅時代。

2、商代早期 公元前16世紀——前15世紀中葉

相當於商二裏岡文化期。鄭州商城夯土中木炭測定碳14年代為公元前1620年,正合於商湯立國的時期,但是二裏岡文化的下限還不大清楚。二裏岡遺存分上下兩層,上下層青銅器的差別不是屬於風格方面,而是上層比下層的器類有更多的發展。商代早期青銅器在鄭州出土很多,這是由於鄭州商城是商代早期的都邑之故。重要的有二裏岡、白家莊、張寨南街、楊莊,南關外、銘功路、二七路等地的墓葬或窖藏。大體分布在商城的南面和東南角。在城的東北和西面,也有埋青銅器的墓地。在河南北部發現了商代早期青銅器多起。在湖北黃陂盤龍城、安徽嘉山泊崗、江西清江吳城等地也有重要的發現。以上遺址和墓葬中發現的商代早期青銅器,以二裏岡上層的居多。

綜合各地出土的器物,計有:鼎、大鼎、大方鼎、鬲、甗、瓿、簋、爵、管流爵,觚、斝、罍、提梁壺、瓠形提梁壺、中柱盤、盤等,包括了飪食器、酒器和水器等門類。較早的器類比較簡單,但是爵、觚、斝組合的壹套酒器,已普遍出現。二裏岡上層青銅器的器形更為發展,商代青銅禮器的體制業已形成。屬於二裏岡下層的青銅器,器壁普遍很薄,二裏岡上層的青銅器,有的器壁巳相當厚重。

3、商代中期 公元前15世紀中葉—前13世紀

在商二裏岡文化期和殷墟文化期之間,有幾批青銅器出土。這些器物有某種商代早期的特點,然而已有較多的演變;也有某些殷墟時期青銅器特點的肇始。比較典型的是河北地區槁城臺西下層墓葬中出土的壹批青銅器,北京平谷劉家河商代墓葬中出土的青銅器,安徽阜南和肥西地區出土的青銅器。在豫西的靈寶東橋,也有出土。殷墟文化壹期有這類器物發現,如小屯232號墓所出土的壹組青銅器,和小屯331、333號墓等所出土的部分青銅器。但這壹類器物在殷墟發現並不多,而在其它地區有的反而比殷墟的更為典型而精好,現在還找不出像二裏岡或殷墟那樣生產這類青銅器的商代大都邑。盤庚遷殷之前的商都在奄,更早在庇和相,但是在二裏岡期之後,殷墟期之前這批青銅器是客觀存在。由於這類青銅器具有早期至晚期的過渡特點,所以有的將之斷在二裏岡期,有的斷為殷墟文化早期。這類青銅器的分布具有壹定的廣泛性,而其時生產它們的中心又不在殷,因而完全有必要在二裏岡文化期之後,和成熟的殷墟文化期之前,劃出壹個稱之為商代中期的階段。商代中期的上限不易確定,下限約在武丁之前。

這壹時期接近早期的器形有爵、觚、斝等。爵尾雖然與早期相似,但流已放寬,出現的圓體爵是放所未見的。斝在空椎狀足之外,出現了丁字形足,底多向下臌出,平底已較少見。早期雖已出現了寬肩的大口尊,這類器形在此時有較大的發展,像阜南的龍虎尊和獸面紋尊這樣厚重雄偉的造型, 在商代早期是從未出現的。

4、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紀至前11世紀

自武丁至於帝辛。段墟文化的考古分期壹般采用鄒衡的四期說,即第壹期盤庚至小乙,第二期武丁至祖甲,第三期辛至文丁,第四期帝乙帝辛。以後的發現,大體上都沒有越過這個界限。而殷墟的青銅器分期則有張長壽的三期說,即第壹期盤庚至武丁,第二期祖庚至康丁,第三期武乙至帝辛。此外,還有—些其它的說法。

《史記.殷本紀》載盤庚至武丁時較詳,陽甲時,殷衰,盤庚五遷,至小辛復衰,至武丁得到了傅說為相,而後才能使“殷道復興”。所謂殷衰,是指商王對諸侯失去控制力,諸侯不朝,即政治不從屬,經濟上不貢賦,因而國力衰微。而殷墟高度繁榮的青銅文化,必需在武丁的武功文治經營相當時期方能達到,武丁—即位不可能立即出現殷墟青銅文化的高度發展。因此,這個時代,可能是商代中期青銅器和晚期青銅器的交替時期。

二、青銅器的名稱及種類

三、青銅器的仿造、偽造與辨別

偽造青銅器主要是為了牟利,而仿造青銅器則是出於對古代文化的尊重與愛好,或是出於復古以宣揚傳統禮教之目的,所以仿古與偽造二者制作的目的與性質均不同,由此在器物上也表現出某些不同的特點,有必要加以區別。唐代以來各個時期仿古作偽的情況大致可概括為四句話:唐宋為仿,元明是變,清代在改,民國是騙。現將其基本情況概述如下。

1、古代青銅器的仿造

仿造先秦青銅器的歷史約可以追溯至宋代,當時金石學興起,公私皆以收藏商周青銅器為樂事,宋宮廷曾據內府所藏商周青銅禮樂器大量仿造,以為郊廟之用。特別是政和年間,由於徽宗酷喜古物,常命良工仿制新得之古器,故所制尤多(見翟耆年《榴史》)。但南宋之後,銅器常被銷毀鑄幣,宋代仿制古器傳至今日者為數較少。但宋代仿古之風延續至元、明、清時代。元代時詔修諸路府州邑縣之廟宇以供春秋祭祀。元成宗時為此設置了出蠟局(《元史·祭祀誌》),以仿制古祭器。明代的仿造規模甚大,留傳於世者亦較多。明宣德年間,宣宗朱瞻基因見郊壇宗廟及內廷所陳設之鼎彜均非古制,遂生復古之心,於是在宣德三年敕諭工部仿照宋人《考古圖》、《博古圖》諸書所記商周青銅器器形,鑄造仿古銅器,此外亦令仿造內府所藏名窯四款式典雅者鑄銅器 。

2、青銅器器的偽造與辨別

青銅器偽造歷史之概況。

本世紀青銅器辨偽之主要成果。

偽造青銅器之主要類型與辨別。

全文

我今天講課的內容是《中國古代的青銅器》。在正式講這個題目以前,先講講基本的概念性的東西。首先要講壹下青銅和青銅時代。大家知道銅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壹種金屬材料。在開始的時候使用的是紅銅,就是自然銅。這個自然銅由於它的熔點是很高,它這個熔點是1080多度,很不容易熔化。所以在開始的時候,只能是用鍛打的辦法來制造壹些小件的壹些工具、壹些裝飾品。在世界上發現最早的紅銅的器物是土耳其和伊朗,距離現在是9000多年。那個時候人類使用的工具絕大多數還是石器。所以這個時候在考古學上稱為銅石並用時代。經過相當壹段時間的摸索,生產的發展特別是制陶技術的這個發展。因為對陶器來講,燒陶器的溫度可以達到1000度。那麽這樣的話就對熔銅就不困難了。在經過相當時間的摸索,逐漸地就認識到了在銅料當中摻上錫和鉛可以降低它的熔點可以降到八九百度。那麽這樣就很容易了,這樣的話就可以鑄造用它來鑄造更多的工具和武器,鑄造壹些器皿。這樣就被稱為青銅。

在公元前4000年到3000年左右的這個時間,很多地區都已經進入了青銅時代,但這個時候,青銅還不能夠完全代替石器,完全代替石器只有到了鐵器出現以後。所以這個時期呢,就被稱為青銅時代。我們中國目前所發現的青銅器和紅銅器,最早的是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這段時間。發現的壹些地點,從甘肅到山西,到河南,到山東,都有發現。發現的時候,這個階段,就是青銅和紅銅同時就出現了,同時出現了。應該是更早的時候,有個時期使用,很長時間使用紅銅這樣壹個時期。那我們國家呢,這個時期我們考古啊是壹個,是發展得是比西方國家晚了將近100年的時間。隨著最近幾十年的考古學的不斷地深入,不斷地有新的發現,不斷地改變了我們的認識。我們相信壹定會能夠發現,比公元前3000年,更早的這個紅銅,使用紅銅比較多的這樣壹個時期。

下邊再講壹點,總的講壹下中國古代青銅器的特點。中國古代的青銅器有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它廣泛應用於當時貴族生活的方方面面,種類和數量都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對於當時的物質生活和政治生活起了很重大的影響。當時的人們的飲食起居用的這些器物,就是所謂禮器,禮器,青銅的,樂器。壹直到車馬上面的裝飾,建築上的裝飾,到武器。那麽前面講的這些都是維護著當時的等級制度的。那麽武器嘛,就是直接和國家機器、軍隊直接相關的。所以古書上講“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就是“祭祀”,“戎”就是打仗。所以這些呢,“祀”和“戎”,這就和青銅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中國的青銅器在世界文明史上占著重要的地位,這麽樣地廣泛地使用,應該說是少有的。它同當時的生產、科技、藝術這些方方面面,都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各個國家的博物館,凡是收藏有中國文物的都是以青銅為很突出的。那麽美國的弗利爾博物館,英國的不列顛博物館,日本的東京國立博物館,這些都有著相當數量的中國的青銅器,國外也還有的博物館,就是專門收藏中國青銅器的,收藏中國青銅器的。現存的數量可以說是數以萬計,就拿《中國青銅器全集》這壹部書,壹***是16本,它是集中了國內外博物館的,收藏了中國青銅器的精華,壹***16本,就是收藏了2700多件。說到《中國青銅器全集》,我們今天提到的只能提到1%。

下面我想講三個問題。第壹個問題,青銅器是商周時代生產科技和藝術發展水平的集中反映。青銅器是怎麽樣鑄造的呢?鑄造青銅器,首先要用泥巴塑壹個模型,這個泥料怎麽樣。那還很復雜,今天限於時間不講了,然後把它翻成壹個範,要在上面加工,刻花紋,刻銘文,然後再把範合起來進行澆鑄。澆鑄,當然這個範怎麽做,內範外範這都很復雜了。然後進行鑄造,鑄造了以後再進行修整,大體上這麽壹個過程。夏代和商代初期,這個時候就是中國進入青銅時代還不久,鑄造業還不夠發達。我們現在所發現的主要是些扁平的工具、武器,器皿這壹類東西呢只有那麽三四種,發現最多的就是這種東西,叫爵杯,爵是壹種酒器。這個時期的銅器,它的體積壹般都比較小,大概壹般都是十多個厘米到二十多個厘米。器形也比較單純、比較簡單。同樣壹種器,它的器形形狀都差不多,器壁很薄、素面。或者只是裝飾壹點圓點或者圓餅或者是有幾道單線。

到了商代的前期,那麽社會有了很大的發展。那麽在河南的鄭州偃師都發現了當時的都城,相當規模的都城和宮殿的基址。那麽這個時候的鑄銅業也有了顯著的進步,工具和兵器以外,容器這類東西已經發現了有十多種,有做烹飪的東西,做盛食器,酒器、水器。像這個,這是在鄭州壹個窖藏裏邊發現的銅鼎,這個銅鼎已經有1米高了。壹個窖藏裏面發現了還不止壹件銅鼎,好幾件銅鼎,還有些別的東西。這個時期的合範的技術,有了相當的水平。器壁都比較均勻,花紋還是很素樸的。當然它這個當中是有這個壹般地還是有這個獸面紋,花紋都很清晰,但是顯得很粗獷。

到了商代的後期和西周時期,這是中國青銅器的鼎盛時期。這個時期的青銅器,器類齊全、鑄造精細、紋飾華麗。有很多是成套的大件的東西,商代的後期,我們知道都城是在現在的河南的安陽。這個地方,在近代盜掘出土的青銅器是很多。後來又盜掘出土了甲骨文,引起了學者們的註意。所以中國的學術機關的考古發掘,就是1928年從這個地方開始的。而早期被盜的青銅器,那可以說遍布國內外的博物館。國外的壹些博物館有很多大件的東西都是民國初年那個時候出去的。這個時期發現過當時的大型的宮殿,發現過那個時候的王陵,也發現過那個時候的鑄銅的遺址。現在我們發現的最大的這個商代後期的青銅器,就是這件司母戊鼎,收藏在天安門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它的重量是875公斤。這個時候,因為被盜的關系,被盜掘的關系,有很多墓挖了以後,挖了這個時候的王陵,王陵大部分都是空的,剩下的東西很少。

從1928年到1937年,在解放以前,那個當時的這個學術機關做過15次發掘。那個時候發掘的青銅器加在壹起,壹***只有170件,170件東西。而我們在1976年,曾經發掘過壹個墓,叫“婦好墓”,她是壹代商王的壹個妃子。她當時又是壹個武將,可以帶兵打仗,甲骨文裏面有記載,“婦好”。這壹個墓就出了400多件青銅器。這種容器,像鼎這壹類的東西,我剛才講的170多件呢,不算那小東西,就是鼎這些大件的東西出了170件,而這壹個墓就出了210件,壹***加起來有1600多公斤。這是這個墓出的最大件的東西,叫三連甗,它是上面是三個蒸鍋,就是三個屜啊,下面是那個底,底部是個篦子壹樣的東西,這個中間放上水,這樣可以蒸東西。這是另外壹個地方出土的,這個叫簋,是盛這個食品的。這也是婦好墓出土的酒器叫尊,婦好的方尊,這是它出的壹個鳥形的,壹個貓頭鷹形的壹個尊。這個時期鑄造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了,可以說各種門類的東西都已經齊備。它這個時候的花紋,剛才我們看到前期的鄭州發現的它是很單線的那種花紋。這個時期的花紋壹般地來講是比較華麗的,都是三層花紋,怎麽叫三層花紋呢?它是這個突出的這部分。下面還有個底子,底子是什麽?很細的很細的壹種回形的這種紋,我們叫它雲雷紋,這種突起的花紋呢!花紋上面,表面上還有很細的花紋,所以這樣子叫三層花紋。這個時期最流行的獸面紋,這個時期已經有了分鑄的技術了,分鑄是怎麽樣呢?先鑄造壹個器身,然後再把它的零件,鑄的零件,局部再搞壹個模子,像這件東西,那些小東西,就是這樣鑄進去,還有先把那個零件鑄好,然後把它插在那個大件的東西那個範上,然後怎麽把它再鑄接連起來。這個時期不但在它的首都,而在地方上壹些地方也有了相當的發現,就是地方青銅的生產有了相當地發展。

這是在湖南發現的這個象尊,這種鳥獸形的東西發現得很不少,造型是很生動的。這是在北京,北京出的壹個西周墓出的當時的酒器,叫方罍。這是婦好墓的叫方斝,讀做jiā,“家庭”的“家”。這是發現當時的武器嘛,這是當時的鋼盔,這是在山東發現的。這是鉞,這個鉞個很大,大概有這麽30公分長寬,這個斧頭,把腦袋壹下能砍下來是不成問題的。這是在四川廣漢三星堆發現的這個銅人,這個銅人呢,單單這個,不算底座,單單人這壹部分,就壹米七高,加上底座是2米多。西周時期,當時的都城它開始的時候,西周建國以前,就是武王伐紂以前,那是本來是在陜西的扶風、歧山這壹帶,後來呢就到了長安,現在的西安的東南。先是在豐京,後來在鎬京。在這個武王伐紂以後呢,為了鞏固對東方的統治呢,又在洛陽搞了壹個陪都。所以這個西周的這個都城呢是在周原、豐鎬和洛邑這3個地方,這3個地方都是西周銅器的主要的出土地。我們知道周初的時候呢,壹個是分封諸侯,壹個是制禮作樂,把他的這個周天子的子弟封到各個地方。然後由周公制禮作樂,制定當時的壹些典章制度以鞏固他的統治秩序。這個時期青銅器鑄造業是對於商代的壹個繼承和發展,同時又形成了自己的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西周時期很多的青銅器都有著長篇的銘文,早年周原和洛陽出土的銅器,有很多也是流傳到國內外,最近的三五十年,周原這壹個地方出土的青銅器,出土的是最多的。單那有銘文的,據統計就將近400件。在扶風壹個地方,壹個窖藏壹次就出了103件,這103件當中有很多長銘文,重要的銘文。這是西周時期的壹件很大的鼎,這件大鼎高度是壹米二,重量是220多公斤。這是叫壹個大克鼎,西周晚期的,現在收藏在上海博物館,裏面有長篇的銘文。還有個大克鼎,還有小克鼎,小克鼎的銘文比它簡單壹點,壹***有7件。這是在北京琉璃河出土的壹個鬲,叫伯矩鬲。伯矩是個人,這個銅器當中就記載了伯矩這個人怎麽樣受到燕侯的賞識,這件東西陳列在就是琉璃河的那個燕都博物館,這個琉璃河發現的東西就提到。有另外的銅器就提到,周王怎麽樣封召公到燕做燕侯,所以講北京建城多少周年,就是因為琉璃河的考古發現,但是到後來嘛又發現了西周的甲骨。

西周的青銅器在形狀和紋飾上是更加規範化,它具有壹些樸實的風格。這個鳳鳥嘛是很突出,這個可能和這個所謂“鳳鳴歧山”,可能有壹定的關系。除了王室的東西以外,在這個都城以外,在它各地的諸侯國也不斷地有所發現。北京的琉璃河燕國的墓地發現了壹批銅器,特別是在山西曲沃的晉侯墓地,就發現了從西周早中期之間開始,壹***是9組19座墓,若夫妻兩個,兩座墓並列,這麽合葬的,中間有壹個是壹個侯兩個夫人,所以是壹***是9組19座墓。這是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壹件,很大的壹件鬲,這件鬲是鬲當中最大的,它有半米高,將近40斤重。這是周武王時候的壹件銅簋,這個西周的時候呢,這種方座的東西很多,它經常是那種,尾巴卷起來的這種,張著嘴卷起來這種。這是另外壹件簋,上面是鳥,那個鳥呢鳥頭上面還有個垂冠,所以是這個鳳凰壹類的東西。那個妳看兩個耳朵也是鳥,這是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壹件無己其簋,它是西周晚期的。這是簋當中最大的壹件,叫害夫簋,這個字呢讀音是讀做hú,這是西周的周厲王的名字,周厲王的東西。周王親自,屬於他的別的都是,好多都是屬於下面的貴族,屬於周王的東西,有數的幾件,這壹件是他的壹件簋。這壹件是壹件興壺,就是我剛才講的在扶風,壹個窖藏出了103件,這是中間的壹件,妳看這個花紋啊,已經是圖案化了,很樸實的壹種花紋。這種花紋我們叫它波曲文,像波浪壹樣的。這是在天安門歷史博物館的壹件盤,這件盤,它是長度是壹米三,將近壹米四,重量是215公斤,簡直像個洗澡盆似的。這個出土以後,後來在民間流傳,後來重新發現的時候啊,被人當做餵馬的槽子,這就是很有名的壹件東西。這是壹個盤,這個盤,剛才那個盛水,這個盤和我們下面要看的這個叫匜,盤匜這東西是配合著使用的,是怎麽使用呢?貴族在舉行典禮的時候,祭祀的時候,旁邊有3個人伺候他,壹個人手裏捧著盤子,壹個人手裏頭拿著這個匜,匜裏面盛著水,他們要洗洗手,就壹個人給他倒水,壹個人拿盤子把水擎著,旁邊再有人拿手巾給他擦手,這樣使用。

下面再講壹下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這個時候周天子的勢力已經衰微了,列國興起。所以各地在經濟上、政治上都發展起來,青銅鑄造業也有了新的發展。這個時候我們知道,中國是從西周發現了最早的鐵器,是西周晚期,那麽經過壹個春秋,到了戰國的時候,鐵器的使用就越來越多了,隨著鐵器使用的廣泛,中國從戰國時候就進入了鐵器時代,但剛剛開始的這段時間呢,這個青銅器呢,在社會生活當中還占有相當的比重,所以這樣有了鐵器也就導致了壹些新的工藝的出現,而適應著所謂“禮崩樂壞”的這樣壹個局面,青銅器的這種神秘色彩逐漸地也就蛻變為,生動活潑的這樣壹種新的風格,形成了壹個新的技藝的高峰。這個前後在若幹個地方,有過壹大批的發現,在早年,在1925年,在河南新鄭這個地方。就發現過鄭國的國君的大墓,出土了有上百件,大件的東西,在安徽壽縣就發現了,楚王在滅亡前不久的壹座楚王的這個陵墓。僅僅這個安徽省博物館,現在收藏的就有700來件,還有流散的就不算了。特別是湖北隨州的曾侯乙墓,這個墓裏面,大大小小的青銅器就出了有6000多件。有大件的,有壹些很小的包括到箭頭壹***用銅據統計用了有10噸重的銅,就這壹個墓地。它連棺材,棺材外面那個槨啊,架子也是銅架子,銅架子上面再鑲上木頭板。這種禮器,鼎啊什麽,這壹類的禮器,就出了100多件。

我們下面來看,這件呢,這是在山西太原壹個晉國的壹個高級的貴族的壹個墓裏出的,壹個鳥尊。妳看鳥的羽毛都是栩栩如生的。這是剛才我講到那個河南新鄭鄭國的國君的墓出的,這個蓮鶴雙壺,這個壹件在北京,壹件在鄭州。這是還在淅川那個墓出的,淅川墓出的這個銅禁,銅禁是壹個,就等於壹個炕桌,弄個臺子上面放酒器的,這個邊上這個花紋妳看著很細,這是用壹種新的方法,叫做失蠟法來鑄造的,因為這麽細啊,要用那個泥範合範,是沒辦法合範的。它是怎麽?先做個蠟模子,就做出這樣的模子,然後外面搞成泥範,完了銅汁澆灌進去,以後呢,那個蠟就熔化了,就是這樣鑄造出來。過去只知道中國呢出現得比較晚。可能到了開始呢,可能認為是到了唐朝,後來因為雲南的考古發現,把這個年代 提早到,戰國末、西漢初這個時候,因為有了這個墓的發現,這種鑄造方法在中國,在春秋的時候就有了。這種鑄造的方法到現在,還是精密鑄造所采用的方法。這是件吳王夫差劍,這在湖北江陵發現的吳王夫差劍,這個銘文呢是錯金,這種方法如果沒有鐵器,那是很難想像的。它不但錯了銘文,還有些銅器的花紋,也是采取這樣的辦法。這是在洛陽發現的壹件銅鼎。它這個花紋錯進去了金和銀,這個是曾侯乙墓出的壹個尊盤,壹個尊、還有壹個盤。這樣連起來。它這個也是采取失蠟法鑄造的。

大家看這件銅器,它是這種花紋是攻戰的,水陸攻戰的這種花紋,很生動的。這個時期呢,不但壹些銅器的花紋程式化,像這種花紋,它有了壹定的範本,怎麽壹定範本,我們發現在不同地點,不同地方出的,那個圖像是幾乎完全壹樣,它如果沒有壹定的範本是不可能的。像這件,是曾侯乙墓出的壹個大件的銅器,這件銅器呢,它的高度是壹米二六,重量是327公斤。這壹個墓裏邊出了兩件,壹件調到北京的中國歷史博物館了,湖北還留了壹件。這個時期,我剛才講了,這個各地的經濟政治都有相當的發展,所以這個時候呢,各地的青銅器有了不同的風格。我們根據現有的材料可以進行分區,知道這個地區能夠分作幾個地區。它的花紋,這個從器物的形狀到花紋,都有所差別。而這種花紋,它的程式化,它是當時有壹定的印模,它不是壹件壹件地來設計、刻。有壹定的模子,然後把它拍到那個範上去,這樣子。

那麽從西周晚期開始,銅器的銘文也都是像活字壹樣,我們從銅器上可以看出來痕跡。當時是壹個壹個字拍上去的,不是整體這麽寫下來的,這麽刻的,這個應運用是活字最早的這個淵源了,這是第壹個問題。

下面講第二個問題,青銅器的組合是商周禮樂文化的實物例證,商周的禮樂文化的核心是“明貴賤,辨等列” 就貫穿個等級制度。這個商代的青銅器的組合的等級情況,因為目前限於資料的所限,我們還說不太清楚,就像那個婦好墓,那樣完完整整的墓,這樣的墓畢竟還是發現太少。我們知道這個墓,它是大個的方鼎,像司母戊鼎那樣的大個方鼎,出了兩件,壹件大的圓鼎,那是中號的這種鼎出了2組6件。但是別的墓呢?妳現在材料還很難對比,它是很難對比,它是我們還看不出這樣的等級情況是怎麽樣,壹定有壹定的等級,那麽到了西周中期以後,到春秋的時候,這種規範化的組合,就非常明確,就是鼎,是9件鼎配8件簋,當然還再加上別的銅器,7件鼎配6件簋,5件鼎配4件簋, 這都和當時的等級,他的身份有關系。根據有銘文的材料,知道呢,像9件的是諸侯,那麽7件5件的吧,是比他低壹點等級,不但它這些禮器,而且這個編鐘也有壹定的組合關系,組合關系,這個壹般地是只能出壹套,到國君這壹級可以出2套,有編鐘,還有編磬。再有車馬,最高壹等的是有真車真馬,幾輛車幾匹馬,這個中間有個等級問題,沒有真車真馬是把這個車馬的零件,給它摘下來,放在墓裏邊,再低的嘛連零件也沒有,零件也沒有,所以這樣呢,從青銅器我們研究當時的禮制是很重要的這個實物資料。

下面再看,這裏曾侯墓出的這個編鐘,這個編鐘是現在出的件數最多的,這套編鐘,它是鐘連那個鐘架子,我們有好多在博物館看那個陳列,那是復原的。這個它是鐘架子,都是原來的架子,在墓裏邊的那個架子,還擺得好好的。那些零件和那個旁邊那個銅人,這麽托著,銅人連那個掛鉤,這些都是原來的,上面都有銘文,根據這個銘文啊,記載它的部位,部位在什麽地方。這是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藏的壹套西周的編鐘,西周晚期的鐘,西周從西周中期開始,典型的就是八件壹組,從第三件開始是發兩個音,中間敲中間和敲邊上和敲右側,發兩個音。這個時候,西周的鐘是四聲音節。中國壹直到後來的,長期後來的這個民樂,請教他們搞民樂的壹直都是五聲音階。

  • 上一篇:逆光拍照技巧
  • 下一篇: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海難。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