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茶過程中,福建安溪的鐵觀音和臺灣穆卡的鐵觀音,制茶後的繩狀外觀和烘焙程度不同,在茶湯表現上也各有特色,尤其是在浸泡方法上。現在要點如下:
安溪鐵觀音:
在制茶過程中,安溪茶不像臺灣穆卡的鐵觀音那樣被“揉捏”過。茶葉外觀層次分明,安溪產的鐵觀音也會稍加烘焙。說到香港茶樓或者出口產品,會通過焙茶來改變鐵觀音的茶韻。所以要想泡到安溪鐵觀音的清香或者鐵觀音的“官韻”,還必須考慮烘焙的程度。
要表現出茶香的特點,宜用燒成溫度高的朱陶罐。壺形外觀宜扁而圓,不宜選擇高檔直壺。這是為了讓繩狀的安溪鐵觀音茶葉充分浸泡在水湯裏,順利釋放鐵觀音的茶韻和花香!
為什麽不用高鍋?我的經驗是,如果妳不能把茶倒到不漏為止,那麽高壺裏剩下的茶就會釋放出茶單寧,在妳倒下壹杯茶的時候就會造成苦澀的窘境。
我想喝鐵觀音的人都能接受丹寧濃郁,咖啡因綿長的韻味。但是過度浸泡帶來的苦澀是很難接受的!
扁壺,很容易讓索狀的安溪鐵觀音舒服的裝在裏面,不會有壓力和擁擠。有了好的壺形,茶就會愉快的釋放全身的香氣,也會把所有的韻都散盡!
以上適用於鐵觀音,淡淡焙香。如果遇到烤的適中的鐵觀音,如何避免「焦味」?
選擇燒結溫度低的茶壺。如果遇到老鐵觀音,泡茶的時候記得把茶壺裝滿茶葉,趕緊出來,以免釋放焦味!
焙火中的鐵觀音韻,高密度放茶,快速品茶,可以在短時間內擠出來,就像壹杯意大利濃咖啡的感覺:入口很濃,喉間很甜。
想做出香氣濃郁的烘焙安溪鐵觀音茶,壺型不限,但要適量。
茶的量怎麽樣?將茶葉放入壺中,以六分飽為準,且由於茶葉烘焙後破碎,註意不要堵在出水口,快速沖壹下,才能得到真正的滋味!
每種茶在壺中的滯留時間不宜過長,連續沖泡四五次後結束。這種品茶方法壹般都是行家品茶。浸泡壹次後,連續沖泡四五次。將茶湯放在茶海中,然後慢慢分給愛茶的人分享。也叫“浸精”法。
這是壹種“萃取”精華浸泡法,特點是壹次泡完茶,不留余味。
想研究茶藝的人,可以拿起鐵觀音茶渣經萃取浸泡後,仔細研究:如果茶葉本身比較軟,沒有用焙火焙走,只留下壹個“死骨”,說明焙茶師是用心慢慢“燉”的(用文火焙茶),而不是試圖用焙火掩蓋劣質茶葉,相當於把茶葉焙幹了,只留下壹股炭味,不是好茶。
兩岸開放前,市場上有四兩包大陸茶。這種茶包常與劣質茶混淆,茶葉烘烤碳化以掩人耳目。品茶師只能喝壹壺燒過的有炭味的茶。烘焙茶,蘊含了烘焙茶葉的藝術,原本是為了烘焙後長期存放,卻成了改造低檔茶葉的罪魁禍首。
安溪鐵觀音,在香港或者東南亞的茶樓賣的,運輸保存都很難保留鐵觀音原有的香味,有自己烤火的味道!
但是,要想在焙火中泡出真正的滋味,在焙茶後有壹種特殊的“焙味”,壹定要精心選擇茶具,註水量,掌握倒茶時間!
如果將烤好的茶葉放在瓷缸裏,經過氧化淡化火味後,自然會產生水果的酸味。這時候如果能處理得當,用果酸滋潤,用新鮮空氣甘甜。如果沖泡時更換磚制的壺,壺體內吸收幹味的可能性會增加,給茶湯帶來柔和、爽滑的感覺。
焙火是為了延長茶葉的壽命。如何區分烘焙力和茶葉好壞?檢查茶底是軟的還是硬的。檢驗泡茶者是否做出了真正的焙火味道,只要猛聞茶湯,如果長時間有“炭味”,則為劣質。等到喝完茶湯,杯底出現酸酸的果香,就是好品!如果燒炭留下的灰燼氣味撲鼻,這是對茶興趣的喪失。
懂得欣賞烤茶味道的人,可以從烤茶的味道中學習。
“烘焙”出的是真味,要泡出真味,才知道鐵觀音的真味!要做出真正的味道,首先要放適量的茶葉。
穆卡鐵觀音:
安溪和穆卡的鐵觀音數量明顯不同。茶葉的數量實際上是與制茶設備的大小成互動關系的。由於穆卡鐵觀音揉撚造成的茶形緊結,放茶時要給她留壹個舒展的空間,讓她充分散發茶的真香!
所以在木柵欄裏選壺泡鐵觀音,宜寬不宜窄。我的經驗是:圓鍋比方鍋好,高鍋比平鍋好;燒結溫度要高,同時吸水性強的泥料更好,朱砂和紫砂都好。這種壺保溫性好,壺裏的茶湯不容易涼下來,所以水要適中,不宜長時間浸泡。而且朱泥導電性強,要把握好倒茶湯的時機。切記:第壹口茶湯倒掉後,壹定要把鍋底剩余的茶湯倒掉,以免鐵觀音茶堿釋放出來,影響茶湯的甜味,陷入咬舌頭、紮牙齦的困境!
對於茶農來說,公平馬克杯,在三克中浸泡三分鐘,是獲得真正味道的最佳方式。如果妳現在喝的好,回去泡壹壺會更好喝。其實這種說法值得商榷。臺灣省穆卡鐵觀音茶卷曲的外形,加上文火烘焙的特點,如果沒有優秀適中的泡茶空間,會“碾壓”湯味,讓好茶失去特色,甚至白白浪費鐵觀音的“官韻”,換來壹口“慘”!同時,水是關鍵。只用家裏不過濾的自來水,強大的茶人很難扭轉劣勢!
所以很難做出好的木柵欄鐵觀音,也不能拿著壹個通則走遍天下。比如有人說鐵觀音可以在95攝氏度沖泡,放置10-20秒。這個說法壹定要明確它選擇的茶壺的形狀。水用在哪裏?還有怎麽燒水?
我的經驗是,用100攝氏度的開水泡茶是最正確的,尤其是鐵觀音茶,只有高溫才能放出來!關鍵是同時要掌握好適量的茶葉,壹般要低於烏龍茶的用量,並減少浸泡時間,加快倒茶湯的時間!
總之,要註意安溪鐵觀音的焙炒程度,然後增減茶葉量。壺要平,高溫燒結,才能泡出“官韻”;但要減少茶葉的用量,用圓壺來擴寬壺身,給葉底留出空間,倒茶時間要比安溪鐵觀音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