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州滴水張莊村
鄉村旅遊合作社依托滴水張莊、山東最大跨度的張莊渡槽、青州黃巢洞、反溝村、滴水觀音山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打造集觀光休閑、度假娛樂、民宿餐飲、商住購物於壹體的東滴水張莊特色小鎮,以特色小鎮帶動當地經濟和相關行業的飛速提升,促進鄉村產業轉型,改善鄉村環境,增加農村收入,推動新農村建設。
2、青州博物館
青州博物館是全國唯壹壹座縣級壹級博物館,館藏文物達三萬余件, 國家珍貴文物就有壹千多件,其中館藏明代趙秉忠的殿試卷、東漢“宜子孫”玉璧、戰國玉人、龍興寺遺址佛教造像,既是鎮館之寶,在全國也絕無僅有。
擴展資料
青州地質地貌:
青州市地處魯中山區沂山山脈北麓和魯北平原洽接地帶,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西南部為石灰巖山區,是魯中南臺隆的壹部分。
地下水為巖溶裂隙水,最高點青崖頂海拔954.3米,最低點在何官鎮張高村北,海拔16.2米,西南部群山叠翠,東北部沃野平川。地貌類型主要有低山丘陵、河谷階地、山前平原三種類型,由南到北依次排列。
低山丘陵:約占青州市總面積的52.6%,有石質山嶺、低山嶺坡、近山階地三種微地貌類型。主要分布在西南石灰巖低山地區,海拔高度多在60米以上。
河谷階地:主要分布在大小河流兩側,包括河灘高地、河漫灘和河谷梯田三種微地貌類型,約占青州市總面積的8.9%。
青州古城的主要景點
有北門大街、東門大街、偶園街、北營街、南營街、昭德街等10000多米明清古街道,有青州博物館、三賢祠、李清照紀念館、萬年橋、宋城、偶園、衡王府牌坊、青州府貢院、府衙門、府文廟、真教寺、清真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培真書院、南門、魁星樓、歐陽修山齋、李清故居等120多處景點,還有上百處老字號等,較為全面地展示了古青州傳統的市井風情和社會習俗。 阜財門,也叫南門,是青州南陽城的南大門。
青州南陽古城始建於北魏時期,金元明清為府署所在。初為土城,磚城建於洪武三年,城墻高12米,厚6米,長13華裏零108步,***有城垛口1777個,有海晏、岱宗、阜財、瞻辰四座城門,各類衙署、廟宇、書院、名人故居遍布其中,為名副其實的“山東第壹府城”。 偶園,位於青州古城偶園街中段東側,原稱“馮家花園”,原先為衡王府東花園,距今歷史已有500多年,後來成為清代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馮溥告老還鄉後的住所。馮氏是青州歷史上特別是明清之際的名門望族,自始祖馮裕開始,世代為官清廉耿直,詩書文脈代代傳承。
馮溥,字孔博,又字易齋,青州人,順治三年進士,歷任庶吉士,編修,宏文院侍講學士,吏部右侍郎,刑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等職。馮溥學識淵博,生性剛正不阿,深得康熙帝的重用,康熙皇帝稱其為“輔弼重臣”,並贊揚他“端敏通達”、“勤勞素著”。馮溥秉性耿直,敢於直諫,向皇帝提出過許多治國安民之策,為百姓作了很多好事。
馮溥在京城時,曾得元人之萬柳園,園內因遍植柳樹而得名。康熙二十壹年,七十四歲的馮溥告老還鄉。馮溥在京有萬柳園,偶園之得名,取“無獨有偶”之意,故名“偶園”。清史稿說此園是康熙帝所賜,研究者根據馮氏研究者考證,實際上在馮溥致仕之前就已經購得此園。
它北面與古樸寬大的馮氏宗祠,樓臺參差的馮宅連為壹體,互相襯托,實際上是壹組宅第、宗祠、園林相結合的三位壹體古代建築群體,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仍保持完好。這個花園因為是衡王的東花園,因此,布局和規模都跟皇宮內的禦花園相仿,尤其是園內的假山,構思巧妙、手法高超。其藝術構思與疊石風格技巧與中南海瀛臺完全壹致。園林專家推斷,青州偶園,是明朝中國造園名家張南元的後代-張然的作品。
園內四株明朝的桂花,三株明代迎春花,四百年來花香依舊;園內 “福、壽、康、寧”四大奇石,彌足珍貴,當時就有“壹兩石頭壹兩銀”之說,更有園內假山堆砌,精巧別致,小橋流水,古柏參天。 青州市博物館是全國唯壹壹座縣級壹級博物館,館藏文物達三萬余件, 國家珍貴文物就有壹千多件,其中館藏明代趙秉忠的殿試卷、東漢“宜子孫”玉璧、戰國玉人、龍興寺遺址佛教造像,既是鎮館之寶,在全國也絕無僅有。
博物館分為十二個展廳,分別為:青州簡史陳列廳(分史前——1840年、1840年——1949年兩個展廳)、陶瓷陳列廳、龍興寺佛教造像群陳列廳、龍興寺佛教造像精品廳、古代書畫藝術廳、銅鏡陳列廳、石刻雕塑陳列廳、石刻碑碣陳列廳、玉器陳列廳、青銅塑像陳列廳、革命文物陳列廳和古錢幣陳列廳。陳列展覽堅持精品化、專題化的原則,突出青州特色,集科學性、藝術性、觀賞性於壹體,雅俗***賞。 上古時代,我國華夏族建國於黃河中下遊地區,以為自己居住的地方居於天下之正中,是中原地區,就把國家的名字叫做“中國”,而把它周圍的地方稱為“四方”。古人以“九”代指多數。據史書記載,大禹治水的時候將“中國”劃分為“九州”,以表示中原地區的遼闊。司馬遷在《史記》裏說“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後來人們就用“九州”代指中國。清代詩人龔自珍《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民歌“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等也是用“九州”代指中國。
“九州”是中國古代中原地區九個行政區域的名稱。“九州”的名稱,說法不大壹樣,壹般都采取《尚書·禹貢篇》的說法,認為“九州”是指:冀州、豫州、雍州、揚州、兗州、徐州、梁州、青州、荊州。 “青州風格”佛教藝術的真正形成與發展應該是在北朝時期。發現的大量的佛教造像均屬這壹時期,特別是南齊至北齊末的這段時間。青州境內的龍興寺(06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廣福寺、興國寺等遺址上發現了這壹時期大量的石雕彩繪佛教造像。這些造像分為帶蓮瓣形背屏的高浮雕造像和圓雕造像兩種形式。
帶蓮瓣形背屏的造像,顧名思義,造像背連蓮瓣狀背屏,多以壹鋪三身形式出現。三身造像中間主尊多為佛像,兩側各有壹脅侍菩薩。背屏下部主尊兩側雕飾舞動的雙龍,口銜蓮花、蓮葉、蓮蕾,托起二脅侍菩薩。背屏上部正中多為壹單層側面塔。塔上的覆缽很突出,覆缽上立剎桿、環相輪。在北魏晚期的壹些造像上出現了手托日月的天神。若將組成背屏的這些要素分開來看,在我國其他地方的石窟或單體造像上都能找到。例如單層覆缽塔,在新疆、山西、河北等地的石窟中都曾出現;龍銜蓮花的造型在河南出土的造像上也曾出現。但將這些要素以壹種固定的形式組合在壹起的,唯有青州造像。
背屏式造像上體現的“青州風格”流行於北魏晚期至東魏,北齊後期,這種風格的造像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自東魏晚期起,壹種有別於褒衣博帶式服飾的佛教造像逐漸興起,高齊立國發展尤速。”我國著名考古學家、佛教考古的開創者宿白曾在《青州龍興寺窖藏所出佛像的幾個問題——青州城與龍興寺之三》壹文中所指的這種薄衣透體的佛像體現的是青州風格的另壹個方面。這種風格的佛像,肉髻微凸,雙目低垂,體態修長、健美,肩寬而平,胸部微微隆起,小腹略突,細腰,服飾輕薄,緊貼身體,是“曹衣出水”的很好的再現。菩薩像在體態的表現上也是如此。這種表現的“青州風格”主要流行於北齊時期。 王曾,青州益都(今山東青州)人,字孝先。生於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卒於宋仁宗景佑五年(1038)。宋真宗鹹平五年(1002)壬寅科狀元。
王曾少年孤苦,善為文辭,曾詠梅花詩:“未須料理和羹事,且向百花頭上開。”又言:“平生誌不在溫飽。”鹹平中(998—1003)取解試、省試、殿試皆第壹,成為科舉史上連中“三元”的狀元。 王曾為北宋第27名狀元。科舉制度推行1300多年中,聯捷三元者僅見17人,王曾占有壹席之地,值得青州人驕傲和自豪。中狀元後,王曾以將作監丞通判濟州。不久,奉詔入京,召試學士院,為著作郎,值史館。景德初(1004),知制誥,真宗大建玉清昭應宮,王曾力陳五害以勸諫,真宗命王曾判大理寺,遷翰林學士,知審刑院,對其甚為敬重。
王曾以右諫議大夫為參知政事後,因受宰相王欽若排擠,罷為尚書禮部侍郎,出知應天府,徙天雄軍後,復參知政事。真宗賀崩,王曾輔佐十壹歲的仁宗即位,堅持劉太後只能代理國政。當時王曾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院大學士。王欽若病逝,王曾以門下侍郎兼戶部尚書為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玉清昭應宮發生火災後,劉太後借機將王曾貶知青州,以彰德軍節度使復知天雄軍。期間,百姓樂其政,畫其像而生祠之。劉太後病故,仁宗親政,任命王曾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河南府。景佑元年(1034),為樞密使。二年,拜右仆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封沂國公。後因不容呂夷簡專斷,同被罷相,以左仆射,資政殿大學士判鄆州,死於任上享年六十壹歲。贈侍中,謚文正。 趙秉忠之父趙禧,為人正直,在他當縣吏時,有個指揮蒙冤下獄,趙禧查清事實為其伸冤,這個指揮獲釋後感恩圖報,非要將女兒送給趙禧為箕帚妾。趙禧搖手說:“此名家女,使不得。”指揮硬是要趙禧答應,趙禧連聲道:“使不得,使不得。”力辭不受。官至禮部侍郎。
趙秉忠勤奮好學,少負奇才。萬歷二十五年(1597),鄉試中舉。翌年,廷對以文筆流暢,文章秀美,切中時弊而奪魁,時年25歲。他在策對之中,壹方面指陳時弊,主張改革,同時又對皇上大加奉承,溢美之辭隨處可見。萬歷皇帝閱後十分欣賞,在卷首朱批“第壹甲第壹名”六個大字。
據載,趙秉忠在應舉之初並不走運,當年參加縣考時,就因為有考生被查出在鞋內藏有挾帶,害得他被考官逼令脫光鞋襪,赤腳站在冰天雪地中聽候檢查。
趙秉忠登第後授翰林院修撰。萬歷三十三年(1605)為會試同考官,取中後為抗清名將的孫承宗。萬歷四十年(1612),趙秉忠又出任江南鄉試主考官,所錄張瑋、姚希孟、周順昌後來都成為壹代名臣。趙秉忠也因取士得人而倍受後人稱道。在充經筵講官時,啟沃甚多。曾上疏請加建文皇帝廟號,歷遷侍讀學士、禮部侍郎,掌詹事府,晉禮部尚書。天啟三年(1623),趙秉忠因不滿魏忠賢弄權,辭官歸鄉。天啟五年(1625)又被魏忠賢削籍為民。天啟六年(1626),又因劉鐘英案被削官奪俸,終至憤懣氣郁而死,享年53歲。
趙秉忠豐儀秀偉,論議剴切,敷講闕廷,多見嘉賞。崇禎初年,朝廷鏟除魏黨,趙秉忠得復原官,追贈加太子太保銜,按大臣之禮厚葬。
著有《■陽集》、《江西輿地圖說》等。
趙秉忠貴為尚書,可正史無傳。但在明代只有他的殿試狀元卷被完好的保存下來,而且他的《狀元卷》也是我國科舉制度壹千三百余年惟壹得以保全的原件。其冊頁、紙本封底、封面全綾裝裱。卷長3.3米,寬38厘米,***計2460個字,以館閣體小楷書寫。正文***十九折,每折六行,朱筆斷讀,典型的八股文。1983年由他的第十三代孫趙煥彬,將其捐獻給國家,使我們今天有幸目睹其“狀元卷”的風采。這件珍貴的國家壹級文物,保存在山東省青州博物館內。 鐘羽正(1554—1637),字淑濂,號龍淵,明末大臣,益都(今青州)鐘家莊人。自幼勤奮好學,1580年(萬歷八年),進士及第。官至工部尚書。
鐘羽正26歲出任滑縣知縣;此縣“素稱繁劇”。鐘羽正廣到任,即著手處理積案,“斷決如流、三日而畢”。鐘羽正接著又清丈農田,整頓賦稅。魏南有600余頃農田經常被淹而賦稅照收,鐘羽正親臨現場查清上報,請求免稅、獲免十分之七。當時全國勘實田畝,地方官多以增地為功。滑縣多丈出土地100余頃,但鐘羽正卻不以此請功邀賞,而是用多出土地稅額來抵補荒年所欠賦稅。兩河地區有壹疑案,牽累甚重,十年不決。兩河官員呈請轉托羽正處理,審訊時觀者如堵,他談笑摘發,不多時就結案,眾皆貼服。 山東省益都縣(今青州市)人,生於1898年。18歲齊魯大學肄業,後轉入燕京大學。宋裴卿創辦實業的歷史,可以說是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縮影。
1921年,他從美國考察工商業之後回到山東,決心發展民族工業,走實業救國之路。1926年,宋裴卿派其弟宋宇涵赴美專攻毛紡織技術。為安全著想,宋裴卿選定天津租界設廠,其原料、煤電均有充足供應,另有水陸交通運輸之利,以招股方式組建股份有限公司,***籌集資金23萬元,其中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以其子名義入股5萬元,其部下20師師長孫桐萱以其夫人名義入股5萬元,其余為自籌款。1932年4月15日成立了“東亞毛呢紡織有限公司”,宋裴卿任總經理,趙子貞、宋宇涵任副理。為了稱雄東亞,在工業界壹展抱負,宋裴卿決定進口設備並采用澳洲毛條,以紡出高質量的毛線,從而實現他實業救國的理想。
“九壹八”事變以後,中國人民抗日情緒高漲,各界群眾紛紛抵制日貨。面對中國市場上洋貨充斥的現狀,宋裴卿決心創造國內生產的國貨名牌,與洋貨競爭。經反復研究,決定以響亮的“抵羊”二字為自己產品的商標,隱含“抵洋” 之意。時任實業部長的孔祥熙,對國貨“抵羊”毛線予以免稅。獲得免稅後,宋裴卿在宣傳上大力投入,廣造輿論,使“抵羊”毛線家喻戶曉,全國聞名,銷路大增。
1935年4月,宋裴卿在商戰中打敗競爭對手後,籌建新廠。為安全起見,他把廠址安排在英租界內,地點在登百敦道(現雲南路),***40畝地,1936年新廠全部竣工,設備齊全,機器先進,使“東亞”成為天津民族工業中的佼佼者。
“東亞”的成功,是與宋裴卿獨到的經營管理分不開的。他在全盤繼承其父的管理經驗基礎上,又吸收了歐美企業先進的管理經驗,創造出了自己的既有封建因素,又有資本主義特點的管理辦法。1937年“七七 ”事變後,“東亞”在夾縫中掙紮了8年,多次陷於困境。雖然最後總算生存下來了,但到1948年,“東亞”已是奄奄壹息了。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軍管會派工作組進駐“東亞”,幫助“東亞”盡快恢復生產。天津解放不久,劉少奇同誌來天津視察時,曾到“東亞”公司參觀,又找宋裴卿談了壹次話,鼓勵他發展生產。1950年,宋裴卿由於對黨的政策不理解,懷有疑慮,去香港未歸,後去了南美的阿根廷 。1956年因生活拮據,心情郁悶而客死異邦。
青州有什麽好玩的地方景點推薦
青州古城旅遊區位於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青州。它包括青州古城、雲門山和博物館。是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壹體,融城市與景觀於壹體的文化旅遊區。 是國內外青州古城中少有的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城。大量的府衙建築遺存、遍布古街的牌坊、120多條明清古街巷和眾多傳統民居蔚為壯觀。有龍勝餅、金城大藥房等400多家老字號、特色店鋪,青州傳統名吃100多種,延續著海岱大都市的繁華。世界上最早的弦樂器——青州推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州回族花塔、滿族八角鼓等70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訴說著青州古城獨特的地域文化。 青州古城歷史脈絡清晰,城市建設格局完整,並完整保存了原貌。漢、回、滿等民族和2萬多原住民延續著古老青州的傳統文脈。擁有800年歷史的昭德古街,2009年被列為首批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壹。真覺寺是中國現存的三座元代真覺寺之壹。始建於宋代萬年橋,千年來保存完好。三賢祠、歸來堂等記載了範仲淹、富弼、歐陽修、李清照等眾多歷史名人與青州古城的不解之緣。這裏有800位學者,12位頂尖學者,這在中國是不多見的。北賈偉四協撰寫了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壹——《齊民舒窈》。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中有許多涉及青州古城;數百座古建築,如清真寺、天主教堂、基督教堂、魁星塔、三官廟等。突出宗教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和建築文化並存的青州古城文化。 古城:青州古城是壹座罕見的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城,是壹座山水城市。大量的府衙建築遺存、遍布古街的牌坊、120多條明清古街巷和眾多傳統民居蔚為壯觀。有龍勝餅、金城大藥房等400多家老字號、特色店鋪,青州傳統名吃100多種,延續著海岱大都市的繁華。世界上最早的弦樂器——青州推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州回族花塔、滿族八角鼓等70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訴說著青州古城獨特的地域文化。 駱駝風景區: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地質公園。有雲門、駝山、龍潭湖、甲子文化園、龔凡亭、甌元等六大景區,包括雲門祈福長壽、駝山拜佛、鳳凰聞道、龍潭瀑布、東夷朝宗、明城懷古、雲塔禪悅、柏林野趣、甌元尋幽、三仙清風等,努力打造“人文之旅、生態之旅、休閑之旅”。 雲門山明代摩崖石刻“壽”字高7.5米,寬3.7米。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摩崖石刻,被譽為“世界最高壽”。有中國東部最大、最完整的佛教石窟造像,刻於南北朝,***有900多尊。“青州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山體雕像,重疊九座小山,面長2600米。 博物館:博物館是全國唯壹的縣級綜合性國家壹級博物館,館藏文物4萬余件,國家壹級文物142件。龍興寺現有佛教造像400余尊,被列為1996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世紀中國百大考古新發現之壹。其鮮明的“青州風格”改寫了東方藝術的歷史。該博物館收藏的東漢“孫壹子”玉器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玉器。趙第壹卷是明代及明代以前唯壹的宮廷考試狀元卷,填補了我國明代宮廷檔案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