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端午節起源於中國。關於端午節的起源,中國學術界有多種解釋,普通人比較熟悉的是“紀念屈原的節日”。今天的端午節似乎只有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畫面在電視上閃現。依稀記得小時候端午節有趣多了。縫香囊、掛菖蒲和艾草、吃鹹鴨蛋和翻書似乎還有許多其他傳統活動。可惜這些習俗塵封太久了。
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陰歷連同節氣和許多節日就傳到了朝鮮半島和日本等周邊國家。韓國書籍在解釋這些文化時,往往會指出“它們是中國、日本、韓國等國所擁有的”,而大多數韓國人都知道這些文化的發源地是中國。端午節也是如此。韓國江陵市龍舟節文化院的網站上也特別註明“龍舟節是中日韓三國共有的節日”,還詳細介紹了朝鮮、中國和日本的不同端午節習俗。但韓國人認為,韓國江陵的“龍舟節”有自己的原創文化內容,保存韓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很高,這是他們將“江陵端午祭”申請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依據。
在古代,韓國人習慣把端午節和春節、寒食、中秋節壹起作為四個最重要的節日。中國的傳統習俗傳到韓國,韓國人也在這壹天用艾草、菖蒲等植物辟邪,並開展壹些體育活動。在朝鮮半島北部,當天氣完全暖和時,人們只是想舒展壹下肌肉,參加壹些娛樂活動,所以端午節在這些地方更熱鬧。
韓語中“祭祀”和“節日”的意思不同,相當於英語中的festival,指慶祝活動。在江陵村的傳統文化中,有壹個持續50多天的端午節慶祝活動,從3月20日持續到農歷五月初六。活動的目的是祭祀當地的山神和城隍,祈求風調雨順。活動內容是融合了儒家文化、民間信仰、民間藝術和各種傳統體育活動的“傳統文化大雜燴”。為了迎接端午節,這裏的人們在農歷三月二十日開始釀酒,四月初壹開始祭神。之後女巫(韓)會進行類似“跳神”的活動。4月14日,當地官員、樂師和巫師(漢族)組成60多人的隊伍,騎馬到山神廟朝拜,村民緊隨其後。女巫(韓)會把神請到壹棵樹上,人們會把樹砍下來帶回村子供奉在廟裏。神被請回來後,地方官、鄉紳首先按照儒家傳統祭拜。然後村裏最信任的沈晗(奶奶)開始主持壹場熱鬧非凡的祭拜活動。伴隨著鄉村喧鬧的打擊樂,他們又壹次以“跳神”的造型進行了祭神活動,吸引了全村人觀看。5月的第壹天,端午節達到高潮後,他們還會組成遊行隊伍,穿行於村莊的大街小巷,沿途進行祭祀活動。這時,村民們也參加了慶祝活動,摔跤、蕩秋千,就像壹場村民運動會。另壹個重要的節目是在空地上圍成壹圈觀看官員和奴隸表演的假面舞。官奴是當地最卑微的人之壹。他們戴上面具,像其他身份的人壹樣跳舞。起初,這種舞蹈是為了取悅神靈,祈求保佑,但後來,舞蹈故事中出現了許多對上層階級的諷刺,成為下層階級發泄怨恨的渠道。這種“官奴面具舞”也被韓國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五月的第六天,人們把神送回山裏。這壹次,神、官、民、奴共同參與的“端午慶典”落下帷幕。
中韓文化之爭
“江陵端午祭”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消息傳到中國,很多人誤以為韓國申請“端午祭”作為韓國人創造的傳統節日是不可接受的。最近筆者進行了大量的采訪,研究人們對韓國的看法。很多年輕人都表示,端午節事件是他們厭倦韓國的重要原因之壹。但當他們明白了“端午節”和“龍舟節”的區別後,很多人表示既然有這樣的區別,韓國的做法也無可厚非。大多數受訪者認為,中國不應該為此指責韓國人,而應該反思自己,學習韓國重視傳統文化的做法。
2005年底,中國還開始了全國範圍的文化遺產調查和登記,並將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文化遺產日”。筆者采訪的受訪者都認為這是中國的壹種進步,而這種進步的原因也可能是“江陵端午祭”給了我們壹個教訓。
然而,中國開始重視傳統文化的消息在韓國媒體上引起了又壹波騷動。壹些韓國報紙謹慎地猜測,如果中國通過將所有傳統節日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來報復韓國,韓國國民可能很難接受。如果這場“傳統文化戰爭”打響,將成為影響中韓關系的棘手問題。
文化交流本來就是美談,文化親和力本該讓我們感覺更親近。然而,壹個“獨創性和專利權”的問題突然橫在了中韓之間。文化不同於物質產品,它總是在傳承和傳播的過程中流動,流向不同的環境會發生相應的變化。特別是中國的許多傳統文化,千百年來流入韓國、日本等地,各個國家甚至同壹個國家的不同地區,在繼承這些文化的時候都進行了改造和發揮。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哪個國家能證明自己的原始文化,那麽我們就沒有理由在它申請“專利”的時候不承認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審查世界文化遺產時有“原創性”的標準。筆者采訪發現,大部分受訪者都認同這個原則,而韓國人的這種態度,對於那些預言“中韓文化戰爭”的韓國人來說,可能是出乎意料的。另外,既然是幾個國家的文化,為什麽不作為同壹個國家的主人繼續傳承、交流、發展呢?
如果這樣想的話,重要的是兩國人民對上述原則達成* * *的認識,相互理解和包容,才能解決中韓之間的“傳統文化的本源之爭”。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未必容易。聽說今年的“江陵端午祭”邀請了中國的學者參加,以促進我們的相互了解。這樣的努力對中韓關系非常有利,可惜我們做得還不夠。有了“端午節”的教訓,希望我們的文化交流之路越走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