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骨碟音樂:刻骨銘心的浪漫

骨碟音樂:刻骨銘心的浪漫

上個月,我遇到了我的二哥。他說他手頭有3萬多張黑膠唱片,想做壹個展覽。突然,我想起了骨碟音樂,於是興致勃勃地和他聊了起來。

二哥更註重黑膠本身的音樂質感和收藏演奏帶來的樂趣。在我看來,這兩種承載媒體骨子裏都刻著浪漫。

其實骨碟之所以出現,是因為上世紀50年代,蘇聯禁止所有人接觸西方音樂、爵士、搖滾,甚至禁止人們制作自己的唱片。

那是壹個“蘇維埃的明星只能是斯大林,壹切文藝作品都要為政治服務”的時代。西方的搖滾樂和爵士樂都被認為是反蘇的,國內的壹些音樂也被定義為低級文化的非法宣傳品。

“壹般來說,鼓勵年輕人聚在壹起跳舞和沈溺於不計後果的激情的音樂是被禁止的。

但是,把音樂當成生活必需品的人,又怎麽能抗拒呢?自然,他們會用各種方式獲取音樂。

第壹個反抗的聲音來自聖彼得堡。音樂愛好者魯斯蘭·布加斯洛夫斯基(Ruslan Bugaslovsky)模仿德國的電話錄音機,獨立開發了壹臺錄制cam-的粗糙機器。他把刻好的碟片交給朋友在街上賣,自稱地下音樂品牌金狗幫。

誰是發明骨盤的第壹人無從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這與當時蘇聯和東歐的早期嬉皮士活動(官方稱為punk |Stilyagi)有很大關系。在嬉皮士運動的影響下,新潮粉絲、地下電臺、知識精英達成了壹種模糊的默契。

由於任何塑料材料都可以作為刻盤的原料,所以很多年輕人為了讓自己的錢包更大,就把目光放在了醫院的x光片上。前蘇聯規定醫院必須焚燒過期壹年的x光片,這些x光片是潛在的火源。因此,這些x光片非常便宜,可以用糖果和伏特加大量購買。

這些印著各種骨頭的照片自然不會引起政府的註意。人們像制作黑膠壹樣把音樂印在x光片上,還可以卷起來藏在袖子裏,也方便交易。

“就像現在的毒品交易壹樣,賣碟的壹般都是在巷子裏,廢棄的樓房裏交易,從肋骨和袖口拿出壹疊唱片。這是貓王,這是比爾·哈利。妳想要哪壹個?”

這種黑膠唱片只能以每分鐘78轉的速度播放,音樂只有壹面,音質很差。

區分每首歌的方法是商家用記號筆在上面寫下歌名,經常會出現曲名不對應的情況。但是對於幾乎聽不到音樂的蘇聯人來說,這些都可以忽略。

在蘇聯時代,骨碟只是曇花壹現,只是眾多地下出版物中的壹種。通俗地說,這是壹個被迅速消費的蘇俄地下自媒體,寄生在非官方的傳播網絡中。

是當之無愧的地下聽王。廉價易得的碟片資源和無限的復制可能性造就了骨碟的瘋狂普及。於是很自然的,1958,骨碟被正式列為非法出版物,很多傳播骨碟的人也被以各種罪名送進了監獄和勞改營。

想象這樣壹個場景:

半夜,壹群預謀好的泰迪男孩翻墻進入醫院,偷走了數十張x光片,影射人體各種結構...

阿飛悄悄來到有母盤的人面前,拿走刻錄機,然後焦急地等待加工成品...

在莫斯科地鐵的黑暗角落,在列寧格勒大街的僻靜角落,壹群人正在胡同裏發信號,然後交易...

帶著香煙和風衣的人們環顧四周,避開警察...

他們拿出壹個骨制的盤子,為買主仔細檢查...

甲殼蟲、約翰·科爾特蘭、滾石、大衛·鮑依的歌在地下室,在門窗緊鎖的筒狀建築裏,緩緩響起...

煙頭隨處可見,煙霧繚繞,伏特加酒瓶在每個人手裏旋轉,不時有望風的人沖進來...

這是50年代末的蘇聯東歐,當時骨盤如日中天。

這是蘇聯的海盜電臺。

骨碟的影響持續了20年左右,即使面臨牢獄之災,也沒有少了投身於這項事業的年輕人。即使是出獄的人,出來第壹件事就是重操舊業,哪怕是兩次進宮。

這些年輕人對改變社會制度不感興趣,也不想聽政府認可的簡單宏大的音樂。他們只是想還自己選擇音樂的權利。

“有壹次和表哥上街賣碟片,壹群人過來看貨。我們去了壹個廢棄的建築準備交易。對方突然拿出壹把刀對我們說:要麽把藏在肋骨裏的光盤給我們,要麽我們就把刀插進妳的肋骨裏。”

“我現在還保留著壹些當年發現的高質量骨瓣。我把它們保護得很好,可以放在唱機上。雖然比不上現在的唱片,但那微弱的旋律能讓我想起我的青春,人們為聽音樂會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對爵士樂、流行音樂和搖滾樂的強烈需求永遠不會停止。雖然傳播骨盤的處罰很有政治性,但是骨盤傳播本身甚至可能不算是違背權威,而僅僅是出於純粹的荷爾蒙需求。

普通的、普遍的、簡單的享受感,不摻雜任何政治元素:人們只是需要音樂,需要釋放音樂。人們的大量復制和傳播不是為了集會,而是為了跳舞。很多時候,聚會遠比演講精彩。

再者,人們想聽美國搖滾樂,不是因為熱愛美國,支持資本主義,而是真的想趕上潮流,成為最時尚的年輕人。保持冷靜,遠離政治。

時至今日,骨盤早已退出歷史舞臺,但人們依然把它作為社會和歷史的標點,作為個人記憶的標點,去還原和品味當時的苦與樂。

人體結構的傳輸呈現和音樂的多媒體重構完美統壹在軟碟上。音質不佳中的節拍,就像那個時代陰影下的蘇聯公民,扭扭捏捏,不屈不撓。

骨碟本質上只是壹個音樂產品,但它記錄的不僅僅是被指責為頹廢的爵士和搖滾,更是壹種社會形態的縮影。

在政治生活成為壹種常態後,有些人在高壓狀態下自然會忽略政治語境的存在,過得更像生活,有壹種“超生”感和現實感——超現實主義。

如果沒有官方的壓力,蘇聯和東歐的先鋒派音樂、音樂家和樂迷可能不會成為壹個歷史文化符號。然而,恰恰是這種額外的刺激,讓音樂突然變成了壹種時髦的“文化毒品”,而骨盤就是土著的註射劑。

直到1984,蘇聯對墻外音樂的審查還在繼續。蘇聯文化部公布了壹份被禁樂隊名單:德佩什·莫德涉嫌不關心政治,麥當娜涉嫌色情,邁克爾·傑克遜涉嫌恐怖,馬達黑德涉嫌道德敗壞,平克·弗洛伊德涉嫌反對蘇聯外交政策,還有金屬樂隊,奧茲·奧斯朋,王子……...

或許只是史前時代的聽覺體驗,又或許只是冷戰壓抑被動的產物。但顯然,那時候,妳要為自己選擇的音樂付出很多,多到妳無法想象。

某種程度上,這可以算是壹個關於“付出”和“交換”的故事,帶有壹種我們從未經歷過的熱血與沖動,不羈與放縱。

而且這不是另類的浪漫。

希望在展會落下的時候,我能開拓出壹小塊區域,有機會回到那個血腥的年代,體驗壹下蘇聯的海盜電臺。所以,如果妳有骨碟音樂或者相關的故事,請告訴我。

部分內容參考:

  • 上一篇:風景主題作文
  • 下一篇:魅藍3s評價:699元手機不應該有他。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