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是壹座沙漠藝術博物館。它的建築、音樂和繪畫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啟發了壹代又壹代的學者和畫家。
也許妳不知道,莫高窟只是甘肅洞穴群的冰山壹角。
在這個啞鈴形的省份,東西綿延1600多公裏,麥積山石窟和莫高窟遙遙相望,甘肅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二。
在它們之間,散布著190多個洞穴群,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處,國家重點文物13處,省級文物11處,串起壹條閃亮的銀河。
寂靜的窯洞,看長河落日,大漠孤煙,也收藏文化中國,千年歷史。
01
四戰之地的精神寄托
甘肅是中國的甘肅。如果把視野擴大到整個中國,或許能看得更清楚。
中國的三大自然區劃——東部季風區、西北幹旱區和青藏高寒區都在甘肅交匯。就氣候區劃而言,中國覆蓋面積最廣的四個溫度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和青藏高原垂直溫度帶——甘肅都沒有。
豐富的氣候帶來豐富的文化。青藏高原的遊牧文化,內蒙古高原的遊牧文化,黃土高原的農耕文化,塔裏木盆地的沙漠綠洲文化,多元文化在這裏交匯。
壹方水土養壹方人。在甘肅,這句話還得換個說法:四面水土養四面人。甘肅省西端的河西走廊不僅是壹條絲綢之路,也是中國區域文化的十字路口。
這樣的土地註定不得安寧。
當祁連山山上的融雪澆灌著草原和綠洲,絲綢之路貿易的發展給沿途人民帶來繁榮和財富的同時,也隱藏著危險和焦慮。欲望,征服,屠殺,復仇...兩千多年來,各種勢力相互角力,在這片狹長的土地上蠢蠢欲動。
財富總是會引發戰爭,而戰爭會帶來無盡的痛苦。對於渴望和平的人來說,如果沒有強大的政治力量來保障和平,那麽宗教信仰可能是最好的精神解藥。佛教真正大規模進入中國的時候,恰逢中原王朝壹統天下的帝王時代結束。
如何抵抗戰爭的痛苦和命運的無常?甘肅給的藥是石窟。
絲綢之路的商隊中,出現了西域和天竺的僧人。他們謹慎無畏,就像釋迦牟尼壹樣,把開悟的世界帶給了更多的人。人們懷著敬畏和信仰,跟隨僧侶的腳步,用錘子和鎬在陡峭的祁連山壁上挖洞穴。
在北梁王曇無讖的支持下,曇曜和他的弟子們挖掘了天臺山石窟。五梁時期,敦煌莫高窟、張掖曼覺山石窟、馬蹄石窟、金塔石窟也相繼發掘。這些河西早期石窟被蘇白先生命名為“涼州模式”。
在混亂的北方,藝術的傳播經常被權力挾持。
曇曜和他的工匠們,在天臺山開創了涼州模式,然後向內遷移,留下了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兩大世界文化遺產。繞了半圈,涼州模式終於回到了甘肅,創造了佛教石窟的又壹座高峰——麥積山石窟。
西晉末年時光荏苒,天下分崩離析,中原多有殺戮。晉朝冠南,文化偏江南。是河西,為中原保留了重要的儒家文化火種。
郭鶴、郭俊、劉芳三代師生,在張掖馬蹄山腳下的宋林秋谷講學,傳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知識。
與河西其他士人共同組成“河西學派”,後反哺中原,奠定了北魏隋唐儒學的基礎。“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是我國文化史上的偉大事業之壹”(陳寅恪語)。
學習之後,郭俊和他的弟子們挖掘洞穴作為避難所和教學教室。甘肅石窟,在亂世裏,呵護著脆弱的中原文化和學術,不斷燃燒。
02
山河為障,人才多彩的石窟傳說
如果僅從地質角度來看,被山河阻隔的甘肅,也註定成就了壹個獨特的石窟傳奇。
甘肅是壹個被地殼運動擠壓出來的省份。
甘肅南部是龍崎憐山脈,地質時期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作用下不斷隆起。高聳的青藏高原阻擋了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從而形成了甘肅北側的沙漠和廣闊的戈壁。
在崇山峻嶺和大漠之間,擠出壹條狹窄而獨特的通道,這就是創造了絲綢之路傳奇的河西走廊。
佛教向東傳播的必經之路,山巒起伏,石窟的誕生似乎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不,這還不夠。最重要的是:丹霞地貌。這是甘肅的壹塊金字招牌。
丹霞地貌作為甘肅的主要地貌之壹,豐富了甘肅的大部分洞穴。
甘肅丹霞地貌由於流水的下切和側向侵蝕,容易造成重力崩塌,形成陡峭的崖壁,成為開鑿石窟的理想場所。丹霞巖表面易氧化,呈深紫色或肉紅色調,為石窟佛像增添了神秘肅穆的色彩。
即使在甘肅,丹霞地貌也不壹樣。構成丹霞地貌的砂巖、砂礫巖和礫巖,其致密性和均勻性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大地和山脈配方。在這長長的走廊裏,還有地質造山帶來的不壹樣的禮物。
陡峭的懸崖、孤峰石壁、峽谷和洞穴等。,不僅賦予了這片西部邊疆的土地各種各樣的外觀,而且還提供了壹個理想的雕刻洞穴和雕像的天然場所。而來自南亞的佛教石窟雕塑藝術,也在這片神奇的自然之地展現出了不壹樣的藝術氣質。
在郭俊和他的弟子們的錘打下,堅硬粗糙的礫巖被打碎了,這是張掖祁連山最常見的地質組成,壹直延伸到隴南地區。
金塔寺石窟、距馬蹄石窟不遠的千佛寺石窟、隴南麥積山石窟也在礫巖中開鑿。
巨大的晝夜溫差,以及強烈的太陽輻射,使得地面和山體裸露的巖石在反復不均勻的熱脹冷縮中逐漸瓦解。當風來的時候,它很容易帶走很多碎片。風吹不走,留下碎石。
礫巖堅硬粗糙,不適合精雕細刻。這類石窟多采用“石胎泥塑”的表現手法。
再往東,到甘肅隴東地區,許多山脈變得密集而緊湊。石窟遇到砂巖結構。砂巖結構比較致密均勻,適合精雕細刻,所以龍洞石窟和炳靈寺石窟采用石雕工藝。
敦煌不在丹霞地貌上,然而莫高窟選在接近丹霞地貌的侵蝕谷崖,成巖作用差的半膠結礫石層。
由於巖石看似堅硬卻不堅硬,看似稀疏,既不適合精雕細刻,也不適合“石胎泥塑”等技法,聰明的僧人采用了壁畫和彩塑的藝術形式,成就了另壹種極致之美。
或黃沙之下,或山林深谷中,或平地拔起,或巨石成像。壹代又壹代的僧人和工匠,都是善男信女,因地制宜的雕刻山體,留下了供後人膜拜和仰望的神龕。
03
石窟的命運,大國的興衰
今天,當我們參觀莫高窟,經過王的道陵塔時,難免有所感觸。在中國歷史上,他只是壹個無名小卒。他盡全力保護文物,死後卻被不明真相的文人曲解,甚至釘在恥辱柱上。
當然,敦煌文物的流失不應該歸咎於任何壹個人,這是歷史對整個中國的嘲諷。我們繼續向歷史深處搜索,石窟的命運其實與國運不謀而合。
張騫“掏空西域”後,寧靜的土地隨著商旅變得越來越熱鬧。
西晉謝幕了,妳唱完我就出現。在中國北方,壹場持續了300多年的史無前例的混亂開始了。北方宗族紛紛南遷、西遷,中原文化在河西走廊與佛教相遇,在亂世中相互汲取營養。這壹時期,在荒山野嶺中開鑿的壹個又壹個小石窟,成了人們精神上的“世外桃源”。
在皇室的加持下,佛教在北魏初期再度興盛。到隋朝統壹南北,唐朝鼎盛時,絲綢之路成為世界上最繁華的貿易路線,甘肅石窟也迎來了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
石窟越來越寬,佛像越來越大。僅莫高窟壹處,隋唐時期就開鑿了300多個石窟。
安史之亂成為石窟興衰的轉折點,以中原文化為根基,強盛了幾千年的中國驟然衰落。到了宋或明,以敦煌文化為代表的河西走廊和西域就被留了下來。
即使在元清時期,武裝力量強大,也無法在經濟上重振絲綢之路昔日的繁榮。大型石窟修建越來越少,到了明清時期,只有壹些小規模的修繕。
當西方文物大盜蜂擁而至的時候,軟弱的清末民國政府連保護幾卷儒家經典的力量都組織不起來。
強大的國力導致絲綢之路的繁榮。
當我們把目光拉回這片土地時,甘肅石窟的創作,經歷了晉代、隋唐、宋、遼、夏、金、元、明、清,是壹次跨越數千年的跋涉。
中國壹千多年的歷史,來源於中原文明的輝煌,在這片土地上反復進退。但是,以千年為單位的石窟文化是不會輕易被打敗的。
當今國力強盛,壹帶壹路計劃的發展給處於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位置的甘肅帶來了諸多機遇和挑戰。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西北這片土地,站在深深的洞穴前,閱讀著中國幾千年來積澱的文明。
歷史沒有忘記這片土地。
我們再次踏上了這次石窟之旅,看到了這些洞穿石背的雕塑和繪畫,讀到了那些先人留下的蛛絲馬跡,這是我們對幾千年前的文人畫家,對大唐,對絲綢之路最強烈的回應。
-結束-
編輯整理文工團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