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中國的母親河,若把祖國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雞,黃河就是雄雞心臟的動脈,它見證了中華民族偉大的發展歷史。黃河長達6300千米,流域面積將近752443平方公裏,與上千條支流和溪川相連,猶如無數的毛細血管,源源不斷地為祖國大地輸送著活力與生機。 黃河(2張)黃河流經9個省區,在中國北方蜿蜒流動。從高空俯瞰,它非常像壹個巨大的“幾”字,又隱隱的像是我們民族那獨壹無二的圖騰----龍。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約古宗列曲是黃河的正源,源頭位於青海巴顏喀拉山脈的雅拉達澤峰,幹流長度4675千米,平均流量1774.5 立方米/秒,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註入渤海。上、中遊分界點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河口鎮,中、下遊分界點是河南省的舊孟津。黃河的入海口河寬1500米,壹般為500米,較窄處只有50米,水深壹般為2.6米,有的地方的深度只有1.2米~1.6米旅遊資源
充滿活力的上遊河段--這壹河段號稱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其中從龍羊峽至青銅峽河段,川峽相間,河床比降大,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規劃利用落差超過1200米,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占全河的近50%。平均年發電量近600億千瓦時。 溫柔纏綿的寧蒙河段--黃河在這裏平靜地流淌,灌溉著兩岸的農田,造福當地的人民。因而有“天下黃河富寧夏”,“黃河百害,唯富壹套”的說法。寧夏銀川附近的土地平坦,面積廣闊,利用黃河水進行自流引灌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這裏物產豐富,名貴中藥枸杞和銀川大米品質優良,有“塞北江南”之美稱。(枸杞照片)內蒙古河套平原十分幹旱,在其西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這裏“無水是荒漠,有水成綠洲”。黃河水給這裏的工農業生產創造了極好的條件。 勇往直前的中遊河段--陜晉峽谷,黃河在這裏劈開萬仞山,勢如破竹,形成了黃河上最長的壹段連續峽谷河段。在這壹河段有以下兩個著名的地方: 1.壺口瀑布--黃河在這裏以雷霆萬鈞之勢,奔騰過來,咆哮而去,壺口瀑布既是黃河的象征,更是中華民族不懼艱險,勇於開拓,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風在吼,馬在嘯,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這雄壯的歌聲唱出了黃河的風采,更唱出了中華民族的戰無不勝,奮發圖強的英雄氣概。(歌詞選至《黃河大合唱》) 2.龍門--流傳“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就源於此。這裏水流湍急,相傳鯉魚如果能跳過龍門就可成龍。這個傳說表達了人們對付出艱苦努力後到達理想境界的美好願望,也激勵著中華兒女頑強拼搏,奮鬥不息。這裏相傳是大禹治水所鑿開的壹條峽口,因而又稱禹門口。
黃河小浪底
黃河小浪底風景旅遊區,洛陽市以北40公裏的孟津縣,是洛陽人民政府與國家旅遊管理局聯合開發的壹個大型工程。是河南省"三點壹線"旅遊的重要景點。 總面積1262平方公裏(其中水面296平方公裏),峽谷河流為主要特色,體現黃河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的大型山嶽湖泊型風景區。風景區內的小浪底大壩、進水塔群等大型水工建築是中華民族治黃史上的壯舉,是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景區內柏崖山、黃鹿山、紅崖山、始祖山、荊紫山、黛眉山山色清秀,人文景觀薈萃,八裏胡同峽、龍鳳峽、孤山峽峽谷幽深,號稱“黃河三峽”,296平方公裏的廣闊水域中湖汊河巷密布縱橫、島嶼半島星羅棋布、豪華遊船穿梭如織,有“北方千島湖”、“中原北戴河”的美譽,是黃河上開展觀光度假休閑旅遊的最佳場所。 河洛文化是小浪底風景區黃河歷史文化的代表。位於小浪底大壩下遊15公裏處。河洛文化景區由漢光武帝陵、龍馬負圖寺、王鐸故居等景點組成。王鐸故居收藏有王鐸書法代表作品《擬山園帖》石刻90幀,綜合展示了王鐸書法藝術。龍馬負圖寺又名“伏羲廟”,是中華人文之祖、人根之祖伏羲氏的祭祀地,更是河洛文化源頭,每年吸引著大批遊客前來尋根問祖。 鄭州黃河遊覽區 位於鄭州西北30公裏處。南依巍巍嶽山,北臨滔滔黃河。雄渾壯美的大河風光,源遠流長的文化景觀,以及地上“懸河”的起點、黃土高原的終點、黃河中下遊的分界線等壹系列獨特的地理特征、使這裏成為融觀光遊覽、科學研究、弘揚華夏文化、科普教育為壹體的大河型省級風景名勝區,成為國家旅遊專線――黃河之旅的龍頭。在已經建成並對外開放的五龍峰、嶽山寺、駱駝嶺景區近40處景點內,分布著“炎黃二帝”、“哺育”、“大禹”、“戰馬嘶鳴”、“黃河兒女”等塑像,黃河碑林。
編輯本段相關資料
150萬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現今山西省黃河邊的芮城縣境內出現,其後,100萬年前的藍田猿人和30萬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黃河岸邊取魚狩獵,生活繁衍,繼續為黃河文明的誕生默默耕耘。 7萬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萬年前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晚期智人,奏響了古老黃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細石器文化遺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3700~2700年的青銅器文化遺址和出現於公元前770年的鐵器文化遺址等幾乎遍布黃河流域。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的發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創造發明了人工取火技術、原始畜牧業和原始農業,他們拉開了黃河文明發展的序幕。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壹代天驕成吉思汗,這些帝王統領著中華民族把古代黃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頂峰。火藥、指南針、造紙、印刷術,唐詩、宋詞、元曲是黃河文明中閃閃發光的瑰寶,發明創造和科學成就不僅推動了中國的發展,而且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全人類的進步。 壹、我國第二長河 黃河,我國第二長河,壹條5464公裏長的大河,在中國北方蜿蜒流動。從高空俯瞰,它恰似壹個巨大的“幾”字,又隱隱就是我們民族那獨壹無二的圖騰----龍。 二、黃河的表征 它不僅僅是壹條大河。黃河,黃土地,黃帝,黃皮膚以及傳說中的中國龍,這壹切黃色表征,把這條流經中華心臟地區的濁流升華為聖河。《漢書·溝洫誌》就把黃河尊為百川之首:“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黃河為宗。” 三、黃土風成說 在久遠的地質年代,在亞洲內陸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驟冷驟 熱的嚴酷環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內陸盛行的西北氣流, 經年累月地把它們吹向東方,粗砂落於蒙古高原,最細膩的粉末隨風飄落到今天甘肅、陜西、山西、青海、寧夏、河南6省。千百萬年的搬運堆積,終於形成了壹個北起長城,南至秦嶺,西抵日月山,東達太行山的黃土高原。 四、深厚廣闊的黃土層 這是壹片無與倫比的黃土,它的面積廣達41萬平方公裏,黃土覆蓋厚度壹般在100米以上。而隴東、陜西、晉西等地,黃土深達100到200米,蘭州地區更厚達300米以上。黃土高原每年流失表土22億噸,其中大部分進入了黃河河道。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園 植物學家們研究發現,雖然黃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豐沛,但養分的淋溶損失也較少,非常適合楊樹、樺樹、櫟樹、油松、雲杉和酸 棗、黃荊條等生長。那時繁茂的植被,涵養著壹個溫暖多雨的伊甸園。今天山西、陜西、甘肅、寧夏等省份,分布著大片原始森林。地處中 原的河南省簡稱為“豫”,顯示在倉頡造字的時代,它仍是大象出沒之地。 六、遠古時代文明的啟蒙 在160多萬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類活動遺址中,人們找到了被火燒過的動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萬年前的陜西藍田人類遺址中,人們找到了多處碳末堆積。 從那以後,藍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黃河的臂灣裏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黃土地上出現了以半坡文明為代表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們的祖先,就在這樣壹片綠野間狩獵采集,度過了華夏文明的金色童年。 七、歷史記述改造自然的功績 這裏確實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這裏也難免最早被受了文明之火。上古傳說,神農氏曾教民稼穡。耐人尋味的是,神農就是炎帝,也就 是火神,他所傳授的實際上是焚林墾殖。《孟子》中記載了三皇五帝燒山林的“功績”:“當堯之時...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谷不登,禽獸逼人...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 在《詩經》中,我們聽到了先民們砍伐時的吟唱:“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漪。”“伐木叮叮,鳥鳴嚶嚶。” 八、揭河底 日前,黃河小北幹流(山西和陜西河段)山西河津段大、小石嘴區間出現了百年奇觀“揭河底”,河底的淤積物如同地毯壹樣被水流卷起。 “揭河底”現象是黃河上獨有的壹種泥沙運動規律,主要發生在黃河小北幹流的龍門及支流渭河河段,其表現是當高含沙的洪峰通過時,短期內河床遭受劇烈的沖刷,將河底的成塊、成片的淤積物像地毯壹樣卷起,然後被水流沖散帶走。這樣強烈的沖刷,在幾小時至幾十小時內能將該段河床沖深幾米至十幾米。因為“揭河底”現象形成條件比較特殊,“揭河底”被稱為黃河百年奇觀。 據獲悉,黃河上壹次出現“揭河底”還是在1977年7月6日。此次“揭河底”自7月5日8時10分開始,壹直持續到8時40分,其間,在河津河段小石嘴改建工程1號丁壩段,伴隨著洶湧的水聲,先後掀起高約1米、長約7-9米左右的兩塊大的掀起物,1號至5號丁壩間還有壹些小的掀起物。 7月初,黃河中遊吳堡-龍門區間支流普降暴雨,洪水挾帶大量泥沙洶湧而下。7月4日晚,位於河津上首的龍門水文站洪峰流量達4600立方米每秒,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700多公斤,從而具備了局部“揭河底”現象的形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