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黑水沃土,海東盛國-黑龍江省博物館館藏18件珍寶

黑水沃土,海東盛國-黑龍江省博物館館藏18件珍寶

黑龍江是中國最北端以及陸地最東端的省級行政區,地跨 黑龍江 、 烏蘇裏江 、 松花江 、 綏芬河 四大水系,是亞洲與太平洋地區陸路通往俄羅斯和歐洲大陸的重要通道。黑龍江作為行政區域名稱始於清代,在之前的漫長歲月裏有挹婁人、夫余人、鮮卑人、勿吉人和靺鞨人等生活於此,創造出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

黑龍江省博物館 位於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 ,始建於1906年,為原 俄羅斯 商場舊址,為 國家 壹級保護建築。 現有各類藏品62萬余件,其中國家壹級品12754件,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以下就對黑龍江省博物館館藏的18件珍寶進行盤點。

黑龍江省嘉蔭龍骨山盛名遠播還是源於100多年前的壹次偶然發現,6500萬年前曾是恐龍生活的樂園,是我國最早並經科學紀錄的恐龍化石發現地而蜚聲海內外。嘉蔭縣龍骨山這次發掘是我國建國以來時間最長、規模最大、收獲最多的壹次恐龍發掘,恐龍的首次發掘對我省乃至全國的恐龍研究有著極深遠的意義和不可替代性,曾被評為黑龍江省建國以來十大重要考古發現。黑龍江省博物館展出的這具黑龍江滿洲龍是生活在6500萬年前,已經滅絕了的爬行動物。因為它的嘴巴扁闊和鴨子的嘴十分相似,所以為我們稱它為鴨嘴龍。1902年出土於黑龍江省伊春市,現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這具黑龍江滿洲龍化石是產自中國的第壹具恐龍化石。飄落異鄉,幾度易名,身世離奇,在我國恐龍發現和研究史中占有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我館唯壹幸存的壹具恐龍化石骨架,享有“神州第壹龍”的美譽。

松花江猛獁象屬長鼻目,真象類,它是猛獁象家族中個體最大的壹類。猛獁象生活在歐洲、亞洲和北美洲的寒冷地區,時代為更新世晚期,它在地球上曾繁盛壹時,到距今約l萬年前的全新世滅絕。1973年3月,黑龍江省肇源縣三站鄉松花江中遊北岸的壹級階地上,發現了這具完整的猛獁象化石。1973年黑龍江省肇源縣三站鄉松花江中遊北岸出土,現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這具猛獁象身高3.33米,體長5.45米,門齒長2.05米,臼齒顯示出它是壹只老象,專家們根據這頭古象的骨骼特征,同時也是為紀念它的出土地——古松花江畔,最後定名為“松花江猛獁象”,這是中國發現的第壹具完整猛獁象化石。

披毛犀又名長毛犀牛,是壹種已滅絕的古動物,生活在更新世晚期,是由更新世早期的腔齒犀屬,經更新世中期的燕山犀逐漸發展來,屬於奇蹄目犀科雙角犀亞科。它們的體型與現代非洲犀牛近似。廣泛分布在歐亞大陸的北部,世界上多個地區都發現有它的身影。披毛犀是壹種全身披滿長毛的犀牛,與現代犀牛顯著不同的是全身長滿類似青藏牦牛的濃密的長毛,亦有壹層厚厚的毛皮及脂肪,用來在寒冷的環境保持溫暖。1956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鋼廠出土,現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這具披毛犀化石是在1956年的富拉爾基鋼廠基建施工中,距地表9米多的淤泥質沙層中發現的,整個骨架同屬於壹個個體,完整程度接近100%,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是我國最早發現的最完整的披毛犀骨 架,是我館的鎮館之寶,被定為壹級標本。

此器通長25厘米、寬5.8厘米,其形制如壹片兩頭尖的桂葉,故名桂葉形石器。該石器為周身琢,中間厚,兩側薄,形制對稱,厚薄均勻,邊刃加工制作鋒利,是鑲嵌在骨刀梗上的石片石器,屬刮削器壹類。從對饒河小南山遺址的研究以及石器本身的完整無缺來推斷,這件石器是當時這壹地區新石器時代首領人物墓葬中的隨葬品,屬黑龍江東部地區新石器文化。1965年采集於黑龍江省饒河縣小南山,現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此器物制作精美,形制獨特,堪為精品,我省發現的細石器中個體最大的壹件。

黑龍江省寧安縣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出土。該印為青銅質,銅片鑲成,印紐扁平,中穿壹個圓孔,呈橋狀 。通高4.3厘米、邊長5.25厘米X5.3厘米、厚1.4厘米、柄高2.9厘米。印面略呈正方形,印文為漢字篆刻“天門軍之印”;印背楷書“天門軍之印”,印文筆畫細挺有力,圓潤活潑。印文凸起,筆畫之間形成0.9厘米的溝槽。 歷史 文獻對唐朝職官制度有較為詳細的記述,但不見天門軍之設。遼金兩朝亦無天門軍之制,歷年出土的遼金銅印亦無此種形制。這方銅印在渤海上京遺址出土,渤海仿唐制建立了壹整套政治、軍事制度。《舊唐書?文宗本紀》記載:“大和六年十二月,內養王宗禹渤海使回,言渤海置左右神策軍,左右三軍壹百二十司,畫圖以進。”雖然此處將渤海建置與唐中央政府的神策軍相混淆,但至少表明渤海設有同類的禁兵組織。1960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縣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出土,現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這枚天門軍印出自上京皇城內,可作為研究渤海設有與唐朝中央禁軍類似的軍事組織的重要線索,是國內現存唯壹的壹方渤海印,具有很高的 歷史 研究價值。

這套舍利函壹***4件,函體為素面,呈長方形,函蓋呈圓弧狀梯形凸起,自外而內依次為銅函、銀函、金函,層層縮小,相互套合。其中,銅函兩件,壹件長14.5厘米、寬8.8厘米、高8.0厘米,壹件長13.0厘米、寬5.3厘米、高6.6厘米;銀函壹件,長9.2厘米、寬5.6厘米、高5.0厘米;金函壹件,長8.3厘米、寬5.3厘米、高4.2厘米。舍利函中屬銀函造型最精巧,其頂部蓋上刻有“祥雲”,象征“凈天”,四壁上的“天王”形象腳踏“二怪”,勇武有力,視為“辟邪”。此外,銀函裏還裝有桃形銀瓶。1997年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渤海上京宮城遺址出土,現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這套舍利函保存完好,造型結構和唐代舍利函風格相似,是渤海信奉佛教的實證,更是研究渤海宗教與中原文化關系不可多得的資料。

這件金佛像高5厘米,重49.3克,造像上身穿半披式袈裟,左手提凈水瓶,整體形象端莊恬靜,極具神韻。以往唐代造像袈裟的樣式,大多是自然敞開下垂的,因此佛像的胸部和腹部多是袒露的,而這尊造像全身的服飾穿戴齊整,這在唐代造佛像中並不多見。1988年在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上京龍泉府遺址出土,現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此像整體形象端莊恬靜,極具神韻,堪與盛唐時期最精美的雕塑像媲美,是目前在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內發現的唯壹壹尊純金佛造像,具有極為重要的 歷史 研究價值。

龍是華夏先民創造的壹種獨特的動物形象,自八千年前紅山文化中龍的圖案出現起,其形象便因不同時期的 社會 生產力水平、思想文化及審美意識的影響,不斷變化與完善著。到唐宋時期,龍的形象中鳳眼、鹿角、蛇身、獸肢、鷹爪及流暢的體型基本確定下來,而廣為後世效仿保留至今。這件銅坐龍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禦用器物。龍呈蹲坐式,龍首微揚,張口似吟嘯,肩微前弓,前左腿翹起,其爪飛踏瑞雲,瑞雲與後腿相連,前右腿略向前方直立,爪與地面相連,龍尾上翅向外卷曲,龍首、肩部和四肢飾有卷鬣,威武雄姿,亦動亦靜,浩氣凜然。在龍的前右腿、尾部及瑞雲處有以雙向分開的扁錠殘跡,當時與它物相連接固定而鑄。1956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白城金上京會寧府遺址出土,現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此銅龍為黃銅質鑄造而成,集龍、麒麟、獅、犬形象和特點於壹身,設計構想及雕塑水平高超,可謂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堪稱金源文化的代表,是中華民族多民族、多地域、多文明的壹種文化的融合和發展,是黑龍江省省內最具分量的國寶級文物,國寶級文物。

魚紋鏡在宋金時大量出現,而以雙魚環繞為主要圖案的金代雙魚紋銅鏡最為研究者所稱道,雙魚紋鏡為金代銅鏡中數量最多、最富特色的代表銅鏡類型,其藝術成就代表了金代銅鏡較高的藝術水平和境界。有人認為“魚”與“余”諧音,表達了人們希望生活富足、連年有余的美好願望,或者表明他們希望借用“鯉魚跳龍門”來表達升官發達的願望。有人認為女真青銅鏡上的魚紋可能與女真族信仰薩滿教有關,代表了薩滿教的宗教信仰。此銅鏡重12.4公斤,直徑43厘米,是國內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最重的銅鏡。1964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新華鄉出土,現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這件鯉魚紋銅鏡是女真族貴族女性生活中的寵愛之物,銅鏡上鯉魚的形象活靈活現,線條細膩,可謂巧奪天工,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不僅向人們展示了中國古代女真族人生活的生動畫面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也展示了他們精巧的藝術構思和審美情趣,是國內迄今發現的最大最重的銅鏡,也被稱為“銅鏡之王”,國寶級文物。

此鏡鏡背圖案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是壹幅以山水畫為背景的人物故事畫面,在山腳下以為頭戴席帽,身穿布襖的農夫手持鋤頭正在田間耕作,畫面左側是枝葉茂盛的大樹,樹下是兩位身著長袍的官員正指著土地說著什麽,這壹圖案表現的是中國金代官員參加春耕時的場景。據史書記載,每年的正月元日,皇帝都會與眾位大臣拿著農具到田間耕作,象征新的壹年從農事開始,皇帝親自下地耕作,各級官員更是不敢懈怠,他們與農民壹起在田間勞作,銅鏡上的圖案表現的正是官員們春耕的圖景,它還表達了壹年之計在於春的寓意。銅鏡背面下半部分的圖案為壹對雌雄鯉魚正在河水中相互追逐、嬉戲,他們張嘴鼓腮,展鰭擺尾,掀起朵朵浪花。1975年黑龍江省綏化市綏棱縣金代貴族墓出土,現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此鏡保存完好,鏡面光亮,呈銀白色,球狀鈕,做工十分精致,正面銅鏡采用寫實與誇張相結合的藝術手法,構圖雖然復雜,但布局合理,工藝精湛,堪稱中國金代銅鏡的佳作,是我國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金代銅鏡,這在傳世的中國古代銅鏡中十分罕見,為古代銅鏡中所鮮有,是不可多得的實物珍品。

齊國王墓為男女合葬豎穴土坑石槨木棺墓。棺內男性為老年,胡須尚存,腰佩玉柄短刀,雙手各握壹金塊,身著8層17件服裝;女性為中年人,頭部及面部用黃色絲織品包裹,腰佩飾件,項戴瑪瑙金絲鏈,身著9層16件服裝。二人頭後置壹楷書“太尉儀同三司事齊國王”木牌。該墓出土文物豐富、精美,保存完好,其中服裝種類繁多,質料品種齊全,紡織技術高超,制作工藝精湛,圖案華美,在出土文物中尤為珍貴,被稱為“北方馬王堆”。絲織物主要是男女服飾,分為綿、夾、單類***計30余件,有袍、衫、裙、腰帶、鞋、襪、冠帽等。服飾原料有絹、綢、羅、錦、綾、紗等,經緯線排列細密,彈性、韌性良好,織工精湛,大量采用挖梭技術,織金品占有相當數量,有織金綢(綾)、織金絹、織金錦等。此外還采用印、繪、繡等技法,特別是繡法,針法靈巧多變,可分為辮繡、打籽繡、貼補繡、盤香繡、平針、接針、套針、釘線、鋪線、圈金等10余種。顏色有駝、絳、棕、煙、醬、綠、青等色。花紋圖案有團龍、夔龍、雲鶴、飛鳥、鴛鴦、朵梅、團花、卷草、璧桃、蝴蝶、卷雲等紋。袍、衫多為盤領、開裾,具有濃厚的北方民族特點。 齊國王墓出土的絲織物為研究宋、金時期的繅絲技術、紡織技法、印染工藝、織機種類等方面的課題提供了珍貴資料,填補了中國服飾史研究中由於缺乏金代服飾留下的空白,是我國金代考古的壹次最重大的發現,國寶級文物。

此玉佩底邊長4厘米、高3.4厘米、厚0.4厘米。玉佩整體略呈三角形,造型精巧別致,構圖清新典雅。它兩側自底部開始,分別為兩棵隨風搖曳的樹木,根幹粗壯,枝葉繁茂,樹梢枝葉自然和諧地互搭在壹起,使全圖略呈三角形。樹下站立兩只馬鹿:左側雄鹿昂首挺立,體態健美雄壯,朝向前方,其鹿角與左側樹幹相連;右側雌鹿體態略小,正回首凝視雄鹿,其耳部則與右側樹葉相連。在兩鹿上方有壹只大雁盤旋低回,振翅翺翔,似欲南歸。1974年黑龍江省鶴崗市綏濱縣奧裏米古城金代墓葬出土,現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此玉佩由和田白玉精雕而成,玉質透明溫潤,泛光澤,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堪稱金代雕刻藝術之精品。

此圖絹本設色,全長1100厘米,畫心縱518厘米、橫27.5厘米,跋縱460厘米、橫28.7厘米。此卷所繪內容是江浙壹帶的蠶織戶自“臘月浴蠶”開始,紡織至“下機入箱”為止的養蠶、織帛生產過程。此卷無題詩、無款、人物線描風格也不盡相同,再據跋語所記,可以確定為當時翰林圖畫院的摹本,圖下所註小字為宋高宗吳皇後所書,皇後獎勵蠶織,以示儀範天下。畫卷前半部由“臘月浴蠶”到“鹽繭甕藏”,畫的是養蠶過程,後半部所畫除“蠶蛾出種”和“謝神供絲”兩段外,其余七段畫的是繅絲織帛的過程。全卷***繪74人,形神兼備,對比鮮明。清宮舊藏,後被流出宮外,現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此圖對於我國蠶織技術史具有彌足珍貴的記錄,是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的瑰寶,為研究、了解我國南宋時期 社會 經濟、手工藝技術、風俗習尚及我國繪畫的現實主義傳統手法等方面,提供了豐富多彩、生動形象的珍貴史料,國寶級文物。

樓璹(1089—1162年),字壽玉,壹字國器,卒於1162年,73歲,官至右朝儀大夫。紹興三年(1133年)任於潛(今浙江省臨安市)縣令,深感農夫、蠶婦之辛苦,繪制《耕織圖詩》45幅。宋高宗即位臨安(今浙江杭州)後,為鞏固政權,即下重農桑之詔,樓璹進獻的《耕織圖》,很得宋高宗賞識和喜愛。曾藏諸禦府,其後又命翰林圖畫院摹繪此圖。

此圖全長141.1厘米,寬37厘米,引首為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題寫的“曲水流觴”四個字。整幅圖卷描繪了東晉時期,以王羲之為首的42位文人雅士,在浙江會稽山陰的蘭亭雅集,於溪水邊飲酒賦詩、觀山賞水的情景。睹畫思人,讓人很容易想像出當年蘭亭集序的盛況。畫面上,以王羲之為首的42位文人分坐在溪水兩畔,他們神態各異,生動逼真。有的執筆賦詩,有的起身取酒,有的靜觀山景。在文人雅士中間,壹條清靈靈的溪水蜿蜒而行,溪水中飄流著壹朵朵碧綠的荷葉,每朵荷葉上都放有壹盞東晉時期壹種名為觴的酒具。荷葉載著觴在溪水裏流轉,停在誰那兒,誰就起身飲酒,然後賦詩,作不出詩的,要罰酒三鬥。畫面上就有壹位大概因為作不出詩來,已經喝得酩酊大醉了。畫面中,除了42位文人雅士,還有17名服侍他們的童子,童子們分工有序,有的負責倒酒,有的負責把酒具從水裏取上來,還有的在照顧沈醉不醒的人,他們的面部表情生動活潑,看上去非常喜歡這場有趣的聚會。傳世品,現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此幅《蘭亭序》圖卷是現存最早的蘭亭全圖,它不僅是古人蘭亭修禊的直觀史料,也是壹件難得的藝術品,具有彌足珍貴的 歷史 價值,國寶級文物。

此圖縱40.6厘米,橫33.8厘米,絹本設色,畫作以花青、赭石、藤黃為主要色彩,通過明暗烘托以增強立體感和空間感。畫中六位鬥茶者皆頭紮皂色裹巾,上穿齊膝白色或青色襦襖衫,下著白褲,其中三人腳穿草鞋,壹人腳穿藍色布鞋,還有壹老者赤腳,再現了宋代“諸行百戶,衣裝各有本色,不敢越外”中的小街商服飾。這些人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有的提著茶瓶倒茶,有的邊提茶瓶邊夾炭理火,有的端茶於嘴邊細細品茶,有的手提茶盞似乎在交流著什麽。傳世品,現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此圖中描繪的十分熱鬧的街頭巷尾鬥茶情景,在生動展現著宋代鬥茶風氣之盛的同時,也充分反映了宋代獨具特色的鬥茶文化和市井生活,為南宋風俗畫的代表作之壹,國寶級文物。

此圖紙本,色為白灰,畫心保存完好,縱長74.3厘米,橫寬33.1厘米。圖卷每幅都獨立成畫,在每幅畫右側用唐代寫經體書寫九歌原文。書法氣勢豪放,剛柔相濟,筆筆力透紙背。圖卷***鈐有明代內務“典禮紀察司印”、“大籟閣”、“乾隆禦覽之寶”等收藏鑒賞印章12方。長卷中所繪人物采用白描筆法,衣紋用葉描,面部用遊絲描,施以淡墨。筆觸流暢,蒼勁有力。人物神態除湘君、湘夫人外,都極度悲傷,體態羸瘦。《九歌圖》長卷序列為:東君,太陽神,是楚人祭祀太陽的頌歌;河伯,黃河之神,至戰國時代人們把各水系的河神統稱河伯;湘夫人,漢水之神,和《湘君》是姊妹篇,畫中人物描繪出那種馳神遙望,祈之不來,盼而不見的惆悵心情;大司命,掌管人生死離合壽命之神;少司命,是主宰兒童命運的女神,畫中為壹年輕貌美的女神;雲中君,雲神,在神話中雲神名叫豐隆,又名屏翳,為壹男性;湘君,湘水之神,畫中描繪了美麗的湘夫人思念湘君的那種臨風企盼,因久候不見湘君如約聚會而產生怨慕神傷、失望、懷疑、埋怨的復雜感情;山鬼,山神,即是巫山女神;國殤,戰神。清宮舊藏,後被流出宮外,現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此圖直面隱於《九歌》文字中的情懷,並以其特有的藝術方式表現出來,承載屈原憂國憂民的情思,是壹件藝術價值和 歷史 價值兼備的珍品,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反映出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和人民生活的各種情況,堪稱不可多得的盛世之作,國寶級文物。

此虎印全稱為管轄科爾沁左翼郭爾羅斯後旗紮薩克印,成正方形,銀質,邊長10.5厘米,通高11厘米,厚3厘米,印背有壹蹲坐的虎形大紐。印文右為滿文楷書,左為蒙文楷書,漢譯均為:“管轄科爾沁左翼郭爾羅斯後旗紮薩克印”。此印背右面刻滿文,左面刻蒙文,漢譯皆同印文。印側右刻滿文,左刻蒙文,漢譯均為:“康熙二十五年四月”;前後兩側各陰刻滿、漢楷書,漢譯皆作:“禮部造”。此印印背、印側的文字僅能識別,已不能傳拓,且印的四角皆有磨損,可能因長期使用而造成。傳世品,現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此印的出現印證了清朝當時已對科爾沁行使了有效管轄,是中華大家庭各民族世代友好、和諧相處的象征,更是清王朝治理統壹多民族國家的 歷史 鑒證。

此圖全長18.2米、寬0.52米,畫心長15.1米、寬0.485米,長度近乎為清明上河圖的3倍,較徐揚的另壹幅洪篇巨制——《姑蘇繁華圖》長出近3米。其中所繪漢維各族人物近400名,馬匹200多,駱駝、羊、牛等牲畜百余頭,此外還有眾多各色建築、橋梁、山川、樹木、河 流等等。 畫上鈐有“石渠寶笈、三希堂精鑒璽”等10方清宮廷內府印。此畫以采玉為主題,卷首至卷尾描繪了嘉峪關至新疆和田之間運送和田玉以及和田河中采玉人采玉等場景的畫面,沿途各地山川地理、奇闕險隘、車馬行旅、水草牧放、河西坦途、天山外風光、漢族、維吾爾族等各族人民生產生活景況盡收畫中。令人矚目的是卷尾部分,遠處昆侖山高聳挺拔,近處采玉人在和田河中采玉,河岸上則是穿著官服的清朝官員在監督采玉人采玉。清宮舊藏,後流出宮外,現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此圖畫面主題突出,布局構圖合理,用筆蒼勁,畫線壹絲不茍,用筆巧密而精細,是壹幅內容豐富、人物生動的 歷史 地理風俗畫,是清乾隆年間的現實主義藝術佳作,反映出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和人民生活的各種情況,是壹件藝術價值、 歷史 價值、文物價值兼備的珍品,堪稱不可多得的曠世傑作,國寶級文物。

徐揚,江蘇蘇州人,字雲亭,工繪事,擅長人物、界畫、花鳥草蟲,畫梅既蒼勁又秀雅。乾隆十六年(1751)弘歷南巡至蘇州,進畫,得以供奉內廷,受艾啟蒙、賀清泰影響,寫實功力益深,畫出了《姑蘇繁華圖》、《乾隆南巡圖》等 歷史 畫卷。他的繪畫繼承了《清明上河圖》等藝術形式,以散點透視法來描繪山水城池,把現實主義手法運用於繪畫之中,其意義更大。傳世作品有《乾隆南巡圖》、《姑蘇繁華圖》、《京師生春詩意圖》等。

  • 上一篇:高中必修壹政治期末試題及答案
  • 下一篇:中國瓷器對歐洲酒文化有什麽影響?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