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稱:“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在神話傳說中, 中華民族的最早祖先伏羲、女禍是人首蛇身的龍蛇。漢代文物中表現的伏羲、女禍交尾圖,就是“龍的傳人”的形象的說明。
今天所見到的龍的形象,是以蛇身為主體,接受了獸類的四只腳,馬的鬃毛,躐的尾巴,鹿的角,狗的抓,魚的鱗和須... ...
學者們積千百年來人們考證研究的成果,得出較為壹致的結論:龍只是古代人們想像中的和種象征美好生活的動物;龍起源泉於原始氏族社會的圖騰崇拜。
據專家們考證,最早以“龍”為圖騰的是長江下遊的古代吳越民族。證據之壹是古代吳越普遍流行著壹種斷發紋身的風俗,以表示他們的“龍子”身分,祈求得到保護;之二是據有古書<<歲時記>>稱龍舟競渡“起源泉於越王勾踐”,把端午作為龍的節日也起源於吳越。
後來,作為壹個***同的觀念和意識形態,龍代表著整中華民族的“圖騰”和象征。
龍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飛、通天、善變、靈異、征瑞、兆禍、示威來概略。
在龍的神性中,“喜水”位居第壹。這是因為,龍本來就是“水物”和“水相”,或者說,龍本源於“水物”和“水相”。龍的諸多的模糊集合對象,可以說都是“水物”或“水相”。魚、鱷、河馬、海馬、水牛等生活在水中;蛇、蜥蜴喜處水濕陰潮之地;豬、陸牛、陸馬、鹿等離開水也活不下去;而雲、雷電、虹、海潮、龍卷風、泥石流等自然天象,全都和雨、水關系密切棗似乎完全可以用“水相”稱之。本源於水物、水相的龍,怎麽可能不“喜水”呢?
“喜水”的神性,使龍對行雲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職特別勝任。
“好飛”在龍的基本神性中占有特別重要的位置。龍之“好飛”,原因有這麽幾條:壹是作為龍的模糊集合對象,雲、雷電、虹霓等本來就是飛騰在空中的“天象”;二是魚、鱷、蛇等在水中潛遊之快,馬、牛、鹿等在陸地上奔跑之速,都類似於“飛”;三是古人由於思維的模糊性,往往將潛遊於水中的魚、鱷、蛇等,奔跑於陸地上的馬、牛、鹿等,和飛升騰躍在空中的雲、雷電、虹霓等看成壹個神物的不同表現,從而認為能在水中遊、地上跑,也就能在天上飛。四是人類自從有了精神生活以後,就壹直幻想超越自身的局限,擺脫現世的苦累,飛騰、翺翔到高妙闊遠、有星星,有月亮,白雲繚繞的空中去。而龍作為寄托著、體現著古人理想的神物,要是不能飛,不好飛,那也就不是龍了。
“好飛”的神性,使龍很自然、很方便地成為某些神仙、聖傑、帝王的乘禦對象。
“飛”的方向和域界,自然是,也只能是神秘、遼闊、至高無上的天空。因此,“好飛”必然“通天”。早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黑陶雙耳盆上,就有將“魚藻紋”和“鳥紋”刻劃在壹起的圖案,陜西北首嶺遺址出土的“鳥魚紋”(亦稱“龍鳳紋”),也將天上飛的鳥同水中遊的魚棗龍的模糊集合對象聯系起來,這就透示出,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龍的模糊集合之初,龍就開始有了“通天”的意味。後世的許多建築雕刻、繪畫,人們都讓神龍出現在浩渺無垠的昊天雲氣中,如北京故宮的雲龍望柱、天壇的雲龍石、孔廟的戲珠飛龍,等。
龍“喜水”,水聚流於地;龍“好飛”,飛升於雲天。於是,龍就具備了溝通天地,做天地間的橋梁和信使的能力。那些帝王君主們之所以以龍自比,其根本點就在於瞅準了龍的“通天”的神性,和充當天地間橋梁和信使的能力。
由於龍是由眾多的對象模糊集合而成的,各集合對象之間又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差別,因此,龍又有了“善變”的神性。在古人的心目中,龍在天可以是雲、是電、是虹,在地可以是豬、是馬、是牛,在水可以是魚、是鱷、是蛇。換句話說,天上的雲、電、虹,地上的豬、馬、牛,水中的魚、鱷、蛇,等等,都可以是龍的變體和化身。
龍具備了“善變”的神性,而變,就免不了要變出些“靈光”、“靈通”、“靈妙”、“靈驗”和“荒誕”、“離奇”、“怪異”來。因此,龍又有了“靈異”的神性,成為古人心目中的“四靈”(其它三靈是麟、鳳、龜)之壹。
人們造神、敬神的目的之壹,是相信神能給自己帶來好處。龍是古人模糊集合了眾多的動物和天象,從而創造出來的神物,如果這個神物不能給人間帶來福祉和祥瑞,古人創造它做什麽呢?上述龍的種種神性,又都為龍的征兆吉祥嘉瑞的神性提供了基礎:龍喜水,而水是生產、生活的命脈;龍好飛,飛是對超越苦難、擺脫困境的向往;龍通天,天是天帝和諸神居住的地方;龍善變,變是對生存環境的適應;龍靈異,靈異使龍神奇莫測、非凡不群。將這種種優長集中於壹身,龍又怎麽能不祥瑞呢?
龍可以“征瑞”,也可以“兆禍”。棗這倒也符合辯證法,其根據是現實的驗證和歷史的、道德的評價。如導致西周滅亡的“龍黿之怪”、造成古時三苗地區大亂,的“日妖宵出,龍生於廟,犬哭於市”,等等。
龍的性情中,也有兇猛威厲、乖張易怒的壹面。我們概而稱之為“示威”。龍之“示威”,蓋源於龍的模糊集合對象的習性和危害。如灣鱷兇殘傷人,蛇類陰毒咬人,雷雨使江河水漲成災,龍卷風卷走人畜樹木,泥石流沖毀房舍田園,等等。古人對這些現象不會有科學的解釋,只好以“龍怒”、“龍怨”、“龍報仇”、“龍做孽”等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