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在上。
臉是空的,佛也要有靠背;
在高處,人們必須回到這裏。
兩個小猜測,壹個古泉先定;
三杯輕酒下肚,萬方難成親。
表面上寫的是語言和事實的結合。上聯說,兩個孩子從小關系密切,訂婚也很簡單,彼此只交換了壹枚古錢幣。第二副對聯說當時國家困難,所以結婚移風易俗,喝了幾杯淡酒就結婚了。但在平原,它是非常巧妙的。《兩小猜》和《萬人有多難》分別被李白和杜甫翻譯成詩,卻又貼切無痕。寫“古泉”而不是“古錢”使對仗更有效果,並顯示雙方的優雅。對聯自然流暢,通過婚禮表達了對時局的焦慮,也表現了作者開明進步的新思想。
方迪山喜歡幽默。有壹次,袁阿姨邀請的朋友和朋友們聚壹聚。酒熱的時候,方地山獻上了壹本即興之作:
要想不勞而獲,指著星星也借不到。
我不愛妳,我害怕進山,總是空手而歸。
對聯前還有壹句詩:“韓雲第十壹個親人是余佩文,小名喬保,其余連口水。”
1916,袁世凱在眾人唾罵中病死,方地山失去了最大的靠山。他給廉·萬雲寫信說:
在吟詠瓊樓風波之時,南方眾所周知的是公子;
憶廟相笑,沒把我當北臣。
這幅對聯顯示了他與袁世凱的特殊關系,也表明了他對袁世凱久別重逢的深深感激,揮之不去,難以釋懷。但絕不是不清楚。
抗元將軍蔡鍔死後,曾贈萬雲蔡鍔聯:
不幸的是,周郎變得短命;
我知道李靜是個英雄。
對聯把蔡比作赤壁之戰中的周瑜,比作“塵埃三俠”中的李靖,不僅引經據典,而且寓意深刻,更是對袁世凱顛覆* *危害國家民族大業的醜惡行徑的壹種認識和判斷。
1931三月,袁患猩紅熱而死,終年四十歲。狄山傷心欲絕,含淚寫了壹副對聯:
誰知道李喬真正的天才?
看到田瞅著顧世雄。
李喬是初唐時期與王波、楊炯齊名的浪漫主義天才。他性格儒雅,機智過人,文章為後人所稱道。田疇是三國時期的壹位隱士。此人善讀書,善劍術,恰逢董卓謀反。他帶領本族及隨從數百人逃入深山,耕田供養親屬,百姓聞風而動,幾年間聚集了五千多戶。這副挽聯用李喬和田疇的典故來比喻。只用了十四個字就描述了袁境遇與命運的巨大差異,性格與倫理,以及他給自己帶來的內心沖突,很有文學性。可以說是為這位出身名門望族,聰明絕頂,風流成性的才子“蓋棺”。
方爾謙與畫家張大千性情相投,結下了難忘的友誼。1934年,大千去朝鮮,朋友們給他餞行。方爾謙即興做了壹副親筆對聯贈送給他:
世界上最大的兩條山脈和河流;
有成千上萬條平坦的道路。
八大真是不朽至今;
五千,然後是誰?
第二副尤為巧妙,借用畫家朱耷(No八大山人)和清代龔賢(號“半千”)對聯巧嵌大千二字,不留痕跡。
方地山是個野男人,特別喜歡和妓女壹起旅遊。在他留下的對聯中,很多題寫的對聯都是送給青樓女子的,但在他的調侃戲謔中,依然妙語連珠,他能夠表現出自己的本色。比如送給歌手苗玉蓮的禮物:
說不出話來更好;
玉人離我而去,不如敢住雲裏。
再比如歌手袁煉的禮物:
女人的房間和家庭,我把它當作壹種逝去;
住在同壹個地方的人看起來像個仙女。
另壹個例子是:
算了吧,都是空話,借個杯子倒個塊;
歡喜難眠,坐看明月照單鵑。(給妓女慶祝婚禮)
頓時琵琶千古恨;
歌舞在掌中輕。(給妓女馬蹄形對聯)
楊柳岸曉風殘月;
牡丹亭是紫色和紅色的。(給妓女壹個紅月亮)
第二副對聯是最巧妙的。第壹部分用王昭君的典故,第二部分用趙的故事。“馬蹄”這個名字本來很俗,卻意外地通過他的巧思“化腐朽為神奇”。
還有壹座妓女專用的小樓:
吹過玉笙寒,別倚欄傾吐昨夜東風;
擔心漏金,偶爾來聽雨,奔湧而深明。
表面上看,沒有嵌入名,但仔細看,卻是“藏在暗處”。上聯用南唐李靖的話,“小樓吹透玉,寒氣逼人。”第二副對聯用的是唐詩“小樓昨夜聽風雨,明巷深處賣杏花”,都藏著“小樓”二字。
進入晚年後,方地山在天津生活,靠賣字畫為生,自己簽名的錢“很大方”。他腦子快,做的對聯多,做出來的題字對聯往往得心應手,恰到好處。所以他成名十幾年,人們常常以他的對聯獲獎為榮。他馬文姬和羅雲玲9月結婚,發表代表作:
玉馬,少年法庭,白眉世家,壹代傳季篇;
金格羅、合歡酒、黃花門地、三秋都有精致的事務。
玉奇馬,馬的壹種。白眉,馬姓經典。《三國誌·馬良傳》:人,字季長,眉目白凈,才華出眾,兄弟五人,皆以“常”字命名。正如農村諺語所說,“馬五常白眉毛最好。”姜辣素,這種玻璃杯的名字。馬文基,桐城派古文家馬起成之子,以才情著稱。羅雲玲,擅藝菊。他們在九月結婚,所以他們稱自己為“黃華門”和“三秋事件”。這種聯系切割著人、物、時間、風景,魅力無窮。新婚夫婦的名字無意識地嵌在敘事中,沒有露出斧痕。對聯達到這個目的是史無前例的。
方地山從青年時代起就拒絕追求仕途,謀生無門,有錢就花,家裏沒錢。而且他恃才傲物,放蕩不羈,“子”字也標新立異,導致他老了也無法謀生,經常為溫飽發愁。晚年,他寫了壹副春聯來紀念他的悲傷:
無地葬愁,含淚望天,嘆壹切如昨;
剪紙是花,泥巴是果,又壹年匆匆過去了。
看了不得不感嘆。但他壹直安於貧窮,從未改變初衷。他曾經有壹首自詡為《李安運:
捐四官,無地可刮;
租三個房間,用腳自娛自樂。
另壹本書附在門楣上:
告訴我樓道裏的風雪是什麽,不煮五鼎就吃五鼎;
有壹個酒香醇厚的女人就夠了,天下先樂而後憂。
他的人生倫理觀由此可見壹斑。
晚年的方地山衣冠不整,頭發和胡須總是遮著。然而,當他要求什麽的時候,他總是被壹些人冷淡對待。但是,他從不屈尊奉承權貴,請他欣賞。有壹次,壹個朋友邀請聚會吃海鮮,他受邀參加。半醉,別人早已備好筆硯,席上賓客紛紛請他寫對聯。壹個名人看到突然的嫉妒,嘲笑他有辱人格。他笑了,即興對聯寫道:
知道鳳凰不如我;
還有吃蛤蜊,別自討苦吃。"
大家看到後都忍不住笑了起來,這讓那人無法下臺。
1936 12 14,方地山在天津病逝。相傳他快死了,醫生來看他,勸他吃藥。他對醫生笑了笑,我背誦了壹句唐詩來感謝妳,那就是我用我的胡須填滿手指,並高呼,“我的茅草門已經關閉-但現在為妳打開。”醫生笑了:王先生真是個名人。第二天就死了。《北洋畫報》萬悅:
對聯是神聖的,書成了家,久負盛名,墨成了和諧之墻;
這種疾病瀕臨滅絕,我仍然想念我的國家。中原何時定?我害怕我會成為壹名詩人。
方地山的壹生,無論是嬉笑怒罵,裝瘋賣傻,還是輕浮邋遢,其實都只是他扭曲人生的壹個鏡像。從骨子裏來說,他還是壹個正直誠實的紳士。這正如他在給家人的信中提到的壹句話中寫道:“夢江都必有所失,歷年大事不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