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初,中國革命博物館根據中共宣傳部和文化部的指示,開始籌備建黨30周年繪畫展,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央美術學院領導蔡若虹、蔣豐、王朝文具體組織實施。參展藝術家是來自北京和華東地區的數十位著名畫家。在幾個月的時間裏,這些強大的畫家為展覽制作了近100幅畫作。
這是新中國藝術史上的壹件大事。繪畫界各路諸侯的精品不僅在此次展覽中引人註目,還有多幅作品被中國革命博物館收藏,甚至有些作品在中國美術史上贏得了壹席之地。比如地道戰,毛主席延安整風,搶上海大橋等等。
後來在總結中大家壹致認為好的作品很多,但是體現建國的氛圍不夠。
當時誰也無法預測,這個結論為歷史巨著《開國大典》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中國革命博物館研究員李仁才對筆者說:“作為國家級博物館,關於黨的歷史的畫作沒有壹幅展示中國人民建國的傑作。顯然是不合適的。當時革命博物館的展廳確實需要這麽好的作品。”
1952年,中國革命博物館決定委托中央美術學院組織完成壹幅巨幅油畫:《開國大典》。
走進中國美術史的藝術殿堂,人們不難發現,從商周到秦國的統壹,從唐朝的建立到清軍的入關——中國歷史上每壹個朝代的開始,都沒有流傳至今的關於開國大典的歷史畫,但創作出壹幅新中國開國大典的巨幅油畫,是何等的氣魄!
中央美術學院把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了37歲的青年畫家、著名教授董·。
他多次為領袖和英雄畫像,並參加了開國大典,在那裏他寫下了“當之無愧”
應該說這是壹個公平的選擇,也是壹個歷史的選擇。
董在藝術界早已名聲在外,他的作品多次受到徐悲鴻、艾中信等著名畫家的稱贊。
董出生於浙江紹興。杭州藝術學院畢業後,赴湖南、越南河內深造,後赴西南、西部、西北學習創作。他曾經在敦煌臨摹壁畫三年。他的素描和油畫技巧在同行中很有名氣。
1949年初,北平解放時,董創作了壹幅水粉畫《北平入城》。
雖然不清楚《北平入城》的成功是否與董創作《開國大典》有關,但董在革命題材創作和人物繪畫方面的功力確實在業內有口皆碑。
當時,董以此寫生請教了徐悲鴻、艾中信、蔣豐、吳作人、羅等畫家。
值得壹提的是,從素描中,我們可以看到董有兩個創造性的突破。第壹張是速寫,除了毛主席側身站在中間位置附近,其他領導人都站在畫面的左三分之壹,而右邊是廣場人群,這樣左右懸殊的布局按照壹般構圖規律看起來是不平衡的。另壹個是按照正常的視覺規律,毛主席的右前側應該有壹個天安門門的紅柱。
藝術界同仁對董大膽的構圖構思感到驚訝和贊賞,認為首次突破增加了領導與廣場上的百姓的對比效果,壹實壹虛,壹近壹遠,壹少壹多,更能突出節日氣氛。第二個突破被認為是極其大膽的。如果去掉這根柱子,廣場會更開闊。反之,如果這個欄目畫出來,就比較繁瑣了。
為了穩定大局,還邀請了幾位建築師,大家都理解並贊同他。著名建築師梁思成評論說:“圖的右邊有壹根柱子沒有畫出來...這在建築學上是壹大失誤,但在繪畫藝術上卻是壹大成功。”
很快,董就投入到了真正的開國大典的繪畫創作中。
兩個月後,巨幅油畫奠基儀式結束。
《開國大典》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掀起了“中國風格油畫”的藝術思潮
開國大典建成後收藏於中國革命博物館展廳。
畫家艾忠信曾做過如下分析:“從構圖到色彩設置,從人物到場景,其風格足以體現壹個大國的風範。董處理主要人物左側不到壹半的寬度,這不僅是大膽的技術,而且重要的是,他了解構圖的整體情況...《開國大典》的大色很好理解,看似簡單,但紅、藍、金(流蘇、菊花)是刻意安排的。它描繪了壹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裏莊嚴而溫馨的場景……”
壹些著名畫家看到這幅油畫後,都認為它是壹幅難得的畫。這幅畫經中國革命博物館展出後,在藝術界和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
徐悲鴻看完《開國大典》後非常激動,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說:“董圓滿完成任務,值得壹百分。”但同時他也用西方油畫的傳統標準做了後半段評價:“因為缺乏油畫特色,也要扣五分。”
這裏的“缺少壹點油畫特色”是指這幅畫在很大程度上運用了中國傳統繪畫的技法和風格。但這正是很多畫家認為的開國大典的成功之處。如果傳統的油畫是用燈光和色彩來創作的,這幅畫就不會有這麽熱烈的氣氛。
艾忠信說:“開國大典在油畫藝術上的主要成就是開創了人們喜聞樂見的中國油畫新風格。這是壹種新的油畫類型,成功地繼承了盛唐裝飾壁畫的風格,體現了民族繪畫的特點,使油畫朝著民族化的方向發展。”
至此,畫壇掀起了董壹直倡導的“中國油畫風格”。開國大典無疑成為了這壹理論的典範,這壹思潮壹直影響至今...
1953人民日報在頭版重要位置刊登了油畫《開國大典》。也是在這壹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將《開國大典》印成成人畫在全國發行,發行量達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