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
2022-04-01 08:20文慧網官方賬號。
密切註意
晉劇《呂布》演的是丟辛的故事。
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戲曲藝術博大精深,獨具特色。在舞臺上,美醜的出場各不相同,多姿多彩,給人以美的感覺。這既是歷代藝人演技創新的結果,也與豐富多彩的戲曲服飾有關。在梨園,服飾和人頭有壹個專門的名詞——服飾。為了表現各種人物形象,增強表演美感,各大劇種都有大量類型復雜的服飾和配飾。它們看似漏洞百出,違背歷史事實,卻被壹代代人嚴格執行和遵循,遵循著中國特有的審美文化。
戲曲服飾看似屬於工藝,是演員的外在包裝,實則體現了虛實、雅俗的融合。它服務於聲音和情感的娛樂,是技藝的載體,但它能摹仿外貌和描寫氣質,用靈魂反映壹切,表現中國人特有的審美習慣和生活情趣。今天保護和傳承戲曲服飾傳統,應該是由外而內,以技見道,以衣為戲,以心為美。
蘇州戲劇博物館
為了表現各種人物形象,增強表演的美感,每部歌劇都有各種復雜繁多的服裝。大多是根據人物的性別、身份、穿著場合來創作的,大致可以分為服飾、鞋帽、飾品三大類。在梨園裏,常用的服飾只有幾十種:繡袍、官服、箭服、馬褂、大撐、太監服、八卦服、僧服、軍服屬於正式場合或職業服裝;Ku、褶襇、開檁、馬甲、宮裝、茶裝都是各種日常便裝。猴衣、鶴鹿童裝、狗形、虎形用來扮演妖怪、動物。相應的鞋帽和配飾,自然是光彩奪目,寓意豐富。其中,女性人物頭部(又稱頭)上的簪飾尤為精美,有氣泡、串、六邊形、頂花、鬢角、側蝠、偏鳳、梁、後兜等50多種造型,還有各種質地、顏色和組合。如此復雜的國劇服裝,不僅需要精美的設計和精良的制作,還需要恰當地對應各種角色,有效地襯托表演技巧。顯然,這不是壹個人的努力,而是歷代戲曲從業者不斷創新和積累的結果,也離不開觀眾的欣賞和篩選。因此,在獨特的傳統服飾文化中,體現的是中國傳統藝術院的審美特征和欣賞取向。
虛實兼容
中國傳統戲曲服飾多是為了舞臺表演的需要,是藝術家對歷史人物特征的誇張和虛構。不過梨園社區也有“穿壞了總比穿錯了好”的金科玉律。這看似自相矛盾,但實際上反映了戲劇對真實和現實的特殊要求。
與中國古代繪畫註重寫意而非寫實壹樣,虛擬性也是中國傳統戲曲的壹個突出藝術特征。舞臺上很少有逼真復雜的布景和道具。壹桌兩椅可以指山、橋、梯田、水井等場景。劃船、開門、騎馬、餵雞等表演,大多只有筆畫,沒有對象。同樣,中國傳統戲曲服飾也有很多違背真理的地方。比如傳統戲曲的服飾,不嚴格區分時代,大多沿襲明朝的衣帽。劉邦、李世民和朱元璋可以戴同壹頂帽子。歷代武將大多頭戴頭盔,相互倚靠,造型基本壹致。有時候壹出戲,演員們甚至穿著幾個朝代的衣服:四郎探母是北宋的故事,楊家將卻穿著明朝的官服,鐵鏡公主踩著花盆底,戴著旗頭,就像清朝的慈禧太後。這幾乎是壹個延時的混搭,但戲曲藝人卻認為理所當然,毫無違和感。
在造型和風格上,戲曲服飾也刻意與正常生活拉開距離。參考畫像、傳記等史料,模仿古代服飾並不難。而舞臺上的如意冠、霸王盔、大款等“奇裝異服”卻從未被查處過。有些常用的衣服甚至違背了舒適、方便、防寒等基本著裝要求。比如武聖和京劇藍調扮演的將軍,大多都是舉著背上有飄帶的旗子。這種服裝笨重,瑣碎,不利於隱蔽,在戰場上無異於賣第壹。其實古代士兵只是在背上掛壹面小旗,多是用來區分敵我,虛張聲勢。現實生活中,兩三米長的袖子,三四寸高的厚底,垂到地上的大皮帶,沒有可效仿的。這種近乎自虐的打扮,顯然嚴重妨礙了正常的行走、坐臥。可見,中國傳統戲曲的服飾大多是為了舞臺表演的需要,是藝術家對歷史人物特征的誇張和虛構。
越劇《神探》之袖
但梨園小區也有“穿壞了總比穿錯了好”的金科玉律:衣服可以穿壞,驕橫違規是大忌。有時候,壹個老音樂家不能容忍壹個簪子或者某個圖案的錯誤。這看似過於自相矛盾,但實際上卻反映了戲劇對真實和現實的特殊要求。不論朝代,服飾都是寫意速寫,壹些不重要不重要的介紹都是模糊的。這樣可以讓觀眾快速了解角色的身份,也大大減少了劇團在服裝上的支出。當需要表現特定人物的性格、品質或特殊情況時,衣著邋遢會直接影響抒情性、表現力、生動性的效果。這種虛實對比,類似於寫意花鳥畫中對草蟲的細致描繪。
以京劇為例,旦嬌戴的頭的質地往往是角色家世的反映。點翠旨在顯示皇室和官員的奢華;水鉆多用於小家碧玉或普通女性;銀指甲是窮女人或者孝順的象征。在《雪中常發》中表演Six時,竇娥不僅要摘掉所有的發夾首飾,還要戴上假發。因為,此時帥氣的外表,不僅與即將接受質詢的死刑犯形象不符,也妨礙了觀眾情緒的歌唱。再比如:旗頭和花盆底雖然不是清朝角色的專用服裝,但只是用來展示番邦的女人。馬甲是丫鬟、女仆等仆人的象征。男人在寺廟裏插花顯示了他們浪漫的天性。歷代文官基本都是穿雙翼黑紗,禦衣補兒,但帽翼的形狀很有講究:方尖是忠奸之分,圓翼桃翼是醜的專屬。實際上,服裝的虛實結合所建構的是壹套特殊的語言符號。它和臉譜、人物壹樣,服務於中國傳統戲曲的程式化表演體系。
故宮博物院有壹件藍緞盤,壹件金繡蝙蝠桃,壹件寬的八卦衣,上面有金錢圖案的釘子。
雅俗鑒賞
與草根文化、民俗的深度融合,使戲劇藝術充滿了民俗文化的元素,直接影響著人物著裝的審美特征。但是,戲曲服飾並不都是鮮紅色、綠色、土黃色。有些服飾像高級手工藝品壹樣優雅精致。
中國傳統戲曲最初誕生於農村,表演於廟會平臺。它不僅娛人,還承載著娛神的功能。與基層文化和民俗的深度融合,使這門藝術充滿了民俗文化的元素。這不僅體現在劇情內容和精神主題上,也直接影響到人物著裝的審美特征。就色彩而言,雖然服飾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但卻嚴格遵循了中國的傳統觀念:黃色代表皇室,紫色顯示富貴,紅色襯托幸福,黑色用於寒冷。在丹角有壹種叫“青衣”的行當,因為王寶釧、劉迎春、羅敷等婦女都穿藍黑相間的外套,以示甘於清貧,恪守婦道。資深藝人在表演“三審”時,還特意讓舞臺上的所有角色都穿上紅色的衣服,用“滿堂紅”來招財。在圖案方面,獅虎、八仙八寶、福祿犀首、宋河蝙蝠蝴蝶等常見於服飾中,以反映人物的身份、習慣和處境。因為它們也符合現有的規定和對民俗的想象。
沿襲樂壇的舊習俗,藝人們甚至對某些角色的服裝抱有敬畏之心。比如關羽,在民間被視為武聖,具有神話色彩。所以過去演員在穿上他的戲服之前,要齋戒、沐浴、拜龍劍,還要在發髻裏放壹個主碼,以示人神之別。再如:樂壇將壹條繡有各種補丁的褶襇傾斜為“富貴裝”,極為珍惜。因為,它專用於表現文人壹時的窮困和日後的富足,也有祝福戲班興旺發達的意思。有時候,國劇的戲服和舞臺形象沒有直接關系,但又不得不服從觀眾平時的審美習慣。其中白色服飾不宜亂穿:“白布喪袍,為寫實喪服。所以按照戲班裏的規矩,演員戴這個必須另外交壹筆錢,這叫黑心錢,但是在教堂裏是不允許戴的。總之白褶是壹回事,窮小家庭不許穿,不服喪的時候也不許穿。現在居然有人穿,除了‘俗人’二字,無可非議(《齊如山:近五十年國劇》)。這些既定的條條框框,是觀賞與表演互動的產物,進壹步凸顯了通俗、通俗戲曲的審美特征。
京劇,大鵬服裝,陳深收藏
但是,戲曲服飾並不都是鮮紅色、綠色、土黃色。有些服飾像高級手工藝品壹樣優雅精致。明清以來,宮廷劇興盛,官員養家糊口蔚然成風。在皇室貴族和文人的支持和參與下,原本庸俗的戲劇逐漸呈現出另壹種風格。今天,故宮博物院有8000多件服裝。雖然它的品類和風格與民間相似,但制作的材料和工藝卻大相徑庭。織錦、緞子等珍貴織物被廣泛使用,美麗的玉石、寶石、珍珠、珍珠母也鑲嵌其中。壹只猴子(孫悟空專用)歇在杏緞上,用壹張豹皮拼出獸面圖案。在這些服飾上,繅絲、刺繡不僅精致典雅,而且光暈、構圖都很精致,從而形成了華麗奢華卻又和諧統壹的舞臺風格。
此外,得益於知識階層的協助,藝術家的文化素養得到了顯著提高。向吳昌碩、齊白石等大藝術家求教,讓壹些名家精通書畫。音樂圈與文人的合作,戲曲與書畫的融合,進壹步促進了舞臺服飾的高雅化。特別是在北京和昆明的服飾中,對典雅的色彩、簡潔的構圖、和諧的搭配的追求日益突出。不僅出現了更多符合文人趣味的設計,如寒中三友、蘭草秋菊、“壹筆虎”書法等,而且湖藍、青灰、豆沙等不引人註意的配色也頻頻出現。為了尋找奇特和諧的色彩組合,梅蘭芳常年堅持繪畫和培植牽牛花。他在《舞臺生活四十年》中寫道:“壹個沒有審美觀念的演員,會在服裝上犯不協調的錯誤,也會影響劇中人物的性格,破壞舞臺上的氣氛。我養花畫畫,培養了這方面的常識,無形中有所收獲。”戲曲演員通過觀察古代仕女畫,還發明了古裝頭像、香包等新服飾。梅蘭芳在刻畫嫦娥、黛玉等人物時,頭戴不多,但瀟灑飄逸。這種以繪畫為基礎,因人而異的著裝,既提高了舞臺呈現的風格,又有助於個性化表演。
故宮博物院藏清杏黃緞猴
以形寫心。
只有配合表演,服務人物,烘托情境,衣櫃的價值才能真正顯現。中國傳統戲曲不是簡單炫耀技藝的雜耍,更是呈現出壹種崇高的藝術境界。戲曲服飾除了塑造描寫、配合演技之外,更重要的作用是抒發感情、抒寫心聲。
由於戲曲服飾種類繁多,著裝精美,過去梨園“七科”中,專事此道的有三科:戲服、容服、盔盒。但這些從業者在業內的地位並不高,往往被視為“跟班”,接近於為演員的侍從服務。由此可見,服飾和頭部只是靜止的物體,即使用料考究,做工精細。它不是中國傳統戲曲的核心藝術元素,也不是觀眾的主要欣賞對象。只有配合表演,服務人物,烘托情境,衣櫃的價值才能真正顯現。事實上,中國傳統戲劇的許多獨特表演都必須有服裝的輔助。比如走秀就是凸顯角色性別特征的重要節目。為了放大男女不同的形體美,生命和丹走的立足點和發力點大相徑庭。但這個基本功還必須依賴於鞋子的形狀和質地。如果讓青衣穿高筒靴,優秀的藝人也會寸步難行。為了表現古代女子三寸金蓮的步伐,藝術家還發明了壹種特殊的細高跟鞋來呈現中國的腳尖舞。有的梨園功夫甚至直接以服飾命名:紫菱功夫、帽翼功夫、袖子功夫、按旗射擊、踢大腰帶、拋頭盔等等。可見,服裝主要呈現的不是靜態美,而是演員展現動態美的基礎和工具。
對於做衣服來說,高檔華麗的材料不壹定適用,但有時候會有幫助。比如1924,杜票秀《連環套》把黃天霸戴的帽子上的絨球全部換成了閃閃發光的水鉆。不想太重擡不起頭。馬也嘗試過用絲絨做禮服來提升質感,結果發現這種啞光面料會粘在老學生的胡子上。程還指導新如何使用袖子:“這種柔軟的絲綢材料不行,它沒有重量,而且它的尺寸太長了,不好看。妳這麽小的昆角,不適合用這麽長的,袖子要用大紡絲,有分量,容易抖”(《新回憶錄》)。有些服裝雖然很便宜,但對演員來說卻成了稀世珍寶。戲曲表演講究“唱打結合”,高負荷的體能消耗往往讓人大汗淋漓。刺繡和緞面服裝經不起水的浸泡和洗滌。所以,名人在表演時,往往會穿壹件用細竹筒編織而成的衣服(竹衣)。雖然醜,但是透氣防汗。穿上它可以保護衣櫃不被汗水弄臟腐蝕。肥大的外衣只是用白布縫制,填充棉花,卻是凈演必不可少的裏子,以此來表現主人公的英氣和魁梧的身姿。
故宮博物院的藍色素縐絲帽。
但是,為技能服務仍然不是衣櫃的全部功能。中國傳統戲曲不是簡單炫耀技藝的雜耍,而是呈現出更高的藝術境界。宗白華曾這樣定義“境界”壹詞:“把現實的景物變成虛擬的境界,創造壹個形象作為象征,把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物化”(中國意境的誕生)。中國的傳統藝術大多追求空靈飄逸的意境,強調從精神出發,化虛為實,情景交融,抒發胸襟。表面上是描寫名山大川花鳥魚蟲之美,描寫古今中外之奇物動人。但通過外在的對象,創作者真正試圖呈現的是自己的主觀世界。其精神高度、內心感受、人格修養往往是決定藝術水平的關鍵。所以,戲曲服飾除了塑造描寫,配合演技之外,更重要的作用還在於抒發感情,抒寫心聲。
在舞臺上,大多數穿著戲服的人在衣服的袖子外面縫上壹塊白色的絲綢,叫做“水袖”。其實脫下外套的唐裝和漢服雖然袖子大,但是沒有袖子上穿絲綢的習慣。這種服裝不是為了還原歷史的真相,而是為了契合“長袖善舞”的功能。《毛詩序》載:“情動於中,形於言。如果言語不夠,那就是哀嘆。如果文字不夠,那就永遠唱下去。如果文字不夠,那就是手舞足蹈。”對於表達情感來說,舞蹈是除了語言和歌唱之外最直觀最真實的方式。中國傳統戲曲表演以日常動作的舞蹈而聞名。借助長袖的揮動,演員的手臂得到延伸,舞臺上的動作更加搶眼。而且以前的藝術家為了增強表達感情的功能,總結出了袖子的十種技法:“勾、挑、握、沖、撥、提、塵、拋、打、抖”。如果把它們連接起來,穿插起來,可以千變萬化,神秘莫測。此外,羽毛、帽翅、大腰帶等中國傳統戲曲服飾也演化出了相對獨立的表演特技,因為它們也能移動、舞蹈,有可能通過事物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這些由服飾衍生出來的中國傳統戲曲和舞蹈,並不單純追求復雜和困難。相反,梨園社區對那些脫離劇情的振翅舞袖壹直嗤之以鼻,斥之為“撒狗血”。因為壹味的賣弄技巧不僅不能體現氣質,甚至會損害人物的外貌。比如各種劇都有長雉尾的角色。而在金兀術、李克用等粉絲王者中,紫菱主要是指異己身份。大搖大擺,明顯與其年齡和體重不符。只有表現出年輕天真的人,演奏、旋羽等表演才是恰當的。而且,再高明的羽毛球技術也要超越聲部和歌唱的作用,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英雄》裏,周瑜討厭孔明的智慧,卻假裝大度、冷靜,所以頭上的顫抖是內心的表現。用羽毛掃臉試圖勾引別人,是壹種非語言表達。只有用在呂布演《丟西姆的故事》的場景中,才能把浪子的輕佻和淫蕩表現得淋漓盡致。這種表現也體現了中國傳統美學以物傳神、以形寫心的特點,為創作者的內心表達提供了條件。
蘇州戲曲博物館中的昆曲頭像
作者:管二東(杭州師範大學副教授)
編輯:範昕
規劃:範昕
責任編輯:邵玲
*文慧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報告/反饋
精彩推薦
裝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