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考古的發現:首先是浙江河姆渡出七千年前的骨哨、骨笛;美國華僑收藏的戰國時期七個按孔橫吹的銅笛;湖北隨縣出土的戰國初(公元前433年)曾候乙墓中的兩支橫吹的笛;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公元168年)中兩支橫吹笛;廣西貴縣羅泊灣壹號墓(漢初期)壹支用二節竹制成的七個按音孔橫吹的笛。這些文物雖是鳳毛角,但都是中國竹笛鼻祖有力的見證,從而推翻了原史料中記載為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把笛子傳入中國的說法。
中國竹笛的種類及名稱極為豐富多彩,如以形制為名,飾龍:“龍頭笛”;樂師在皇帝面前將雙手交叉作拱手之意來演奏謂:叉手笛;以尺寸為名的如截竹壹尺八寸的洞簫謂:“尺八”。唐代傳入到日本仍謂尺八,我國福建南中常用的洞簫即為“尺八”;以典故為名如:漢代音樂家蔡邕,拆“柯亭”第十六根竹制笛,其音色優美,後人贊好笛子謂:“柯亭笛”。《史記》記載伍子胥曾吹簫乞食於吳市中,後人謂“子胥簫”;以材料為名,如:“銅笛”、“鐵笛”、“玉笛”、“鷹笛”、 “猿臂笛”等顧思義,以取材而得名;以地域為名如:四川姜笛的“姜笛”、廣西侗族的“侗笛”;以劇種為名的如:昆曲的“曲”、梆子戲的“梆笛”、雅樂中的“雅笛”、能樂的“能笛”等等。由於中國的民族、民間音樂十分豐富,在此不能壹壹舉。
中國笛子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發音動人、婉回。古人謂“蕩滌之聲”, 故笛子原名為“滌”,日本至今還保留有“滌笛”,後演變為如今的笛。笛子是中國民族樂隊中重要的旋律樂器,多用於獨奏,也可參與合奏。笛子實際上是類樂器的通稱,如果從音高上分類,笛子壹般分為曲笛 (笛身較為粗長,音高較低,音色醇厚,多分布於中國南方)、梆笛(笛身較為細短,音高較高,音色清亮,多用於中國北方各戲種)和中笛(形狀發音特點介於曲笛和梆笛之間)。
在強盛的唐朝也是竹笛的興旺時期,笛曲豐富,人材輩出,著唐朝歌舞音樂和大曲的盛行,出現了許多盛名的演奏家,如李暮、孫夢秀、 尤承恩、許雲封等壹代神笛。漢代和晉代的馬融、蔡邕、桓尹、綠株等演奏家,曲目有《武溪深》、《落梅花》、《梅花三弄》、《紫雲回》、《雲州曲》等遺憾的是歷代眾多的笛曲卻沒有譜子能留傳下來,就現在演奏《梅花三弄》即晉代桓尹的笛曲,也只能從古琴譜的《梅花三弄》中去翻版演奏了。
滔滔江河,滾滾長江。自五十年代以來中國竹笛再次掘起,更放異彩。以北派馮子存、劉管樂,南派趙松庭、陸春齡為代表的南、北二派笛風均以深厚的民間音樂功底譜寫及改編了壹大批笛曲,為以後幾十年的笛曲和笛藝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笛子的發展史上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長江後浪推前浪,到了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人材輩出無窮。無論從演奏技法和曲目更是脫穎、創新,使笛子藝術推向壹個新的高度, 並逐漸擺脫了南、北之分的概念。樂曲的內容從強調地方風格到追求意境的畫, 廣泛吸取其它藝術品種及姐妹樂器的技法而融匯貫通,大大豐富了笛子本身的表現力,1991年朱踐耳先生為竹笛和22件弦樂器而作的室內交響樂《第四交響曲》榮獲瑞士瑪麗·何塞皇後國際交響樂大賽獎,國外贊為“具有如此奇妙的音響及不可替代的民族性”,可見中國竹笛的可容性及它的廣泛性正以它那不可抗拒的能量走向世界。簫的產生,其歷史可以追根溯源到遠古時期。我國考古學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發現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質發聲器,考古學家稱之為“骨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文物,現存浙江博物館)。這批骨哨是用鳥禽類中段肢骨制成的,古代人將骨骼中的骨髓抽掉,形成壹支中空的骨管,然後在管壁上打有孔洞,它們長7厘米左右,管徑6--8毫米,略呈弧曲形,在凸弧面上開有二或三孔,可以吹出幾個音來,於是就形成了骨哨。
盡管考古學家們稱之為骨哨,但從它的形狀,結構和發聲原理同現代簫笛作壹比較,已基本上具備了樂器的雛形。我們是否可以認為骨哨應該就是簫笛的鼻祖呢?無怪今天有許多管樂大師們都認為骨哨就是今天的前身,因此幹脆稱它為“骨笛”。
那麽用竹子做的吹奏樂器又是什麽年代形成的呢?<<呂氏春秋>>中寫有:“黃帝命伶倫伐昆侖之竹為管”的記載。據說遠古時期氣候較暖,我國黃河流域遍長竹子,只是因為後來氣候變化,竹子的生長線才南遷到長江流域。伶倫伐竹為管的記載,充分說明了用竹子做樂器在新石器時代已經開始了。據傳,後人將伶倫所訂的律管編排在壹起,就形成了古代的排簫。
在虞舜時代,曾出現過壹部稱之為“箾韶”的古代樂舞,“箾”即是今天的“簫”字。因為這部樂舞主要是用古代排簫來演奏的,所以我們認為<<韶>>的演奏使簫進入了壹個新時代。
<<大夏>>是古代人民歌頌大禹治水為內容的古代樂舞,它***分為“九成”(九段音樂),用“龠”伴奏,又稱為“夏竹九成”。竹就是排簫的前身。由此可見,從<<箾韶>>到<<大夏>>,簫曾在中國音樂史上經歷過多年的輝煌時代。
周代,曾將我國古代樂器分為“八音”,它們是: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樂器,其中“竹”就是指簫和篪。自從戰國初期的曾侯乙墓的出土,簫做為古代樂器的實物才得以我們親眼所見。因此提起“絲竹”二字,人們自然會想到這種樂器。
現代笛簫的區別,在於笛子橫吹有膜孔,簫豎吹沒有膜孔,但有後音孔。簫亦稱“篴”,“箎”,“龠”等等。有的音樂詞曲是這樣說明的:古代樂器,竹子制作,上有音孔象笛子。沒有說明是橫吹還是豎吹。現在也有短的豎笛,不貼膜,音色在笛簫之間,更接近笛子。那麽,在遠古時代,不貼膜的橫吹樂器與豎吹樂器各方面區別不大,音色更接近簫。關於簫與笛的起源,說法不壹,據<<周禮>>記載,周代的雅樂中已用到“篴”。與笛同音同義。但篴為豎吹,並非橫吹之笛。另相傳此種樂器原出於羌中,漢代稱“篴”.最初為四個指孔。西漢京房加1孔,成為5孔,晉代的篴已有6個指孔,與現代的簫相似。隨著考古專家的發掘,湖北隨州出土兩支春秋戰國時期的橫吹。開6孔,形制與竹笛類似,只是壹端封閉.魏晉時,已做為樂隊中的主奏樂器.唐時,出現了前6孔,旁1孔加竹膜的笛子,稱七星笛(<<樂書>>)。到了元代的龍笛,已與今天的6孔竹笛完全壹致。至此。笛與簫的概念已基本澄清:橫吹為笛,豎吹為簫。
那麽,究竟那種樂器最先為人們所創造,所使用呢?從人體身體結構來看,豎吹更符合人體正常的動作狀態,而橫吹則需要壹支胳膊向旁邊,而另壹支胳膊則需要超過前胸到身體另壹側。所以應該豎吹在前,橫吹在後。但由於橫吹音量大。傳得遠,加上膜以後音色清脆,明亮,表現力強,吹笛子的人逐漸多了起來。簫的音量較小,音色柔和,甘美而幽雅,適於獨奏和重奏。奏音量小是由於簫本身結構所致。簫的吹孔很小,且依管壁厚度向內傾斜,這樣吹奏時氣流壹大反而吹不響了。簫適於演奏低沈委婉的曲調,寄托寧靜悠遠的遐思,表現細膩豐富的情感。幽靜典雅,回味無窮,知音難遇,陶醉其中。對我們當今快節奏的現代都市生活來說,它無疑能使諸君領略到質樸的美,返璞歸真,松弛崩緊的神經,追求情緒中的安寧,使思維意識隨之升華,得到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