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蹈
本詞條是多義詞,***2個義項
中國舞的主要分支。起源於中國古代,融合了中國傳統武術、雜技、戲曲中的動作和造型,特別註重眼睛在表演中的作用,獨有的東方式的剛柔並濟的美感。中國古典舞主要包括身韻、身法和技巧。
中文名
中國古典舞
主要包括
身韻、身法和技巧
基訓來源
芭蕾舞
強調
擰、傾、圓、曲,仰、俯、翻、卷
特點
軟度、技巧
相關視頻
10.3萬播放|02:52
「國家舞團首席:唐詩逸」中國古典舞!妳永遠可以相信國家隊!
4.9萬播放|00:45
中國古典舞重要的身韻元素之《旁提組合》派瀾原創編舞
6996播放|01:36
中國古典舞角色塑造組合《禪院情思》身韻組合
3.1萬播放|02:09
2分鐘入門中國古典舞,常用手型詳細教學
1.5萬播放|01:03
中國古典舞《探窗》,唯美群舞,叫上妳的小夥伴跳起來吧~
3.6萬播放|00:41
深情溫柔的中國古典舞《曇花壹現及時雨》|深圳城市舞集
2.2萬播放|00:21
古典舞:基礎身韻動作,多加練習,適合沒有基礎的妳!
7626播放|01:40
氣勢磅礴的中國古典舞《執羽》,這麽颯的舞蹈 帥到我了
6.4萬播放|02:39
5個絕美的中國古典舞
2萬播放|00:49
派瀾原創編舞古韻十足的中國古典舞《青衣》
查看更多
文化特點發展歷史身韻基本動作技巧節奏特點藝術特色發展方向意義TA說
文化特點
古典舞蹈非常強調 “形神兼備,身心互融,內外統壹”的身韻。神韻是中國古典舞的靈魂。神在中而形於外,“以神領形,以形傳神”的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韻的真正內涵。
中國古典舞
中國古典舞的音樂大多采用中國特有的民族樂器演奏的樂曲,如古箏、二胡、琵琶等。中國古典舞服裝古色古香,根據舞蹈的具體要求也各有特色,漢唐舞大多采用傳統的漢服。
發展歷史
中國有著悠久和燦爛的舞蹈歷史和文化,對於中國舞蹈的歷史而言,不論在歷史文物,文字史料到戲曲的具體表演形式中,都有大量的記載和遺存,在中國舞蹈史書中就系統地論述了從原始舞蹈“舞”的起源,到歷代舞蹈的表演形式、舞目、功能、思想內容等。
中國古典舞
中國古典舞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它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宮廷舞蹈或更為遙遠時代的民間舞蹈。
至周代開始,到漢、兩晉乃至唐代五代宮廷設立專門的樂舞機構,集中和培養專業樂舞人員,並對流行於民間自娛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乃至外邦舞蹈進行了整理、研究、加工和發展,形成了宮廷舞蹈。其中如周代的《六代舞》(包括《雲門》、《鹹池》、《大韶》、《大夏》、《大菠》、《大武》六個樂舞),唐代的《九部樂》、《十部樂》、《坐部伎》、《樂部伎》、《大曲》等,異彩紛呈,各領風騷。
中國宮廷舞蹈,是歷代統治者愉悅享樂、歌功頌德的壹種重要工具,以女樂為主。由於宮廷舞蹈以統治者的審美情趣而創作,其壹部分作品不可避免地存在著風格上的綺糜、內容上的消極;但大部分還是多由藝人們在中國民間舞蹈基礎上創作出來的,所以不乏中國傳統藝術的精美之處。宋元之後,由於戰亂頻繁,文化受到破壞,舞蹈的發展也受到影響,漢唐時代的許多著名舞蹈競相失傳了。
新中國成立以後,五十年代初期,舞蹈工作者為發展、創新民族舞蹈藝術,從蘊藏豐富的中國戲曲表演中提取舞蹈素材,借鑒中華武術進行了研究、整理、提煉,並參考芭蕾訓練方法等,建立起壹套中國古典舞教材。同時,編排演出了《寶蓮燈》、《小刀會》、《春江花月夜》等壹系列具有中國古典舞風格的舞劇和舞蹈。伴隨八十年代的開放政策,中國古典舞也不斷地發生了變化,開始從外形到內蘊地向新空間拓展。另壹方面,舞蹈家們突破了僅僅局限於研究戲曲舞蹈的範疇,涉足到古代的石窟壁畫以及各種出土文物中的舞蹈形象的資料之中,從而整理和創作出許多別具壹格的舞蹈素材。中國古典舞
古典舞蹈
本詞條是多義詞,***2個義項
中國舞的主要分支。起源於中國古代,融合了中國傳統武術、雜技、戲曲中的動作和造型,特別註重眼睛在表演中的作用,獨有的東方式的剛柔並濟的美感。中國古典舞主要包括身韻、身法和技巧。
中文名
中國古典舞
主要包括
身韻、身法和技巧
基訓來源
芭蕾舞
強調
擰、傾、圓、曲,仰、俯、翻、卷
特點
軟度、技巧
相關視頻
10.3萬播放|02:52
「國家舞團首席:唐詩逸」中國古典舞!妳永遠可以相信國家隊!
4.9萬播放|00:45
中國古典舞重要的身韻元素之《旁提組合》派瀾原創編舞
6996播放|01:36
中國古典舞角色塑造組合《禪院情思》身韻組合
3.1萬播放|02:09
2分鐘入門中國古典舞,常用手型詳細教學
1.5萬播放|01:03
中國古典舞《探窗》,唯美群舞,叫上妳的小夥伴跳起來吧~
3.6萬播放|00:41
深情溫柔的中國古典舞《曇花壹現及時雨》|深圳城市舞集
2.2萬播放|00:21
古典舞:基礎身韻動作,多加練習,適合沒有基礎的妳!
7626播放|01:40
氣勢磅礴的中國古典舞《執羽》,這麽颯的舞蹈 帥到我了
6.4萬播放|02:39
5個絕美的中國古典舞
2萬播放|00:49
派瀾原創編舞古韻十足的中國古典舞《青衣》
查看更多
文化特點發展歷史身韻基本動作技巧節奏特點藝術特色發展方向意義TA說
文化特點
古典舞蹈非常強調 “形神兼備,身心互融,內外統壹”的身韻。神韻是中國古典舞的靈魂。神在中而形於外,“以神領形,以形傳神”的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韻的真正內涵。
中國古典舞
中國古典舞的音樂大多采用中國特有的民族樂器演奏的樂曲,如古箏、二胡、琵琶等。中國古典舞服裝古色古香,根據舞蹈的具體要求也各有特色,漢唐舞大多采用傳統的漢服。
發展歷史
中國有著悠久和燦爛的舞蹈歷史和文化,對於中國舞蹈的歷史而言,不論在歷史文物,文字史料到戲曲的具體表演形式中,都有大量的記載和遺存,在中國舞蹈史書中就系統地論述了從原始舞蹈“舞”的起源,到歷代舞蹈的表演形式、舞目、功能、思想內容等。
中國古典舞
中國古典舞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它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宮廷舞蹈或更為遙遠時代的民間舞蹈。
至周代開始,到漢、兩晉乃至唐代五代宮廷設立專門的樂舞機構,集中和培養專業樂舞人員,並對流行於民間自娛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乃至外邦舞蹈進行了整理、研究、加工和發展,形成了宮廷舞蹈。其中如周代的《六代舞》(包括《雲門》、《鹹池》、《大韶》、《大夏》、《大菠》、《大武》六個樂舞),唐代的《九部樂》、《十部樂》、《坐部伎》、《樂部伎》、《大曲》等,異彩紛呈,各領風騷。
中國宮廷舞蹈,是歷代統治者愉悅享樂、歌功頌德的壹種重要工具,以女樂為主。由於宮廷舞蹈以統治者的審美情趣而創作,其壹部分作品不可避免地存在著風格上的綺糜、內容上的消極;但大部分還是多由藝人們在中國民間舞蹈基礎上創作出來的,所以不乏中國傳統藝術的精美之處。宋元之後,由於戰亂頻繁,文化受到破壞,舞蹈的發展也受到影響,漢唐時代的許多著名舞蹈競相失傳了。
新中國成立以後,五十年代初期,舞蹈工作者為發展、創新民族舞蹈藝術,從蘊藏豐富的中國戲曲表演中提取舞蹈素材,借鑒中華武術進行了研究、整理、提煉,並參考芭蕾訓練方法等,建立起壹套中國古典舞教材。同時,編排演出了《寶蓮燈》、《小刀會》、《春江花月夜》等壹系列具有中國古典舞風格的舞劇和舞蹈。伴隨八十年代的開放政策,中國古典舞也不斷地發生了變化,開始從外形到內蘊地向新空間拓展。另壹方面,舞蹈家們突破了僅僅局限於研究戲曲舞蹈的範疇,涉足到古代的石窟壁畫以及各種出土文物中的舞蹈形象的資料之中,從而整理和創作出許多別具壹格的舞蹈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