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中國瓷都是景德鎮最有名還是德化最有名?

中國瓷都是景德鎮最有名還是德化最有名?

單就名聲而論,德化還是不及景德鎮的,但在陶瓷工業的發展上,德化已經走在景德鎮的前面

“民窯”與“官窯” 德化和景德鎮的較量

編者按:中國工藝美術行業暨美術陶瓷行業研討會日前在瓷都德化召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李鐵映在會上說,工藝美術是壹個國家和民族的特色文化,工藝美術陶瓷是壹種特色商品。這次會議的來賓,包括了來自江西景德鎮、浙江龍泉、江蘇宜興、湖南醴陵等著名陶瓷產區的代表。會後,早報記者采訪了有關人士,以德化和景德鎮為例,試圖對當前陶瓷工業的市場與文化作壹番探討。

德化縣委書記許昆貞在日前舉行的中國工藝美術陶瓷行業研討會上說,目前德化有陶瓷企業1100多家,從業人員8萬多人,去年,全縣陶瓷的產值為53.1億元,其中出口近50億元。德化作為新科的“中國瓷都”,上述數據讓人想起了老瓷都江西景德鎮。德化和景德鎮,平心而論,還是景德鎮的名氣更大,但有關資料顯示,景德鎮去年的出口不到10億元,還不足德化的1/5。

日用瓷與藝術品

泉州新門街,有壹家江西景德鎮人開的瓷器店,在店裏,記者見到了店主陳平科。

整整兩層的店,記者觸目所及的都是藝術陳列瓷,如壹人多高的大花瓶、直徑超過壹米的大瓷盤。老陳說,到泉州來賣瓷,就要賣點景德鎮的特色,至於日用瓷器,泉州的德化已經做得很好了,何必班門弄斧!

全國各地到處賣瓷,很多景德鎮下崗瓷工正是靠此謀生。老陳說,近年的景德鎮政府和民間不斷地組織各種展銷團,不僅去全國各地舉辦展銷會,也有壹部分景德鎮瓷器商去了國外,如歐洲、俄羅斯、東南亞等地舉辦展銷會。泉州人可能還記得,自前年以來,就有好幾批景德鎮人來泉州開瓷器展銷會。

老瓷都景德鎮,陶瓷壹直是主業。按照當時的計劃經濟模式,各大國營瓷廠都有所分工,如建國瓷廠是以花瓶為主,光明瓷廠是以青花為主,東風以日用瓷為主。

精品就這樣產生了。據陳平科介紹,每當有領導或者特殊的客人來,廠裏就會安排“技術科”和“實驗組”做壹些特色瓷。“技術科”和“實驗組”裏藏龍臥虎,不少真正的陶瓷專家都是這裏的工匠,他們做出來的禮品陶瓷往往都是精品。陳平科說:“那是很值錢的。”

而到了近年,由於很多陶瓷師傅和陶瓷藝術家出來自己開作坊,做小老板,自主經營,景德鎮瓷器的品種、造型總體比以前增多,精品便從“官窯”走向民間。

“民窯”與“官窯”

德化第五瓷廠的廠長溫克仁對記者說,德化和景德鎮發展軌跡恰恰相反。德化的瓷窯是“民窯”,是從民間手工作坊開始,滾雪球壹樣逐步壯大,如今已成為壹個大產業;景德鎮則由於政府的重視,自古以來就是以“官窯”居多。可到了如今,遍布景德鎮的,卻是家庭作坊。

德化去年新當選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陶瓷)”柯宏榮則指出,論人才,論設備,德化的基礎與國內任何產區都比不了,連湖南醴陵都比不過,更不用說景德鎮了。

想想上世紀50年代的景德鎮,有隸屬於江西省陶瓷工藝公司的十大瓷廠,如東風、藝術、建國、光明等。但在三四年前,這些國營大廠已經全部解體了。有的廠土地出讓了,重建的廠廠名也沒有了。站在原來東風瓷廠的地基上的,是國貿廣場,廣場內只剩壹個陶瓷商貿城。

擁有數十萬陶瓷工人,這是景德鎮的巨大財富。走出工廠的工人如今紛紛開起了家庭作坊。主要的形式有兩種,壹種就是合夥或獨立承包原國營工廠的車間;另壹種就是自己搭壹間廠房做陶瓷。主要產品當然是景德鎮最大的特色———陳設陶瓷。

就規模來說,如今景德鎮的家庭作坊通常只有壹二十個工人,多的也不過四五十個,這有點像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德化。想想當年的國營瓷廠規模有多大,光明瓷廠連退休工人就有3000多人。

而在德化,歷史似乎倒了過來。德化的民營瓷廠是從家庭工廠起步,當時無非就是幾個人。而如今德化的大瓷廠,如德化的龍頭企業佳美公司,有員工近7000人,按公司的規劃,年產值在2005年要達到10億元。

“奔馳”和“夏利”

陳平科正是景德鎮當年的老瓷工。據他介紹,他在景德鎮的東風瓷廠工作了整整20年,1975年進廠壹直幹到1995年下崗。最初當燒煉工,後來轉到供應科。工資從1975年的18元壹路漲到1995年的200多元,現在他拿的是每月167元的下崗補貼,再加上10年的養老保險和醫療卡。在景德鎮,像老陳這樣的瓷廠下崗工人很多,據了解,前兩年景德鎮市有6萬陶瓷工人,當時市政府的計劃是“下2萬,退2萬,留2萬”。據德化的企業界人士介紹,如今有很多景德鎮的陶瓷人才都流入了德化,在德化的壹些企業內,高級的管理人員和陶瓷設計人才的月薪很多都是上萬元的,壹般工人的月薪也有800元左右。

收入差距如此之大的,不僅僅是員工,還有老板。記者和陳平科聊起了老板們的“坐騎”。他說,如今景德鎮壹些賺了錢的作坊老板也開始買車了,不過檔次不高,屬於“家轎系列”產品,壹輛車不過10萬上下,景德鎮的小老板們有輛“夏利”就比較風光了,如果有輛“本田”就到頂了,和德化老板的“奔馳”沒法比。陳平科很肯定地說:“景德鎮沒有資產上億的大老板,有個幾百萬就了不起了。我去年剛出來,壹年時間,變化不可能那麽大。”

有相當部分的景德鎮陶瓷工人流入銷售環節。他們自己家裏沒有作坊,就從同鄉的作坊裏販瓷去全國各地賣。陳平科說,以前在國有企業時的那種安全感沒有了,做生意有風險,風餐露宿在外面賣瓷器的人有的賺了,有的賠了,幾家歡喜幾家愁。瓷器是嬌氣的東西,出發前要用木頭箱子封起來,用稻草包嚴實,饒是如此,很多還是弄破了。不過,即使生意好的瓷器販子也做不出德化大企業的大宗生意,壹年能賺幾萬幾十萬就不錯了,要賺到上百萬幾乎不可能。

記者手記

德化瓷的體制優勢

德化陶瓷界人士也承認,單就名聲而論,德化還是不及景德鎮的,但在陶瓷工業的發展上,德化已經走在景德鎮的前面。今天的德化,既有規模化的現代企業,又有發達的陶瓷貿易,其產業優勢已經很明顯。

德化陶瓷工業的大發展是近20年的事,在上世紀80年代,德化全縣瓷器的產值不足2000萬元。但正是在那個時候,德化的民間陶瓷作坊開始發展,經過20年的滾動發展,德化瓷已經今非昔比。同樣是千年古瓷城,同樣擁有悠久的陶瓷文化,德化之所以能走在景德鎮的前面,德化瓷擁有體制上的優勢。與景德鎮瓷廠都是國有企業不同,德化瓷廠都是民營企業。

去年9月,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推出《中國景德鎮當代陶瓷藝術名人錄》,上面有70位景德鎮的陶瓷名人,個個都是工藝美術大師,其中不少還是國內著名美院的教授,陣營相當豪華。

盡管是市場經濟時代,景德鎮的深厚底蘊依然讓人肅然起敬。

據了解,除了陶瓷這個傳統產業,景德鎮還有新興的產業,如昌河飛機制造廠,是“哈飛”遷往南方的項目,專業生產直升機,另外還有華意電冰箱廠,這兩家都是有名的國營大廠。景德鎮陶瓷在經濟中已經失去主導地位。陶瓷是壹個高汙染的行業,以前是燒煤,現在是燒油、燒燃氣。市區在重新規劃後,新辦的陶瓷廠也都往景德鎮郊區遷移.

  • 上一篇: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名單2011應該是最新的。
  • 下一篇:為什麽中國人這麽喜歡玉?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