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中國百將之伍子胥

中國百將之伍子胥

伍子胥壹夜愁白了頭  伍子胥是楚國人,姓伍,名員,字子胥。楚平王聽信讒言,計殺了伍子胥的父親和兄長,伍子胥攜楚太子建之子勝逃奔他國,被楚兵壹路追殺。

伍子胥二人碾轉到了離昭關六十裏路的壹座小山下,從這裏出了昭關,便是大河,徑直通吳國的水路了。然而,此關被右司馬遠越領兵把守,很難過關。

扁鵲的弟子東臯公就住在山中,他從懸賞令上的圖例中認出了伍子胥,他很同情伍子胥的冤屈與遭遇,決定幫助他。東臯公把二人帶進自己的居所,好心招待,壹連七日,卻不談過關之事。伍子胥實在熬不住,急切地對臯公說“我有大仇要報,度日如年,這幾天耽擱在此,就好象死去壹樣,先生還有什麽辦法呢?”,東臯公說“我已經為妳們籌劃了可行的計策,只是要等壹個人來才行。”。伍子胥狐疑不決,晚上,寢不能寐:他想告別臯公而去,又擔心過不了關,反而惹禍;若是不走,不知還要等多久?如此翻來覆去,其身心如在芒刺之中,臥而復起,繞屋而轉,不覺捱到天亮。東臯公壹見他,大驚道“妳怎麽壹夜之間,頭發全白了?”,伍子胥壹照鏡子,果然全白了頭,不由暗暗叫苦。臯公反而大笑道“我的計策成了!幾日前,我已派人請我的朋友皇甫訥來,他跟妳長得像,我想讓他與妳換位,以蒙混過關。妳今天頭發白了,不用化妝,別人也認不出妳來,就更容易過關了”。

當天,皇甫訥如期到達。臯公把皇甫訥扮成伍子胥模樣,而伍子胥和公子勝裝扮成仆人,四人壹路前往昭關。守關吏遠遠看見皇甫訥,以為是伍子胥來了,傳令所有官兵全力緝拿之。伍子胥二人趁亂過了昭關,待官兵最後追拿到皇甫訥時,才發現抓錯了。但是,官兵都認識皇甫訥,東臯公又與守關長官遠越要好,於是,此事安然過去。

伍子胥順利通過昭關,來到吳國,幫助吳公子姬光奪取王位。後來又同孫武壹道,率兵攻取楚國,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屍,以報仇恨。

伍子胥墓

在江蘇蘇州吳中區胥口鎮西伍相國祠內。伍子胥(?壹前484)名員,春秋時楚國人,其父、兄為楚平王所殺,他逃至吳國,助吳王築城練兵,發憤圖強。後被譖自殺。墓封土高約l米多,冢以麻石砌成,墓前碑書“吳相國伍公之墓。原墓在文革中被平毀。在蘇州建城2500年(1986年)之際,該墓修葺壹新,墓家直經3米,高1米,全部花崗巖砌成,周圍遍植翠柏青松。還有吳相國伍公鴟夷藏處碑和重建胥山祠記碑等今均無存。近處還有二妃墓、拜將臺等古跡。

伍子胥廟記

《伍子胥廟記》:“予觀子胥出死亡逋竄之中,以客寄之壹身,卒以說吳,折不測之楚,仇執恥雪,名震天下,豈不壯哉!及其危疑之際,能自慷慨不顧萬死,畢諫於所事,此其誌與夫自恕以偷壹時之利者異也。孔子論古之士大夫,若管夷吾、臧武仲之屬,茍誌於善而有補於當世者,鹹不廢也。然則子胥之義又曷可少耶?康定二年,予過所謂胥山者,周行廟庭,嘆吳亡千有余年。事之興壞廢革者不可勝數,獨子胥之祠不徙不絕,何其盛也!豈獨神之事吳之所興,蓋亦子胥之節有以動後世,而愛尤在於吳也。後九年,樂安蔣公為杭使,其州人力而新之,余與為銘也。烈烈子胥,發節窮逋。遂為冊巨,奮不圖軀。諫合謀行,隆隆之吳。厥廢不遂,邑都俄墟。以智死昏,忠則有余。胥山之巔,殿屋渠渠。千載之詞,如祠之初。孰作新之,民勸而趨。維忠肆懷,維孝肆孚。我銘祠庭,示後不誣。”

掘墓鞭屍

公元前522年,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逃離楚國,投奔吳國。途中他饑困交加,見壹位浣紗姑娘竹筐裏有飯,於是上前求乞。姑娘頓生惻隱之心,慨然相贈。伍子胥飽餐之後,出於安全原因,要求對方為他的行為保密。但姑娘猛然想起,男女接觸為禮教和輿論所不容。她隨即抱起壹石,投水而死。伍子胥見狀,傷感不已。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書:“爾浣紗,我行乞;我腹飽,爾身溺。十年之後,千金報德!”

後來,伍子胥在吳國當了國相,吳王調遣勁旅攻入楚國。公元前506年,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其屍鞭之三百”。伍子胥報了大仇之後,又想到要報恩,但苦於不知姑娘家地址,於是就把千金投入她當時跳水的地方。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來。

伍子胥與七星龍淵的傳說:

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國兵馬壹路追趕,這壹天荒不擇路,逃到長江之濱,只見浩蕩江水,波濤萬頃。前阻大水,後有追兵,正在焦急萬分之時,伍子胥發現上遊有壹條小船急速駛來,船上漁翁連聲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後,小船迅速隱入蘆花蕩中,不見蹤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漁翁將伍子胥載到岸邊,為伍子胥取來酒食飽餐壹頓,伍子胥千恩萬謝,問漁翁姓名,漁翁笑言自己浪跡波濤,姓名何用,只稱:“漁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謝辭行,走了幾步,心有顧慮又轉身折回,從腰間解下祖傳三世的寶劍:七星龍淵,欲將此價值千金的寶劍贈給漁丈人以致謝,並囑托漁丈人千萬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蹤,漁丈人接過七星龍淵寶劍,仰天長嘆,對伍子胥說道:搭救妳只因為妳是國家忠良,並不圖報,而今,妳仍然疑我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劍示高潔。說完,橫劍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

關於伍子胥的典故:伐楚滅越,掘墓鞭屍

端午起源——伍子胥忌辰之說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另壹種說法是伍子胥的忌辰說。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兒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勾踐請和,夫差答應了。子胥建議徹底消滅越國,但是夫差不聽,吳國大臣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結果夫差相信了,並賜子胥寶劍要他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便命人把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蘇州人為紀念這位忠臣,把此江該為胥江。因此,後世相傳端午節是為紀念伍子胥的日子。

  • 上一篇:鴻蒙集團(亞洲)拍賣有限公司是騙子?
  • 下一篇:書法作品怎麽裝裱?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