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明朝弘治五年;壬子年(鼠年);越南漢德二十三年;日本延德四年,明英元年。
中文名稱:1492
年份:明朝弘治五年
代表出身:書法家、篆刻家、藏書家馮芳。
代表去世:依諾增爵八世教皇依諾增爵八世
代表筆記:哥倫布到達古巴
歷史事件:收集整理《人間遺書》中停止接受小米的案例
中國歷史事件:
1.廣西古田壯族人民起義
弘治五年(1492)三月,廣西古田(今廣西桂林西南)的壯族在首領魏的帶領下起義,迅速占領古田縣,縣官逃亡,典史被殺。孝宗命副總統馬、參議、數千領兵商議,但均遭起義軍伏擊,大敗而歸。七月,巡撫胡光右都民爵、連長從建桂(今廣西桂林)發兵,連破七寨。起義軍寡不敵眾,起義失敗。
2.連長是印的。
老慣例:凡是不佩服普印將軍的,軍官,都不能叫連長。弘治五年(1492),四月初四,寧府出守冀遼等地,授例邀之,孝宗加連長封連長。自那以後,該系統略有變化。
3.收集整理世界上的遺書
弘治五年(1492)五月,內閣大學士丘浚說,他請求在人間留下遺書,內閣書籍按類別整理,好收藏。他說,所謂讀書人,都是永恒的東西。這個世界靠認識過去,這個世界靠認識現在。建國之初,太祖皇帝上書天下遺書。平遠都城(今北京)後,得到了他的亭秘書,買了很多民間書籍,積了壹段時間,不減前代。不過今年很長壹段時間,恐怕有壹些人丟了性命,我在同閣求學士,下面的官員我要讀,我要壹個壹個查書目,然後分四大類,即經典和雜書,兩大類,每壹類有多少本書,每壹部門有幾卷,列個清單,報出來。唐太宗在位時,天下事多,儒生編《永樂大典》以供研究。現在,經典怎麽廢?那些乞求內閣收藏的書籍副本的人將在北京的國子監存放壹份副本。不備櫃或不備櫃,乞部會列壹份在天下讀書的官員名單,以示購訪,使校錄呈上,使壹冊存三冊,存放在史靜、國子監、南京國子監的櫃中,方為穩妥。每年三伏天的時候都要把書露出來,這樣可以避免蟲子的危害。建壹個磚石的地方,存放歷代明帝的記錄,可以免去水火之憂,讓後世的作者有據可依。孝順加納王國。
4.審訊和懲罰條例的裁決
弘治五年(1492)七月十四日,刑部尚書邵鵬等人建議,將《量刑條例》中的“裂寺小姐”李越刪除。處罰書包含的金額有限,犯罪的感受也不壹樣。所以輕的判重的,重的判輕的,往往以皇帝的裁決為例,考慮得失。這樣,在北京法務部的人多,在外面的人少,在外面要求處分是不合適的。宜選擇官集前後的精準案例分類匯編,官裁匯編,內外並用,大明律,這樣事情就塵埃落定了,情與罪也就清楚了。孝順隨之。
5.貴州都勻苗族起義。
弘治五年(1492)十月二十五日,貴州都勻苗族在傅家、常蛟領導下起義。憲宗命右軍務副司令、提督鄧廷贊為連長,鎮遠等顧溥、巡撫王通討伐。太監姜德監軍,與雲貴川八萬余兵會師。弘治七年三月,副使吳卓假降富幀,中上級被俘。明軍乘勢深入,連破百余寨,伏蛟被俘。起義失敗了。鄧廷贊說:都勻、清平(今貴州福泉洞)曾設二衛九長官司,以土人為官,因常有苗人事件。宜改郡,設流官治之,可久安。即“改土歸流。”憲宗沿襲,設都勻府、獨山府、摩訶府(今麻江)、清平縣。
在大學士邱卓的要求下,他要了壹份民間遺書,分內閣和國子監。兵部尚書馬文升說,從南方運米到通州,每石要三四石。每年仆人不下百萬,國王王國的仆人人數變成了40萬。此外還有補給軍需等負擔。關閉浙江溫州和滁州的銀坑。改變“開中鹽”的方法,廢鹽商去邊境收糧的方法,改為運司殷娜收鹽。劉基入閣十八年後,屢遭官攻,加官。封元出生的陜西巴為忠順之王,並掌握了哈的秘密。那壹年,河流斷成幾條支流,進入運河,損壞了張秋東大堤,奪取了海水,切斷了糧食運輸。
6.把納米改成納米銀。
洪武三年(1370),中國鹽法開始實施,規定商人將大米運往邊塞或京都,並賦予其運銷鹽的權利,即鹽引(發給商人的收鹽憑證)。商人們把鹽拿到產鹽地區去養鹽,然後在指定的地區出售。憲宗即位後,鹽法逐漸變質,政府只知道招商引資,不管鹽的生產和銷售。權貴專權鹽利,官商勾結,重用舊人,假主動,食鹽積壓,官鹽滯銷,私鹽盛行,鹽價飛漲,中法開放的初衷喪失殆盡。弘治五年(1492)十月,戶部尚書葉琪與鹽商勾結,改召商賈收銀運司,避免到邊境領糧。鹽商每次都是出錢官認三四個銀元,但商人們並沒有捍衛自己支持的痛苦。太倉壹度累銀到壹百多萬。但是,去邊境開中國的辦法被廢除了,商屯也被撤銷了。蘇的很貴,而儲藏庫是空的。
7.停止服用小米
成化年間,因河南、陜西等省災荒,有收粟的情況。誰接受了小米,誰就被允許當文憑,當官,當代碼。弘治五年(1492)十壹月,吏部尚書王澍說:永樂、宣德、年間,天下有災,四面也有軍餉。當時沒有收小米的情況,也沒有聽說糧食不足,軍民被困。這幾年,遇到災難,就要捐款。結果仕途不順,出身考生。他才當了十五六年多的官,卻快不行了。誰願意為事業獻身?何況子建、典、李既然帶著錢進了身體,怎麽能以誠自律呢?人之所以貪財,是為了活著!孝宗答應了,下令停止。
8.蔡慶論紀綱要義
弘治五年(1492),吏部尚書蔡說:今日之急,在朝廷律令,在下在邊關。今天讀書人都說,罪可以免,功可以得,家裏人自私,沒時間管朝廷的事。民窮無立足之地,宦官之富超過王侯。朝廷從民間取之,壹半到了將軍家,卻輸給了權貴之門,使官兵衰弱,無力保衛百姓。正所謂文風不正,人才匱乏,民力薄弱。賢者必用,無良者必去,功者有賞,罪者有罰。這是紀綱的主要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