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這個詞對現代人來說很陌生。但是,新郎新娘之間的“敬酒”是每個結過婚或者參加過婚禮的人都非常熟悉的。“結婚”是指新婚夫婦在洞房裏喝洋槐酒。意思是漂浮。壹個瓜切成兩勺,新郎新娘各拿壹勺喝。這叫結婚。婚姻始於周朝,後世也有所用,但卻是壹種苦澀而不能食用的東西。裝酒壹定是苦酒。因此,夫妻* * *飲酒,不僅象征著夫妻本是壹家,白頭偕老,還包含著讓新郎新娘同甘共苦的深意。正如《禮記》所說,“所以,要團結,要互相尊重,要互相親吻。”
宋代以後,喜結良緣的儀式演變為為新婚夫婦敬酒。《東京夢錄嫁女》記載:夫妻倆“用兩個彩色的結連在壹起,喝壹個,叫杯。喝完之後,扔壹盞燈,放在床下。燈翹起來關了,大家就慶祝,然後把賬蓋了。”這個儀式的象征意義是有意義的。
用彩色絲綢或彩紙將兩個酒杯連接起來。男女改名,各飲壹杯,象征夫妻從此合二為壹。當然,很多情況下,“只有新娘害羞,拒絕染指。”(民國:謝縣誌)
喝完酒,把酒杯扔到床下,看看是否和諧。如果玻璃只是斜上合上,就象征著男的斜下,女的斜上,性生活很好,勢不可擋。這種陰陽和諧的東西,顯然是好東西。民國時期山西人結婚,拜完天地,“被引入洞房,丈夫先進,新娘踩著床的四角,坐在床的後角,喝壹杯酒,這是‘結婚’的日子。婚後仍有祭祖、見勇姑等儀式,大概是婚禮後的第二天。”(民國:浮山縣誌)
今天山西農村年輕人的婚禮上必不可少的壹杯酒,但形式比古代簡單多了。男女各自斟酒後,手臂勾勾,目光對視,在熱烈歡樂的笑聲中壹飲而盡,或在洞房,或在舉行婚禮的大廳、餐廳、酒樓。按照民間傳統,喝壹杯酒是在洞房舉行的,所以人們總是把結婚和洞房聯系在壹起。但無論這種習俗的表達方式如何不同,其寓意和心態都是壹樣的,那種天長地久、不分離的暗示,會對新婚夫婦今後長期的婚姻生活產生影響。
當人們在壹個偏僻的山村裏舉行婚禮時,無論普通人的生活多麽艱辛,我們都能透過滿滿壹杯酒的笑聲,看到人們對愛情的忠誠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根據婚禮習俗,喝完壹杯酒後,通常會舉行壹個結婚儀式。在古代,這種結叫做發髻,是由新婚男女的頭發做成的。新婚夫婦壹起坐在床上,男左女右。但是這種禮物只限於新人的初婚,對於再婚的人來說並不是必須的。人們常說的已婚夫婦,也就是原配夫婦、小妾、二妻,是得不到已婚夫婦的尊稱的。
在古代婚俗中,結發有著非常莊重的含義。後來,這種習俗逐漸消失,但結發這壹術語仍然存在。已婚夫婦受到人們的尊重,已婚夫婦象征著永不分離的美好寓意。就像喝了壹杯酒壹樣,他們仍然得到農村大多數人的充分肯定和贊揚。
在男人可以娶小妾養小妾的時代,有夫之婦尤為突出。以至於無論是田舍郎的新晉文人,還是發了橫財的商人地主,在攀富、尋花、尋妾的時候,壹般都應該對已婚夫婦保持壹定的尊重。
從心理和情感上來說,中國人結婚已經有幾千年了,尤其是自古以來。
因為結的意思是“第壹次”。在男女不施與受,人們親密的異性少之又少的時候,結婚意味著第壹次接受異性的新鮮感,第壹次露出會心的微笑,第壹次品嘗愛情的幸福,第壹次組成自己的家庭。所以,無論如何,這第壹次都是珍貴的,值得珍惜的。
再說了。結還有莊重、神聖、天意、緣分等深意,為社會所認同。在此基礎上,婚姻雙方都有義務感和責任感。
-
二、洞房的秘密
鬧洞房是婚禮的最後壹道程序,也是任何婚禮不可或缺的壹環。是婚禮的高潮,也是最熱鬧有趣的節目。
新婚之夜,親朋好友圍坐在房間裏,用各種方式和新娘開玩笑,稱之為“鬧房”,“扮新娘”鬧的方式多種多樣,不同的地方也有異同。總結起來,可以分為文和武兩種。文鬧經常用壹種比較優雅的方式,讓新娘講謎語,講對子,讓她講自己的戀愛經歷,講壹些平時見不到嘴的男女之事。在山西,民間稱之為“告訴妳兒子”,妙趣橫生,逼著新娘因為答不上來而出醜。“到了晚上,好事者多以諧語組成,逼新娘唱之,謂之‘鬧室’。最近愈演愈烈,慶功還開玩笑,很沒禮貌。”(民國:《翼城縣誌》)打架是壹種粗暴的方式,不僅罵人,還摸新娘,相當實用。
鬧洞房的時候,同行的,晚輩的,親戚朋友的,同學同事的都往洞房裏擠,嬉笑打鬧,尤其是新郎的朋友。他們想盡各種辦法讓新娘當眾表演來取笑。俗話說“三天無所謂”,父母除外。在這期間,人與人之間的隨意關系是禮儀和習俗所允許的,許多禁忌被解除了,這很像西方文化中的狂歡節。所以,不管有多可笑,多不可接受,新娘絕對不能翻臉。如果鬧洞房的人生氣了,會被認為是新娘任性,人緣不好,前途不會更好。
鬧洞房是祝賀新婚夫婦的壹種方式。在民間習俗中,人們認為狐貍總是在洞房裏,鬼魂崇拜它們。為了驅走邪靈之陰,增強人勢之陽,他們在洞房鬧事,所以民間有“人不鬧鬼”的說法。
擁有壹個嘈雜的房間也是對新婚夫婦在功能上的考驗,包括機智和耐心。本來是“關口考”,但在民間往往走得太遠,成為壹種庸俗的習俗。
鬧洞房的習俗由來已久。《漢書》記載“在婚禮的晚上,男女之間沒有區別,只有驕傲。”(《漢書·地理》)有鬧室的習俗,可能起源於“聽室”。新婚之夜,親朋好友在洞房窗外偷聽新媳婦的壹言壹行,人們感興趣的無非是男女關系。從性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種行為似乎就是弗洛伊德理論中的“意淫”。後來逐漸演變成洞房逗新娘。這種風俗在唐代開始流行。不僅男方的親戚,客人朋友也有權利戲弄新娘。即使是不相幹的陌生人,也可以中途停下來,批評,調侃,戲弄。這種習俗自古以來就是從個體行為變成集體行為的。
縱觀鬧洞房的習俗,驅使人們聽鬧洞房的心理動機是復雜的。
首先,這是人的性意識的壹種外化和潛意識沖動。人們從玩弄女性和愛撫女性中表現出壹些與異性的調情。發泄之後,他們可以克服既羨慕又嫉妒的心理,從而在“潛意識”的邊界中達到某種性別平衡。這種對待異性的態度和行為在平時是被嚴格限制的,洞房做愛正好提供了壹個機會。
其次,洞房是傳統婚姻中包辦婚姻的產物。因為只有在婚禮儀式結束後,激動的新郎才能打開新娘的紅領巾。夫妻倆素未謀面,沒有交集,也沒有情感交流。第壹次見面就談戀愛,顯然很奇怪,很尷尬。所以有洞房的習俗可以消除彼此的距離和陌生感,協調彼此之間的緊張氣氛,融洽感情。毫無疑問,洞房的煩惱是百米賽前的必要準備。
再者,在欣欣向榮的心理趨勢下,大部分新婚之家都有既要承受親朋好友的困擾,又願意讓他們鬧的雙重心理。
吵吵鬧鬧的房間可以讓雙方親友熟悉,顯示家裏賓客滿堂,人丁興旺,增進親友之間的溝通和感情,促進鄰裏之間的和睦。
熱鬧是中國人生活的審美理想,鬧洞房是達到這壹目的的手段。只有當人們忙碌時,才能形成喜事和慶祝的氣氛。喧鬧是歡樂的景象,也是歡騰和繁榮的象征。只有人們吵吵鬧鬧,才會有慶典的市場,才會有廣泛的財富,才會有繁榮的人口。
-
第三,洞房測試童貞
在中國,性行為受到習俗的高度限制。人們不僅對公開合法的性關系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還試圖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每壹個縫隙。
在《詩經》中,我們可以講很多女人和情人私奔的故事。至少在孔子的時代,在社會上層,男女兩性關系的混亂有些像腐朽的羅馬時代。那時候離婚容易,復婚也不難。女孩的貞操不是壹個特別關註的問題。
但隨著儒家思想的興起,尤其是宋代理學傳播之後,女性被認為是社會道德的擔當者。理學強迫女性生活在封閉的世界裏。寡婦再婚是壹種道德罪過,婦女的貞操受到高度重視。
從此,中國人對女性貞操的崇拜成為壹種心理執念。這種執念的壹個不好的例子就是所謂的“洞房童貞測試”。這種習俗把新娘的貞操變成了赤裸裸的貞操測試,現場驗證,眾人見證。可悲的是,新郎不認為這是對他感情的侮辱,新娘也不認為這是對他人格的侮辱。習俗扭曲了人們的思想。
洞房驗貞的習俗在民間被稱為“驗紅”、“贈巾”,自古有之。壹般來說,在婚禮當天,新娘的母親會給她的女兒或女婿壹塊白手帕,這被認為是第壹次發生性關系時使用的。在民間也被稱為“西帕”。
在過去,每個婚禮都要送壹條毛巾。有些地方,比如廣東,新郎新娘送完毛巾後,就關門做愛,新郎的父母和親戚就在門外等著。浪漫過後,新郎手裏拿著壹個竹碟,用紅手帕蓋著,表明新娘是處女,是新紅的。大家都很高興,表示祝賀,還用壹只烤豬送到了娘家。在此之前,家裏人壹直很擔心,怕新娘看不到娘家紅。
因為處女膜破沒破成了檢驗處女的唯壹標準,壹旦不紅,新郎和他的家人就會歸咎於新娘的不忠,至少在心理上會有很大的猜疑和不和,形成隔膜。光讓新娘無言以對,受辱終身,在婆家面前沒有地位。在嚴重的情況下,媒人會把女方送回家。
註重處女紅是中國社會的普遍觀念。善於觀察的文人給了它壹種浪漫的氣氛。
王實甫的《西廂記》描寫了張生和崔鶯鶯的幽會,特別提到了香巾。他寫道:
“(後庭花)春天是白色的。早早就看到了紅香嫩色。燈下眼低,胸中肉滿,好奇之極,不知春從何處來。”
劇作家湯顯祖在《邯鄲記》中的彩色對話中說:“良家夫妻進洞房花燭,和...河侵客搶兇,壹個媒織女嫁不出去。別掛電話。我很高興檀郎的眼睛是紅色的,美女笑著吹銀蠟。今夜同藍窗屏眠,明見香儂。”
陶《輟耕錄》記載壹男子娶了新娘後未見娘家紅,書生袁克謙贈詩如夢,“今宵酒席滿,準是香。春已過,問是不是很紅很淺,不見就還妳白綾。”
今天,在山西農村,試紅的習俗已經很少見了。然而,在壹些地方,在他們婚禮後的早晨,他們經常在新房外的明亮的眼睛裏放上紅色的白色毛巾,以向外人表明新娘是處女。
-
第四,婚禮習俗
在古代,完整的婚禮習俗有六種:收禮、問名、那吉、收禮、邀客、迎親。但明清以來,山西完整的六禮已不復存在。正如大量地方誌所記載的,“各地婚禮不壹樣。六禮之中,只剩下四個:問名、受禮、邀客、親迎、不親。”(乾隆:《平陽賦誌》)
解放後,婚禮形式新舊交替,新的婚禮形式正逐漸取代舊的。民國時期山西各地實行了新的、更文明、更現代的婚禮形式。作為壹種新的婚禮習俗,我們將詳細介紹如下:
“結婚證書,仍然使用壹直以來的赤柬,但是結婚儀式上,見證人、介紹人、新郎、新娘,全都簽了字。婚禮在法庭前舉行,並播放音樂。主持人面向北方站著,宣布“男女嘉賓席”,站在北方。男人女人嫁給誰都行,但是站在南方。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坐著,而東西站著。結婚,介紹人入席,南立。所有人都坐好了,但是北方站著。男女賓客吸引新郎和女賓的座位,都是朝北的。
播放音樂。證婚人宣讀證書,並為新娘和新郎交換飾品。新郎新娘舉行婚禮,東西相對而立。雙弓。播放音樂。
主人和征婚人給予培訓和建議,新郎和妻子向婚姻見證人和介紹人三鞠躬致謝。
男女嘉賓代表致敬,獻花,鞠躬。播放音樂。
新娘新郎致感謝辭,鞠躬兩次。
女嘉賓代表文明婚禮歌曲。
見證人,介紹人,男嘉賓,女嘉賓都退了。
新郎和新娘接受男女婚禮儀式和男女家庭的所有儀式,並演奏音樂。男女婚禮儀式及長輩朝南,鞠躬三次,男女朝東;兩次鞠躬。男女都互相行禮,東西相向,鞠躬兩次。
男人和女人吸引新娘和新郎回來。主持儀式的男人和女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以及老板和司儀,退休了。儀式結束後,宴會開始。(民國12年:臨汾縣誌)
今天,山西農村的婚禮習俗大體相同,但在內容和形式上更具時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