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北部洞庭湖附近的人們最重視壹年中的四個節日,即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和臘月。端午節應該算是最熱鬧的節日了。這壹天,人們把菖蒲和艾葉貼在門上,吃粽子,喝雄黃酒,賽龍舟。
湘西土家族每三年過壹次,臘月二十九(或二十八),農歷六月二十五,十月壹。“過新年”的晚上,村裏的窪田裏點起了篝火,土家族男女圍著篝火跳舞,唱起了調歌。“六月年”是土家族歷史上的壹次重要遷徙。完成遷移的那壹天是農歷六月二十五。定居後,土家族人決定先過年,在這壹天宰殺牛祭祀神靈,逐漸形成了“六月年”的習慣。“十月年”是土家族為迎接遷移後新家園的第壹個收獲季節而開展的活動。十月初壹,土家族人組織慶祝活動,殺豬飲酒,互致問候,形成了“十月年”。
張家界白族有每年農歷6月25日舉行火把節的傳統習俗,這是壹項與消滅害蟲和保護莊稼有關的活動。在這壹天,白族人民會舉行慶祝儀式,祝願莊稼豐收,牲畜肥美。主要活動有祭祖、拜火炬、打火炬、點火炬、跳火炬。
湖南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物產豐富,人民勤勞,精耕細作。它種植水稻已經有壹萬多年了。
在漫長的歲月裏,長沙先民培育了早、中、晚稻、粘、糯、秈、粳、長芒、短芒等多種水稻品種。據1949統計,僅瀏陽縣就有149個水稻品種栽培。在長沙,高安地裏種的是早稻,早稻收割後種的是紅薯、玉米、豆類、水稻。在低岸下濕田種植晚熟品種,如東墊、重陽等。早稻多在清明節前後種植。所謂“桐葉馬蹄鐵大,育苗不成問題。”谷中種泥,田裏壹般拴假人,或掛假鷂,防鼠防鳥。第壹次拔苗,需要點蠟燭,響系統,開槍,這叫開苗場的門。插秧,俗稱種田種莊稼,有的恭喜妳“種稻樹”。種糧食時,專家們常常“劈開書頁”(翻開書頁)——在田的另壹邊插壹根桿子,先在田裏種幾根樹樁,對準線,以此為基準,邊退邊種,種壹排四根樹樁,從左到右,稱為“順手種糧”。到了彼岸,秧苗呈壹條直線,就像壹本書的壹頁,美不勝收,故名裂頁。第二個人從右邊把頁面種上,這叫“切頁”,以此類推。如果前者被後者超越,那就叫“合鴨”、“鉆袋”。半路拐個彎,會被人笑“過洞庭湖”。為了抓住季節,親戚朋友都來幫忙,稱為“報工”種糧被視為壹項重要的競技活動,專家德高望重,因此被稱為種糧大師。收割早稻時,要稱肉稱酒,熱情款待。所謂“種稻人扮演飯客”。但是早餐不要吃肉,以防鐮刀傷手。曬糧要用竹子做曬葦,或者用薄薄的牛糞糊曬田,使其平整無泥沙。糧食曬幹後用風車吹,沒有“揚場”。除水稻外,長沙種植大麥、小麥、蕎麥、高粱、谷子、亞麻(黑芝麻)、白芝麻、油菜、茶葉、蠶桑、苧麻、棉花、黃花菜等作物歷史悠久。豆類作物常種植蠶豆、豌豆、黃豆、黑豆、紅豆、綠豆、米豆、泥豆、峨眉豆、水煮豆等。其中大豆分為五月黃、六月黃、七月黃、八月黃。泥豆,又名懶豆,是制作瀏陽豆豉的絕佳原料。紅薯幹和煙草是明代傳入的,但發展迅速,種植廣泛,所以被稱為“壹季紅薯,半年五谷”。
湖南古畫戲是古畫戲、花燈戲等地方戲的總稱。其中,流行於湘中、湘東、洞庭湖區的長沙古畫戲,流行於湘北嶽陽、臨湘地區的常德古畫戲,流行於湘北嶽陽、臨湘地區的嶽陽古畫戲,流行於湘南祁陽、零陵、東安地區的衡陽古畫戲,流行於湘南道縣、寧遠、藍山、新田縣的古畫花燈,與調類合並。他們有不同的舞臺語言和音樂風格,形成了不同的部落。
廣西民俗
三月三歌會
農歷三月初三,又稱“三月歌會”或“三月歌會”,是壯族的傳統歌會。壯族每年有幾次固定的民歌集會,如正月十五、三月三日、四月八日、八月十五日等。,其中三月三日是最盛大的。
壯族民間有許多關於葛衛節起源的美麗動人的傳說。有人說,古時候有壹對戀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經常唱民謠來表達彼此的情意。但由於封建禮教的束縛,兩人無法成婚,於是兩人都在絕望中死去。人們在三月三日唱歌紀念這對夫婦。
也有人說,在唐朝,壯族有壹個叫“劉三姐”的歌仙。她很聰明,經常用民謠贊美勞動和愛情,揭露富人的罪惡,富人對她又恨又怕。因此,有壹年的三月初三,當劉三姐在山上砍柴時,富人派人砍斷了藤蔓,導致她掉下懸崖而死。為了紀念這位歌手,後人在劉三姐去世的那天聚集起來唱歌。壹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這樣形成了。
這些傳說現在很難考證,但宋人寫的《太平宇宙》壹書中有記載:“壯士熟於谷,擇日祭神,男女會作歌於盛會。”這說明當時的歌圩也很繁榮。宋元以後,壯族山歌的發展尤為突出,歌會成為文化娛樂和男女浪漫的場所,並有拋繡球的遊戲。女子將繡球拋給心愛的男子後,兩人雙雙退出歌壇,互贈定情信物。到了清朝,形成了壹個大規模的活動,有幾千人參加。1934年編的《廣西郡縣調查》記載,當時廣西有26個郡縣,幾乎遍布廣西。
這壹天,家家戶戶都會煮五顏六色的糯米飯,給彩蛋上色,慶祝節日。歌會壹般壹次持續兩三天,設在離村子不遠的壹塊空地上。竹子和布被用來建造壹個歌棚來接待來自其他村莊的歌手。二重唱主要由未婚青年男女組成,但有老人和孩子前來觀看和娛樂。小的歌圩壹兩千人,大的上萬人。毗鄰許歌,商販雲集,民間貿易活躍。附近的人給來趕歌會的人提供食宿,不管認識不認識,都受到熱情接待。壹次大型歌會,方圓數十名青年男女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著實熱鬧。巴馬盤崗河、都安綿山、田陽喬葉、宜山下澗、柳州玉峰山等。,都是歷史上的大型歌圩。人們去歌會是為了比賽和欣賞歌曲;年輕的男女唱歌,如果他們彼此投緣,他們就互贈信物作為他們愛情的信物。此外,還有拋繡球、摸雞蛋等有趣的活動。拋繡球主要是為了娛樂,也是作為愛的象征。女生看上壹個小夥子,就把繡球扔給他。摸蛋是為了相互取樂,也是壹種承諾。
撚絲
拋繡球通常在葛衛節期間舉行。繡球呈圓形,繡有花鳥,內裝木棉或豆類、水稻等作物,四角飾有彩色布帶,供投擲。打球時,男女分成人數相等的兩對。男女相隔壹定距離,雙方各有壹個“同伴”,即領隊,中間插壹根高桿,作為投球的高度標準。拋球時,女團長先手持繡球,唱壹首民歌後,將球拋出。如果男方能接住,男方贏,否則女方贏。誰贏了就把對方壹人擊倒,然後勝者發球。每次發球都要先唱民謠,以此類推,直到壹方“全軍覆沒”。這時候贏的壹方追負的壹方,搶對方的頭巾和手帕,互相追逐取樂。宋·朱富《溪中笑》曰:“土風節數日,野中男女,分兩對友,各帶五色豆粟,互擲來回。”這個活動也是青年男女表達愛意的壹種方式。如果壹個女生看上了壹個男青年,就故意扔繡球,男的拿走繡球。如果有愛,她會把它作為禮物。
唱歌擇偶。
壯族青年男女在歌會上或趕著過節時,選擇合適的人唱歌、交友、求偶。屈大均《廣東新語》卷十二《粵歌》描述:“冼人之俗(壯族古稱之壹)。年輕時學歌,男女選歌配。女人和後勤,縱算,幾十個年輕隨從,不如宋。看女歌的意思,壹個留下,壹個留下。.....約壹對夫婦,與錢媒以蘇木染檳榔。”明桑月還寫了壹首詩:“男女枝打球(指拋繡球),對唱對答。”這種“以唱為樂,以答歌為媒”的活動,與壯族的審美心理有關。強者自古有歌,好歌標誌著最有智慧,衡量壹個人是否值得尊重和敬仰。根據民間傳說,漂亮的女孩,雖然有很多追求者,但她們只嫁給唱歌最好並贏得比賽的年輕人。劉錫範《嶺表與人》第十八章寫道:“壹個好的歌手,能贏得全社會普羅大眾的尊重。...壹個好的歌手可以贏得女人的青睞,可以以此為媒介實現最幸福的愛情;並且在這個範圍內,我們可以實驗為每個戀人選擇誰舒服,進而達到婚姻幸福的目的。”“憑歌擇偶”反映了壯族傳統的文化心理和婚姻道德觀念。是因歌而起,比感情更重要。在多次的歌唱交流中,雙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追求獨立的婚姻。青年男女“以歌配”、“答歌成親”的活動有壹定的程序和規範,從唱“會歌”到“問歌”,已經成為歌唱領域的壹種社會習俗。“靠歌擇偶”把男女的社會活動“唱”了出來,把生活藝術化了,所以有意味深長的魅力,傳統文化心理賦予了它頑強的生命力,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雖被歷代封建統治者“懸為例”,但屢禁不止,大行其道。這種習俗與當下崇尚戀愛自由、婚姻自主的時尚頗為吻合。
每逢“歌圩”日,方圓數十裏的青年男女,無不打扮得漂漂亮亮,三五成群,四六成群,從四面八方聚集到歌圩裏。“歌會”上,壹對對男女陸續上臺,唱唱答答,壹語雙關。從白天到黑夜,從山丘到草坡,到處都是歡樂的人們,到處都是歌聲的海洋。尤其是天黑以後,歌曲會達到高潮。皎潔的月光下,壹對對青年男女散落各處,或妳唱我答,用情歌傾吐愛意;或者拿著手電筒互相射擊,談笑風生,繼續尋找妳的真命天子。情侶們就是在這種聲光和情感的氛圍中,通過表達感情,形成了美好的婚姻。但需要指出的是,壯族歌圩中的對唱僅限於不同村的男女,同村男女即使感情好也不能對唱。
在“歌會”上,男女對唱的民歌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相當廣泛。就形式而言,有歌、歌、歌、歌、歌等;內容上,有生產歌、生活歌、農事歌、時令歌、情歌。在這個歌曲的海洋中,情歌是最受歡迎和吸引人的。
情歌壹般都是從見面問對方開始,壹直唱到我們許下承諾,說再見。整套情歌由見面歌、邀請歌、提問歌、贊美詩、初戀歌、深情歌、離別歌組成。這些情歌,沒有固定的內容,都是即興出口成歌,或男請女答,或女請男答,對唱,激烈動人。
在情歌對唱中,碟歌是最激烈也是最難處理的,在情歌對唱中被稱為“急流險灘”。男女相識相知後,歌曲推出,進壹步考驗彼此的人品、學識、性格、智力。碟歌的內容非常廣泛,從天文到地理;遠在三皇五帝,近在今世;農事,季節,花果,包羅萬象。就像壹場考試,考驗著男女雙方各方面的天賦。只有知識淵博,思維敏捷的人,才能順利通過這壹關。所以年輕人為了過這個“危險”的關口,往往會請老歌手作為自己的堅強後盾,隨時回答問題。因為過不了這壹關,妳就交不到朋友,也無法安定下來。
歌曲雖然激烈難唱,但最打動人的還是深情的友情和離別的歌。
深情厚誼歌是情歌的壹種。經過男女雙方的誘惑和求愛,愛情之花從兩顆相互印著的心裏綻放,是那樣的燦爛,那樣的充滿活力。如果有歌詞要唱:
風吹雲動,天不動。
水推動船向岸邊移動;
不是我的愛姐不理我,
壹個有愛心的姐姐永遠不會離開她的哥哥。
鳥類是我們的壹個分支,
變魚,我們* * *壹條小溪;
我們活著的時候,我們的工作,
當我們死後,我們會堆積泥土。
壹對戀人在歌聲中相愛,他們有著說不完的愛情故事。離別在即,他們又是那樣的依依不舍,那樣的深情。有歌詞唱道:
男人:放棄我妹妹很難,
就像蜜蜂不能放棄花朵壹樣。
蜜蜂不能放棄它們的花朵,
我今天不能放棄妹妹回家。
女:南舍哥哥,
這就像壹個小窩。
誰知道分開後見面的那壹天,
送九裏也不過分。
多麽濃郁的鄉土氣息,多麽深邃的詩畫意境!就是在這種充滿鄉土氣息和激情的情歌對唱中,情侶們相戀,甚至私訂終身。過去人們習慣把這種靠歌擇偶的行為稱為“唱浪漫的歌”。因為這種方式不需要媒人,也不需要再就業,所以讓壯族青年男女的愛情婚姻更有詩意。就像歌裏唱的那樣:
燃燒的香蕉和壹堆灰燼,
我們甚至不用做媒,
沒有豬,沒有羊,沒有酒,
壹首民歌讓我想起了姐姐。
在“歌圩”中,除了情歌對唱、倚歌求偶之外,還有許多充滿青春氣息和熱烈愛情的求偶活動,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拋繡球”。
“拋繡球”,壯語稱為“飛陀”,早在唐代就流行於廣大農村,唐代詩人柳宗元為此留下名句“男女戲枝球”。拋繡球時,男生女生自然地分成五人壹組,壹會兒開始唱民謠,壹會兒又拉開適當的距離,女生們把自己精心制作的繡球拋向自己心愛的男生。這個年輕人眼疾手快,壹把抓住扔向他的繡球的絲帶,扔還給對面的女孩。如果小夥子對姑娘感興趣,他會在繡球上系上禮物,扔給喜歡的姑娘。禮物越多,小夥子追求姑娘就越迫切。如果姑娘接受了小夥子扔回來的繡球的禮物,兩個人都會退出“歌會”,找個僻靜的地方單獨談壹場戀愛,互相傾訴心事。
除了拋繡球,橫州周邊的壯族村落還流行拋手帕求偶的習俗。每年初壹或初二,青年男女相約“唱歌”,小夥子先把布巴拋給喜歡的姑娘。唱完歌後,如果姑娘有意,便會離開保柏,在保柏上繡上象征愛情的花朵,日後再見面時當面歸還給男方,當地稱之為“拋帛”。“拋絲”之後,經過壹段時間的了解,如果彼此認同,男方可以找媒體說媒。
此外,在都安周邊的壯族村落,青年男女還經常用“摸蛋”的方式在“歌會”上尋找意中人。在當地壯族人的眼裏,紅色代表著吉祥和熱情,象征著年輕人火熱的心。因此,在“歌圩”到來之前,年輕人除了為客人煮五色糯米飯外,還特意準備了10個或20個煮好的染成紫色的雞蛋(雞、鵝、鴨蛋都可以),用稻草捆起來,帶到歌圩上。在歌唱領域,女生和男生也會經歷壹段時間的二重唱,相識,相知,並從中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二重唱結束後,如果有壹方感興趣,他(她)會主動用自己的紅蛋去觸碰對的人手中的紅蛋。如果對方也是深情,紅蛋碰撞破碎,則視為兩人命運相連,結為夫妻。於是,兩人互嘗彩蛋,成了知心朋友,然後走出“歌會”,來到壹個安靜的地方談起了戀愛。如果只是單方面打破,說明兩人沒有機會,旁邊的人會要求他(她)自己吃雞蛋或者給對方吃,以示認識。如果壹方是有意碰彩蛋,而另壹方是無意的,那麽他(她)會迅速保護好自己的紅彩蛋,不讓對方打碎,以此來謝絕對方的求愛。
看來“許歌”對壯族的年輕人來說是如此的重要。它就像點燃愛的種子的火焰。就像露珠倒出愛情的花朵。它壹直與愛情有著不解之緣。
送鞋做愛。
給心上人送花鞋墊、麻鞋作為情感象征,是廣西很多民族流行的習俗。桂西壯族男青年在三月三的歌會上唱歌,如果遇到意氣相投的姑娘,會向她要白布鞋和花鞋墊作為定情信物。如果女生感興趣,她會如約送來。兩只鞋打了結,小夥子就明白了姑娘“生死相連,永不分離”的意思。如果線是用活結系的,壹拉就開,說明有物體。有時候女生故意留壹個地方沒做完,留壹根線讓男方接,意思是“妳想接也可以接。”當然,訂婚後,姑娘會為小夥子做更精致的“同年鞋”。用層層白布裱裹,白色長棉線成排,密密麻麻。有時,魚和鳥花蝶的圖案被放在鞋底上。準備好的粉底需要放在鍋裏蒸,然後取出晾幹,再上表面。整個過程體現了女兒家的全部感受。所以,我愛人的哥哥怎麽能不珍惜和保護他呢?有壹座山在唱:“鞋底破了,鞋幫在。親手把我妹妹帶回來。”雖然歌裏不談愛情,但兩個人的心已經被針線的手工釘上了釘子。
董油茶
“油茶”是侗族人民不可或缺的家常飲品,也是待客佳品。“打”指的是制作這種奇怪飲料的過程,侗鄉的女人幾乎都“打”。《油茶》裏用的炊具很簡單,就壹口炒鍋,壹個竹棍做的濾茶器,壹個勺子。調料壹般有茶油、茶葉(最好是粗清明茶)、糯米(糯米蒸散後再烘幹成顆粒狀糯米)、花生仁、黃豆、蔥花。較豐富的油茶有糯米、甜水、白巴巴、
雄仔魚,豬肝粉香腸。調味品準備好了,就可以在鍋裏生火“玩山茶花”了。
先將糯米炒熟,在熱鍋中倒入少許茶油燒開,將糯米倒入鍋中,壹眨眼就炒成黃白相間的米花。把它撿起來,放在碗裏或盤子裏。其次是炸糍粑、炸花生、黃豆、熟豬肝香腸、大碗蝦仔魚仔。再將茶燒開,將茶油倒入熱鍋,放入壹把糯米(或濁米),翻炒至煙味焦爛,再將茶與焦米壹起翻炒,待鍋內煙起時,倒水,撒少許鹽,煮沸。每碗茶煮多煮少,視喝油茶的人數而定,以每人半碗為標準。喝油茶壹般是每餐“三鹹壹甜”(三碗茶加鹽,壹碗茶加糖水)。喝茶時,主婦分炒飯、炒花生、炒年糕、豬肝、魚苗等。成碗,用勺子將沸騰的茶水倒入碗中,清香的山茶花就被“打”出來了。
油茶,最初是東鄉族創造的,香氣濃郁,味道香甜。經常飲用可以提神醒腦、治病強身。董老人不能喝山茶油,怪子孫不孝。東鄉族人出門逛村訪寨,卻喝不到油茶。他們覺得像發紺壹樣難受,就趕緊回家玩油茶。受此習俗影響,與侗族雜居的苗、瑤、壯等民族也喜歡喝油茶。離開侗寨村舍去外地打工的人,和嫁出去的侗寨姑娘還是喜歡玩茶花。東鄉族從那壹代開始就有喝油茶的習慣,無從考證。據老侗族人說,他們世代種植油茶,家家戶戶都有壹壇子油茶油。“可以用油打油茶。”侗族世代生活在寒冷的山區,喝油茶可以禦寒防病。習慣成自然,打油茶成了代代相傳的民族風俗。
侗族百家宴
龍勝自治縣樂江鄉底嶺村居住著776戶***2966名侗族同胞。齊心協力,樂於做公益的美德在這裏代代相傳。村裏雕龍畫鳳的七座鼓樓,村前結構奇幻的三座風雨橋,青石板鋪成的村道和路邊精致的石欄桿,再加上現代電視接收天線的點綴,顯示出這裏人傑地靈。
農歷6月24日是帝陵村舉行歷史悠久的百家宴的日子。在這壹天,村裏所有家庭的代表都攜帶著用竹子制成的精致而美麗的食物盒,裏面裝有幾碗腌酸豬肉、酸鴨、酸魚等。,侗族人最愛吃的食物,還有自己釀的糯米酒,從四面八方趕到村頭風雨橋。
在鐵炮聲響起後,數百場宴會在於風大橋周圍排成了長龍。侗族村民坐在長長的木桌兩旁,豐盛的侗族家常菜擺滿了長長的木桌。
底嶺村壹年壹度的百家宴,是村民聚會的好日子,是村規民約制定、通過和執行的重要途徑,也是村裏準備公共事業的決定性場合。宴會上,侗族同胞暢所欲言,總結過去,展望明天,交流思想,增進團結。談論最多的是村裏的精神文明建設和集體經濟發展的思路。村民們邊談邊喝,酒席從下午4點壹直持續到晚上8點。
侗族焰火節
花炮節又稱“煙火節”,是侗族人民盛大的傳統節日,其中以三江侗族自治縣福祿鎮農歷三月初三的花炮節最具代表性。
煙花分為第壹槍、第二槍、第三槍。每支槍都綁上象征幸福的鐵環,用紅綠線包裹,在火藥鐵炮中點燃。引爆時,鐵環被火藥鐵炮的沖力拋向空中。當鐵環落下時,人們按照傳統規則,以鐵環為目標,沖向鐵環,鐵環以勝利者的身份交給領獎臺。
每把槍都有其特殊的意義。“第壹炮”叫“丁炮”,意思是人丁興旺。“二炮”叫“金融炮”,意思是財力雄厚;“三炮”叫“圭炮”,意思是加官階。如今,求子、求財、求官的迷信意識日漸淡薄,福祿等地將煙花的名稱改為“團結”、“勝利”、“幸福”,賦予煙花新的含義。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改革後的搶花炮成為少數民族傳統運動會的比賽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