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節祭拜月神的供品,吃月餅的習俗自流傳下來就形成了。
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就有壹種“太史餅”,以紀念中國月餅的“始祖”太史文忠。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了芝麻和核桃,為月餅的制作增加了輔料。這時就出現了壹種圓餅,裏面填滿了核桃,叫做“胡餅”。
到了唐代,民間有了面包師從事生產,首都長安開始出現糕點店。據說有壹年中秋節,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兵的時候,唐玄宗覺得胡兵這個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明月,心潮澎湃,隨手拈來“月餅”。從此,“月餅”的名字逐漸在民間流傳開來。
北宋皇室中秋節喜歡吃壹種“宮餅”,俗稱“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小餅如嚼月,有酥有悅。”
宋朝的編劇很透徹,他們在《老武林》中提到了“月餅”這個名字,敘述了南宋都城臨安所見。
到了明代,中秋節吃月餅逐漸在民間流傳開來。當時,別出心裁的面包師將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印在月餅上作為食品藝術圖紙,使月餅成為中秋節的必備食品。
故事中的中秋節
有許多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流傳下來,其中許多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神話。嫦娥奔月
相傳古時候天上同時有十天,莊稼都曬死了,百姓苦不堪言。壹個名叫後羿的英雄有無窮的力量。他同情苦難的人民,登上昆侖山頂,發揮神力,開弓,壹口氣射下九個以上的太陽,命令最後壹個按時起落,造福人民。
後羿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愛戴,他娶了壹位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許多仁人誌士來此求學從師,別有用心的孟鵬也混了進來。
壹天,後羿碰巧遇到王太後,向她要了壹包仙丹。據說吃了這種藥可以瞬間升天成仙。但是這種藥只能壹個人服用,後羿舍不得離開妻子,只好暫時把長生不老藥交給嫦娥。嫦娥把藥藏在梳妝臺的百寶箱裏,卻被反派孟鵬看到了。他想偷長生不老藥,讓自己長生不老。
三天後,後羿帶領隨從外出打獵,別有用心的孟鵬裝病留下。後羿帶領眾人離開後不久,孟鵬手持寶劍闖入裏屋後院,威脅嫦娥交出仙丹。嫦娥果斷決定,自己吞下去。說完,嫦娥立即飄離地面,飛向天空。因為嫦娥牽掛著丈夫,她飛到了最近的月亮上,變成了仙女。後羿得知後傷心欲絕,只好派人來到嫦娥最愛的後花園,擺上香案,擺上她最愛吃的蜜制鮮果,遙祭嫦娥,百姓聽說後,也在月下支起香案,遙祭嫦娥。從此,拜月中秋節的習俗就在民間流傳開來。吳剛贏了
還有壹個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據說月亮上廣寒宮前的桂花樹生長茂盛,高達500多尺。下面有壹個人經常砍,但是每砍完壹次,砍的地方馬上就合上了。千百年來,這棵月桂樹永遠不能被砍倒。據說這個砍樹人叫吳剛,漢朝西河人,曾經跟著仙人上了天,但是他犯了錯,仙人就把他貶到了月宮,每天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工,以示懲罰。在李白的詩中,有“欲在月中,自付寒”的記載。朱元璋起義
據說中秋節吃月餅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群眾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奮起反抗元朝。朱元璋聯合各種抵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得非常嚴密,消息傳遞起來非常困難。軍事家劉伯溫想出壹個計策,命令部下把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進餅裏,然後派人分別送給各地起義部隊,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夜響應起義。起義那天,所有的反抗者壹起響應,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不久,徐達攻占元朝,起義成功。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極了,連忙傳話,說是在即將到來的中秋節,全體將士都要與民同樂,並且要把當年開戰時秘密送來的“月餅”作為時令糕點送給大臣們。此後,“月餅”的制作越來越精細,品種越來越多,如碟狀,也成為很好的禮品。中秋節過後,吃月餅的習俗在民間流傳開來。
2中秋節吃月餅習俗的由來
追溯中秋節
據歷史記載,“中秋節”壹詞最早出現在《李周》壹書中。但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壹個固定的節日。《唐太宗書》記載了8月15日的中秋節。但直到宋代和中秋節才開始流行。到了明清時期,它與元旦齊名,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按中國歷法,農歷八月在秋中,是秋天的第二個月,稱為“中秋”,而八月十五在“中秋”的中間,所以稱為“中秋節”。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八月節、八月半、中秋節、中秋節等。因為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著“月亮”進行的,月亮是圓的,象征著團圓,所以又叫“團圓節”。
“團圓節”壹詞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記》說:“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人們送月餅以示團圓”。《帝京風光略》也說:“八月十五,祭月,餅圓,瓜錯分,瓣刻蓮花。.....有妻回寧者,終有壹日回婆家,亦稱團圓節。”中秋之夜,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團圓”的習俗,即烙壹個象征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餅內有糖、芝麻、桂花、蔬菜,外面壓著月亮、桂花樹、兔子。中秋節過後,家裏的長輩會根據人數把蛋糕分成塊,每人壹份,如果有人不在家,留壹份給他們,以示家人團聚。
亞洲國家日本的中秋節習俗:不吃月餅。
日本的中秋節也被稱為芋頭月和栗子月。這壹天,日本人把芒草、胡枝子、黃花芽菜等秋草放在瓶子裏裝水果和糯米團子。日本人稱這種明月為豆明月。因為現在是大豆的收獲季節,意味著大豆豐收祭祀。只有在這壹天,日本人允許外人偷自己地裏的土豆,認為這是好事。許多孩子明目張膽地用帶釘子的竹竿偷鄰居的供品。日本人也有在這壹天賞月的習俗,日語稱之為“月亮上見”。
日本賞月的習俗起源於中國。1000多年前傳到日本後,當地開始出現壹邊賞月壹邊設宴的習俗,稱為“觀月宴”。與中國人在中秋節吃月餅不同,日本人在賞月時吃粽子,這被稱為“月亮上看粽子”。因為這個時期是各種農作物的收獲季節,為了表達對大自然的感激,日本人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雖然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廢除了陰歷,改用陽歷,但在日本各地仍然保持著中秋節賞月的習俗,壹些寺廟和神社在中秋節還會舉行專門的賞月晚會。越南:兒童扮演主角
與中國的中秋節不同,越南的中秋節以兒童為主角。市場上有各式各樣的月餅、五顏六色的燈籠、五顏六色的兒童玩具等不同口味的節日食品和玩具,孩子們的臉上寫滿了對節日的向往。中秋節期間,越南各地將舉行燈會,並對燈籠的設計進行評估,對獲勝者進行獎勵。此外,越南壹些地方還會在節日期間組織舞獅活動,通常在農歷八月十四、十五的晚上舉行。節日期間,當地人坐在陽臺和院子裏,或與家人壹起外出到野外,擺上月餅、水果等小吃,賞月,品嘗美味的月餅。孩子們提著各式各樣的燈籠,三五成群地玩著。
隨著近年來越南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千年中秋的習俗也悄然發生了變化。許多年輕人在節日或在家聚會,唱歌跳舞,或壹起出去賞月,以增進同齡人之間的了解和友誼。所以越南的中秋節,除了傳統的合家團圓意外,正在增添新的內涵,逐漸受到年輕人的青睞。新加坡:旅遊業成為主角
新加坡是壹個華人人口占絕大多數的國家,壹直非常重視壹年壹度的中秋節。對於新加坡的華人來說,中秋節是壹個天賜良機,可以聯絡感情,表達感激之情。朋友、親戚和商業夥伴交換月餅以表達問候和祝願。
新加坡是旅遊城市,中秋節無疑是吸引遊客的絕佳機會。每年中秋節臨近,當地著名的烏節路、新加坡河畔、唐人街、裕華花園都是新裝修的。夜晚,華燈初上,整條街壹片紅色,令人興奮。馬來西亞、菲律賓:花車遊行史無前例。
吃月餅、賞月、提燈籠是馬來西亞華人世代相傳的中秋習俗。隨著中秋節的臨近,馬來西亞各地的老字號商家紛紛推出各式月餅。首都吉隆坡各大商場都有月餅專櫃,報紙、電視臺的月餅廣告鋪天蓋地,營造出歡慶中秋節的節日氣氛。吉隆坡壹些地方的華人社區最近舉行了提燈遊行,慶祝中秋節。除了舞龍舞獅,載著嫦娥和七仙女的彩車在其中漫遊,穿著鮮艷服裝的藝術家和年輕人載歌載舞,十分熱鬧。
中秋節是生活在菲律賓的華僑華人非常重視的傳統節日。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唐人街非常熱鬧,當地華僑華人舉行活動慶祝中秋節。華僑社區的主要商業街掛滿了燈籠,主要路口和進入唐人街的小橋上掛滿了五顏六色的橫幅,許多商店出售自己制作或從中國進口的各種月餅。中秋節慶祝活動包括舞龍遊行、民族服裝遊行、燈籠遊行和花車遊行,吸引了大量觀眾,使歷史悠久的唐人街充滿了歡快的節日氣氛。韓國:適時購物。
韓國的中秋節被稱為“秋夕”,是壹個連休三天的大節日。以前交通不發達的時候,人們會利用這段時間回鄉探親。如今,每個月秋夜之前,韓國各大公司都會降價吸引人們購物,互相送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