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壹,日期在農歷的八月十五日。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
下面以《中秋節》為題,給出三篇範文,供您參考。
篇壹中秋節
眾所周知,農歷八月十五是壹年壹度的中秋佳節。這壹天是傳統的節日,大家都要在壹起***進團圓飯、吃月餅、賞月……
今年的中秋節,我們還是和往年壹樣。開始吃團圓飯了,只見,餐桌上擺滿了山珍海味,如;鮮美無比的鴨湯,麻辣的目魚炒香菇……我看著看著,真是垂涎三尺啊!我們開始有說有笑地吃起了團圓飯。接著是便要賞月了,可惜天公不作美,今年受到了臺風“天兔”的影響,沒辦法賞月。於是我們決定去公園逛逛。
到了公園,只見那裏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可熱鬧了!我牽著爸爸媽媽的手,開開心心地向噴泉池奔去。只見,噴泉那兒,彩色的泉水不斷湧出,還能噴出各種各樣有趣的形狀。不時還傳出動聽的音樂來。公園的另壹邊,阿姨們正在興致勃勃地跳著旋律優美的廣場舞,大家都沈浸歡慶中秋的氣息裏。過了好久我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今年的中秋節雖然沒有賞到月,但也過得很開心。
篇二中秋節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各民族都非常重視,在中秋節的那壹天有壹個習俗,吃月餅和尋找傳說中的嫦娥,月餅代表著團圓,但是每當我們吃月餅時,有沒有想到過遠在異鄉的遊子呢?他們在中秋節獨自壹個人在外,獨自壹人坐在窗邊,手裏拿著月餅,靜靜的擡著頭看著圓圓的月亮,心裏該是多麽寂寞,多麽想和自己的親人在壹起過中秋節啊。過中秋節了,就不提這事了,我來說壹說我們家是怎麽過中秋節的吧。
在過中秋節前好幾天,媽媽就就把那好吃的月餅給我和弟弟買好了,而且還是好多好多的,讓我和弟弟壹氣兒吃個夠,這下可把我和弟弟高興死了。待到中秋節真的來臨時,月餅全都不見了,知道它們都跑到哪裏去了嗎?猜猜啊。告訴妳們吧,不許告訴別人哦,都跑到我和弟弟的肚子裏去了,呵呵,我們兩姐弟很能吃吧。媽媽發現月餅都被我們吃完了,苦著個臉,納悶我們怎麽這麽能吃啊,就又忙去買來。
到了晚上,我們壹家四口坐在桌子旁,媽媽靠在爸爸的肩膀上,我靠在媽媽的肩膀上,弟弟小就躺在了我的懷裏了,我們每個人嘴裏都吃著好吃的月餅,壹邊賞月,我們都正看得入神。突然聽見弟弟喊了起來。媽,嫦娥怎麽還不出來,妳們不是說只要我壹直看著月亮,嫦娥就會下來給我禮物嗎?她怎麽到現在還不來,她是不是不喜歡我,不想給我禮物了。弟弟嘟著他的小嘴,等著媽媽的回答。媽媽沖弟弟笑了笑,說:“兒子妳聽媽媽說,媽媽是為了讓妳安靜的看會兒月亮,不讓妳打擾我們,才騙妳說嫦娥會給妳禮物的,因為妳壹點也不老實,只有禮物才能讓妳安靜壹會兒啊。”弟弟聽沒有禮物,頓時哇哇的大哭了起來。媽媽說妳哭的話媽媽就不給妳買禮物了,如果妳不哭的話,媽媽就給妳買很多很多的禮物好不好啊。弟弟壹聽又有禮物,立即停止了哭,安安靜靜的坐在那兒,吃著月餅,擡著他的小腦袋看起了月亮。院子裏又恢復了安靜。媽媽挨近我,靠在我的耳邊說[我們壹家人在壹起這麽快樂的過中秋節,妳說遠在異鄉的遊子們,會怎麽樣。我陷入了沈思。是啊,在我們壹家家的在壹起團圓時,那些遊子們的心情會是怎麽樣的呢?會不會坐在窗邊吃著月餅看著月亮,兩眼望著圓圓的月亮,可是兩眼已充滿了淚。他們的心裏該是多麽的寂寞啊,他們的心裏是多麽的盼望能早日和親人團圓啊。
中秋節是團圓的節日,我希望所有的人能在這壹天夢想成真,早日和親人團圓。
篇三中秋節
中秋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它又稱為團圓節。中秋節這壹天,人們不管有多忙,也要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親人,全家人聚在壹起,吃月餅,賞月,慶祝中秋節。
中秋節前的壹天,我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桂花的香氣隨著秋風飄來飄去,我聞著這醉人的花香,只覺得香氣撲鼻,仿佛身邊是壹片桂花林。哦!八月桂花香,原來中秋節快到了,桂花也飄香了。
回到家,又是壹股誘人的香氣傳了過來,我定睛壹看,居然是爸爸媽媽在吃月餅,雖然中秋節還沒到,家裏已經有好幾盒月餅了,爸媽單位發的,親戚送的。爸媽說月餅多要趕緊吃,不用全都留到中秋節這壹天。我洗好手後挑了壹個水蜜桃口味的小月餅,咬了壹口,啊!真好吃。餅皮非常松軟,內部是新鮮香醇的果醬餡心,美味無比。很快就吃完了壹個。
天已經漸漸地黑了,我又拿了壹個哈密瓜口味的月餅跑到陽臺上去看月亮。今天雖然不是中秋之夜,但是此時,月亮已經幾乎成了圓形。只見它在雲層之間穿梭,壹會兒躲到雲層後面,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壹會兒又鉆了出來,向我們咧開嘴開心地笑著,真象是壹個調皮的小娃娃在和我們捉迷藏。見此情景,我不禁想起了壹首我們曾經學過的宋詞,那就是蘇軾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裏***嬋娟。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蘇東坡望著月亮思念親人、故鄉,而那天正是中秋之夜!蘇東坡因為被派往密州而不能回家鄉團圓,他是多麽傷心啊!我和他壹樣希望每個中秋節,家家戶戶都能團圓在壹塊兒,吃月餅賞月,過著幸福的日子。
我想,如今交通發達了,我們有了先進的交通工具,不用像蘇東坡壹樣,回個家要很多天,甚至幾個月。身在異鄉的人們,只要想回家,乘上輪船、汽車、火車、飛機,很快就能回到家。如果實在忙,不能回家的話,在中秋節這壹天,也要記得給自己的父母、親人們打個電話,發個E-mail問候壹下。月圓人也要團圓啊!
此時的月亮好像知道我在看它,變得更大更明亮了。
沒幾天就中秋節了,祝大家中秋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