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古代盔甲的朋友們大多都會有壹個問題,板甲防禦力和防禦面積都很高,看起來也很帥,為什麽中國沒有點出板甲科技樹。關於這個問題,有很多強作解的謠傳。
比如板甲不靈活摔倒起不來,板甲太重需要用杠桿把人吊上馬背。但實際上板甲靈活性不低,也並沒有那麽重,不然首先受不了的就是馬匹。
(電影中的騎士吊車上馬鏡頭)
在大部分人印象中,歐洲壹直都是用板甲,其實板甲出現的時間相當的晚,被淘汰的也相對較快。而不僅是中國,即便是與歐洲打生打死數百年的阿拉伯國家,也沒有引進歐洲的板甲。這又是為了什麽呢?
下面我們將來詳細的分析壹下為什麽中國和其他國家均未發展出歐洲這樣的全身板甲。
科孚島考古博物館收藏的普羅德羅米古墓中出土的鐵甲銀胄
其實早期中外均有發展出板甲,公元前4世紀的古希臘就出現了鐵質板甲。包括後期古羅馬的肌肉甲,也都屬於板甲。而中國在南北朝時期出現的明光鎧也可以算是早期的板甲。
“明光鎧”壹詞的來源,據說與胸前和背後的圓護有關。因為這種圓護大多以銅鐵等金屬制成,並且打磨的極光,頗似鏡子。在戰場上穿明光鎧,由於太陽的照射,將會發出耀眼的“明光”,故名。
這種鎧甲的樣式很多,而且繁簡不壹:有的只是在裲襠的基礎上前後各加兩塊圓護,有的則裝有護肩、護膝,復雜的還有數重護肩。身甲大多長至臀部,腰間用皮帶系束。
南北朝時期士兵盔甲,右側騎兵穿著的就是整塊胸甲組成的明光鎧
但是從古羅馬帝國時期慢慢就已開始較多地使用鎖子甲,之後歐洲主流鎧甲壹直都是鎖環甲。差不多壹千年的時間內,歐洲除了各種頭盔形制在改變。
但鎧甲上,無論是薩珊波斯還是維京人亦或是拜占庭帝國,乃至後期的十字軍和阿拉伯帝國,他們所使用的鎧甲壹直都是鎖環甲為主,幾乎沒有變過。
這說明對於歐洲大陸上的冷兵器戰爭來說,鎖環甲的防禦力就已經足夠了,他們對更高防禦力的盔甲並不熱衷。
壹直到到了15世紀,水力鍛造技術得到普及,英法百年戰爭中期,通過水力鍛造,歐洲正式出現了大家印象中的板甲。
但真正導致歐洲放棄使用鎖子甲追求更高防禦力的盔甲是因為戰爭的武器發生了變化,而板甲的出現也並不是直接從鎖環甲就過渡為板甲。
13世紀末,由於鐵質弩開始在歐洲興起,傳統鎖環甲已經難以防禦強弩,西歐騎士首先使用護腕護脛增強前臂小腿的保護,接著護肘,護膝,護肩,大腿甲葉開始應用,這時腿甲和臂甲往往是半開的,接著壹種胸甲開始應用。
最早的胸甲不是整體的,是分成數塊,通過覆蓋在表面的織物進行連接,稱為板甲衣,這很類似蒙古的布面甲,由於這種盔甲在14世紀中在德國最先開始廣泛使用。這種板甲衣對強弩的防禦力比鎖環甲高很多。
而導致板甲出現的原因就是14世紀出現的現代意義上的火槍開始流行開來,公元15世紀歐洲火繩槍已經比較廣泛使用。板甲衣已經無法抵擋早期的火槍射擊了。
於是出現了人們普遍認識上的全身板甲,即便如此,早期板甲鋼質較差,表面甚至不曾拋光,在1432年佛羅倫薩與錫耶納戰爭的聖羅馬諾戰役中,盔甲略呈黑色。直到15世紀中期在冶金技術的發展下才出現了現在我們所謂的白色盔甲。
等到16世紀,在火槍進壹步的發展下,普通的哥特式、米蘭式板甲就已經有點扛不住了,出現了在壹塊較薄的甲板上段打出大量隆條,甲板與身體保持壹定距離,可有效防止鎧甲洞穿或造成對人體的鈍傷的馬克西米利安式板甲。而最終在17世紀初,火槍終於將全身板甲徹底被淘汰出歐洲部隊序列。
我們看同時期的中國,在歐洲板甲興起的時候,那會是明代中期,我們都知道明代也是有火槍的,據《湧幢小品》記載:“綿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縫如夾襖,兩臂過肩五寸,下長掩膝,粗線逐行橫直。縫緊入水,浸透取起,鋪地,用腳踹實,以不胖脹為度。曬幹收用,見雨不重,黴鬒不盡,鳥銃不能大傷。”所以可見,明代時期,對於鳥銃這類火槍的防禦,棉甲已經可以抵擋了。
棉甲
棉甲和板甲的造價區別,我覺得不用多說。是個人都能知道那個更便宜劃算。而再看明帝國的對手,基本沒有什麽用火器的敵人。那麽棉甲其實已經夠用。包括清八旗沿用的明代布面甲,對於明軍火器的防禦完全足夠。
明代的火槍技術算不上領先,標準的鳥銃裝藥量為3錢,也就是僅僅11克左右,參考日本普通鐵炮最低10-15g的裝藥量來說,也已經算是偏少。裝藥量少自然穿透力就偏小。但這並非明代火器發展的不好。
而是明軍相對於火槍來說,更喜歡火炮。對於沒有什麽使用火槍的對手的明軍來說,那麽沒有去引進造價更高的板甲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到了明末清初這段時間,在歐洲板甲也已經被更強大的火器徹底淘汰。所以其實板甲盛行的時間並不長,只能算鐵甲對抗火器的最後壹抹余暉。
不僅僅是中國,板甲除了歐洲國家流行,在世界範圍內並不算主流盔甲。即便歐洲的鄰居奧斯曼帝國,沒少見歐洲全身板甲的鐵罐頭騎士,人家也沒有引進板甲。
這也是因為奧斯曼帝國擴張的主要對手還是其他阿拉伯國家。註意是主要對手,奧斯曼帝國並非沒和歐洲板甲老爺們打過。只是他們的主要精力放在統壹阿拉伯世界。而唯壹引進了板甲的就是我們熟悉的鄰居日本。日本的南蠻胴的壹度盛行也跟日本戰國時期鐵炮盛行有著直接的關系。
而且還有壹點就是,中國並非沒有出現過全身板甲。
內蒙古博物館收藏的元代鎧甲
明代《武備要略》插圖
現存長城博物館的明代鐵甲
由此可見,中國並非沒有想到全身板甲,只是沒有廣泛使用,也沒有繼續發展下去。這並非是中國不如歐洲,只是戰爭形態導致了對盔甲的不同需求。而且這也跟歐洲與其他國家不同的軍隊制度也有很大的關系。
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歐州大陸的戰場上,雖然意識形態已經從中世紀發展為文藝復興時期,但是軍制仍然是從中世紀流傳下來的自備裝備的軍事貴族們充當騎兵。
所有的武器裝備都是騎士們自行準備,而不是國家由統壹招募、訓練和裝備。即便是在後期的法國憲令騎兵團中,國王也只是給騎兵們支付薪餉,而士兵的裝備需要按照“置裝敕令”自行購買。
這種情況就導致從中世紀延續而來的騎士階層普遍具有較好的經濟能力,因此對於自己掏錢保護自己的小命積極性還是很充足的。
在這些有錢的騎士老爺這種大主顧的刺激下,制造鎧甲的工坊開始在歐州大陸遍地開花,意大利北部和南德意誌的鎧甲盛名負於歐陸。
15-16世紀,被稱為是西方鎧甲的偉大時代,這個時代的西方板甲達到精工細作的頂峰。
而到了17世紀,歐洲的軍制也產生了較大的變化。自備武器裝備的雇傭兵團逐漸被常備軍團所代替。常備軍團的裝備則由國家承擔。別說昂貴的板甲了,普通的士兵們能領到制式軍服都算不錯了。
相比較而言,當時明代的中國士兵所配發的武器裝備要比歐洲的普通士兵好很多了。而日本南蠻胴的壹度盛行也跟當時武士需要自備盔甲裝備有關,有錢的武士則選擇價格更高但防禦力也更好的板甲。
所以中國歷史上沒有出現類似歐洲的全身板甲的原因分為兩個方面,首先當時中國軍隊的對手使用的武器比較落後,現有盔甲已經足夠防禦。
其次就是由於中國部隊的士兵裝備由國家提供,所以國家從經濟角度考慮沒有選擇研發價格較高的全身板甲。
註:本文作者月色映刀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