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畫像
乾隆皇帝第壹次東遊盛京後,在盛京宮使用了祖先的舊宮,壹系列重要活動也在崇政殿、大政殿、清寧宮完成。但是慈禧太後和皇太後的府邸很難住,不僅狹窄,而且與北京的宮殿相比也過於簡陋,主要是名字不合理,需要在東西兩側多建壹些建築。乾隆時期,清朝國力強盛,為修建盛京宮提供了條件。盛京宮建於乾隆年間,分為前期和後期兩部分。
乾隆皇帝第壹次視察盛京皇宮時,不僅初步規劃重修崇正殿前的龍飛閣和翔鳳閣,還決定在崇正殿至清寧宮壹帶多建東西衛(俗稱“東宮”、“西宮”)。其中,首先,為了寶玉死而記錄,乾隆十年冬已經修建了精典閣等工程。雖然沒有明確提到東、西府,但乾隆十二年的黑檔案中說“崇正殿、戒治宮墻壁未全修,柱子等件未用朱砂油打磨”,所以東、西府的增建已經在進行中。乾隆十三年(1748),據檔案記載,有“235 * *殿宇,墻290尺”,加上“圍欄、擋人、鋪脊、海脊、路鏞、散水”,包括東索的琉璃門、散水。有三扇琉璃門,三間東西值房,三間地光殿,五間保濟宮,壹間二層吉思齋和崇墨閣。崇正殿後面鳳凰樓前,南面是日華樓,北面是石山寨,西面是夏柒樓,北面是謝鐘齋。
日華大廈外景
這批建築習慣上被稱為盛京宮中期建築,與關中同時期的宮殿風格基本壹致,但又不同於盛京宮早期具有濃郁民族色彩的建築。如東、西索的懸琉璃門,保濟宮前的手書廊,都是江南傳統建築形式,宮內外的彩畫裝飾也明顯帶有清中葉的關中特色。新建的東、西樓給人的感覺是小巧、幽靜、典雅、獨特,制作精美的寶床、紅案、雕花楠木扇,與舊宮簡潔、實用、樸素的風格形成鮮明對比。同時,乾隆皇帝在修建新宮時,也要求“遵祖制”、“不嗜奢”,所以與舊宮有壹些相似之處:第壹,東西兩宮雖是皇太後和皇太後的居所,但並未修建得過於豪華,所謂“唯長時期簡樸”、“守家法”並非虛言;其次,宮殿屋頂的琉璃瓦都是按照關外的舊樣式切割的,也就是黃色琉璃瓦是綠色的,而不是用黃色的瓦片覆蓋,這使得盛京宮早中期建築的裝飾趨於壹致;第三,新建的東西都是為了方便居住而建的地炕,而且乾隆皇帝東遊盛京陵的儀式之前,都要“熏炕”,地方特色明顯。
崇正寺前的日晷
乾隆十至十三年(1745-1748)期間,對盛景宮的壹些早期建築進行了修繕,壹方面是因為壹些破舊的建築需要維修,另壹方面也是為了適應皇帝居住和平時使用的需要。
這些修繕重建工程壹般包括以下幾項:壹是存放鑾甲和樂器的大清門東側盛京禮部的7棟建築被“折北兩”和“移南而建”;大清門內西側有七個原金庫(也叫金庫)。此樓後有盛京內府存放棉布的九棟樓和樓南角的十壹棟樓,改為五香風閣和九角樓。這樣,崇政殿前東西兩側的建築形成了對稱的新布局,使殿前庭院更加寬敞整潔。與此同時,東西宮前有壹條通道。
其次,為了在崇正殿前安裝日晷和大量,將殿前橫臺擡高,將殿前壹對石獅子移到大正殿前。殿前臺階、欄桿整修縮短,重新安裝了三組抱鼓石。同時“更換了腐朽彎曲的木頭,彩畫煥然壹新,蔚為壯觀”,形成崇正寺前的新面貌。
崇正殿也進行了修繕,乾隆十二年新建的寶座已經完工。大殿正中有壹座木質金漆雕龍堂,正面懸掛黑漆金詩匾,崇正殿詩由乾隆皇帝題寫。頂上有金字九龍塗鴉匾,錦邊碧地,明亮挺拔,與左右懸掛的錦邊碧地禦對聯相對。上半部為“碾子榮作用造我區夏”,下半部為“戒儉德風不代歷年”。大廳的底層有壹個金色的屏風和寶座。屏幕上仿北京幹青宮制鐫刻著清聖父葉璇所作的“經典與余明”四字十二句。
禦座前照例有熏爐、漿端、鶴燭臺等。,供皇帝東遊盛京皇宮之用。
此外,舞臺上宮殿區周圍的女墻增加了兩英尺,並拆除了東西向宮殿的後窗。為了方便祭祀人員出入,在庭院西北側開了壹個角門,乾隆十壹年將大雄寶殿正殿後面的主室五間改為七間,用於存放和存放樂器。
大清門以南的音樂亭和方超區也煥然壹新:東西各有五座院落,方超後面有五座兩層附樓,大清門以南建有壹面五龍玻璃幕墻,與東西牌樓和大清門壹起構成了整齊肅穆的宮門前廳格局。
太廟粉博樓
另外值得壹提的是,崇正殿後面的鳳凰樓前曾有壹座過道樓,又稱過道樓。原打算作為王太後出行的宮門,但在乾隆皇帝第二次東遊盛京前被拆除,修建了石山寨、謝鐘齋、樓、日。
後建期19年(1754)。
四十三年(1778)和四十八年(1783),皇帝三次東遊陵寢,在盛京期間住在新建的宮殿裏,在崇政殿、大政殿、清寧宮舉行慶典、宴會和祭祀,也被納入國典體系,成為東遊的壹部分。在這幾十年間,乾隆還下令將數十件宮廷文物從北京運往盛京宮陳列收藏。成為與北京、承德宮並存的清代皇家文物寶庫。
乾隆皇帝第三次、第四次東遊盛京陵時(乾隆四十三年至四十八年),盛京宮內修建了壹批宮殿,習慣上稱為後樓,主要包括祠堂遷址和為存放《四庫全書》而修建的文水閣等西路建築。
乾隆四十三年(1778)八月,乾隆皇帝第三次東巡,參觀盛京陵。為了恢復壇廟制為都城,他下令重修盛京的天壇和地壇,並遷至祠堂於大清門以東。乾隆四十六年(1781),大清門東的景佑宮改建為祠堂。北面有五個大殿,殿前西側有壹個燒帛帛的磚砌小亭,東、西三個附殿,附殿南面有兩個沿山廂房,南面有三個殿門,東西角門各壹個。祠堂的大殿屋頂都鋪著黃色琉璃瓦,意思是“敬典”。此外,乾隆四十三年至四十八年間,盛京宮內仍有以下增修:地光殿前的東西附殿,崇墨閣後的七殿,清前的“諫木”,文德坊、武功坊外的木下馬板,改為滿、漢、蒙、藏、維吾爾文字的石馬碑。
乾隆四十六年至四十八年(1781—1783),為滿足存放《四庫全書》和皇帝東遊時讀書、宴飲、欣賞戲曲的需要,在皇宮西側修建了文水閣、楊溪齋、甲寅殿、戲臺等160余間。亭南有三座宮門,曾是皇帝出入西道的通道,南入嘉蔭殿,東跨更道,與保濟宮前西側遊廊中的側門相通。這是皇帝東遊盛京涪陵和在皇宮逗留期間閱讀和欣賞戲曲的地方。乾隆以後,沈陽故宮終於形成了東、西、東路並置,現存清代前後100多座建築、500多間房間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