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84歲的鹹陽退休老幹部王致遠終於壹償夙願,通過視頻和遠在印度農村、54年未謀面的的弟弟王琪視頻通話,盡管兩位老人均已鬢發蒼白,但王致遠說他明顯能感受到弟弟的言語中的陜西口音,以及希望早日回到陜西家鄉的迫切心情。
而令壹家人期待的是,在多家媒體的關註和呼籲下,國內外多個部門機構已經開始就王琪老人回國返鄉壹事商洽,80歲的王琪有望在這個春天返回家鄉。
母親遠赴西寧見兒子壹面
直至去世再無兒子音訊
2月3日下午,今年已84歲的王致遠老人告訴華商報記者,他老家在乾縣薛錄鎮薛寨南村,家裏有兄弟姐妹七個,自己是老大,原名王致院,弟弟王琪原名王養院,是家裏的老三。王致遠說,弟弟王琪1937年出生,小學是在乾縣薛錄讀的,初中和高中是被自己帶到鹹陽讀的,高中畢業後,又到附近某工廠技校讀了壹年,1958年前後,被當時的陜西省體委“招工”去專門打籃球。1960年冬天,弟弟帶話說自己要去青海當兵了。到部隊後,弟弟壹直和家裏保持著書信來往,每次寫信的開頭都是“敬愛的母親大人……”
1961年,母親給已經返城工作的王致遠說特別想念兒子王養院(王琪),想去部隊看看兒子。王致遠就請假帶著母親去了青海,結果到了西寧附近才知道部隊已經換防到青海湖去了。部隊首長心疼老太太千裏迢迢奔波,於是打電話讓王琪坐車來西寧附近的原部隊駐地見家人。王致遠清楚地記得,弟弟見面後連連給母親和自己賠不是,說部隊剛換防沒來得及寫信給家裏說新地址。那次見面,母子三人還特意合影壹張。多年後王致遠才意識到,那應該是弟弟所在部隊開拔往中印邊界前夕,所以部隊首長特意給王琪壹星期假,讓他陪遠道而來的家人。
那次從青海回來後,王致遠和家人就再也沒有接到過王琪的來信。母親時常念叨兒子怎麽還不給自己寫信,王致遠打聽到弟弟所在部隊去了中印邊界,可能為戰事做準備。壹直到“文革”開始,弟弟王琪依舊沒有消息,王致遠便去蘭州弟弟所在的部隊打聽,接待他的軍人告訴王致遠,王琪在中印邊境上“失蹤”了,失蹤後部隊曾動用飛機等措施手段去找人,但均未果。
回到鹹陽後,王致遠就對母親說弟弟壹切安好,只是如今在部隊執行特殊任務,不方便和家裏聯系。等執行完任務就好了。母親“哦”了壹聲不再問及此事。
上世紀70年代後期,由於對兒子王琪的過度思念,母親病倒臥床不起。剛開始母親還經常叮囑王致遠再去部隊打聽弟弟的消息,到後來就徹底糊塗了,直到1983年去世也再未問過兒子王琪的事。
壹封奇怪的來信
壹眼認出弟弟的筆跡
1986年夏天,在鹹陽工作的王致遠接到老家壹個弟弟帶話,說家裏收到壹封奇怪的來信,信封上有許多外文。王致遠趕快坐車往老家跑,他隱約感覺到這封信可能和失蹤的弟弟王琪有關。當看到信封上的字跡時,王致遠說他頓時有壹種眼淚汪汪的感覺,因為他認出了那是弟弟王琪的筆跡。
由於當地沒有人能認識這封信來自哪裏,王致遠揣起信就往鹹陽跑。經熟人介紹了壹位懂外語的朋友,幾經周折,終於有人認出了這封信來自印度,地址是印度的壹個村子。
信裏這樣寫道:敬愛的母親大人、親愛的兄弟姐妹:您們都很好!幾十年過去了,我得到了機會給妳們寫信,告訴我的情況……
信是用藍色圓珠筆寫的,只有壹頁紙。信中王琪告訴家人說自己已經結婚有了愛人,還生了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孩子們如今都已經上學,都很快樂,自己如今做生意養家。
信中還寫道“我很痛苦得不到妳們的消息,妳們也同樣的(原文)痛苦我到哪裏去了,是活是死”,並說希望早日收到家人的來信。
讀完弟弟的信,王致遠做的第壹件事就是拿著這封信去母親的墳頭上點香,然後壹字壹句地把信讀給母親聽。
之後,王家的幾個兄弟紛紛給遠在印度的王琪寫信,告訴各自家裏的情況並互訴思念。但大家在回信中都回避了母親去世的消息,擔心王琪傷心難過。直到2008年前後,有壹次雙方通電話,王琪再次透露說自己想和母親通話時,王致遠委婉地對弟弟說:“妳也不想想我們都啥年齡了,妳覺得母親還會有機會和妳通話嗎?”電話另壹頭,王琪沈默了好久。
侄子去印度看望叔叔
得知當年“失蹤”細節
在王致遠的兒子王英軍的記憶中,叔叔王琪壹直是奶奶和父親等長輩最牽掛的人,所以王英軍從小幾乎就是聽著“王琪之謎”長大的。和叔叔聯系上後,那些年叔叔無論是給家裏寫信還是通電話,都會流露出想回中國、回陜西的想法,希望家裏人能幫自己想辦法。但由於經濟等多方面的原因,叔叔返鄉壹事壹直進展不大。
2009年,在全家人壹致的支持下,王英軍決定以遊客的身份去印度看望叔叔王琪。他寫信告訴叔叔這個消息後,叔叔打來電話說他激動得整夜失眠。終於,從未謀面的叔侄倆在印度首都新德裏的壹家酒店見了面。在酒店房間裏,王琪這才給侄子說出了當年“失蹤”的離奇細節。當年中印邊境戰事已經基本結束,他們部隊是負責修路的。12月底的某日,他出營地辦事,結果在森林裏迷了路。後來見路邊有壹輛紅十字車,於是上前求助,結果被交給了印度部隊。後來印度部門又把他交給了有關部門,他為此在監獄裏呆了近7年,壹直到1969年才被釋放。由於無法回國,就只好在當地村鎮的面粉廠打工,後來和當地女子結婚生子。
王琪告訴侄子說,由於自己是生活在印度的外國人,身份壹直不明朗,經常被當地人欺負。每當受到委屈和不公正待遇時,他就特別想祖國,想陜西老家。“我如今最大的願望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回到陜西老家去!”聽到叔叔王琪這樣說,王英軍心裏難受極了。
王英軍到印度看望叔叔,讓王琪的回家開始有了轉機。因為在王英軍的多方努力和奔波下,他得到了辦理護照必須的文件。
回國後,王英軍繼續就叔叔回國壹事四處反映。2012年秋天,王琪曾經的部隊派人來鹹陽調查落實王琪壹事。據了解,當年王琪所屬部隊的排長班長退伍(或轉業)後都落戶在了陜西,有的還在鹹陽。壹群老戰友聚在壹起,當聽說王琪如今在印度時,都表示不敢相信。
1月10日,王琪在壹名外國記者的幫助下,和哥哥王致遠進行了視頻。王致遠告訴華商報記者說,視頻很清晰,但80歲的弟弟自己已經認不出來了,當然弟弟也已經不認識自己了。在視頻裏,除過表達了自己想回家的想法外,王琪還將幾個兒女帶到視頻前讓他們給伯父打招呼,王琪的兒子用英語說,自己也很想回“老家”看看,並已經辦理了護照。
陜西省民政廳:
已著手介入相關工作
2月1日,中國駐印度大使館就此事通過網絡表態: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知悉此事,並壹直就此同王先生本人及其親屬、同印度有關部門保持密切接觸。我們非常同情他的遭遇,壹直以來提供了相關幫助。相信在中印雙方***同努力下,在尊重當事人本人意願的前提下,此事壹定能夠獲得圓滿解決。
3日下午,華商報記者致電中國駐印度大使館,就此事征詢,工作人員表示以1日發表意見態度為主,目前正在協調有關事宜。
3日下午,陜西省民政廳優撫處相關人士表示,已註意到近期媒體對此事的報道,民政廳已著手介入相關工作,並表示會盡力給老兵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鹹陽市民政局秘書科楊姓科長表示,已經安排相關部門核實了解相關信息,如果確屬實情,王琪老人回陜後民政局會依照國家相關政策給予優撫待遇。
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理事長孫春龍3日晚間告訴華商報記者,就王琪壹事基金會3日下午召開會議,已經初步決定將聯合有關部門,盡快啟動去印度接老兵王琪回陜,所有費用由基金會承擔,老人或在這個春天就可返回家鄉。
王琪老人出生的乾縣薛錄鎮薛寨南村的壹位村幹部說,他們多年前就已經聽說了王琪滯留印度的消息,當時村委會就有決定,說如果老人有壹天回到老家來,村上會給予和其他村民壹樣的待遇,給劃撥壹塊宅基地,保證老人在故鄉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