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二:鎮山村的歷史沿革 該村始建於明萬歷年間(1573―1620),據《李仁宇將軍墓誌》載: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明廷“平播”,時江西吉安府盧陵縣協鎮李仁宇奉命以軍務入黔,屯兵安順,及黔中平服廣順州糧道開通,遂攜家眷移至石板哨鎮山建堡屯兵,其妻因水土不服病逝,李仁宇入贅鎮山,與班氏結緣,生二子,長子姓李,次子姓班,有400多年的歷史。現村民以李、班兩姓為主。布依語言為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第二土語區。因鎮山地處貴陽市郊,且長期與漢民族交往,除老年人會布依語外,大部分村民操漢語。
問題三:求鄉鎮2011年至2015年年鑒包括機構,沿革,編制,職能怎麽寫 如果樓主是需要格式上的參考,可以參考壹下,中國縣域年鑒鄉鎮卷裏的編撰格式和內容,這個年鑒上數據圈論壇上就有。
問題四:靈鄉鎮的歷史沿革 靈鄉鎮,位於大冶縣南西南部,總面積135.8平方公裏。――90版《大冶縣誌》封建時期:明成化至清宣統年間,鎮地屬湖北武昌縣靈溪鄉的靈壹裏、靈二裏、靈三裏(部分今屬陳貴鎮)、靈四裏、靈五裏、靈六裏(大部分今屬金牛鎮)。民國時期:民國三年(1914年)屬鄂城縣第三區,區公所設在金牛。1942年裁區並鄉,鎮地屬鄂城縣龍靈鄉(大冶談家橋)、鐘毓鄉(大冶燕窩鋪)、和濟鄉(大冶毛家鋪)。1946年全縣21個鄉鎮改編為18個鄉鎮,金牛、鐘毓兩鄉合並改名為虬川鄉。――鄂城縣國民 *** 檔案***和國時期:1949年,鎮地屬鄂城縣毛鋪區、金牛區的羅橋鄉、賀余鄉、毛鋪鄉、晏鋪鄉、燕窩鄉、下周鄉、大汪畈鄉、談橋鄉、大橋鄉、西洪鄉和石姑鄉;1951年撤並調整後,轄有15個鄉和2個鎮,分屬鄂城縣第十四區、十五區;1955年11月,將晏公區、談橋區和金牛鎮劃歸大冶縣,屬大冶縣金牛區的談橋、大橋、羅橋等鄉;1956年5月,屬十六指導組;1957年4月,屬金牛區的談橋、大橋、羅橋等鄉;1958年,鎮地成立靈鄉鐵礦;1958年10月,屬靈鄉公社的談橋、大橋、羅橋等鄉;1958年11月,屬上遊公社,後並入金牛公社,屬談橋、大橋、羅橋管理區;1959年成立靈鄉辦事處;1960年,成立靈鄉鎮;1960年,屬金牛區;1962年6月,定為市轄縣代管鎮。1962年,屬談橋區;1964年,屬礦山區;1975年,談橋、大橋、羅橋三公社並成靈鄉公社;1984年3月,改稱靈鄉鄉,12月11日,靈鄉鄉並入靈鄉鎮,轄村民委員會十五個,村民小組205個,自然村205個,人口28241人,其中男14617人,女13624人,非農業人口1465人。
問題五:白沙鎮的歷史沿革 白沙鎮歷史悠久,早在東漢末年,就有人口聚居,形成村落,唐朝時期曾在此興建大聖寺,此後,宋、元、明、清朝代,均在此設建制鎮,民國時期在此設江津縣第三區署。解放後,這裏曾6年作為江津縣人民 *** 所在地,1980年至今,設白沙鎮人民 *** ,現為區級鎮。在《蜀中廣記》、《太平廣記》等卷中考證在唐代時期白沙就因大聖寺而聲名遠播,由此可見當時的白沙也有相當程度的繁榮。也成城鎮也說不定,但建於何年,規模,格局如何,今也失考。典籍可籍的建鎮年代在北宋前期。由曾肇、李德昌等根據原修於宋真宗趙恒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的《九域圖》於宋神宗趙項寧年間(1068~1077年)所重修的《元豐九域誌》。在卷八記載“雍熙四年,南平縣並入江津。江津,(渝)州南壹百二十裏,有漢東、伏市、白沙、長沙、聖鐘、石羊、玉欄、靈感、石鼓、沙溪、仙池、平灘、石洞、三槌十四鎮”據之可判定,白沙建鎮早則在雍熙四年,即公元987年。距今已有千年之久的歷史。元朝同設建置鎮,元末明玉珍據蜀,以重慶為都建立大夏政權,把江津改為畿甸邑,白沙鎮隨之而第壹次成為”畿甸”之地。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明玉珍之子明升歸順朱元璋,明王朝將白沙鎮改為白沙裏。明神宗萬歷九年(1581年),在白沙水驛設置水驛,《明會典》和《讀史方輿紀要》都將白沙水驛與k溪水驛,漢東水驛,白渡水驛並稱為江津的四大水驛。清代設巡檢司,設建置鎮。發展到清代中後期以後,它憑仗水驛之利日益凸顯出了區域性的物資集散樞紐作用,不僅成為川東,川南壹大水路要津,而且是川黔滇驛道上的壹個重要集鎮。民國時期設鎮公所,白沙為江津縣第三公署,白沙更是憑借長江水道上興旺的商貿運輸,造就了繁榮的城鎮格局。1949年11月29日,白沙宣告和平解放。當年12月,即建立江津縣第五區委員會、第五區人民 *** ,下轄白沙、三口、幾子、塘河、永興等五個鄉鎮,區黨委和區 *** 都設在白沙鎮。1951年4月,江津縣人民 *** 也移置於白沙鎮,白沙鎮充當了縣治所在地,是江津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直到1956年7月縣 *** 遷回城關鎮(即幾江鎮),方恢復到原先地位。縣 *** 遷出次月,白沙撤區設鎮。1957年設白沙鎮人民委員會。1970年成立白沙鎮革命委員會。1980年至今,設白沙鎮人民 *** ,為縣級鎮。著名愛國詩人吳芳吉,地方史學家鄧少琴,國畫家張采芹,愛國將領抗日軍長夏仲實,書法家周浩然,油畫家陳可之,作曲家王錫仁,前國家女排主教練鄧若曾,原國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上將,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士周光召,當代科技創造發明家張朝吟、政治家謝添等,都曾在這塊沃土上生活、學習或工作。中國 *** 創始人之壹陳獨秀、原國民 *** 軍委副委員長馮玉祥將軍、蔣介石夫人宋美齡等都曾在白沙留下了動人的故事和大量文化財富。
問題六:小站鎮的歷史沿革 小站原為退海之地。《滄縣誌》在中塘窪條下稱它為“下汙”,屬明代鹽場管轄的草蕩。清同治九年(1870),天津教案發生,英法美三國兵艦集結大沽口,同治帝詔調李鴻章的淮軍馳赴近畿駐紮。李出任直隸總督,其親軍營――周盛傳部盛字軍9000人於是由臨汾調往天津,於次年在青縣馬廠駐紮,之後又設防新城(今屬塘沽)。同治十三年(1874),在馬廠和新城之間修築了“馬新大道”,沿途設立驛站,40裏壹大站,10裏壹小站,***設大站4所,小站11所。光緒元年(1875),盛字軍由馬廠移屯澇水套,這裏是大沽以西的第五個驛站,軍士習慣稱小站,此即今日小站地名由來。 中日甲午戰爭之後,袁世凱奉旨在天津小站督練新建陸軍。清光緒二十壹年(1895),袁世凱接替胡保在小站督練新建陸軍。他在原10營近5000人的定武軍基礎上,又增募新兵2000多人,聘請了更多的德國教官,采取近代德國陸軍制度,組建步、馬、炮、工、輜等兵種,全部采用外國新式武器裝備,並制定新的營規營制、餉章、操典。袁世凱在小站設立了新建陸軍督練處,除了起用當年隨李鴻章來北方駐防的淮軍舊將外,又派天津武備學堂畢業的馮國璋、段祺瑞、王士珍等分任各處總辦或統帶;派曹錕、盧永祥、王占元、段芝貴、李純等分任各營哨官;並委派舊友徐世昌、任秀深、唐紹儀辦理文案。為了提高兵士的素質,同時控制軍事教育權,袁世凱還建立了步隊、馬隊和炮隊等隨營學堂和德文學堂,統稱“行營武備學堂”。光緒二十四年(1898),袁世凱出賣了光緒皇帝和維新派,博取了慈禧和直隸總督榮祿的信任,他的新建陸軍也從此出了名,與董福祥的甘軍、聶士成的武毅軍並稱為北洋三軍,這便是袁世凱軍閥集團冠以北洋二字之始。在軍事裝備訓練方面,袁世凱極力采用資本主義的先進技術,然而,在選拔將領方面,仍因襲湘淮軍閥的舊習,“兵為將有”,專門培植依屬於自己的勢力,奠定了袁世凱壹生事業的基礎,最後形成軍閥集團。北洋軍閥集團是清末民初由天津小站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壹個武裝集團,這個集團曾經影響中國政局10多年,對近代中國歷史的發展影響巨大。小站練兵,揭開了清軍編練近代化的序幕,在中國近代軍制史上是壹個重大的轉折。
問題七:九重鎮的歷史沿革 古人在這裏興修水利,建有九重水堰故稱九重堰。清代和民國時期的資料都將該地稱為九重堰。近代聲稱是蒙古人的後裔在此修建九重院而得名之說實為誤傳,這種謬傳是因堰和院的讀音近似造成的。 古代為九重堰。1958年建九重人民公社,隸屬於鄧縣(今鄧州市)。1969年1月26日,陶岔渠首樞紐工程在九重陶岔石盤崗開工。隨著20世紀70年代初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初步竣工,丹江口水庫淹沒淅川大面積土地,1972年12月,鄧縣的九重、厚坡兩個公社的56個大隊、573個生產隊劃歸淅川縣,由此鄧州市所轄南水北調中線渠首所在地陶岔村劃歸淅川縣,但鄧州市保留了渠首兩岸100米的管轄權和行政機構管理權。1984年改九重人民公社改為九重鄉。1996年九重鄉升格為九重鎮歸淅川縣管轄。
問題八:新灣鎮的歷史沿革 1995年10月撤區並鄉,原楊閣老鄉全部及明月鄉的明月村、柏沖村兩個村並入新灣鎮。2006年11月沅江市鄉鎮機構改革撤鄉並鎮未動而沿襲下來。其地自南朝梁普通三年(522年)即屬沅江縣治(時名藥山縣)。明洪武十年(1377年)沅江並入龍陽縣(今漢壽縣)。十三年(1380年),恢復沅江縣建制。赤山以騎龍分水為界,山之西半部仍隸漢壽縣,設“赤山總”;東半部歸隸沅江縣,設“赤江湖保”。新中國建立後,漢壽縣管轄區域設蠡山鄉,沅江縣管轄區域設蠡雲鄉。1950年12月,屬漢壽縣管轄之赤山西半部劃歸沅江縣,先後屬九區、二區、赤山區管轄。1956年9月轄域建立楊閣老鄉。1958年10月,赤山人民公社成立。1961年4月赤山復區,轄地仍為楊閣老鄉。1961年11月,始設龍山人民公社,駐地新灣村。1978年6月,撤區建赤山人民公社。1980年2月,復區社建制。1985年2月鄉改鎮。1995年10月,撤區並鄉,新灣鎮和楊閣老鄉合並為新灣鎮,駐地新灣村。
問題九:大瑤鎮的歷史沿革 大瑤與澄潭江、文家市等周邊鄉鎮在春秋戰國時期皆屬吳楚邊界之地,在各鄉鎮境內均還有相關歷史遺跡可尋。從2000年扁塘村新建花炮廠發掘的古漢墓群推斷,早在秦漢時期,大瑤就是瀏陽境內壹個活躍的人口居住聚集地。東漢建安14年(公元206年),孫權析臨湘縣(今長沙)置“劉陽”,大瑤地區開始隸屬瀏陽管轄。隋唐時期,大瑤人李畋發明爆竹,奠定了壹千多年後大瑤經濟產業的基石。明清時期,大瑤地區制陶業發達,陶窯林立,以生產水缸類陶器聞名,因得名“大窯”,後隨著制陶業中心轉移到南川河下遊的醴陵境內,大瑤的制陶業日漸雕敝,逐漸為花炮產業所取代。民國22年設大瑤鄉,新中國成立後,大瑤行政多次變動,1950年廢鄉設大瑤區,1956年撤區並鄉復為大瑤鄉,1958年冬撤大瑤鄉設紅旗人民公社,1983年2月撤銷公社恢復鄉鎮制度,復設大瑤區(下轄6個鄉:大瑤鄉、金剛鄉、楊花鄉、山下鄉、大聖鄉、澄潭江鄉),1995年撤大瑤區並鄉,單列為大瑤鎮(1993年改鄉建鎮)。
問題十:河口鎮的歷史沿革 河口鎮,鉛山同知駐河口。同治《鉛山縣誌》載:河口鎮,縣北三十裏,即古沙灣市也。當信河鉛河二水交會之沖,在I口九陽石之上。商賈往來,貨物充。乾隆四十年改駐湖坊,移軍糧分府駐紮於此。按,河口之盛,由來舊矣。貨聚八閩川廣,語雜兩浙淮揚。舟楫夜泊,繞岸燈輝。市井晨炊,沿江霧布。斯鎮盛事,實鉛巨觀。第操奇贏者多踐土,甘敗類者或潛形。旌別彰癉,防泛輯安。當必有道以處此。河口是有著得天獨厚條件的航運港口。信江流至河口,水面增寬,水流平緩,水深清澈,又有鉛山河水南來合流,信江上往來的商貨大多都在這裏換船,轉運別處。徐霞客在《江右遊日記》中記述:河口有水自東南分水關發源,經鉛山縣,至此入大溪,市肆甚眾,在大溪之左,蓋兩溪合而始勝重舟也。河口,因位於信江、鉛山河等河流交匯之口而得名,成鎮於唐朝初,北宋初年發展為贛東名鎮。北宋 *** 在鉛山設鉛山銅場,並設永平監鑄錢,有10多萬工人,每年采銅38萬用斤、采鉛28萬斤。此時的河口,人來船往,壹派繁榮。到明代,河口的商事更是繁榮。著名史學家翦伯贊主編的《中國史綱要》指出:“明代中葉,江南水運發達的城市商業日趨繁榮,形成五大手工業區,即松江的棉紡織業、蘇杭的絲織業、蕪湖的漿染業、鉛山的造紙業和景德鎮的制瓷業。這五大手工業區之間保持著密切的商業聯系。”河口明清古街,由東向西沿信江南岸而建,全長25公裏,路面用長條青石和麻石鋪砌,現尚存舊時店鋪450多家,建築風格為明清特色。明清時,河口是閩、浙、贛、皖、湘、鄂、蘇、粵等地百貨集散地,商賈雲集,沿江10多處碼頭泊船達數千艘,常有船到三日不能靠碼頭,極盛時有店鋪2000多家,大小紙店100多家,茶行50多家,豐城人何柱成開的藥號金利合與全國500多家藥號有業務往來,徵商朱少峰的綢緞店資本逾20多萬銀元,晉、陜茶商每家資產均在30萬銀元以上,各地商人在河口建的會館有20多家,徽寧會館在河口的同鄉會員有724人。清乾隆八年,《鉛山縣誌》記載:(河口)“貨聚八閩川廣,語雜兩浙淮揚;舟輯夜泊,繞岸燈輝;市井晨炊,沿江霧布;斯鎮勝事,實鉛山巨觀。”民間有“買不盡的河口,裝不完的漢口”之說。商界則稱之為八省碼頭”。如今的河口鎮,當年的九弄十三街格局依然如故,穿城而過的惠濟河小橋流水的風韻猶存,舊時的繁華仍然可以窺見。有關人士指出,河口明清商貿古鎮是珍貴的歷史遺產,文化厚重,是構建上饒“大旅遊”格局壹個潛力巨大的資源。